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由于复杂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以及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公路易受到泥石流、滑坡、崩塌、溜砂坡等地质灾害的危害。文章在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模型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滑坡稳定性分析、泥石流活动性分析、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与危险性分区、滑坡区公路整治方案优选、拦砂坝优化设计等灾害分析模型和减灾决策模型,通过数据库、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的集成,建立了基于组件式GIS的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作为系统应用的实例,文章最后讨论了系统在古乡沟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的应用,预测了一定条件下泥石流堆积扇上的泥深,泥石流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泥深、最大速率、最大动量和最大动能,为古乡沟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震后陇南特大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2008年"5.12"特大地震对陇南地质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两次特大暴雨引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特大地质灾害.本文从地质环境变化和引发特大暴雨的高空气流,分析了特大地质灾害的成因,提出了地质灾害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浙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形和气候背景,是我国降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浙江经济最发达,人口稠密,极易出现小滑坡(泥石流)大灾害情况。为科学防范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我省建立的突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从2003年7月开始投入运行,至今已进入第8个年头,已初步形成了预警预报系统与群测群防结合的防灾体系,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成效。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区引发滑坡的降雨强度-历时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质、地形和气候背景,浙江成为中国降雨型滑坡(土体和岩体滑动,也包括泥石流和崩塌等)最频发的地区之一。为评价浙江地区的滑坡灾害,本文对该地区1990年至2003年雨量站记录的降雨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引发土体滑坡-泥石流的降雨强度―历时下限。  相似文献   

5.
统计了2000~2010年我国发生的有报道的滑坡、泥石流事件,对其发生次数与伤亡人数进行了相关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和福建省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且夏季是我国滑坡泥石流事件发生最频繁、危害最大的季节;首次利用Zipf定律与分形理论结合我国的GDP、平均降水量、地震次数以及全国造林面积4个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滑坡泥石流事故系统的演化不仅与降雨量,地震次数,造林面积有关系而且与GDP的增长也有密切关系,它们的等级图满足Zipf定律,并通过Zipf定律表明系统演化并没有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蔡生来 《安徽地质》2021,31(3):265-269
本文以安徽省怀宁县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怀宁县以往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基础之上,进行总结性分析研究,阐述了崩塌、滑坡孕灾地质条件和泥石流孕灾地质条件的基本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认为,不同地质条件对地质灾害的控制方式和影响程度不同,区内崩塌、滑坡孕灾地质条件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地形地貌、易崩易滑地层、致塌致滑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斜坡结构、风化程度和大气降水等七类,泥石流孕灾条件为局部特殊汇水地形地貌条件、山坡中下部松散堆积物物源条件和持续大暴雨带来的水源条件等三类.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后期怀宁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同行在孕灾地质条件调查和研究方面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8年汶川"5.12"特大地震诱发了为数众多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安县高川乡政府滑坡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灾害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给出了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5.12震源区牛眠沟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牛眠沟研究区位于2008-05-12汶川大地震线性震源的南端,受强烈地震力作用,区内山体遭受严重破坏,发生多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根据已建立的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概念模型,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可视为判断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和确定触发滑坡的降雨特征。查明研究区地质环境及灾害特征,确定了产生滑坡、泥石流的必要地质环境因子,以数字滑坡技术获取这些因子数据,代入模型,即可评价研究区各处、各沟谷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危险程度;与相似地质环境及气候条件进行类比,确定研究区触发滑坡、泥石流的降雨特征及降雨量阈值后,最终建立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模型。据此模型进行研究区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实地验证表明滑坡、泥石流发生位置的准确率>90%。  相似文献   

