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光萤石     
正华夏有三大奇珍异宝蜚声海内外。它们是古代流传夜明珠(隋球、悬黎、垂棘),楚国荆山和氏璧,以及西凉夜光杯。其中,夜明珠在我国古代民间又称为"夜光壁、夜光石、放光石",相传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夜间能发出光芒的奇石。据专家介绍,"夜明珠"其实是能发光的萤石。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记载,古代中国人喜爱夜明珠,是认为夜明珠有灵性,是镇山之宝,能除掉一切邪恶。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称为"蛇眼石"。日本学家玲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9,(9):1-1
人类对光明的渴求,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远古时期原始部落的不灭篝火,帮助我们祖先照亮了身边的一小片黑夜,驱逐野兽,烹妊取暖。到后来的钻木取火、燧石取火、火炬、蜡烛、油灯、灯笼,乃至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古人的照明手段虽然不断发展,但仍属于“小打小闹”,萤烛之光难与皓月争辉,农耕时代的多数人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杨文 《高原地震》2007,19(1):48-50
0 前言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中游,全市面积20275km^2,是山西地震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震断裂纵横交叉,为历史强震区。1996年以来,临汾市一直被国家确定为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形势严峻,因此,防震减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2001年以来,临汾市防震减灾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地下电磁波法的解释工作,原用的直射线代数重建层析方法,从理论分析即能看出。存在着对小目标反映不明显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际观测到的场值是叠加场,包含目标的散射信息,在多重情况下有明显的规律,可以表示成一定的模式.借助正演,反映出这些场值的规律,这是建立模型模式的过程,它为一种新的解释方法──模式识别,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刚年 《高原地震》2007,19(1):56-57,55
从比较完整的意义上说,县级(包括县级市)行政管理,或者说社会公共管理,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属于真正基层的一级。它的最大特点是最普遍地直面工作对象,国家的行政管理能否落实和到位,依赖于这个“基层”级的工作来体现,地震部门也不例外。但地震部门的工作又有不同于其他部门的特点,或者叫“难处”:一是工作新,尽管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人类就有察觉和感受,  相似文献   

6.
模型,计算了雷暴云电荷突然对地放电后QE场大小 在0~90km高度上的分布. 对200C的正电荷对地放电后的计算表明,在放电1ms后,在65~78km的区域内,QE场大于大气的雪崩电场,而0.5s后,该电场迅速衰减到很低的水平. 在电 离层高度上,由于电子的热化时标和电离时标极短,在QE场的作用下,夜间局部低电离层会 有比较大的响应. 对Boltzmann方程数值求解的结果表明,在某些高度上,电子分布函数有 明显的高能尾巴;在63~83km的高度上,电子平均能量为3eV<ε<6eV;计算的电子数 密度 的峰值扰动表明,在65~78km的高度上,电子的数密度增加,最大的电离峰值约在74km处, 大约增加了3个数量级,比电磁脉冲(EMP)的电离效果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HRCT(高分辨CT)图像是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灶细节以及正常和异常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对配合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如何利用普及型CT机获得HRCT图像。我们做了技术上的改进,并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功能,提高一些技术参数,主要是扫描层厚,管电流及扫描时间,高分辨薄层重建,尽可能的缩小显示野,加大矩阵等。所得到的图像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CT,如肺小结节的显示,腔隙性梗塞的检出率,可疑小腔隙与大的像素颗粒的辨别等。我们认为,进一步开发软件功能。会获得更加理想的HRCT图像  相似文献   

