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祁连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岩的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祁连山地区出露有不同类型的镁铁-超镁铁岩,包括蛇绿岩,阿拉斯加型岩体,橄榄岩-闪长岩型岩体以有产于北祁连西部的一种特殊的镁铁-超镁铁岩组合。不同的镁铁-超镁铁岩形成于一同的构造环境,蛇绿岩代表洋壳的残片,阿拉斯加型岩体产生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橄榄岩一闪长岩体则是板块碰撞之后形成的,根据蛇绿岩与大致同时代的阿拉斯加型岩体产出的位置,推测在北祁连早古生代时存在向南的消减事件。  相似文献   

2.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中的辉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石化学成分研究,证明辉石的化学成分受寄主岩石类型的制约,从超镁铁岩相到角闪辉长岩相斜方辉石的化学成分由富MgO、SiO_2、Al_2O_3、Cr_2O_3到富FeO、TiO_2、CaO、MnO;单斜辉石化学成分由富Al_2O_3、Cr_2O_3、Na_2O、MgO到富FeO、MnO、CoO。在同一寄主岩石中,单斜辉石比斜方辉石富TiO_2、Al_2O_3、Cr_2O_3、CaO和Na_2O,贫MgO、SiO_2、MnO和FeO。根据辉石化学成分特征得出黄山东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为上地幔石榴二辉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拉斑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新疆哈密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志耀 《西北地质》1992,13(2):9-16
  相似文献   

4.
镁铁-超镁铁岩与威尔逊旋回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张旗 《岩石学报》1992,8(2):168-176
威尔逊旋回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有镁铁-超镁铁岩的产出。在裂谷阶段有分异的小侵入体、层状侵入体以及碱性超镁铁岩体。洋盆阶段为蛇绿岩和可能的洋岛型辉长岩。在俯冲阶段生成阿拉斯加型和橄榄岩-闪长岩型杂岩,它们是岛弧和活动陆缘岩浆活动的一部分。与碰撞阶段有关的为橄榄岩-榴辉岩型岩体和造山榄榄岩,地幔核杂岩则产于碰撞后的后陆盆地或裂谷中,可能标志着从大陆内部向洋盆扩张阶段转变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新疆黄山南含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岩石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新街镁铁—超镁铁侵入体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成江  李晓林 《地球化学》1998,27(5):458-466
采用镍硫试金预处理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系统测定了新街层状侵入体镁铁-超镁铁岩和与其有成因联系的玄武岩及正长岩的铂族元素含量,探讨了岩浆作用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新街岩体的铂元素分异特征与布什维尔德等铁质超镁铁岩相似,而明显不同于科马提岩和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分异特征与新街岩体相似,再次证实二者为同源岩浆分异产物。  相似文献   

8.
9.
磁海铁矿床地处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山成矿带内, 为一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岩浆分异-矿浆贯入-热液交代型复成因铁矿床。对磁海矿区镁铁-超镁铁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认为这套镁铁-超镁铁岩石属于铁质钙碱性玄武岩系列。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与原始地幔成分接近,表明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局部遭受陆壳混染。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认为该矿床形成于后碰撞拉张构造环境。原始岩浆的结晶分异和后期热液蚀变对磁海铁矿形成和富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镍锍火试金法结合ICP-MS分析了12个北大别白垩纪镁铁-超镁铁岩样品的Ir,Ru,Rh,Pt和Pd的含量,结果显示铂族元素(PGE)的含量较低,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PGE分布模式呈正斜率型,PPGE相对原始地幔略微亏损,而IPGE强烈亏损,Pd/Ir值远高于相应的地幔比值。这些镁铁-超镁铁岩中PGE的强烈分异是地幔低程度的部分熔融过程中,PPGE主要受硫化物控制,而Ir则存在于非硫化物相如尖晶石,可能还有合金之中造成的。同时,铂族元素的分布特征表明这些镁铁-超镁铁岩是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造山带环境中的东疆型镁铁—超镁铁杂岩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顾连兴  王金珠 《岩石学报》1994,10(4):399-356
新疆东部黄山-镜儿泉一带产有大-中型铜镍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是中石炭统弧后盆地引张环境下的热侵位产物,主要岩石类型有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二辉岩、辉长苏长岩、苏长辉长岩、辉长岩、橄长岩、辉长岩和闪长岩等;其超镁铁岩相对富铁.不具变质组构,并具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矿物组合;岩石化学以富硅、贫碱、贫铝、贫钙为特征,并具拉斑玄武岩系演化趋势。这些岩体是造山带杂岩体的一种新类型,可称为东疆型。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平县镁铁-超镁铁岩岩床群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平  贾秀琴 《地质科学》1999,34(2):233-241
金平地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岩床群侵入在晚泥盆世地层中。岩石类型包括粒玄岩、辉绿岩、辉长岩、橄榄辉玄岩和苦橄岩。岩床群的走向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为北西向延伸。单个岩床的厚度在1-200m之间,较厚的岩床有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粒玄岩和辉绿岩含相当数量的钛铁矿,称为铁钛玄武岩。化学成分以强烈富Ti为特征,TiO2含量平均达3.9%.Mg含量通常较低,是拉斑质或碱性玄武岩演化而来的。这种高Ti玄武岩还富Th、Ta、Nb,Th/Ta比值接近1,Zr/Nb比值较低,接近OIB的特征,推测产于板内环境,是地幔柱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金平岩床群中苦橄岩和橄榄辉玄岩(MgO含量在15.1%-23.3%之间)出露的比例相对较多,指示地幔柱部分熔融的温度较高,推测相当于地幔柱尾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云南金平白马寨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石地球化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金平白马寨铜镍硫化物矿床含矿岩体为侵位在奥陶系砂页岩的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从岩体核心到边缘依次出现橄榄岩—橄榄辉石岩—辉石岩—辉长岩的岩相分带。该岩体的主量元素显示拉斑玄武岩岩浆分异演化的趋势。REE显示富集LREE的配分模式,具明显的Eu异常。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明显的Ta、Nb、Ti及P的负异常。具有高(87Sr/86Sr)i(0.710974~0.722667)和低εNd(t)(-13.17~-12.09)的特征。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岩浆源于俯冲地壳物质改造的富集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的地壳物质混染。岩体可能是在弧后拉张的构造环境中形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W区岩体产在上古生代凹陷西北边缘与中间隆起交接处,北东向深大断裂带东侧。区内地层主要由石炭纪砂板岩、片理化酸性火山碎屑岩;二迭纪砂页岩、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所组成。本区侵入岩异常发育,属海西年代,包括两  相似文献   

