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祖荫 《地图》2005,(2):79-80
说到地图,我仿佛又回到童年,已经整整六十年了。  相似文献   

2.
阙维民 《地图》2004,(6):52-5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觉到地图的存在。还记得出门远行刚刚抵临目的地时.向你蜂拥而来兜售地图的商贩吗?出差也好.旅行也罢.即便你只是回到自己的家.无论是汽车站.火车站.甚至地铁里.总会有人不时地提醒你地图!地图!  相似文献   

3.
地图趣闻     
《地图》1987,(1)
水上航程漫长的“美洲地图”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次年3月准备返航回国。他担心返航不一定能顺利回到西班牙,于是绘制了一幅美洲大陆地  相似文献   

4.
谁的阴谋:哥伦布还是葡萄牙国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缨晏 《地图》2007,(5):108-111
进入15世纪,葡萄牙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力量沿着大西洋对非洲沿海进行探险,同时,也努力把每一个新发现的地方准确地在地图上标注出来。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报告,他已经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发现了从大西洋通往印度洋的新航路。国王一定非常重视他的报告,也一定会将他所提供的地理新资料标注在地图上。不过,国王下令绘制的地图现在尚未发现。现今所知最早反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地图,并不是葡萄牙人而是一个德国人绘制的,他就是马泰卢斯(Henricus Martellus)。  相似文献   

5.
父亲退休后便回到乡下的老屋居住。回到乡下的父亲,却不肯闲下心来安度晚年。平日里,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帮帮忙:农忙时,帮助弟弟家干点农活。除此之外,父亲便盯上了老屋的庭院。  相似文献   

6.
触觉地图是用专门设计的凹凸符号和盲文注记表示客观实体的空间分布及相互联系的多维地图。国外研制触觉地图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和支持,工作进展很快。以政府部门研制触觉地图在我国刚刚起步,为填补空白、迎头赶上,必须组织各方力量,加速研制。一、国外触觉地图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汝辰 《测绘科学》2004,29(3):73-80
地图已成为反映制图者空间观,政治势力及其与外界环境关系的一种文化和意识上的人工制品。任何地图都不能脱离它所产生的背景而成为纯粹客观的表现物。从我国清代以来,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分从三个方面做了详实地论述:统定疆域,即测版图,说明地图与版图的关系;列强欲掠我土,必先偷测舆图,或将我国地图偷寄国外;列举了中俄在伊犁和帕米尔边界谈判中的实例说明,熟悉边疆地理地图才能寸土必争,否则就丧权辱国。  相似文献   

8.
我首次见到《地图》杂志,是7年前在省城福州一位师大地理系毕业的老朋友家中。1992年10月,在报刊发行目录上看到《地图》杂志从1993年起,交邮局公开发行。我当时欣喜万分,毫不犹豫地去邮局订了一份。1993年又补购了1992年度的本刊。此后,便与《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可是,当1993年第1期《地图》杂志到我手上时,面对文中那么多的英文目录、内容提要与外文公式、定律等,简直傻了眼、因我解放前汉断断续续地读了五年多书,又毫无专业知识,对这样一本纯学术性的理论刊物,真后悔太鲁莽了。但从小就喜爱地图和强烈的求知欲,又使我这个…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6,(4)
国外古地图身价不菲当今,在国外尤其是欧洲,人们开始意识到那些雕刻精致、制作漂亮的古代手绘地图的收藏阶值,认为它们和古画一样值钱。在伦敦的地图交易市场上,按地图的制作年代与珍稀程度.一张18世纪的地图售阶500美元,17世纪的地图开价近1000美元,一...  相似文献   

10.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4,(5):63-63
中国地名拼写的国际标准1977年9月,在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我国政府代表团提出“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提案,获得会议通过。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又发出文件,规定拼写汉语以汉语拼音为国际标准。从此,汉语拼音方案开始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经过20多年的推广和普及,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已经在全世界被广泛接受并采纳。在这一过程中,以1980年版的《泰晤士世界地图集》等为代表的国外地图出版物,以其较高的权威性和较广的普及性,起到了其他媒介所无法替代的传播作用。《地图》2…  相似文献   

11.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12.
地图在地理研究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肯定的,但是近一二十年来地图在地理学研究与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与地图学从理论到实践发展得比较成熟,而作为地理学家在地图学领域应该掌握哪些理论与技术,更好地为地理学研究与教学服务,充分地发挥地图的使用效益,促进地理学的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根据我国半个多世纪来地理系《地图学》教科书的回顾、以及国外近年来的发展趋向,探讨地理系地图学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解智强 《地图》2002,(2):67-69
出门旅行,不仅想看到好风景,还想有好导游——地图。怎样才能把众多的风景名胜既准确又形象地表现在地图上呢?  相似文献   

14.
CorelDRAW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relDRAW 软件的图形编辑功能灵活、方便,形式不拘一格,能同时实现图形、图像和文字的混合排列,并具有多种特效,表现形式生动。很好地利用 CorelDRAW 可以非常方便而又精确地编辑任何线条、图形或文字,可以使地图内容表达清晰、易于编辑修改,极大地丰富了地图的表现内容。实践表明,充分利用 CorelDRAW 软件,能缩短地图的制作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地图投影学,也称数学制图学,其任务是根据制图的要求为地图提供精确的数学基础,使地图具有精确的可量度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地图投影学也正在向地图投影的自动变换、地图投影的自动选择以及自动建立地图数学基础等方向发展.在制图实践中,经常需要将国外地图数据转换至我国的地图投影坐标系,这时就应该清楚地知道对方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和参考椭球的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界线附近的地名标注涉及行政地名、自然地名、历史地名、国外地名、少数民族地名等,其标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开地图上地名表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开地图上边界线附近地名的标注不仅应考虑地图编制方面的要求,更应注重地名的政治导向、历史由来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7.
周敏 《测绘通报》2006,(6):57-59
以《少儿视觉世界地图集》的引进出版为实例,分析并探讨国外地图版权引进的意义、地图出版物引进的特点以及在地图版权引进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立体图的特征与用途立体地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地表示地貌形态和地理景观的专门地图。它是根据地形模型用塑材薄片印刷后经热成型制成的三维地图。立体地图的生产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发行的塑料立体地图类别很多,图幅范围、成图尺寸、内容详略各不相同。共  相似文献   

19.
《地图》1989,(2)
中国地图出版事业的兴起,始于19世纪下半叶。时值倡导洋务,推行新法,办学堂,学文化,国人了解国內形势和世界知识的要求日益迫切。一些知名学者考察国外地图编制技术,引进地图资料,公开编印出版地图,打破了纯官方编制收藏的传统。19世纪中叶,胡林翼主编的《大清一统舆图》,  相似文献   

20.
成继龙 《地图》2000,(1):37-39
在中学阶段 ,一堂地理课上得成功与否 ,和教师能否充分而又恰当地运用地图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的表面 ,这样巨大的研究对象无法尽收眼底。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 ,通过地图就能对地表“一览无遗”。在课堂上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地图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 ,使他们的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因此 ,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创设图景 ,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创设图景即在地图上设置疑点 ,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地理图景之中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