8.
崔鲁辉 《高原地震》2007,19(1):31-32
0 前言 海东地区地处祁连山、大板山、拉脊山等地震断裂带之间,是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防震减灾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对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海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理清思路,落实措施,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1950.0,1960.0,1970.0,1980.0,1990.0等年代的地磁资料,建立了时空变量统一的三维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时空变量统一的三维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是成功的,可行的。本文还以此模式场作为正常场,计算出1970.0年中国地磁异常场,并把地磁异常与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相比较,发现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卢志光 《高原地震》2007,19(2):71-72,49
西部边境山区,地理位置特殊,一向为主要的战略要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经济条件落后。西部边境山区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具有诱发破坏性地震的条件和受邻近地区地震影响的可能。而边境山区防震减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以及问题和困难,难以适应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要做好边境山区防震减灾工作,树立国门形象,提高国际影响,边境山区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强化措施,提高防震减灾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边坡破坏是累积性过程,从变形到破坏的过程中会产生永久位移,如果永久位移过大,极有可能产生滑坡。因此根据不同工况下采集到的位移数据,分析地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在不同内摩擦角下的破坏特征。利用二维数值流形法(NMM),以青藏高原金沙江流域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索多西乡贡扎倾倒滑坡为研究对象,依据实地考察数据及室内力学试验得到的物理力学参数,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地震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破坏过程,并在边坡上布置3组监测点获取位移数据。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内摩擦角的增大,边坡坡体从开始破坏到新的平衡状态和达到最大位移所需的时间越短,同时,滑动块体最大水平位移逐渐减小;内摩擦角<40°时,坡体在前15 s呈整体移动趋势,大部分岩块产生整体滑移,靠近坡顶处的岩块发生轻微转动,推动前面的岩块加速滑动,呈倾倒-滑移模式;内摩擦角>40°时,靠近坡顶的岩块首先产生滑动,并转动驱使前面的岩块,推动坡脚处岩块产生滑动,最终上部岩块达到新的平衡,呈渐进式倾倒破坏,产生整体性破坏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作为国家战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还较低,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桥梁作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及时和准确地评估桥梁地震损害和调动相应的事后救援工作起着关键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很好地捕捉变量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快速准确地对未知数据进行识别与预测,相比于传统的无法同时兼顾准确性与效率分析的方法,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为了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桥梁抗震深度融合,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震动分析预测、桥梁地震响应预测和模式识别及快速评估方面的应用,梳理了当前人工智能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真实数据建立的数据库、基于物理的模型、可解释性以及同类型桥梁之间的泛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桥梁抗震设计、分析和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马力宁 《高原地震》2007,19(1):69-71
0 前言 灵武市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结合部位的银川断陷盆地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较多,造成地下岩体支离破碎。在这种地质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地震频度高,而震级不大的特点,5级以上中强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很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多事件多台站的Lg波谱反演方法, 同时反演若干新疆伽师地震的地震矩M0、源拐角频率fc及从这些地震的震中到8个中亚地震台站(WMQ, AAK,TLG,MAKZ,KUR,VOS,ZRN和CHK)的传播路径所对应的视QLg模型参数. 反演得到的地震矩与质心矩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在利用区域震SV波的平均源辐射因子的典型值来进行校正后,二者在数值上也基本一致. 同时,反演得到的地震矩与面波震级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反演得到的视Q0Lg(1 Hz时的QLg)与路径的构造特征相符合. 其中,AAK,TLG和MAKZ 3个台站对应的传播路径,绝大部分在地形起伏强烈、地震活动性强的天山地区对应的Q0Lg较小,分别为35187,34986和30027. KUR,VOS,ZRN和CHK 4个台站的传播路径大部分在比较稳定的哈萨克地台,对应的Q0Lg较大,分别为55372,56958,55057和60365;而WMQ对应的传播路径基本上沿塔里木盆地及天山边缘地带,沿传播路径的地形和地壳厚度的变化,不如沿至MAKZ台的传播路径的变化那么剧烈,因此,其Q0Lg也比到MAKZ对应的传播路径的Q0Lg大,反演结果为46256.   相似文献   

15.
杜妍 《地球》2014,(2):26-29
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可近些年的食品问题让人们“谈食色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只有先保障广大人民最基本的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预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地震前兆场源关系的深入了解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从理论上对这一演化物理问题有逐渐深入的认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某些地震做出中期和短临预报是很有可能的。本文以共和地震为例,对地震前兆场源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其结果认为,正确的认识场源关系,以场求源,以源推场,场源结合,跟踪短临异常是实现短临地震预报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壳结构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及邻近地区数字地震台网提供的三分量地震波形记录,应用转换函数及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对中国及邻区61个地震站下的地壳横波速度结构进行了反演. 结合已发表的人工地震测深资料获得了该地区地壳厚度分布,为进一步揭示中国大陆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建立大陆动力学理论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证据. 结果表明中国及邻区地壳厚度分布的特点为从东到西逐渐增厚,可分为:地壳厚度缓变地区,如蒙古高原,华北,华中,华南,青藏高原内部;地壳厚度递变带,如沿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大巴山—云贵高原一带;地壳厚度陡变带,主要为青藏高原边缘地区. 除青藏高原外,其他地壳厚度缓变区速度结构较简单,壳幔边界明显. 青藏高原及其南缘,台湾—菲律宾一带,台站下方速度结构复杂,反映了板块边界处构造活动、物质交换活跃,表明这些地区还未达到均衡.   相似文献   

18.
田兴海 《高原地震》2007,19(2):52-53
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地处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端,地质构造复杂,1996年以来,平罗县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从2005年开始,平罗县针对农民居住条件差、民居抗震性能低的实际,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贯彻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办法》,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和谐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试点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针对CT、X光机等医用胶片数字化的辅助设备,详细地描述了该设备与传统设备及现有设备的差异和在医疗影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在以下方案中,充分考虑了现有胶片病例及文档的管理方式,投资规模;如采用先进的电子影像技术,不但调阅快捷,处理灵活,且数字化后的影像便于局部观察及数字测量更便于发布共享信息,全力加快“医疗系统数字化建设”以更好更专业的形象,面对入世后的医疗国际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1950~1990年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1950、1960、1970、1980年和1990年地磁三分量绝对测量资料,使用球冠谐和分析方法,分别计算1950~1990年各个年代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 球冠极点位于36°N和104°E,球冠半角为30°,冠谐模型的截断阶数为8. 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的均方偏差分别为:对于X分量,1950年为93.1 nT,1960年为128.9 nT,1970年为107.2 nT,1980年为107.6 nT,1990年为95.2 nT;对于Y分量,1950~1990年依次为74.8 nT,98.1 nT,89.2 nT,89.9 nT和84.0 nT;对于Z分量,分别为122.2 nT(1950年),135.0 nT(1960年),137.7 nT(1970年),110.1 nT(1980年)和107.5 nT(1990年). 根据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和全球地磁场DGRF模型,得到中国地磁场的冠谐模型,并对冠谐模型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