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北不同地区地磁转换函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河北省5个地磁台站2004—2013年数字化地磁资料进行转换函数计算,对河北不同地区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地磁转换函数具有不同变化趋势,且同一地区不同深度的转换函数变化也不同;地磁转换函数变化和地震具有明显联系,主要表现为地震发生时转换函数不同周期段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杨杰  李琪  袁伊人 《地震学报》2021,43(2):215-226
利用有界影响估计地磁转换函数,分析了2013年3月3日云南洱源MS5.5地震前后滇西北地磁台阵各测点的地磁转换函数及地磁实感应矢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震前1—2个月云龙测点和洱源测点多个周期的转换函数实部绝对值存在变大—转折—恢复的过程,异常变化幅值超过1倍标准差,其余震中距较大或距离余震区较远的测点震前转换函数无明显异常变化。该结果表明洱源MS5.5地震前地磁转换函数异常范围小于50 km,可能与余震区空间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河南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的特征,1996年10月至11月在该地区布设了近似南北向的两条临时测线,东测线由河南信阳至汤阴,西测线由河南西峡至山西曲沃,在测线上进行了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的同步观测,在3min至2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及水平转换函数,通过地磁转换函数的分析,给出了该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空间,周期分布概况。西峡至曲沃测线,除曲沃外垂直分量没有出现反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广州地磁台1961年4月至1963年3月记录到的连续磁扰变化,经过模数转换、谱分析和数字滤波,得到了大量不同短周期的磁变事件,再将周期相同的事件取三个月滑动组合求得转换函数。结果表明:广州台不同短周期的磁扰矢量△B在球极坐标上的投影均趋于同一水平面;转换函数A、B及帕金森矢量(Parkinson)长度CP随时间的异常变化与广东省河源县1962年3月19日Ms6.1级地震有关。本文还讨论了该台转换函数A、帕金森矢量长度CP及倾角I与地磁周期的关系,得到周期为9至40分钟时的A、CP、I之年均值与磁变周期呈线性相关。故认为研究广州台地磁周期小于40分钟的转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可获得以电导率异常为标志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5.
陕西地磁短周期变化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国华  姚同起 《地震学报》1998,20(6):614-621
为研究陕西地区地磁短周期变化特征,1996年9月从陕西南部石泉至甘肃宁县布设临时测线一条,在测线上进行地磁短周期变化三分量同步观测.在3 min至2 h周期范围内,统计计算了各测点各周期成分的地磁垂直转换函数、水平转换函数及谱成分关系.在数据处理中参考应用了随机数据理论,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指出,该区地磁短周期变化受武功、乾陵之间地下近东西向异常感应电流集中的区域性影响及测点附近局部感应电流影响.其主要分布特征为,垂直分量变化在武功和乾陵之间存在一反向轴,频率响应显示出转换函数在周期约20 min时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利用转换函数的方法对临汾台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地磁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用所得到的转换函数A、B的模|A|、|B|及总方差δz的月变化,来考察地震前后地下电性结构的变化。对1988年以来发生在临汾台周边地区的3次Ms4.0以上地震前后临汾台地磁转换函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A、B以及总方差δz在震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利用转换函数方法对太原基准地震台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的地磁资料进行了计算,用所得到的转换函数A,B的模|A|,|B|及总方差δZ的月变化,来研究地震前后地下电性结构的变化。对1989年以来山西及周边地区的5次Ms5.0以上地震前后太原基准地震台地磁转换函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A,B以及总方差δZ在震前有明显变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磁台转换函数的长期变化和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庄灿涛  徐速 《地震学报》1991,13(4):489-495
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1960——1987年广州地磁台转换函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夏季幅度大,冬季幅度小,具有12和6个月的主要周期成份;长期变化则表现以每年0.0025的速率下降.转换函数 B 的长期变化和季节变化不明显;(2)由转换函数 A,B 求出的帕金森矢量的方向明显地受海洋的影响,反映了海洋效应;(3)转换函数 A,B 的逐月值与地磁活动相关,而年均值与地磁活动无关.A 的年均值无明显的11年或22年周期.长期变化可能主要受地球内部电性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严大华 《地震学报》1986,8(4):412-420
以余山地磁台为参考台, 对1979年7月9日溧阳6.0级地震前后的4月25日和8月13日两个磁暴事件进行非稳态技术处理, 并从中提取周期为56, 34和21分钟的地磁短周期变化的台际转换函数作地震前后的变化检验, 发现周期为21分钟的最大电磁感应主轴的转换函数数值|Tu|和方向, 在溧阳地震震中距150km内的台站上, 有不同程度的变化:|Tu|变化在溧阳台最大, 为0.190;变化在常熟台最大, 为31.这些结果如从地质构造背景上来考察, 会得到合理的解释.此外, 转换函数的方向在地震前后所显示的显著变化, 也为转换函数作为地震的可能前兆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安徽省地磁台站2007-2009年数字化观测资料,应用地磁转换函数方法,对华东地区ML4.0以上地震进行对应关系研究,发现不同台站、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参量与安徽及邻近地区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为今后数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安地震前后的转换函数参数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地震前后的磁场异常变化,本文用转换函数方法分析了文安地震前后,距离震中分别为52km和298km的静海地磁台和泰安地磁台不同周期的转换函数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发现静海地磁台转换函数参数的数据异常点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从短周期向比较长的周期迁移,而泰安地磁台的转换函数参数没有出现类似现象。  相似文献   