9.
滑坡与泥石流是不同的地质现象(作用),但又彼此相关.往往是滑坡导致泥石流,或者泥石流促使滑坡发生.它们常伴随出现.滑坡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世界许多地区都存在.与地震灾害一样,它们可以中断交通、堵塞河道、摧毁厂矿、掩埋城镇、破坏生态平衡.按照城镇遭受滑坡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原因,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一、工程地质环境不良型(简称环境不良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宜昌磷矿矿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等影响区内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的发育现状及现有防治的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地震、降雨、露天和地下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有:1崩塌及其隐患(危岩)是宜昌磷矿最主要的地质灾害,其次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滑坡和泥石流较少。2地下采空区变形是引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主要原因,也是引发崩塌危岩的重要原因;泥石流以沟谷型泥石流为主,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作为泥石流的物源,采空区回填、修建拦渣坝是预防其充当物源的主要措施。3影响岩质边坡稳定的因素包括地质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4露天开挖时,在坡角不变时,稳定性系数随坡高的增大而减小;开挖高陡边坡所能形成的最大坡高约为460m。5当巷道位于边坡内部时,随着开挖范围的扩大,稳定性系数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南疆铁路K230滑坡、泥石流的勘察与治理工程设计,深入分析了冻土地区滑坡的成因,滑面特性,泥石流产生的原因等,进而针对原因分析提出了采用对原地层扰动较小的锚索框架治理滑坡、采用拦挡坝治理泥石流,且采用保温盲沟疏排地下水的综合治理措施。该段地质病害的成功治理,对类似冻土地区地质病害的勘察与整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28-130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4.20"芦山强烈地震引发了崩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些列次生灾害,此类地质灾害给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破坏。本文主要以煤田局一四一队施工公司所承建的宝兴县打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为例,针对泥石流、山体滑坡问题,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不仅保证了工程可以顺利施工,同时也取得了预期的治理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广辉  付宁  白斌 《地下水》2010,32(2):164-165
根据矿区汇流面积大、坡降大,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经地质勘察情况,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治理,进行抗滑挡土墙稳定性验算并对地基开挖、排水孔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岛市崂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引发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在对区内地质灾害点全面调查、排查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编制出崂山区典型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为该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4.20"芦山强烈地震引发了崩塌、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些列次生灾害,此类地质灾害给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破坏。本文主要以煤田局一四一队施工公司所承建的宝兴县打水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为例,针对泥石流、山体滑坡问题,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不仅保证了工程可以顺利施工,同时也取得了预期的治理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崂山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居民安全,影响旅游业发展。本文针对以上3类地质灾害,分别选择8个评价因子进行打分,然后进行网格剖分,再采用综合指数法并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出崩塌与滑坡、泥石流的易发程度分区,最后通过叠加得到全区易发程度综合区划,划分出高、中、低和非易发区,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玮江 《甘肃地质》2013,22(1):71-74
兰州市区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非常发育,在诸多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中,降水是市区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引发因素。对兰州市区历史记载的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水量进行分析,探讨兰州市区引发地质灾害的临界降水量,划定不同雨强时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范围。  相似文献   

18.
山西襄垣县采煤诱发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襄坦县是一个产煤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灾害的发生与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采煤活动是引起该县地质灾害肆虐的主要原因。灾害类型主要有:沉陷盆地、地裂缝、埸陷、滑坡及泥石流。地形地貌及地质因素对灾害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厚松散土体与断层的存在促成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采空区规模不同,所诱发地裂缝等灾害的地表形态不同。公路开控及采煤活动诱发滑坡。煤矸石的随意堆放有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本文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采煤诱发的地质灾害的类型,简要分析了它们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长白山天池及邻区火山地质和次生火山灾害的编图结果,从岩性、断裂、地形地貌和水系等方面,分析火山喷出物的地质特征与这些火山物质所导致的次生火山灾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崩塌发生在柱状节理发育的硬质岩中,多期火山喷发以及伴生的地震活动剥蚀掏空坚硬岩层间的松散堆积体,使岩体失稳发生崩塌,局部陡崖地貌在地震影响下亦会发生崩塌灾害。软质岩和松散堆积体受流水侵蚀,河谷下切,河流两岸斜坡前缘形成开阔的滑动空间,火山地震引起山体变形,斜坡岩体结构遭到破坏发生滑坡灾害。火山先期喷出的碎屑物和崩塌滑坡产生的碎石是火山泥石流的重要物质来源,火山喷发或强地震引发的洪水灾害以及地形地貌对火山泥石流的形成、搬运和分布范围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随着瑞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滑坡、崩塌、泥石泥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