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0 毫秒
1.
杭州市湿地保护与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湿地保护对杭州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杭州市湿地资源的特点,从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管理和能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643"保护与管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湿地保护与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实现了在湿地资源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为建设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湿地保护对杭州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杭州市湿地资源的特点,从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管理和能力保障等方面提出了“643”保护与管理模式,较好地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湿地保护与管理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实现了在湿地资源得到良好保护的前提下,为建设杭州国际旅游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湿地城市作为一种新理念,是《湿地公约》为提高缔约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湿地保护策略。以海口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例,从湿地资源、工作经验等方面深入分析,总结出"海口经验";并从强化湿地保护管理与智能化水平、加强科研监测与技术研发、加大对外宣传交流、创新湿地资源利用模式等角度提出建议和思路。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可将"海口模式"推向全国,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对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强化湿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10月2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浙江省林业厅、西溪湿地管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湿地博物馆承办,浙江省旅游协会协办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展示会在浙江杭州中国湿地博物  相似文献   

5.
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依法立园、依法护园"的实践入手,简要回顾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的出台和执行情况,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依法保护湿地和弘扬生态文明"对西溪湿地的价值导向及实践意义,从而提出"依法保护、依法管理、依法利用、依法行政"的四大举措,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历史与现实和谐、政府与群众和谐"的"和谐西溪"的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城市湿地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湿地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面积减少、污染严重和湿地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从城市湿地的功能出发,分析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湿地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湿地保护的一些成功经验,并展望了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趋势和方向.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为促进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整体湿地保护更好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湿地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消失最快的部分。为了加强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和谐人居建设,《湿地公约》通过了湿地城市认证系统的决议草案,我国也出台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暂行办法》。介绍了湿地城市认证系统的背景,解释了湿地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梳理了国际与国内湿地城市认证的标准和程序。湿地城市认证系统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动城市湿地管理,促进城市和谐人居环境建设上为我国城市带来了机遇。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认证面临的挑战,需加强公众参与和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8.
<正>常德市成为我国首批申报"国际湿地城市"的城市。按照国家林业局2017年7月11日出台的《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暂行办法》,我国每3年将组织开展一次认证提名。今年,中国政府将在全国首次筛选提名数个城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2018年9月,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将在迪拜召开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对申报城市进行评估表决,产生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常德现有湿地面积19.01万hm2,占全市国土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南部,占地面积2万余m~2,200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唯一一座由国家林业局批准兴建的以湿地为主题的大众化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开馆7年来,中国湿地博物馆坚定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湿地保护利用为担当。正如它高达30 m的"湿地新芽"观光塔,占据着全国湿地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10.
昆明滇池城市湿地公园是滇池湖滨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昆明城市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滇池湖滨的面源污染问题,以昆明滇池泛亚国际城市湿地公园为例,规划设计了昆明滇池城市湿地公园人工快渗处理系统和复合湿地处理系统,分析了各项设计参数及其影响因素。水体经过人工快渗系统的深度处理后达到了景观用水水质标准,出水再由人工复合湿地处理后进一步得到净化。昆明滇池湿地公园的水系规划对高原湖泊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①培训机构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曾成功举办"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2018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国际研讨会"、"2019国际湿地城市环境教育项目"等。可基于学员所在地区的各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开展课程,并参观考察湿地保护地。野禽与湿地基金会咨询公司在全球已经完成了1500多个项目。公司所有盈利归于野禽和湿地基金会总部,用来支持全球湿地恢复和野生动物保护。它是湿地公约及其缔约国的高级技术顾问与首选服务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林业局网站和谷歌地球网站等,获取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国际重要湿地等相关数据,从地理学的区域、空间等维度进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区域分布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主要分布于海拔500 m以下的东部季风区,尤其主要在长江、黄河流域周边分布;从中国特殊的三大经济带发展来看,湿地自然保护区因自然条件按中、西、东顺序依次减少,呈"山"字型地域分布结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因位于城市而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2在空间结构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在全国及各省市区域内都呈凝聚型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以及湘鄂交界处、山东中部和黑龙江、吉林交界处。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是都市的自然之肾,要认识它、建设它、保护它、合理利用和开发它.本文介绍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生态景观、污水处理、调节气候和补充地下水、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教育科研基地方面的应用.福州创建生态城市中应大力发展人工湿地,使都市具有水体和植被的生态网络,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旅游者行为特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67位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旅游动机和保护性旅游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在都市湿地保护区进行旅游的旅游者多数为城市大众休闲观光游客,以中青年和女性居多,喜欢结伴旅游,受过较好的教育,但环境保护意识仍需要加强.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公园内环境解说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湿地公园学习和教育功能,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双赢的旅游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湿地是现代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生态功能。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建设行为,导致大量湿地被破坏,导致湿地退化甚至消失。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保障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成为当前湿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从城市湿地时空变化状况、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城市湿地生态价值评估、城市湿地规划管理和城市湿地的恢复与保护等方面入手,评述目前中国城市湿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中国城市湿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福州创建生态城市中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湿地是都市的自然之肾,要认识它、建设它、保护它、合理利用和开发它。本文介绍人工湿地技术在城市生态景观、污水处理、调节气候和补充地下水、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教育科研基地方面的应用。福州创建生态城市中应大力发展人工湿地,使都市具有水体和植被的生态网络,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湿地是一个复杂、动态、跨区域的生态系统,对维护区域城市生态平衡、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苏州湿地保护为切入点,研究总结苏州湿地保护与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苏州湿地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将保护规划重点聚焦湿地保护质量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考虑流域协同保护,从人文生态视角发掘湿地自然与文化资源,提质特色湿地景观,提高湿地科学管理等方面,这些尝试对长三角乃至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湿地保护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杭州城市休闲绿地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 运用最小距离法和基于路网的行进成本分析法, 对不同尺度的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空间可达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 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平均可达时间为3.8 min, 92.11%的居民可在10 min 内到达一处休闲绿地;可达性最差(可达时间30~50 min)的居民区分布在主城区的边缘地带。② 风景区类休闲绿地的可达时间为20.33 min, 可达性最好的是西湖风景区绿地和西溪湿地风景区绿地。③ 各乡镇街道到风景区绿地的可达性呈现出以西湖为中心的不严格的圈层结构, 距离西湖风景区越远, 可达性越差。最后探讨了杭州城市休闲绿地可达性的差异, 以期为城市休闲绿地研究提供新思路, 为杭州城市休闲绿地的空间格局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从饱受侵蚀、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蜕变为全球标杆性城市湿地,探索出一条都市生态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之路,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极具代表性和示范意义,也是城市湿地资源保护的典范。本研究立足于万亩果园自然条件及所处的城市发展背景,深入剖析海珠湿地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深度互融的创新思路,呈现湿地建设在土地征用政策、多元生态修复、"智慧"运营和"无界"理念4个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为城市湿地修复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现阶段对城市湿地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城市湿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城市湿地具有完善人类栖息环境、调节城市地区小气候、调控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净化城市环境、重建城市空间格局、提供生态教育以及间接产生其他效益共7种生态服务功能。正确认识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指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