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砷高硫金矿石中金的相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氰化钾、碱溶、酸溶以及王水溶解等系统浸取法,对某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含金矿样中金主要以毒砂包裹金和硫化包裹金两种形式存在。分析准确度达90%以上,为高砷高硫金矿中金的相态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逊克县高松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松山金矿床是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构造角砾岩蚀变岩型.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深源硫特点.流体包裹体中H、O同位素反映在成矿的过程中有大气降水加入.矿床产于中生代上白垩统火山岩中,与英安岩、安山岩、安山玢岩、流纹岩关系密切.岩石化学分析反映了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3.
栾川潭头高硫金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芳 《河南地质》1996,14(4):300-304
随着易选金矿资源的日益枯竭,难处理金矿则成了专家们研究的热点。作者对栾川潭头高硫难浸金精矿工艺矿物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难浸的原因是由于黄铁矿中存在着大量的晶格金,并发现交互连生金以及金包裹其他矿物的金的赋存状态,这是该金精矿的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4.
乌达矿区高硫煤层的聚积环境与煤中硫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乌达矿区高硫煤层的沉积相、煤相和煤中硫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煤层泥炭聚积时的古水系对煤中硫的分布有明显的影响,9煤层泥炭聚积时的三环境决定了煤中硫的分布,浅水陆棚或分流间湾环境中形成的煤层具有较高GI、V/I值和硫含量,在障壁砂坝中形成的煤层具有高的硫含量、低的GI、V/I值,在泻湖中具有高GI、V/I值和相对较少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5.
膏盐盆地高硫原油中的长链烷基噻吩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江汉膏盐盆地第三系高硫原油中新的含硫化合物——七个系列的烷基噻吩类和五个系列的烷基四氢化噻吩类。两类化合物的碳数范围以及分布特征与原油烷烃的分布十分相似;即高C20异构烷基噻吩与四氢化噻吩以及偶碳优势分布。含硫化合物可能是膏盐环境高硫原油的特征性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早期阶段硫或硫化氢与烷烃的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6.
金红石高-超高压变质成矿作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岩石及矿物晶体化学特征的计算,试图解决“为什么高-超高压变质作用利于金红石形成”的三方面内容:在高-超高压变质基性岩中,金红石普遍出现(即使在岩石全钛含量很低情况下)、基本不出现(或很少出现)钛铁矿、榍石、磁铁矿及赤铁矿等非金红石钛矿物及铁质矿物;石榴石和绿辉石“分流”的钛是极其有限的;以及从低压到高压,形成金红石粒度有逐渐变粗的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赵兰庄高硫超酸性天然气田井堵重要原因之一是井管结硫。影响井管结硫主要因素与硫的含量、井底与井口温度及压力的差异、硫化氢浓度、放喷速度、烷烃组分含量等有关。结合赵兰庄气田储集层流体的性质,并与国外高硫超酸性天然气田进行详细对比后认为,通过向井下注入硫溶剂、采用生产—关井—生产周期作业和保持井温等几种方法可以控制结硫。  相似文献   

8.
