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山东省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115个地块、近3000个拐点坐标的基本信息在线监管报备录入工作已全部完成,为实现网上监管奠定了技术基础和数据基础。近几年,沂源县先后上报批复了7个增减挂钩项目区,115个地块涉23个村庄,总规模129.37公顷,安置区面积23.15公顷,结余挂钩指标106.69公顷。据了解,在线报备是实现一张图管地的前提条件,通过网上监督,可及时、全面掌握项目分布、实施总体动态进展情况以及工程进度、资金使用进度、耕地质量等变化情况:可有针对性的组织实地核查,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11,(11):39
日前,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线监管工作的通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方案》,要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切实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信息化建设,实现增减挂钩全程监管。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按照拆旧建新一一对应原则,实行等面积、一次性挂钩的要求,上半年以来,海盐县积极开展了8个已获批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调整工作,目前调整方案已全部确定并录入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监管系统向上申报,等待省政府的最终审批。  相似文献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视化监管系统为省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并实现信息可视化的系统。可视化监管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表格型数据(数据库数据或直接在程序中输入的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然后对显示结果浏览、操作和分析。该文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视化监管系统的开发环境、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广西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试点获批实施以来,通过建章立制、规范实施、强化监管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当前我国全面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以及国家适时调整增减挂钩政策的背景下,笔者围绕如何用好用足增减挂钩政策来推进广西异地扶贫搬迁和脱贫攻坚,及对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新政落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一、广西脱贫攻坚工作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本质,并从法律层面考察了增减挂钩的可行性。通过五个方面分析了增减挂钩潜在的问题,针对增减挂钩已经暴露出的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为城乡建设用地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扶贫开发意见的函》,阜新市作为全国6个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之一,可以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静 《山东国土资源》2011,27(10):70-72
通过调查临沂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现状,系统总结了增减挂钩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集约用地、增加耕地面积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工作中存在资金缺口大、拆迁安置难度大、政策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资金筹措、坚持让利于民、加强监管审计、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是破解保障与保护"两难"困境的根本出路,根据山东省临沭县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情况,综合分析增减挂钩工作现状及特点,对如何实施好增减挂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使用,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有序进行,日前,莱芜市莱城区政府印发了《城乡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增减挂钩)指标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1.
11月2日,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现场会在盘锦市召开。全省14个市的46个县和54个区的150余名负责增减挂钩工作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赵延庆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刘瑛主持会议。此次会议旨在推广大洼县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中好的经验,并重点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手段,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邹平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表明该政策还需要加以完善。该文对邹平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正在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当前大多数地方开展增减挂钩工作立足点存在偏差,导致工作方式的切入点出现偏向。文章对增减挂钩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工作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菏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认为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政策平台,是全面履职的一个重要抓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是必然路径。因此,建立增减挂钩项目储备库,可以推进挂钩指标配置市场化,并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土地利用的一大政策工具。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增减挂钩政策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支持扶贫开发,增减挂钩政策先后两次拓展范围,从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到省级贫困县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成为解决脱贫攻坚资金难题的重要渠道,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城乡  相似文献   

16.
时政     
国土资源部要求严格规范挂钩试点 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严格把握试点条件,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规范增减挂钩试点管理。(中国国土资源报)  相似文献   

17.
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土地利用的一大政策工具。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增减挂钩政策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为支持扶贫开发,增减挂钩政策先后两次拓展范围,从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到省级贫困县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成为解决脱贫攻坚资金难题的重要渠道,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以来,广西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试点,有效推动了节约集约用地、耕地保护和城乡统筹发展,但由于部分地方认识和管理不到位,出现了重指标、轻复垦,农民权益保障不够等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广西增减挂钩政策的运行情况,总结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促进增减挂钩政策良性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09年"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以来,辽宁省各地政府按照国家要求,及时将增减挂钩指标收益返还农村,用于提高补偿标准、安置基建、培训教育、养老医疗保障等,使农民分享到挂钩指标收益返还红利,部分地区农村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由于国家和省尚未出台增减挂钩指标收益返还办法,各地政府在返还挂钩指标收益时,也遇到了收益返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广西首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阐明村民在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参与度不够而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案,以此为广西增减挂钩的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