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建明  程培生  李壮 《江苏地质》2023,47(3):249-258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底褶皱隆起带、基底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硅钙面”对铅锌矿体的控制明显。NE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及其形成的破碎带和“硅钙面”为容矿构造。根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铅锌矿赋存特征,认为西湾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该矿床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特征及矿床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和胜 《辽宁地质》1998,(3):195-204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与南大线金矿床相连,二者实为一个金矿床。矿床受控于大青山火山机构,在火山机构的南侧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质火山岩中热液蚀变发育。蚀变有两种类型,即面性围岩蚀变和线性围岩蚀变,面性蚀变岩受接触带控制,线性蚀变岩受断裂构造或劈理(带)控制,前者控制了金矿床或矿化带,后者控制了金矿脉(带),这种控矿断裂或劈理(带)是大青山火山机构破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系统。依据矿床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大型和超大型内生金矿床与构造关系密切。在92%的矿床上,矿石和金赋存在不同类型的裂隙断裂中;在剩余8%的矿床上,矿石呈浸染状而赋存在爆破角砾岩筒和火山口中以及小侵入岩株中,有时还赋存在含碳页岩和被容矿断裂破坏的某些碳酸盐岩层中。根据构造关系,大型金矿划分为6类:(1)与含矿断裂有关的矿床;(2)与众多延伸稳定的含矿雁行断裂系有关的矿床;(3)延伸稳定且互相靠近的断裂系中的矿床;(4)与相交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矿区构造及一号窿矿体构造研究,论述了湖南石门县界牌峪地区砷矿床一号窿矿体构造特征,矿体特征,矿体与断裂构造的成因联系,指出了矿区的导矿构造与容矿构造,提了邮本区中生代3期主要构造应力场,强调了矿区内局部应力场与相应方向的优势节理配合是本区砷(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5.
甘肃新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忠 《矿产与地质》2010,24(3):204-209
新金厂金矿床含矿层位为下二叠统哲斯群下岩组火山岩段,主要岩性为玄武岩、英安岩。矿床中共有49条矿体,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透镜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强氧化矿石。矿床控矿因素为构造、围岩、以及围岩蚀变,其中断裂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它控制了矿体的展布范围和具体特征。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矿源层的存在、相互配套的断裂控矿系统、发育良好的围岩蚀变,因而形成了具有较高工业价值的矿床。总结出找矿模式为:围岩(矿源层)+断裂+蚀变,指出了区带、矿区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梅县玉水铜铅锌(银)矿床成矿机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耀基 《广东地质》1998,13(2):65-71
玉水铜铅锌(银)矿床为受地层和断裂构造共同制约的块状硫化物型层控矿床,主矿 要为海西其海相火山沉积的层状矿体,定位于壶天组(碳酸盐岩)底部。北东东向张裂性同生断裂(F23)是主要的控矿、导矿断裂;由断裂向南,矿体厚度逐渐减薄、矿石品位逐渐贫化。矿层特定的赋存位置、伴生的碧玉岩-赤铁矿岩、浸染状铅锌铜矿化和碎屑岩顶部的“面状”石英岩化等,是该类型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王林江  满昆良 《云南地质》1994,13(2):133-138
广南木利锑矿床为—产于下泥盆统坡脚组中段硅质岩中的热水沉积一改造富集而成的层控矿床。受下列因素控制:①大陆边缘裂谷带中由深大断裂(那外-西洋江断裂和富宁断裂)控制的断陷槽为热水沉积作用提供了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②坡脚组中段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富含锑,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并在局部由沉积。成岩作用成矿;③背斜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矿体主要产于背斜核部虚脱空间;④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强硅化作用有利于富矿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木—卡兰古MVT铅锌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新疆西昆仑地区塔木-卡兰古铅锌带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碳酸盐吧地环境中。矿化以铅锌矿为主,某些矿床含铜。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三个控矿的古含水层中。本形态复杂,富矿段往往赋存于多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角砾岩化,白云石化是矿区最主要的矿石构造和围岩蚀变。  相似文献   

9.