高砷高锑金矿石属难处理矿石之一,通过对两岔河高砷高锑金矿石采用碱浸预处理后进行堆浸和池浸氰化提金试验,获得了金浸出率76.80%和86.76%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工艺简单、经济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赵劲 《云南地质》2006,25(3):291-296
对滇西一含泥高、风化强烈含金矿石进行选矿合理工艺流程研究。采用重-浮联合工艺流程,获得金76%总回收率。采用全泥氰化流程提高金浸出率至98.8%。  相似文献   

10.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露天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与矿床成因密切相关的地质现象被剥露出来,露采场成为进行矿床地质研究的最佳场所。本文对紫金山金铜矿露采场的构造、矿化及蚀变分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在自北向南靠近火山机构的过程中,蚀变带依次为绢云母+地开石化带、地开石+明矾石化带、地开石+褐铁矿化带和强硅化带,各个蚀变带内的主要金属矿物组合变化依次为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斑铜矿,褐铁矿+针铁矿+自然金+次生铜蓝+孔雀石,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蓝辉铜矿。在空间分布上,主要的矿石矿物在水平方向上从斑铜矿渐变为蓝辉铜矿,垂直方向上从上部的自然金+褐铁矿向下变为蓝辉铜矿+斑铜矿,深部变为铜蓝±蓝辉铜矿。蚀变分带与金属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布都体现出在靠近火山机构及深度增加的过程中成矿热液的硫逸度和氧逸度越来越高。矿石中还出现了具有指示意义的含锡矿物。这些特征都表明紫金山金铜矿是含矿热液多期次叠加的结果。金的富集成矿和金铜的矿化分带受北西向与北东向密集节理交汇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努尔卡斯甘富金斑岩铜矿位于中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成矿域西段重要的早古生代斑岩型铜金矿床,其形成与早志留世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有关。矿体由浸染状、(网)脉状和角砾状矿石组成,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岩体内以及岩体周围的火山岩地层中。矿床内发育热液磁铁矿、金红石和热液硬石膏。矿区热液蚀变强烈,早期发育青磐岩化和钾钙硅酸盐化(钾长石-阳起石化),随后广泛发育中级泥化,到晚期发育绢云母化。铜矿化与钾钙硅酸盐化和中级泥化蚀变密切相关,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少量斑铜矿和蓝辉铜矿。金矿化主要与中级泥化蚀变关系密切,少量与钾钙硅酸盐化蚀变有关。金矿物主要为细粒自然金和银金矿(多小于10μm)。自然金赋存在蚀变岩中,与硅酸盐矿物关系密切,分布在它们表面、颗粒之间(粒间金)、晶体内(包裹金)和内部裂隙之中(裂隙金,少量)。银金矿主要呈包裹金的形式赋存在于与中级泥化蚀变相关的热液角砾岩的黄铜矿胶结物中。努尔卡斯甘斑岩铜金矿床属于高氧化-高硫岩浆-热液成矿体系,金的大规模沉淀很可能与SO_2歧化反应以及磁铁矿和硬石膏大量结晶而造成的高氧化-高硫成矿热液的SO_4~(2-)/H_2S比值和pH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高砷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宏  聂爱国 《贵州地质》2006,23(2):109-113
通过分析黔西南高砷煤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索高砷煤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从而揭示了高砷煤的形成机理。分析表明,高砷煤与非高砷煤在微量元素含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金、汞、铊矿石与龙潭煤系中的砷具有同源性,龙潭煤系页岩与峨眉山玄武岩在稀土元素组成上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13.
在萨尔托海高铝型铬铁矿中发现20余种矿物,包括金刚石、单质铬、自然铁和单质硅等自然元素类;碳化物碳硅石;铁镍、铁镍铬合金等金属合金;方铁矿、金红石、赤铁矿、磁铁矿、钛铁矿、石英和铬尖晶石等氧化物类;方铅矿、闪锌矿、针镍矿、赫硫镍矿和毒砂等硫化物类;镁橄榄石、顽火辉石、透辉石、蛇纹石、锆石和长石等硅酸岩类。这些超高压、强还原性和壳源矿物与俄罗斯极地乌拉尔以及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可以对比,暗示萨尔托海高铝铬铁矿和高铬铬铁矿一样,可能存在深部地幔成矿阶段。深部地幔矿物以及浅部壳源矿物的发现,暗示萨尔托海铬铁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深部地幔预富集和浅部再造富集成矿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采用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峰处理,定量分析了9个中低煤阶高有机硫煤样的红外光谱(FT-IR)数据特征。研究表明,二硫醚与碳碳双键吸收峰面积比值(X1)、硫醇与碳碳双键吸收峰面积比值(X2)分别与Rmax以及有机硫含量(So,d)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煤质参数相近,有机硫含量及其占全硫比例受微环境的影响。同一煤样中,二硫醚、硫醇、二硫化铁三种含硫结构红外参数均依次递减。低煤阶及低-中阶烟煤阶段,以二硫醚、硫醇为代表的有机硫与含氧官能团的红外参数呈现此消彼长关系,且在第二次煤化跃变点附近,参数急剧增大。高有机硫煤样随煤阶升高,脂肪链支链化程度下降,芳构化程度加大,与一般低硫煤结构演化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15.
