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读者来信     
看究第3期《地图》杂志的“国货”专题,我和小白都有些沉默。那些被遗忘的激情,一下子充满了大脑。小白说,他想发一种“当年不再”的叹息。还记得,当初从屏幕里看到身穿海魂衫的何勇站在红赫体育场声嘶力竭地吼着《姑娘漂亮》时,我跟小自就不由自主陷入到这种夹杂着摇滚味的复古潮流中。那时,一件海魂衫,一双回力鞋,是文艺青年装范儿的必备家当。有段时间,小白看着穿着一样的我们说:“为什么我们看起来像情侣啊?”  相似文献   

2.
互动     
Susie 《地图》2012,(4):6-7
读者来信看完第3期《地图》杂志的"国货"专题,我和小白都有些沉默。那些被遗忘的激情,一下子充满了大脑。小白说,他想发一种"当年不再"的叹息。还记得,当初从屏幕里看到身穿海魂衫的何勇站在红磡体育场声嘶力竭地吼着《姑娘漂亮》时,我跟小白就不由自主陷入到这种夹杂着摇滚味的复古潮流中。那  相似文献   

3.
地图缘     
李蓬 《地图》2004,(6):100-100
童年时.因母亲在外地教书.每年只有寒暑假的时候母亲才能回来。因此,6岁以前.都是父亲带着我在武汉生活。由于我儿时的玩劣.常给邻居带来“麻烦”,这让父亲很伤脑筋——总是要想办法来束缚住我的手脚。经过多次尝试,效果均不理想。直到有一天.他带回来一本地图册.在图上给我指出母亲工作的城市.并告诉我去那儿要经过的路线。他还向我许诺:“如果表现得好,  相似文献   

4.
提起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李成名.他的同事都表示出由衷的敬佩。敬佩之余又说:“他这个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严谨、严格、严厉。”  相似文献   

5.
《今日国土》2012,(1):46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法学家,政治活动家,生于1875年,卒于1963年,享年88岁。沈老的孙子沈宽回忆说:"我们家的人吃饭习惯细嚼慢咽。因为吃饭的时候,爷爷总让我们吃饭慢一点,这是家训一。家训二是不抽烟,他认为抽烟、打麻将是恶习,不文雅,所以我们家人都不抽烟。  相似文献   

6.
赵燕强 《地图》2004,(2):47-47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故事.可是当这位意大利人的船只靠近美洲大陆时岸上已经有人向他招手了毫无疑问印第安人才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居民。在印第安人的信仰中土地是神圣的属于所有形式的生命.太家共有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老人认为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对我来说,长汀是故乡的美,是汀江的水抚育了我;凤凰是梦中的美,她时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牵动我投向她的怀抱。“如果,不能爱一个人,那么就让我们爱上一座城吧。”看过很多凤凰的照片.好像已经对这座边城非常熟悉。为了轻触早已“熟悉”的凤凰,为了追寻传说中的“翠翠”.为了我爱的人的鼓动,我走进凤凰那心爱的城。  相似文献   