刚果卢阿拉巴省隶属于非洲板块克拉通,该区发育了世界著名的加丹加弧形铜成矿带,康隆卡铜矿即产于该成矿带上.在资料系统收集和二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野外勘探工作,系统厘定康隆卡铜矿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分析地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结合物探工作,总结铜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1)矿床中矿石矿物以孔雀石、蓝铜矿、黑铜矿等次生氧化矿物为主,矿石结构以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多孔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2)罗安群木瓦夏组层状白云质砂岩(RSF)及蜂窝状硅质白云岩(RSC)为康隆卡铜矿重要的赋矿层位,矿(化)体层控性质显著;3)构造在空间上与成矿显示出密切联系,坎苏祁(Kansuki)断裂、次级断裂及褶皱构造共同控制着含矿层位,为矿质运移、沉淀、叠加提供场所,初步认为康隆卡铜矿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铜钴矿床;4)结合物探工作成果及找矿标志,NE向次级构造所对应的矿致异常深部具有矿(化)体富集、膨大趋势,找矿潜力良好,矿区内民采遗迹、南部矿点均为找矿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佛子冲含银铅锌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子冲中温热液型含银铅锌矿床银主要来源于燕山期岩浆,部分来源于围岩。矿床的形成明显受岩浆、构造和围岩性质的控制;铅锌矿床中的伴生银含量为35×10 ̄(-6)—59×10 ̄(-6),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中的银以均匀分散态存在,少量以显微的独立银矿物形式存在,主要富集于方钻矿中;矿石中银矿物的出现和富集与矿石的结构构造和方铅矿含银量高低有关;银在矿床空间上具有明显的正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岩体与金矿的关系——以李坝式金矿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金矿床、矿点往往围绕岩体分布 ,而中酸性岩体与金矿床的关系已引起众多勘查学家的重视。通过在李坝金矿床的工作和研究认为 :岩体与金矿床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壳 ,成矿流体在构造带热梯度场的驱动下构成环流热液 ,并由深部地层水、大气降水和岩浆水共同组成 ,在深部通过水—岩相互作用汲取成矿物质向上运移到构造减压带后 ,载金物质卸载成矿 ,形成了特定的围岩蚀变。  相似文献   

12.
辽东古元古代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克勤  陈从喜 《地球科学》2000,25(4):346-351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裂谷里尔峪组和大石桥组中分别分布有富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 其中产有硼矿、菱镁矿、滑石、岫岩玉等大型-特大型矿床.这些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先与古元古代的蒸发岩系有关, 然后经历了吕梁期区域变质和热液交代变质改造, 以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等成矿系统作用过程.其中, 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成矿构造、成矿流体对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矿床也是古元古代矿源场、流体场、热场(能量场)、应力场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和后期构造-岩浆作用叠加改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3.