针对含砷高的金矿石中的金不能直接用氰化法提取,本文通过实验建立了浮选工艺流程,精矿产率约5%,而精矿中金的回收率大于85%;建立了精矿除砷工艺流程,能够把砷全部回收,无环境污染;应用了较先进的硫脲提金工艺,具有无毒的特点,废液经过中和可以直接灌溉农田。该工艺的研究和设计解决了社会生产上的疑难问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西难处理金矿固化焙烧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西六梅金矿、明山金矿、金牙金矿含高砷高硫难浸金矿石进行固化焙烧-氰化提金的试验研究,获得了砷、硫固定率分别为99.03%、97.04%、97.04%,金浸出率92.35%的较好指标,为这类难浸金矿的开发,展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胶东金矿区高钾—钾质脉岩地球化学与俯冲—壳幔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孙景贵  胡受奚 《岩石学报》2000,16(3):401-412
胶东金矿区与金矿成矿伴生的脉岩为一套高钾-钾质脉岩。根据地质、岩相学及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将主要岩石类型划分为粕斑岩、安山玢岩、英安玢岩类,它们分别形成与金矿化早期、同期和晚期;主要元素成分以富碱高钾、低钛为特征,成分变异具同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一般规律,早期以辉石和橄榄石、中晚期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控制岩浆的演化;岩石明显富Ba、Sr、Rb、K、LREE等大离子元素、强烈亏损Cr  相似文献   

18.
对赤峰西部的红花沟、连花山、索虎沟金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和金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金矿物和寄主硫化物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从成矿早阶段至晚阶段、从包体金至裂隙金,金矿物的Au/Ag或金成色逐渐降低。总体来讲,金成色高的金矿物,其Fe和Bi含量也高,但不同温度区段形成的金矿物,其局部规律有所不同。对红花沟金矿与银金矿共生的铋硫盐矿物-针硫铋铅矿也进行了详细分析。矿床中富含铋矿物的地方往往也富含金,可作为有意义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黄铁矿载金的原因和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102个金矿床载金矿物的统计表明,黄铁矿是最普遍最重要的载金矿物。造成黄铁矿成为主要载金矿物的原因,有三个矿物学方面的因素,即结构因素、成核因素和电化学因素。结构因素表现在黄铁矿晶体结构中存在对硫 [S2]2-,对硫 形成过程中对金离子具还原效应。成核因素表现在自然金成核常选择原子排布与之最接近的黄铁矿表面为衬底,以降低成核能。电化学因素表现在黄铁矿的热电性导致金离子在其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而沉淀结晶。对黄铁矿载金能力的分析表明,细粒、它形、裂隙发育程度高、As和Sb含量高以及P型的黄铁矿载金能力高,自形黄铁矿中的{210}、S面{100}及其聚形晶的载金能力高。  相似文献   

20.
迟广成  赵爱林 《西北地质》2006,39(1):115-120
通过对镇江金矿床矿石中载金矿物成分、金矿物种类、金成色、金矿物赋存状态和金矿物形态及粒度特征详细研究,认为镇江金矿成矿流体具低温浅成特征,成矿流体经历了硫过饱和、硫饱和及硫不饱和3个阶段,表明成矿复杂性及多世代性,金成矿流体中富硫、铁、硅、氧等元素。金矿物主要以包体金和晶隙金形式赋存在黄铁矿和石英载金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