12.
StudyonelectricvariationsofmediainepicentralareabygeomagneticransferfunctionsXiao-PingZENG;(曾小苹)Yun-FangLINI;(林云芳)Zhong-JieZH...  相似文献   

13.
陈中天  郭星  潘华  李金臣 《地震学报》2016,38(6):898-905
根据特征地震的震级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基本假设,对特征地震的震级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化研究.考虑到原地复发型大地震的震级数据稀少,提出利用大地震的同震位移转换得到震级数据,再对不同观测点所得到的震级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所有归一化震级数据均服从均值为0的同分布,进而可以统计得到反映特征地震震级变异性的标准差σ.最后基于广泛搜集的中国大陆54个特征地震的同震位移,利用本文给出的统计方法得到一个通用的标准差σ=0.08,为进一步研究特征地震的发生概率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朱成熹 《地震学报》1981,3(1):61-68
本文给出了中国大陆及附近地区大地震重现于活跃期的周期是近似地服从数学期望,m=39.5月,=3.3月(2--方差)的正态分布律,而重现的量级序列可近似地被一个非齐次(或非均匀)的马尔科夫链所描述.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地磁加卸载响应比异常特征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及邻区在2008~2010年发生了多次ML4.0级以上地震。笔者应用地磁加卸戴响应比方法对辽宁及邻区在2008~2010年地磁数字化资料进行处理。在考虑电离层扰动的基础上得出辽宁及邻区加卸载响应比方法P(Z)的高值异常与ML4.0级以上地震的对应关系,并总结得出辽宁及邻区P(Z)值映震异常的定量指标及异常变化特征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瀑布沟水库及邻区1 834次小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对距水库水域最近的2个小震集中区的地震性质进行了分析。重新定位后得到1 708次小震结果,定位残差由原来的0.93s降为0.21s,水平向估算误差平均为0.6km,垂直向估算误差平均为2.9km; 平面空间分布显示,重新定位地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A区)、库中区(C区)和水库大坝附近(D区); A区小震密集与其处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安宁河北段和大凉山断裂北段交会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C,D区高度集中分布的小震与水库蓄水无关,属于各种建设施工造成的爆破地震。  相似文献   

17.
以静止卫星中波红外亮温为数据源, 应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对2008年新疆于田MS7.3和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两次地震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率谱信息增强现象, 特征周期分别为64和13天; 两次地震前特征功率谱幅值达到近几年来的相对最大值或极值, 且功率谱幅值均在6倍以上; 两次地震前、 后功率谱幅值大于2倍的持续时间均为近80天, 异常极值时功率谱幅值大于6倍的范围面积分别达12万和4万平方千米. 上述结果与长波辐射通量和热红外亮温资料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可为将来实现多波段同时监测热辐射变化进行地震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巴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2月24日P楚—伽师6.8级地震中短期异常和中短期预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结果认为,6.8级地震前新疆6级地震平静4年多,5级地震平静2年,中期阶段地震平静显著;短期阶段5级地震显著增强,震源区出现前震活动,同时全疆定点前兆观测资料出现较为明显的短期异常并观测到少量的临震异常。不同孕震时段的异常特征是6.8级地震中短期预测的依据,因而也是当前经验预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磁暴活动与云南新一轮地震活跃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通海地磁台记录的磁暴(K指数≥5)年频次分析发现,磁暴活动的周期有强弱之分,与云南省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对比分析看到,磁暴活动较强的周期时段与云南地震的活跃期相对应,磁暴活动较弱的周期时段与云南地震活动平静期相对应.目前,云南地震平静期已持续15年,即将进入第Ⅴ活跃期,大震发生的危险逐日增强.磁暴发生的数目和太阳活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