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通沟铁矿均赋存于太古界杨家店组上段含铁角闪岩中,处于板石沟复式向斜西部起翘转折端,板石沟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决定该矿床矿体产状变化不稳定性,同时也决定了该矿床与板石沟铁矿南北两条成矿带的连续性。转折端出露南北向薄层矿体是受三期褶皱改造叠加变形作用影响,矿区所含矿体呈北东倾没,南东倾斜的多层斜列宽缓向形盲矿体群,东部被F201逆断层破坏,断层倾向北东东,预测深部矿体主要分布在F201断层的下盘,木通沟向斜横跨板石沟复式向斜两翼,与板石沟向斜两翼具备连续性赋矿因素。  相似文献   

2.
吉林板石沟铁矿是鞍山式铁矿,受南北、近东西与北东向三期构造形变作用,复式向形褶皱构造复杂。笔者对比了向上延拓方法与小波分析方法,得出小波分析方法更能够揭示板石沟铁矿太古宇杨家店组上段的角闪质含铁建造的特征。通过小波分析得出,板石沟铁矿向形北翼呈弧形,南翼是次一级的背斜,并且南翼连续、向东延伸。板石沟铁矿南翼为东西向低缓异常带,与具磁性的太古宇杨家店组上段的角闪质含铁建造对应较好,南翼东段深部的磁异常连续且有一定规模,具有找矿的潜力;推断了南翼古元古界老岭群与珍珠门群地层之下可能还有隐伏的铁矿层。对板石沟铁矿区磁测资料进行2.5D交互反演,其中47线验证结果获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丹凤地区是我国伟晶岩型铀矿床的重要产区,光石沟铀矿床是该区最大的铀矿床之一,大毛沟岩株与光石沟铀矿床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成因联系。本文采用锆石LA-ICP-MS定年方法测定了大毛沟岩株的U-Pb同位素年龄,获得了代表大毛沟岩株形成年龄的锆石谐和曲线加权平均值年龄为418.3±8.8 Ma,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当,说明光石沟铀矿床的成矿作用在时间上与该岩株的形成时间相当。同时,残留锆石中1980.5±19.47 Ma年龄的发现,说明大毛沟岩株白岗质花岗岩的物源可能与中下地壳秦岭群有关;E颗粒内核465Ma的年龄则可能代表灰池子岩体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表明大毛沟岩株与灰池子岩体的形成年龄之间存在约30 Ma的时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板石沟铁矿矿区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吉林省板石沟铁矿区为一太古宙绿岩带发育区;铁矿相当于G.A.Gross的阿尔戈马型;矿区鞍山群地层在太古宙末期经历了一次强塑性变形—D_1,它置换了矿区地层,产生了一套透入性的S+F+L构造;这期构造变形发生在低角闪岩相条件下,它控制着板石沟铁矿矿体的形态、厚度、展布及延伸。  相似文献   

5.
鄂西地区作为扬子地台四大聚磷区之一,通过大量研究与勘查工作,鄂西地区磷矿为陡山沱期沉积型磷块岩矿床,并在实际工作得到验证,然而对于鄂西地区非陡山沱期磷矿鲜有报道。文章通过对鄂西地区神农架火炼坡矿区磷矿野外详细调查基础上,结合探槽、钻孔勘查工程取样分析测试及矿石薄片镜下鉴定结果,确定火炼坡磷矿为神农架群乱石沟组沉积变质型磷灰石矿床。研究认为,火炼坡磷矿床形成于浅海碳酸盐潮坪亚相带向潮下低能相带过渡的半局限台地氧化环境,之后遭受后期区域变质及构造变形作用,重结晶成以针柱状磷灰石为主的磷矿床;区域上神农架群乱石沟组磷矿发现为鄂西磷矿区增加新的找磷层位和磷矿类型,且温水河-松柏-阳日一带乱石沟组地层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湖北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在宜昌磷矿北部竹园沟-下坪勘查区新发现一特大型磷块岩矿床,已通过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勘项目专家组的成果质量验收,提交磷矿资源量4.95亿t。据悉,竹园沟—下坪勘查区面积14.41km2,探明的特大型沉积型磷块岩矿床见矿两层,其中主要工业磷矿层厚度为3.26~14.9m,五氧化二磷平均品位20.62%~28.44%;次要工业磷矿层厚1.50~11.15m  相似文献   

