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晓萍 《四川气象》2005,25(2):45-46
面对气象部门实施“拓展领域战略”,气象科技刊物的编辑必须正确把握所办刊物的特殊重要作用,切实转变观念.按照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的要求,把气象科技刊物办好、办精,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贵州气象》2005,29(4):F0003-F0004
贵州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是贵州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在承担部分气象基本业务的同时,又承担了公共气象服务发布、气象科技服务和拓展气象服务领域的工作,中心主要业务由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影视服务和专业专项服务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和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和使气象科技融入社会、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通过积极开展特色服务,推进气象科技服务向规模化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事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技术支撑等严重制约着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与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是加快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三大核心理念,它也为开创新时期县(市)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新局面注入了活力,为其领域拓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县(市)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技服务举足轻重。为了开创气象科技服务新局面,必须抓住若干重点,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以气象科普领域2010—2020年间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23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的作者、研究机构、刊物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归纳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机构、主要刊物和研究热点,绘制该领域作者合作圈、机构合作、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共建共享、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短视频、校园科普等为高频关键词,代表目前研究的热度和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成为气象科普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和核心作者群;《科技传播》是刊发气象科普领域文献的最主要刊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动我区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调动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鼓励为气象事业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区气象局与区气象学会首次进行气象科技优秀论文的评奖工作。评选小组收到了1982年元月——1985年12月在省级以上技术刊物发表或大多数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宣读的学术论文共126篇。根据在某一学科领域中的水平和在气象应用中的效益,对气象科技推进作用的大小,经过评审小组反复认真的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一项、二  相似文献   

7.

《陕西气象》是陕西气象行业唯一的科技期刊,是以气象科学技术为主融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重点刊载气象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追踪国内外气象科技态;交流和推介气象业务及服务新经验;介绍气象工作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气象科学研究成果。2010年将更加贴近部门和行业的实际,贴近读者和作者,努力成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益友、参谋和助手。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目前,我国的主要气象刊物有《气象学报》、《气象科技》、《大气科学》、《高原气象》、《热带气象》、《气象》、《军事气象》、《航空气象科技》、《卫星气象》、《农业气象》、《中国气象》、《气象知识》和《农业气象科技》,以及各省的气象刊物。除此以外,尚有各气象专业院校的各种气象刊物,同时在《中国科学》B 辑、《科学通报》、《海洋预报》以及地方上有关综合性刊物中不时有气象方面的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9.
《广东气象》2007,29(4):F0004-F0004
1、《广东气象》以贴近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办刊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面向三气象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公开发行。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2、《广东气象》刊登气象科技各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短论。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报技术(含数值预报产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信号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含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及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技术;气象科技信息动态;气象拓展新领域;气象…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气象》2007,29(1)
1、《广东气象》以贴近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为办刊宗旨,立足广东,面向全国,面向三气象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公开发行.已入编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期刊数据库.2、《广东气象》刊登气象科技各有关领域的综合评述及研究论文、短论.内容包括天气、气候诊断分析与预报技术(含数值预报产品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信号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业务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古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及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技术;气象科技信息动态;气象拓展新领域;气象…  相似文献   

11.
气象谚语对预测未来短时天气形势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对提高观测员的观测水平、积累观测经验也有一定的好处.从气象谚语的定义、分类、在观测工作中的作用和应用等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气象谚语在观测工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昕 《四川气象》2004,24(1):57-58
气象谚语对预测未来短时天气形势能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对提高观测员的观测水平、积累观测经验也有一定的好处。从气象谚语的定义、分类、在观测工作中的作用和应用等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运用气象影视节目强化气象科普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电视气象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优势,提出强化电视气象节目气象科普宣传的建议,为我们搞好气象科技服务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气象局和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黑龙江省气象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气象部门的同志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创新为主线,抓住气象现代化建设这个重点,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天气预报水平。在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农业生产、森林防火和防灾减灾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此省委、省政府是满意的,全省人民是满意的。希望全省气象…  相似文献   

15.
气象部门与气象行业高校分属人才供求关系两端,当前较多研究聚焦于气象行业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水平提升。然而,人才培养不单是高校一方的任务,气象部门不仅对气象行业高等教育负有引领和指导责任,同时也是气象行业高校重要的支持者与合作伙伴,更是全范围、全过程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文中对气象部门在气象高等教育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提出其全面深度融入高校气象人才培养的建议,使高校人才培养能更好地满足当前及未来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电视天气预报是以图文并茂、音像一体的独特形式向人们展示经过高科技包装的全新的气象信息。气象影视工作就是制作、营造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气象信息的窗口,编导工作就是将每日的天气预报产品进行深加工后,由制作人员包装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通过主持人的解说,并通过这一窗口传递到千家万户。编导就是这个窗口的创造者和营造者。如何使节目贴近群众?怎样使枯燥乏味的天气预报变成形式活泼、有血有肉、多姿多彩的节目?被越来越多的观众锁定……通过影响视编导的实践,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7.
2001年7月1日佛坪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由佛坪县袁家庄东面山梁迁移到佛坪县袁家庄镇。新观测场位于旧址的西南方,二者直线距离约1500m。新观测场海拔高度比旧址低260.5m。为掌握新、旧站址因地理位置和观测环境不同所造成的气象要素均一性的差异,2001年1、4、7月在新、旧站址(见表1)进行了对比观测。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做好防火气象服务,积极有效地预防火灾发生,减轻火灾损失,我们组织有关气象人员针对发生火灾的气象背景条件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认为:近年频繁发生的重特大林火、山火灾害与高温少雨的天气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因此,黑河市在坚决执行市政府关于森林防火工作部署的同时,结合气象条件,采取主动措施,增大山区林地的自然降水,降低火险等级,是遏制和减少火灾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1黑河市天气气候特点黑河市地处中高纬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温暖多雨。冬长夏短,低温冷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象业务量的增加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气象工作所需要的气象仪器也逐渐增多,气象仪器的好坏直接影响气象台站观测记录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天气预报和科研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可造成仪器变质、损坏甚至丢失。因此在保管过程中既要有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也要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知识,要按各种气象仪器的技术要求和各种仪器的特点进行保管。下面根据不同气象仪器的特点和长期工作经验,谈谈几种气象仪器的保管方法及注意事项。1探空仪的保管探空仪是一种精密度高、灵敏度强的仪器,稍有振动或保管不当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