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姚鹏飞 《地球》2014,(4):1-1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万物的母亲,人类的家园。她无私地哺育着我们,向人类慷慨地提供丰富的资源,让我们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星球上生活。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0,(3):1-1
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许多国家.许多地球公民.都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庆祝活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展示了一批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呼吁各国同胞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国,由国土资源部确定了地球日的主题:“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倡导低碳生活”,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罗璐 《地球》2020,(4):36-41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生存发展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然而地球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又何以成为人类独一无二的家园?始终是人类面临的终极科学问题之一,也是人类关于自身发展与地球命运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4.
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却有70多亿人口等着被养育。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像母亲一样,给予了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使得地球的负载越来越沉重。保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  相似文献   

5.
张宏仁 《地球》2009,(1):10-12
人类在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后,再一次反省与自己的终极家园——地球的关系。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科联共同发起了国际地球年的纪念活动时,其初衷十分明朗:就是要向地球人宣传地学,提高地球科学在全球的认知度。那么,我们从前的、原有的认知度不够吗?这是地球年形成的又一个共识:尽管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地球科学关系越来越密切,地球科学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比如水的缺乏、气候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袁立明 《地球》2011,(4):59-68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繁衍的自然环境。但是,地球在赐予我们宁静祥和的同时,也附加了灾难的阴影。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侵袭。尤其是近年来,地球似乎变得更加“狂躁”,许多灾难场景通过电视直播画面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很多人开始恐慌。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与人类始终相依相伴,这些资源都是来自地球的恩赐。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丰富多彩。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本文从森林资源的角度谈谈如何合理利用好森林资源,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8.
王琦 《地球》2009,(4):42-45
地质学业知识于我来说,那就是一部天书。对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已经度过了大约46亿年的漫长岁月之历史,我更是知之甚少。翻开那尘封的地质历史“史卷”,我似乎进入了阿里巴巴的宝藏洞。眼前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9.
徐绍史 《地球》2012,(4):1-1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被大量消耗,以至于我们今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许多多重要能源与矿产资源供应瓶颈。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地球日,国土资源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将"推进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0.
地球的道理     
崔硕 《地球》2009,(1):100-101
地球是一颗幸运之星,经历了46亿年的沧,桑变化。一方面,太阳慷慨地将其44亿分之一的热能赐给地球表面;另一方面,在距今300万年的时候,地球惬意地做了人类的母亲。地球无私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适宜生活和繁衍的环境,同时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这里包括氧气、水、动植物、矿物资源等。但是我们作为个体的人,究竟了解地球有几分?你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它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提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有些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毫无节制地开发,不仅会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还会让人类陷入资源枯竭的生存  相似文献   

12.
王蒙 《地球》2020,(1):F0002-F0002
从哲学上说,世界上应该有至少是可能有无数的人类家园式地球。但到现在为止,科学和经验没有发现另外的一个。《地球》杂志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致力于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报道、地球科学的科普化和公众化传播,在致力于了解地球,保护地球,进行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臧敬 《地球》2012,(4):129-131
2012年3月21日,世界第40个国际森林日如期而至。众所周知,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5000万年来,地球上形成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到了三分之一,它们是80%的陆地生物的家园。森林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年的森林日以"保护地球之肺——森林"为主题,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呼吁全球共同肩负起这一人类重要使命。然而,人类是如何对待森林家园  相似文献   

14.
《国际地震动态》2007,(2):14-14
《环球时报》讯: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圈与地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新地球圈层的人类圈和地球系统是现代地球科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正确而深刻地认识这两个概念对全球环境变化和持续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它们及其相互关系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主要讨论:(1)对地球系统的三种理解;(2)人类圈与人类活动、生物圈和智慧圈等的基本区别;(3)人类圈与地球系统的关系,并主张人类圈是现代地球系统中五个地球圈层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地球内部物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球内部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深入研究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结构,物质组成和物理化学特征是当前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地幔对流,地幔矿物物理学和地球磁场等不同学科,对地球内部物理过程的研究成果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地球》2009,(2):111-112
第一届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YES)大会;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山西黎城发现大量中元古代生物遗迹;安徽地矿局332地质队发现大型白钨矿;《21世纪中国地球科学发展战略报告》;登黄山 探讨花岗岩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9,(10)
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质都取之于地球,关乎人类生存的资源、能源、气候、环境、生态、灾害等重大问题都需要地球科学去研究、去解决,从本质上说,地球科学就是养活人类的科学,其宗旨是探索自然奥秘。地球是怎么形成的?生物是怎么诞生的?气候如何变化?人类向何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奥秘和科学内涵,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段雯娟 《地球》2014,(5):14-16
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本次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世界地球日期间,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李四光少年儿童科技奖征集评选活动、“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节约集约、共建美丽家园”绘画剪纸征集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我爱我家     
《地球》2009,(1):1-1
尽管天文学家一直在探索,但迄今为止,我们确切知道的事实还是一生命仅在地球上存在;人类仅在地球上繁衍,休养生息。如此的结论让我们倍加珍惜这颗行星。这是我们的家,好大的一个家呀!了解它、体贴它、维护它、善待它,已经成为人类在21世纪的最新觉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