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洛凡碳酸盐岩区地形地貌、地质方面入手,全面了解该区多层状岩溶模式及水文地质条件。洛凡地区整体地形南西高北东低,碳酸盐岩广泛分布,断层构造南西-北东走向。地表及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质等因素影响,自南西至北东流向,地下水受碳酸盐岩多层岩溶的作用影响,明暗相间出露于地表,河流两岸出露不同地层及不同高程干涸溶洞,多数溶洞能见流水遗迹。该区碳酸岩溶区深部岩溶带地下水较丰富,分布极不均匀,深部地下水以洛凡河为该区排泄基准面沿四条伏流排泄于洛凡河;表层岩溶带地下水缺乏,地下水主要分布于上部包气带中,出露于其上泉点流量较小且季节性缺水。根据其含水层特征、水循环特征及水动力特征,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岩溶水系统及深部岩溶带岩溶水系统。  相似文献   

2.
前常矿区矿体隐伏在松散层之下,与矿体直接接触的含水层为矿化蚀变带含水岩组及大理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其在空间形态均以捕虏体的形式呈透镜状、似层状,外侧均被闪长玢岩隔水层包裹,矿体周边大理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及矿化蚀变带裂隙含水岩组,为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至中等,本矿区是以岩溶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相似文献   

3.
唐家会矿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准格尔煤田中部,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比较发育,给矿区安全生产带来风险。依据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第四系孔隙水、白垩系保安群孔隙裂隙水、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以大气降雨渗入为主,地表水渗漏补给为辅。充水通道主要为断层、陷落柱以及导水裂缝带、煤层底板矿压破坏带和封闭不良钻孔。  相似文献   

4.
小回沟煤矿9号煤层为大部分地段奥陶系灰岩带压开采煤层。本文通过分析矿井地质条件、构造规模、奥陶系灰岩含隔水层特征、奥陶系岩溶水化学特征、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和充水条件等,初步查明了9号煤层奥灰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突水系数法对井田内9号煤层在带压范围内的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为9号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磊 《西部资源》2022,(1):13-15
为了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业活动造成的破坏,很多专业人士投入到保护矿山水文地质环境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泾县某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矿区内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含水层出露地表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量有限,地下排水疏干导致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矿体及围岩含水贫乏,岩溶发育程度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判定为简单.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表层岩溶带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蒋忠诚 《热带地理》1998,18(4):322-326
表层岩溶带以密集发育的岩溶微形态呈不规则带状组合于浅层地表为特征。它广布于中国南方岩溶区,但其规模、形态和分布特征三地质、气候等因素的控制。表层岩溶带的存在使南方岩溶区具有浅表层岩溶水循环与地下管道水循环耦合的二次岩溶水循环的结构特征。坚硬纯灰岩的广泛分布,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中国南方表层岩溶带的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四大圈层的交汇,碳-水-钙循环活跃,使表层岩溶带的岩溶动力作用明显高于其下部包气带甚至饱水带。表层岩溶带形成是地表强烈岩溶化过程的结果,强的溶蚀动力,水流的快速溶蚀并达到碳酸盐成分饱和状态是表层岩溶带发育机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广东清新县金龙洞旅游有限公司协办的岩溶水文地质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于2012年11月14―17日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水文地质、地理、地质和资源环境等专业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区域和安康煤矿勘探所取得的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安康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复杂,属于以顶、底板直接岩溶充水矿床,地下水对矿山的开采水害的主要充水水源,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影响较大,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可以极大地降低或者避免今后矿井生产过程中因地下水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为今后安康煤矿的矿井水害防治的防治工作提供水文地质方面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矿区企业在不断发展。矿区企业的防治水害的对策与矿区企业的运营状态具有密切联系,因此,矿区企业必须充分了解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同时落实好相关的防治水害工作。水文地质特征对研究地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上窝矿区专项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特征为例,对岩溶地下水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得出防治水害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地质构造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岩溶地区在我国多处分布,在这样的区域开展工程的建设,技术层面的需求与标准相对较高,若工程建设达不到相应标准,则很可能会导致水文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是有突水以及涌水等地质灾害,这些灾害的出现都会影响项目作业的进程、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造成机械装置的损失,甚至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所以水文地质调查在岩溶区域的施工作业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水文特点进行讨论,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机械装置完好,保障项目作业的正常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矿产资源勘查中为查明矿山的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本文首先对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矿产资源工作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内容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以某矿山矿产资源勘查作为研究对象,对勘查工作中水文地质勘查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在基坑工程建设过程中,准确探测并分析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不仅可以获得明确的水文地质参数,而且可以保证地基基础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以基坑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为研究目标,介绍了基坑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对基坑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勘察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基坑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实践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3.
郭村煤矿现阶段为浅部开采,随着开采水平向深部延伸,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对深部开采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郭村煤矿水文地质特征,针对影响开采的主要含水层,确定了二叠系山西组顶板砂岩裂隙水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段煤层底板岩溶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构造裂隙及采动裂隙为主要充水通道,另外受矿井浅部地表水体影响较大。充分考虑矿井多种充水因素,提高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精度,采用比拟法和大井法对深部开采时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算,为矿井深部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永新铁矿矿区处于粤华夏陆台东南洼区,紫金深断裂北西侧。位于南岭东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接部位。区域上,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介绍了该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并利用解析法和水均衡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预测,为矿区采矿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对象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后家河水库,该水库的主要功能是缓解咸丰县城区饮水不足的现状。后家河水库地处西南裸露型岩溶山区,库坝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寒武系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岩溶十分发育。因此,对后家河流域岩溶发育规律、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空间分布以及岩溶管道系统特征等开展调查,在此基础上运用地下水示踪试验对水库渗漏条件进行分析,可以从岩溶水文地质角度对水库工程坝址方案进行对比和优化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文测井在水文地质勘探中具有出色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文测井在水文地质勘探中的作用,包括水文测井的参数设计和方法、含水层的划分、确定溶洞溶隙带;同时还以实际的案例,进一步介绍了水文测井勘探的步骤及解决损伤严重井壁的方法。通过论述以上内容,来为是水文地质勘探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提升水文地质勘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水文地质问题能够对建筑物耐久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且岩土工程事故很多是由于地下水情况而发生的,所以必须要对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明确,把握岩土体及建筑物由于水文地质情况而受到的影响及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理方法,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施工过程以及后期养护提供有力的支持,尽可能降低水文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本文首先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介绍,阐述岩土的水理性质,分析岩土工程由于水文地质受到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勘察造成影响的相关建议,希望促进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重要内容,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影响到了整个场地的岩土地层情况,对岩土工程勘察所选用的工艺和方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勘探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是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降低由于水文地质条件所造成不利因素。本文从岩土水理性质出发,分析了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要求,探讨了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最后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注意事项和解决途径进行了研究,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项目通过对惠州市某产业园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孔,抽水试验取得的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赋存特征,同时进行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研究,为惠州市该产业园选址规划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工程建设数量显著增加。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需在施工前做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文章首先对工程地质工程勘查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工程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地质勘查中发现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