7.
对采自吉林南部板石沟地区的变质上壳岩的6个样品进行了Sm-Nd年龄测定,其中的4个样品拟合的等时线给出了很精确的年龄2605±98(2σ)Ma,INd=0.50933±7(2σ),εNd(t)=+1.5±1.1,代表了本区角闪岩相变质、变形作用的构造热事件年龄,反映晚太古代华北地区克拉通东缘之下存在有弱亏损地幔,该亏损地幔是板石沟地区变质上壳岩的岩浆源。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790~2845Ma之间,平均值为2818Ma,表明板石沟地区的原岩大约在2818Ma由亏损地幔分异出来,形成于2818~2605Ma。  相似文献   

8.
辽宁北部建平-阜新-铁岭地区,存在一套中新元古代构造混杂岩系、蛇绿混杂岩.其原岩岩石类型有火山岩,陆缘碎屑沉积岩,火山、岛弧拉斑系列或钙碱系列火山岩、蛇绿岩等.它们紧密共生,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于辽宁北部晚前寒武纪造山带内.可划分为魏家沟岩群和开原岩群(包括沈家堡子岩组、照北山岩组、板石沟岩组).  相似文献   

9.
断裂构造中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是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白山市板石沟铁矿断裂构造发育,是开展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有利地区.通过对板石沟铁矿17矿组和赵家沟矿组典型逆断层剖面测量,采集构造岩和周围岩石,分析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利用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法、质量等比线法和特征元素比值来反映元素在逆断层中分布特征和迁移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认为在逆断层中常量元素SiO2、Fe2O3、CaO、Na2O亏损,Al2O3、K2O富集,微量元素中Rb、Sr等离子半径较大元素富集,离子半径较小元素Co、Cr、Ni亏损,K2O/Na2O、V/Cr、Rb/(Ni+Co)在逆断层中呈现出高值,SiO2/Al2O3、(Fe2O3+CaO+MgO)/Al2O3呈现出低值.依据这些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来判断断裂构造的存在,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和板石沟铁矿勘查提供构造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板石沟铁矿赋存于晚太古宙表壳岩系中段角闪质岩石中,其原岩应属中基性火山喷出岩。矿体受北东东向复式向斜构造控制,两翼形成南北两条含矿带,并被同一磁异常所套合。各矿组深部具备连续性赋矿因素,预测各矿组之间存在着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1.
李鹏川  郭巍  关庆彬  刘杰勋 《岩石学报》2016,32(9):2839-2855
对板石沟表壳岩中的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片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分析,以探讨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新太古代晚期的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板石沟表壳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斜长角闪岩、斜长片麻岩、角闪片岩和磁铁石英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斜长角闪岩(BA-1)岩浆锆石形成于2548±11Ma,绿帘角闪片岩(BA-6)岩浆锆石形成于2548±23Ma,代表了表壳岩的形成时代,在绿帘角闪片岩中识别出3颗年龄为2754±80Ma~2710±92Ma的捕获锆石,表明板石沟地区可能存在新太古代早期岩浆事件。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片岩的原岩为玄武质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指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斜长角闪岩εHf(t)为正值(0.29~8.89),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分布在2877~2469Ma之间,绿帘角闪片岩多具正的εHf(t)值(-0.78~8.03),tDM1介于2871~2544Ma,表明岩浆主要来源于亏损地幔,伴随少量古老地壳物质的再造,部分tDM1与207Pb/206Pb年龄相近,并同时具有高εHf(t)值的锆石反映板石沟地区新太古代晚期(2550Ma)发生过地壳增生事件。结合其他地区表壳岩研究成果,认为华北克拉通可能存在新太古代吉-辽-冀弧陆碰撞造山带,板石沟地区属于该造山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最近,笔者在参加1∶20万《洛南幅》修编工作中,于洛南县西北的上庵沟、庵子沟西梁、白沟、白河脑、张家沟南山梁、郭家岭、白岭、东蒲子沟等十余处的原划陶湾群庙湾组中采到丰富的小壳化石,并发现多处胶磷矿矿化点。小壳化石产于白云岩之底部。化石层为一厚0.3—1m的含磷、锰白云岩。其最底部为暗灰色条带状胶磷矿。胶磷矿单层厚1cm 左右,富集地段一般厚0.1—0.3m,长1—30m,P_2 O_5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甘肃龙首山地区绿草泉沟磷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对该地区的含磷岩系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绿草泉沟磷矿赋存于震旦系草大板组底部碎屑岩中,呈层状展布于复式背斜两翼;通过普查工作共圈定磷矿体17条,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长度40~1840 m,厚度1.08~7.01 m,控制矿体斜深为40~240 m,品位w...  相似文献   