8.
麦子     
轻风欢起的时候.摇曳如舞的,是你.阳光投下的时候。绿意如波的,是你;我们走来的时候,静如修女的,还是你。就是你——麦子,在我心灵的深处扎下了根,是你陪伴我默默走过许多年而又无时不让我咀嚼到回忆的甘甜。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引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大家认真学习.加深理解,努力践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宣传.我们专门访问了国家环保部自然生态司司长万本太.他既是领导.又是生态方面的专家,访谈的内容使人耳目一新.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海瑞(1514-1589)死的时候,在都察院(相当于监察部)工作的同事王用汲到他的家里,翻箱倒柜,仅找到十几两银子,办丧事的费用都得朋友们凑份子,可见他的确是穷,穷得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读大概已对超市收银员手里读取商品条形码的机器司空见惯。此外,我们在熟练地使用CD机听唱片,使用激光打印机很方便地打印件的时候,都已经忘了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自然,对于这些东西是怎么搞出来的,谁搞出来的,就更是很少有人去关心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许多人来说,也许永远都忘不了这个冰冻雪凝的鼠年年关。历时20多天的这次冰冻雨雪灾害,导致南方很多地区停水停电、通信中断、交通受阻、物资紧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据初步统计,这次灾害造成100多人死亡,176万人转移,1.7亿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多亿元。可喜的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成功战胜了雪灾,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也已基本恢复。但是,当冰融雪化、万物复苏之时,也是我们好好深思的时候了。万事万物皆有因果,而这次冰雪冻灾的根源又是什么?当灾害远去时,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才不至于让历史重演呢?为此,本刊编发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相远先生的文章。朱先生从不同角度对本次雪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同时,就如何应对此类冰雪灾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没有去九寨沟之前,已经知道那儿是很美丽的去处。胡绩伟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中最早去九寨沟访问并正式提出要把那个地方建设成旅游地的人。他同我谈过那儿美丽的自然风光。后来我又从报上看到,有一个外国摄影家到了那儿之后,对九寨沟大加赞扬。他说在九寨沟,摄影师无论站在哪一个位置,镜头无论朝什么方向,照出来景色都是非常非常之美。胡绩伟还告诉过我,离九寨沟不远还有一个黄龙寺,天然景色也很有特色,可以同九寨沟之游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无从查考,但第一个吃转基因土豆、鲤鱼和蕃茄的中国人被我们找到了。直到现在,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论点仍很流行。下面这个在欧洲很流行的故事很“经典”:一天,医院里接收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他每天都像上了弦一样不停地绕圈,在房间中走来走去,经过检查,病源在于他爱吃的猪肉来自添加了“运动基因”的瘦肉型猪,结果猪肉这种基因就永远留在了他身上。不久前,很多报刊都引用了英国一教授有关小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引起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的报道作为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证据。转基因食品真的有那么危险吗?记带着问题走访了几位吃过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甄鹏 《地图》2006,(2):81-83
道士学者的传奇一生 李明彻(1751-1832年),清朝道士、学者,字大纲。又字飞云,号青来,广东番禺人。他自幼聪慧.过目成诵。被人们视为日后的栋梁之才。但李明彻并不热衷功名.而喜欢与出家人交往。十二岁时,他慕名来到罗浮山冲虚观,希望出家为道士,得到名师指点。但他并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只得拜道士衣冠而回。后来有传言许真君在南昌龙沙出现.天下文人、道士都去观看。李明彻也去了龙沙,结果失望而归。回到故乡后,他便终日学习道法,并研究天文。  相似文献   

16.
大名鼎鼎的院士竟然这么朴素 说到刘先林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接受采访的人都是赞不绝口,对他充满敬意. 刘先林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测绘界、在社会上都有很高的声望;他曾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现在还是名誉院长,地位也不算低.但是与他接触的人,谁都感觉不到他的名人架子,同事们长期以来都管他叫老刘.初进单位的大学毕业生尊敬地叫他刘老师,他说:"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同事,不用叫老师,叫老刘就行了."平易近人正是他的本色.  相似文献   

17.
Cynthia 《地图》2009,(4):18-18
很喜欢英国作家R.L.斯蒂文森。他的小说《金银岛》开创了以发掘宝藏为题材的探险小说之先河,而另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化身博士》则以神秘诡异的故事探讨人性善恶,既引人入胜又寓有深意。但不久前,我于无意中发现,斯蒂文森竟然还说过这样一句话:“据说,一些人认为地图可有可无,而我对此难以置信。”甫见此言,颇有些惊讶,转而一想,他在《金银岛》中把那幅海盗绘制的藏宝图描绘得生动细致,看来是很有些情感依据的。不过,地图当真如斯蒂文森所说,是不可或缺的吗?我开始留心自己的日常生活,并做下相应的记录。  相似文献   

18.
爸爸活着的时候,我常常感觉他不顾家不管我,甚至不近人情,爸爸去世以后,很多人说起他的事情和为人,我也回忆起他的点点滴滴。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时常不知不觉地泪流满面。爸爸,我想你!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9.
<正>在江西省测绘成果资料档案馆,谈起钟世彬,很多人很佩服,佩服的是他的业务能力,他的专业素养;也有很多人很仰慕,仰慕的是他的创新精神,他的志向,他的才华;还有很多人很感动,感动的是他的奉献,他的执着,他的热情,还有,他对测绘事业那么投入的那股劲儿。钟世彬1978年出生,从事测绘工作时间并不长,从2006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到现在,不过8年光景。可就是年轻的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  相似文献   

20.
罗洪先,字达夫,号仓庵,江西吉水人。明幸宗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卒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是我国明代一位很有影响的地图学家。他的父亲做过兵部武选郎,徐州兵备副使和淮安镇江等地的知府。他年少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学习很努力,11岁读古文,15岁读到王阳明的《传习录》时,极仰慕其学识与思想,曾想拜其门下习业受经,因父亲阻拦,未能成行。明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第一名,中了状元,他并未沾沾自喜,只是说,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后与他人上书进谏得罪了皇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