16.
工农超镁铁-镁铁岩带由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辉绿岩及基性火山岩组成,以构造岩片状产于工农断裂中,无就地分异现象。围岩中无明显热变质显示。橄榄岩的m/f比值为9.04~9.48,属镁质超镁铁岩。从超镁铁岩到镁铁岩,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有规律地变化,反映出岩石由同源岩浆分异而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工农超镁铁-镁铁岩是金沙江小洋盆向西俯冲消减过程中,攀天阁—崔依比弧间或弧后盆地扩张的产物,属科迪勒拉型蛇绿岩。  相似文献   

17.
阿拉善地块南缘镁铁-超镁铁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阿拉善地块南缘是镁铁超镁铁岩体的重要分布区 ,自北而南可分为北大山岩带、龙首山岩带和北海子岩带。北大山岩带以野芨里含长辉石橄榄岩侵入体为代表 ,Sm_Nd岩石矿物等时线年龄为 773.1± 10 .8Ma,εNd(t)=+0 .8~ +10 .8,ΣREE为 7.5 9× 10 -6~ 2 0 .34× 10 -6;龙首山岩带以金川二辉橄榄岩体和藏布台单辉橄榄岩为典型代表 ,Sm_Nd岩石矿物等时线年龄分别为 15 0 8± 31Ma和 15 11± 16 8Ma ,基本为同期幔源产物 ,金川岩体平均ΣREE为 3.33× 10 -6~ 115 .5 2× 10 -6,εNd(t) =- 1.9~ - 4 .3,藏布台εNd(t) =+2 .6~ +2 .9,差异显著 ;北海子岩带岩体分布有限 ,其中辉长岩体Sm_Nd岩石矿物等时线年龄为 14 4 0± 2 2 0Ma ,εNd(t) >0 ,ΣREE为 179.6 4× 10 -6~ 2 0 7.76× 10 -6。龙首山岩带和北海子岩带可能同为中元古代早期超地幔柱作用下地幔派生岩浆的产物 ,εNd(t)值的差异反映了各自岩体成岩过程的不同 ;野芨里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 ,是亏损地幔的产物 ,与金川等岩体的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新疆哈密黄山地区发现了一系列与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超-镁铁侵入杂岩,构成了黄山铜镍成矿带。黄山东镁铁-超镁铁侵入杂岩为该成矿带重点岩体之一,其主要造岩矿物橄榄石深部结晶作用的发现对于丰富岩浆的成因理论、确切地解释杂岩体成岩成矿过程中岩浆的分异演化和成矿带内其它杂岩橄榄石深部结晶作用的确定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疆哈密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倪志耀 《西北地质》1992,13(2):9-16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热侵位于下石炭统干洞组变余含铁粉砂岩、生物碎屑灰岩之中,K-Ar法同位素地质年龄为280—300Ma。为同源岩浆经深部分异作用形成的复式岩体,可划分出两次侵入共四个相带。其源岩浆为上地幔石榴二辉橄榄岩经部分熔融形成的拉斑玄武岩浆。杂岩体的成岩作用受控于康古尔断裂带中不同级别的断裂构造,其成岩温度为1841—794℃;成岩压力为0.35—0.44GPa;成岩氧逸度为10~(-11·73)-10~(-13·80)。  相似文献   

20.
金平地区镁铁岩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哀牢山深大断裂南西侧的金平-黑水河裂谷带北段,由5个主要相对集中的(超)基性岩群(带)组成,以白马寨岩群岩体分异最强,矿化规模最大.通过对金平白马寨(超)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初步认为,金平白马寨(超)镁铁岩具有低钛低磷的化学成分特征,岩石主要属钙碱性岩系,具岛弧带和造山带的特征,岩石含镁较高并具苦橄岩的成分特点,表明岩石形成温度较高,可能与地幔柱尾部的岩浆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