661铀矿床矿石U-Pb等时线年龄及其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661铀矿床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东段大洲铀矿田内,矿体赋存于磨石山群九里坪组流纹岩之中,矿床定位于岩石圈伸展断陷盆地附近,明显受断裂带的控制.利用矿石U-Pb等时线法确定了该矿床两个矿体的成矿时代,分别为(107.0±2.3)Ma和(110.0±3.5)Ma.这些年龄值与断陷红盆底部发育的玄武岩的成岩年龄一致,也与东南沿海地区明显存在的110 Ma基性脉岩拉张活动的时间一致,表明岩石圈伸展与铀成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为岩石圈伸展期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提供了年代学证据.岩石圈伸展控制着富CO2热液形成的时间,因而也大致控制了铀成矿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罗志兴 《福建地质》2004,23(3):131-138
小溪组火山岩为福建境内重要的叶蜡石矿赋矿层位,湖潭火山喷发盆地中小溪组地层与省内外相邻地区同样的地层特征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在其中寻找新矿床(点)具有一定的前景。简要介绍小溪组地质特征,对叶蜡石矿床及含矿性特征作进一步探讨分析,为在该区寻找新的叶蜡石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南栾川杨树凹-百炉沟MVT铅锌矿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河南栾川地区马圈-百炉沟铅锌矿带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中-新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中的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环境,矿化以铅锌(银)为主,矿床赋存于官道口群中的三个古含水层系统(基本上是由下部含(透)水的碎屑岩(砂岩)与上覆相对不透水的碳酸盐岩组成)中,矿体形态比较简单,富矿段多赋存于多组构造交汇部位,硅化、角砾岩化、白云岩化、滑石化是矿区最主要的围岩蚀变。矿床地质特征可与北美Missouri地区的MVT矿床对比,成因属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研究表明,位于龙家园组、冯家湾组中的含水层是最重要的找矿层位,角砾岩化、白云岩化、滑石化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沿马圈~竹园沟一百炉沟推覆断层北侧(官道口群)地区是寻找MVT型铅锌银矿床最主要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红旗岭矿区2号岩体硫化铜镍矿床位于红旗岭矿区Ⅰ岩带上,辉发河深大断裂带北西侧,富家-何家-北兴隆-长胜断裂构造系统中,并侵位于北兴隆复背斜的轴面核心位置,是Ⅰ岩带上一个较大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辉发河深大断裂为岩体的形成提供幔源岩浆上升的通道,其主要扮演了一种导矿构造,而在富家-何家-北兴隆-长胜次级断裂为2号岩体的形成提供了容矿空间,也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同时矿体的富集受岩体岩相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吉林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太平铜多金属矿主要赋存于下二叠统庙岭组下岩段交互层中,矿体呈整合层状或扁豆状产于一定层位,交互层为矿源层。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活动,外生沉积作用不明显。根据矿石的结构、构造反映了矿石原始沉积及同生特点和后期热液改造叠加特点。矿(体)化与侵入岩无成因联系。因此认为,该矿床为海底火山-沉积变质后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8.
红旗岭―茶尖岭矿带发育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及铜镍硫化物矿床。关于该矿带含矿岩体时代的观点包括华力西期和印支期。含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发育要件:初始成熟陆壳、较薄的岩石圈、拉张应力背景,三者缺一不可。只有符合地质事实、符合矿带含铜镍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发育要件的同位素定年数据,才能代表含矿岩体的成岩成矿时代。红旗岭—茶尖岭矿带印支期不具备含矿镁铁-超镁铁岩体(岩墙群)产出的要件。华力西期350Ma,矿带具备红旗岭1号、7号含中、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岩体产出的要件,理应代表1号、7号岩体时代;华力西期258Ma,矿带具备茶尖岭包括1号、6号、新6号等含小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产出的要件,均代表茶尖岭矿区的镁铁-超镁铁岩体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皇城山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爱琴 《物探与化探》2006,30(2):133-136,140
皇城山银矿床产于皇城山组火山碎屑岩层及其基底中。矿床地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综合研究表明,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间接来源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皇城山组火山碎屑岩,成矿介质以大气水占主导地位,为浅成火山热液矿床。认为Ag在浅部碱性环境下主要呈[Ag(S2O3)2]3-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地热流体及其循环蚀变作用导致银矿、钠基膨润土矿等系列矿产的形成,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产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目前共发现2个超大型矿床、9个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估算各级资源储量7×108余t,是贵州乃至全国重要铝土矿产出地。本区含矿岩系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区内含矿岩系岩石类型主要由粘土岩类、铝质岩类和铁质岩类组合而成;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大竹园组的中上部,与铝土岩和粘土岩共生,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矿石自然类型有灰白、浅灰色碎屑状至土状铝土矿,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矿和灰色豆鲕状铝土矿3种;矿石结构有碎屑结构、豆鲕结构、泥晶结构、粉晶结构和碎屑—豆粒复合结构等5种类型,矿石构造有块状和半土状两种构造。通过含矿岩系含矿岩系时代特征、岩石类型、剖面类型、厚度变化及底板灰岩变化、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阐述,总结了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