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3月18日晨5时34分,发生了震源在东京都正下方的大地震。在千叶、宇都宫、馆山等地记录到的烈度为4(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中震),在东京、横滨、水户、甲府等地记录到的烈度为3(弱震),以关东地方为中心,从东北至近畿地区,均有大幅度晃动。据气象厅的观测推断,震源在东京都东部北纬35°42′、东经139°42′,震源深度为90公里,震级6.1。据说这是自1926年以来第一次清楚地记录到东京都中心正下方6级以上的地震。由于该地震的影响,东海道新干线东京—  相似文献   

2.
地震发生时的仪器烈度计算和震后的烈度速报对于地震预警系统以及震后救援具有重要的意义。仪器烈度计算速度的改善和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对于整个预警过程都十分重要。日本仪器烈度计算方法的发展主要经过了3个阶段: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计算方法,2008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方法以及2013年实时仪器烈度计算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这3种烈度计算方法,并且采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9.0级地震的数据,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所得到的仪器烈度,发现2013年方法比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在计算速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相比较于2008年的实时仪器烈度,2013年方法计算得到的实时仪器烈度更接近于1996年气象厅仪器烈度。   相似文献   

3.
1976年11月20日09时50分,广东省顺德县沙(氵窖)公社与佛山市澜石公社之间发生Ms=3.3级地震。震中位置为东经113.1°,北纬22.9°。震源深度3.5公里。此次地震震级虽小,有感范围却甚大,广州、新会、阳江、肇庆等地均有感觉。有关专业人员认为这个地震的高烈度异常在国内是罕见的,其等烈度线值如表1:  相似文献   

4.
目前,气象厅的数字强震波形观测和汇集业务是采用95型烈度计实施的。现已在全日本以20km的间隔布设了约600个采用95型烈度计的全国性观测网(其中气象厅约150个,都市约130个,郡约140个,海啸地震早期检测网测点约160个,机动观测点约20个)。...  相似文献   

5.
地震、火山之国的日本常常遭遇地震和火山灾害。为防御和减轻地震、海啸和火山灾害,气象厅对内陆及其周边海域发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实行24小时监测,并及时发布海啸预报和及时公布地震、火山信息。因此,气象厅的业务包括地震和火山。本文介绍地震业务。联机实时处理观测数...  相似文献   

6.
中外烈度表“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震害经验的积累以及人们对地震认识的深化,不断修改烈度标准,使烈度评定更加客观与科学是地震工程界一直所追求的.人的感觉和器物的反应都是评定一次地震时相应烈度的宏观标志,是烈度表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历代地震烈度表(《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中国地震烈度表( 1999...  相似文献   

7.
日本从2007年10月开始,正式向全社会提供紧急地震速报已有2年。紧急地震速报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自动处理,以地震刚发生后的很少观测数据为基础,推断地震发生地点和规模,在各地开始强烈晃动之前,向社会报告预测的晃动强度和达到时间。气象厅为了有效地利用紧急地震速报,在大力宣传报道紧急地震速报的结构和利用体会等知识的同时,还在努力推进提高预测精度和缩短提供速报的时问等方面的对策。本文将介绍2009年8月开始实施的提高预测精度、缩短提供时间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引言2012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向社会公开提供紧急地震速报的第5个年头。5年间,气象厅共发布了129个地震的紧急地震速报(警报)。然而,并非每次发布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特别是,当作为日本观测史上最大地震的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却没能根据这次地震晃动造成的观测设  相似文献   

9.
3地震与地震动、震级与烈度 为了毕业研究来到地震、火山学的新堂研究室的大地,越学疑问越多。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地面为什么会晃动?还有,每次发布地震发生信息时常贯于耳的“震级”、“烈度”、“活断层”这些词汇与地震究竟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0.
1.前言近年来,随着通用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有关用统计方法处理地震活动的研究不断增加。在这些研究中,作为其对象的地震活动资料,大都使用广泛流通的气象厅震源目录文件(以下简称为“气象厅目录”)。但这种目录随着气象厅地震观测和震源测定法的变迁,在内容上没有保证时间的均一性。关于这方面的情况,虽已有一些介绍,但参加气象厅地震观测多年的成员开始大量退休,详细了解震源资料变迁历史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最近使用 SEIS-PC 的人在增加,因此,可能会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HERP)使用1498~2007年日本烈度的记录数据绘制出地震最大烈度图,并用于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图(PSHM)进行检验。假定为泊松分布(50年10%),将历史烈度图与475年重现期的可能最大烈度危险图进行了比较。我们注意三种情况:所有的地震情况、只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情况和不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所有地震的情况。俯冲带上的大逆冲型地震造成了沿太平洋海岸一侧的高烈度带,而内陆地壳型地震造成高烈度是在整个日本零散分布的。对于所有地震的情况以及俯冲带地震的情况,过去500年记录的最大烈度图和源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500年重现期的最大预测烈度图非常相似。然而对第三种情况,即只包括陆地地壳地震时,其相关性很弱。如果我们只考虑面积的大小,而不是具体位置,对于所有三种情况来说,在日本气象厅(JMA)烈度大于4时,记录烈度图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用最大地震的情况下)有高度的相关性。从统计上来说,日本目前的危险性图似乎与过去的烈度分布相一致。即使危险性图可能强烈依赖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不确定性模型参数,但可以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12.
已经平静了的伊豆半岛东部海域的震群活动从1984年9月8日晨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从凌晨1时7分到上午10时48分(当地时间)之间曾四次在大岛,网代一带观测到烈度为1度(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准,下同)的微震。10时33分前后,发生了估计震级为4.5的地震,大岛、馆山烈度为3度(弱震),网代、石廊崎、新岛等地烈度为2度(轻震)。人体感觉不到的微小地震也急剧增加,同一天到10时为止的30分钟之内共发生了68次。把微小地震也计算在内的地震次数迄今已超过三千次。伊豆地区居民担心地震的不安感正在逐渐升级。地  相似文献   

