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前病变(PLGC)是指有癌变倾向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是一个多步骤的、具有可逆性的病变过程。现代医学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中医通过辨证与辨病结合,对逆转、减缓病情进展具有一定优势。PLGC符合中医学“既病”范畴,积极采取措施实现病变的逆转、阻止疾病的进展与恶化当属中医学“防变”范畴,故可将中医治未病中的“既病防变”思想应用于PLGC的防治。根据PLGC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从既病防变的“早期诊断”“截断病邪”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三方面对PLGC的防治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胡学军主任医师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肺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与机体正气亏虚,邪毒痰瘀乘虚内侵相关,具体可概括为“虚、毒、痰、瘀”。治疗上根据肺癌的特点,分早、中、晚三期进行多维辨证用药,早、中期分别采用自拟方之肺瘤消散饮、肺瘤康复方治疗,晚期予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肺汤、麦味地黄汤等加减,并注重顾护中州,调达气机,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胡学军教授辨治间质性肺疾病的经验。胡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然总以“风”“痰”“瘀”“毒”为标,以“五脏虚损”为本,气机升降出入变化为主要病机。治当辨内外之邪以祛之,审五脏荣枯以调之,察气机升降出入以畅之。如此内外兼顾,虚实并调,枢机畅达,则疗效可期。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林咸明教授采用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经验。林教授认为面肌痉挛的病位在经筋,病机为感受风邪、经络不通,或正气亏虚、虚风内动导致面部经络不和,出现头面部肌肉不自主痉挛。其临床采用经络辨证、病因病机相结合的辨证取穴思路,同时重视安神、治神、调神,在治疗手法上强调进针深度达经筋部,提出“轻补”“轻泻”的操作手法,形成了“经络取穴位-经筋定病位”的特色治疗思想,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回纹型风湿病(PR)属临床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的根本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异常。以“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为基点进行辨证是中医学从宏观整体、微观结构与病因病机学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其交联性病理反应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具体机制。本文试从“营卫-玄府-伏邪”病机轴探析PR,提出营卫失和是始动环节,玄府失司是病机关键,伏邪难透是难愈因素;并分析其与PR形成、发展的关系,即“卫强营弱而免疫乱”理论、“营卫-玄府”失司而筋骨痛、“玄府-伏邪”相合终成PR、伏邪反诛营卫而积重难返。冀以此为PR的中医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络病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皮肤病变病机证治,认为肺脾气虚、络脉失荣是发病之本,病邪郁阻、毒损络脉是重要的病理机制,以表里同治、补肺健脾、通络解毒为治疗原则,并结合病机提出了相关的治络之法,以期为临床治疗UC皮肤病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IgA N)的发病与黏膜免疫系统密切相关。付滨教授认为IgA N属三焦热病,其病机关键在于邪热结于焦膜,治疗上以“疏利焦膜”为原则,首重驱上焦邪毒,次重斡旋中焦,再治疏利下焦。临证时灵活应用开宣透邪、清热凉营、祛瘀通痹等治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介绍熊之焰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经验。熊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性多为本虚标实,病机为水湿之邪蕴藉肠道,伤及脾胃,局部肠络气血壅滞不通,从而导致脾胃运化失调,水湿之邪并走肠间。治疗上常以通立法,着重于芳香化浊、调畅气机,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脾气虚弱多见,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总结潘敏求教授运用肺复方治疗肺癌的经验。潘教授认为,肺癌患者多有“气阴两虚,邪毒蕴郁”的病机特点,其充分实践“补益攻伐相间而进”的治疗思想,并提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治则,拟中药复方肺复方,提倡肺脾肾三脏同治,重视脏腑间及舌象、脉象与预后之间的联系,依据患者在临床是否接受手术、放化疗,是否转移,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癌症等情况随症加减,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介绍孙增涛教授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经验。孙教授认为UACS的病因多为外邪侵袭与脏腑内伤;其病位在肺,与脾肾相关;早期病性多实,后期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病机为邪犯肺络,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临床将本病辨证分为风盛挛急、热壅肺窍、痰气交阻、气虚痰阻、肺阴亏耗五型,分别治以疏风通窍、清热化痰、降逆化痰、健脾化痰、养阴清热诸法,并兼顾利咽通窍,同时辅以针刺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豆、刮痧、拔罐、砭石疗法等治疗手段,并嘱患者注意预防和调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介绍姚德蛟教授基于伏邪理论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经验。