14.
河北丰宁招兵沟铁磷矿床地质及综合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北丰宁招兵沟铁磷矿床为赋存于太古宇绿岩带内低品位特大型矿床。含磷岩系具近似绿岩带下部火山岩群的特点。铁磷矿体呈层状,大的透镜状产出,还伴生Ti、V 等有益元素。矿石选矿回收性能良好。通过对该区当前内生低品位铁磷矿开采情况的调查,认为我国北方低品位铁磷矿综合利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5.
周宏伟  党龙  张利 《新疆地质》2012,30(2):221-225
北天山褶皱带博格达复背斜南翼二叠系含磷砂岩、粉砂岩,华力西晚期安山玢岩中发育大量铀异常矿化点,冰草沟矿床在该区铀、磷成矿特征研究程度较高。通过对冰草沟矿床铀、磷矿化特征、赋存部位与矿体空间关系进行对比,结合铀、磷化学成因与成矿期联系,认为铀、磷矿为同体共生关系,在该区具综合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铁尾矿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磷、钛、钴技术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祥松 《化工矿产地质》2010,32(4):238-240,244
丰宁招兵沟低品位磷矿特点为中品位磁铁矿、低品位磷矿等共生。通过对选铁尾矿的研究,确定了常温无碱浮选回收磷矿物、合理的重-磁选联合工艺回收钛铁矿物、浮选工艺回收硫钴矿物的选矿工艺路线,并实现了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东胜铅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胜铅金矿产于NE向板石沟断裂中,赋矿围岩为大石桥组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为岩浆热液产物,成矿物质部分来自于地层,成矿热液中有大气降水的渗入,成矿温度为205~286℃,成矿流体密度为0.95~1.02 g/cm3,成矿压力为40~55MPa.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根据地矿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河北北部低品位磷矿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成果整理而成。文中概述了我国磷矿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及尽快开发北方低品位磷矿资源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新方法、新工艺、新药剂”对罗锅子沟磷矿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效果,还对尾矿的深加工利用和矿山经济效益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马圈一带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上元古界栾川群和中元古界官道口群 ,是Pb、Zn、Ag的主要含矿地层。燕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与矿化关系密切。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裂控制 ,常分布在北西、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根据地球化学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和找矿标志 ,划分出百炉沟西凹—东凹—磨沟、百炉沟—黄花北沟—杨树凹等两个一级和银窝沟—大石渣沟—小石渣沟、板岔沟等两个二级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20.
1975—1976年,笔者在奈曼(石亡)石沟一带进行地质、古生物调查时,发现一批层位可靠的脊椎动物化石。根据脊椎动物化石和岩性特征,对(石亡)石沟更新世地层作一初步划分。现将这一带的更新世脊椎动物化石和地层划分概括如下:一、化石产地概况(石亡)石沟位于奈曼旗东南,距大沁他拉镇40km,属于松辽平原西南缘,是松辽平原西部沉降区向辽西山地过渡的黄土丘陵地带。地表微有起伏,沟谷甚为发育,最深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