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信息》1998,(11):32-34
潍坊濒临莱州湾,海岸线长113公里。沿海地区包括23个乡镇,585个自然村,59.4万人。自1991年以来,通过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上山东”战略,海上搭台,全市唱戏,加快了“海上潍坊”建设进程。1997年全市海洋产业总值达到78.6亿元,比1994年增长1倍多,成为拉动潍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建设“海上潍坊”是潍坊市委、市政府从市情出发,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抉择。面对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认识“海上潍坊”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使“海上潍坊”建设有更大的作为和实现新的突破。这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二大矛盾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带动和加快潍坊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简讯     
荣成市确立“海上荣成”战略目标 山东省荣成市立足海洋经济基础设施雄厚、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从海陆一体化的荣成建设全局出发,确定建设“海上荣成”分两步走。第一步:1998年~2000年,以加速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科技战果转化为重点,以建设海洋经济骨干大企业和发展现代化大渔业为途径,使海洋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到200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占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启东市围绕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建设“海上苏东”的战略目标,切实发挥江海资源优势,加快了“海上启东”建设步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8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48.97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3%;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17.7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4%。其中水产业总产值23.23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30.23亿元的77%。水产业不仅是发展启东海洋经济的起点产业、基础产业,而且已成为启东农业乃至整个启东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在振兴启  相似文献   

5.
一、加快“海上山东”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1991年,山东省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想,与黄河三角洲开发一起作为振兴山东经济的两大跨世纪工程。实施“海上山东”建设7年来,全省海洋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到1997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66亿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海洋渔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海洋工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盐及盐化工、海洋医药、海洋矿业、海洋石油、海洋机械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港口建设、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  相似文献   

6.
建设“海上山东”研讨会于今年4月在潍坊市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与建设“海上山东”有关的重要问题。 1 关于建设“海上山东”内涵的界定和建成“海上山东”的标准问题的讨论 (1)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海上山东”是一种目标,这里包括有三种看法:一是在今后10年、20年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赶上1990年陆地农业产值就是建成了“海上山东”;二是山东省海洋产业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0%,沿海城镇非农业人口占60%以上,海洋产业  相似文献   

7.
自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决策以来,山东海洋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1993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1%。但从海洋资源利用现状和总体水平来看,海洋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为  相似文献   

8.
1991年,龙口市提出建设“海上龙口”的战略目标。几年来,围绕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上龙口”领域,龙口市渔业海洋局大做开发海洋国土这篇文章,走出了一条海上陆地同推进、三个产业齐发展的成功之路。截止1994年底,水产品总产量11.4万吨,总产值39 571万元,在全  相似文献   

9.
烟台市在1993年提前实现了“海上烟台”的奋斗目标之后,又提出了全面创建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他们以抓开发、高效、科技、管理为主攻主向,使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工程等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渔业经济,1995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0.8万吨,虽然比1994年同期只增长6%,但总产值却增长了34.5%,达到了10.9亿元。  相似文献   

10.
于庆东 《海洋信息》1998,(10):18-19
自从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以来,山东省海洋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强,海洋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据统计,1991年~1996年间,山东省主要海洋产业产值由150亿元增加至51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7.93%。但也应该看到,在海洋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却反而有所降低。据山东省科委的攻关项目《依靠科技进步,优化海洋产业结  相似文献   

11.
1994年8月5日,历时两天的烟台首次渔业海洋工作会议在蓬莱市降下了帷幕。来自烟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府和中央、省属驻烟涉海单位的主要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委书记、沿海乡镇的负责同志150余人出席了会议。 近年来,为实施“海上山东”战略,烟台市大打海洋开发的总体战,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海洋开发热”。1993年全市水产品总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渔业总产值达到49.8亿元,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海上烟台”目标。为进一步挖掘海洋潜力,在全市人民中树立海洋国土,全面开发海洋资源,建立起烟台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在编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时,要求在“九五”期间,“海上山东”建设以海洋渔业为突破口,力争海洋传统产业总值再翻一番;积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形成素质较高的海洋产业体系。计划到2000年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增加值超过同期陆地种植业增加值;2010年超过同期第一产业增加值,使海洋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13.
《海洋信息》1998,(11):30-31
自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以来,烟台市千里海岸线上,掀起了向万顷碧海要财富、要生存空间的海洋开发热潮,海洋经济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1997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174亿元,比1990年翻了三番多,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88.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2.2%。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富民强市、振兴烟台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开发利用海洋,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洋经济优势,在近几年已成为我国沿海省市全社会的共识。建设海上山东、海上辽宁、兴海兴闽、发展滩涂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实施“蓝色革命”计划、大打海洋翻身仗等战略,纷纷从沿海省市最高决策层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海洋的高潮正在形成。在这个开发利用海洋的大潮中,我国1亿多公顷15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抢抓“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努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和现代渔业发展三个示范区。全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890亿元、增长12.3%,海洋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20%,较好地实现了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抢抓“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机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加快发展现代渔业,努力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文明和现代渔业发展三个示范区。全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890亿元、增长12.3%,海洋产业增加值660亿元、增长20%,较好地实现了为“十二五”开好头、起好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快现代渔业建设”两大重点,在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推动了海洋与渔业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增长。据预测,20lO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3500亿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加2倍多;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出1336.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38%。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先后作出了建设“海上烟台”和创建海洋经济强市决策之后,海洋经济成了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1997年全市海洋产业产值达174亿元。但是,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对海洋的污染和破坏也在不断加重,尤其是沿岸工业的发展,造成陆域污染源的数量明显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开始实施一项海洋开发规划,决心在21世纪造出一个“海上辽宁”,全省海洋经济总值达到或接近全省陆域国内生产总值。辽宁省目前每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000亿元。 这是辽宁省省长闻世震在“海上辽宁”建  相似文献   

20.
福建 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大了向海外开放的力度。世界《21世纪议程》将海洋作为实施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开发海洋的“蓝色革命”。“九五”之初,国务院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确立了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当前沿海各省市区制定“十五”规划,都重视海洋产业规划和海洋经济区的建设。例如,江苏和山东分别提出建设“海上苏东”和“海上山东”的设想。福建和海南分别提出建设“海上强省”和“海上大省”的战略。21世纪20年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