姚教授从伏邪致病的特点认识到癌性发热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多环节与伏邪之感邪、邪伏、发病相类似,认为癌性发热与伏邪密切相关。其提出癌性发热的病机为正虚邪恋,治疗应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临床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辨清虚实轻重,随证治之,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蒋益兰教授基于祛瘀生新法论治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亏虚、因虚致实,患者机体常处于“瘀、毒、虚”状态,应以“祛瘀生新”为治疗大法,通过活血祛瘀纠正机体之“瘀”,解毒祛瘀制约机体之“毒”,常用补气升阳、健脾益肾、益气生血为法以改善机体之“虚”;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介绍范军副主任医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经验。范军遵循张大宁教授所创之“肾虚血瘀论”,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水湿痰饮及浊毒蕴结为主,日久累及络脉,形成“微型癥瘕”,可出现膀胱气化不利。临床治疗遵补肾活血之原则,采用温补脾肾、化瘀软坚消癥、祛湿降浊等法,兼调理肺气、固摄肾精,并随症加减,对延缓疾病进展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李斯文教授运用消法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病因、临床表现与疮疡相似,基于“异病同治”理论,可参考疮疡用药治疗本病。而该病属疾病早期,治疗当以攻邪为先,故临证时以消法为主,辅以清热利湿、通因通用、活血通脉之法治疗,收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李晋宏副主任医师从风燥论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轻型恢复期咳嗽的经验。李师认为,新冠感染轻型恢复期咳嗽与“风咳”“燥咳”类似,病位在肺,病机为邪去正虚,风燥外袭;余邪留恋,内燥渐生。治疗从风燥入手,采用疏风润燥、化痰止咳之法。用药以桑杏汤为基础方,并基于叶天士养阴透邪的治疗原则加轻清升散之品透邪外出,以达温燥润肺、化痰止咳、宣通肺气、透邪外出之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张锡纯大气理论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CI)的中医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本病病机以“大气虚陷,神失所养”为本,“大气虚滞,神机不利”为标,提出“调补大气,顾护五脏”是本病防治的关键原则,以期为临床有效干预DCI的发生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杜武勋教授基于二纲六辨治疗冠心病伴阈下抑郁的经验。杜教授认为冠心病伴阈下抑郁的发生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同时受扰,造成“血脉不利”及“心失所主”,“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是其主要病理机制,针对冠心病伴阈下抑郁寒、痰、毒、郁的病机特点,杜教授临证以“二纲六辨”为指导,确立扶阳抑阴、调畅神机、豁痰开结的治疗法则,并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以及兼夹病邪的不同,辅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偏性之品,在临床中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王行宽教授基于“间者并行”理论论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多由年老久病体虚、情志不调、饮食失节、劳逸失当、寒邪侵袭等所致。气虚痰瘀内阻为其主要病机,心肝失调为病机关键,终致“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临床上多以两者相兼为患,故以“间者并行”治之,王教授注重辨证遣方用药、分期补通兼施、兼症同治,各有侧重,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医病因病机及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DKD早期以脾肾亏虚为本,导致气阴两虚兼内热,瘀血内生;继而毒邪内蕴,瘀毒互结,损伤肾络;久则耗伤正气,肾损严重。本文从瘀毒理论出发,系统阐述DKD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研究,提出根据瘀毒程度及病情轻重分期论治DKD:早期宜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期可化瘀通络,降浊解毒;晚期则解毒扶正,化瘀消癥。本文通过从瘀毒理论深入探讨DKD的分期论治,望为DKD患者蛋白尿和肾脏损伤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介绍徐基平教授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的经验。徐教授认为胃癌的病因病机总属正虚邪实,二者在饮食、情志、痰阻、热毒等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而导致出现不同的证型。胃癌术后、放化疗后在临床上可辨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气血双亏证、湿热瘀毒证和胃热阴伤证,分别运用益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养胃汤、香砂六君子汤、香贝养荣汤、黄芪建中汤、玉女煎、藿朴夏苓汤、丹参饮等方治之,临证加减或合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提高术后远期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