13.
日本政府从1996年开始依据地震初动体制等作出的判断,使用"地震防灾信息系统(DIS)"参考着进行震害预测.据观测,2000年,特别是7月以来,在新岛和神津岛近海发生的地震中,有6次的烈度都接近6(6度弱,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译注),而10月6日发生的鸟取西部地震,烈度超过6(6度强--同前).不过,拿观测到的烈度下的损失与DIS的损失预测结果相比较,就会发现实际灾害损失要小得多.例如,鸟取西部地震时,根据观测数据作出的预测结果是,建筑物倒塌约8 000户,死亡近200人,但实际情况却是无一人死亡.  相似文献   

14.
前言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兵库县南部地震。在气象厅(1995)公布震源以后,气象厅(1995)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1996)又分别公布了各自修定的震源结果。但仍存在两个单位在震源附近没有或很少有观测点,而且观测点的方位偏向一边,不均匀,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建成的城市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不同,导致基于遭遇烈度建立的建构筑物地震易损性矩阵,在应用于按照标准设防烈度进行建设的城市规划区震害评估时存在一定的偏差。针对该问题,引入烈度差的概念,结合实地调研数据研究了典型城市的地震震害,分别采用地震烈度与烈度差建立城市建构筑物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合已有文献研究的案例统计,分析比较了基于烈度差的建筑抗震能力指数与模拟分析统计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烈度差构建的城市建筑地震易损性矩阵能更好地反应城市建筑震害情况,基于烈度差建立的城市建筑抗震能力指数和模拟分析统计的城市建筑抗震能力指数基本吻合,烈度差能更好的反应不同标准设防烈度的建筑抗震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文安5.1级地震的烈度异常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的5.1级地震是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后首都圈内最大的一次地震.该震震中烈度偏低,而远在100km以外的北京等地区却出现较高的烈度异常.本文根据首都圈数字强震台网及其烈度速报系统测定的地震动强度等值线图,对该地震的烈度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首都圈内3个烈度异常区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合震源的发震机理、地质结构和地震波射线路径等,分析了造成该次地震震中低烈度、小灾情,而外围烈度较高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大陆西部地区破坏性地震频发。通过地震现场的烈度考察和灾害调查等工作,迅速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烈度图,为地震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发挥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剖析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地震烈度,发现其主要依据是居民点建筑物的破坏情况,和以滑坡为主的其他次生山地灾害、峰值加速度等代表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而受发震构造、震源分布、破裂过程、震源机制等因素约束不强。另外的几次地震也存在类似问题,并且有的地震修订烈度图可能不利于使用,所有地震都没有烈度异常区(点),越来越近似于共焦点等间距椭圆,烈度图的科学性存在疑问。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烈度速报问题的认识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正地震烈度(Intensity),是一个直接关乎民生的参数。烈度调查,揭示了地表和建筑破坏的程度;烈度速报(又称震动图,ShakeMap),给出了地震动的强弱分布;烈度区划(国外称"地震危险性图",Seismic Hazard Map),为建筑的抗震设防提供了基础依据。在一大堆地震参数里,没有哪个能像它那样与老百姓的关系如此密切,有时甚至会牵动千百万人的行动。道理很明显:地震烈度反映着地震对地表破坏的最终结果(图1)。烈度就是破坏的大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三陆近海发生M9.0地震.这次地震观测到的烈度情况为:宫城县栗原市烈度7,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枥木县烈度6强,此外,以东日本为中心,北海道至九州地方的大范围是烈度6弱~1.观测到伴随地震发生的海啸情况为:福岛县相马海啸高度9.3m以上、宫城县石卷8.6m以上、岩手县宫古8.5m以上、以东北地区至关东地区北部的太平洋一侧为中心,北海道到冲绳之间的大范围内观测到了海啸;另外,美国太平洋一侧观测到了2.5m的海啸,整个太平洋沿岸都观测到了海啸.根据2011年6月9日15时总务省消防厅第127次报告,这次地震(包括余震)已造成15 240人死亡、8173人失踪、112 528栋房屋全坏等重大灾害.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震源参数特征; 结合已有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 选取断层面上滑动位移分布构建有限断层模型, 模拟计算了近断层区域的宽频带强地面运动参数, 并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结果估算了该地震的模拟烈度分布. 模拟结果表明, 于田MS7.3地震极震区的模拟烈度达到Ⅸ度, 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烈度图趋于一致, 相对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震动图中极震区烈度(Ⅶ—Ⅷ)偏大. 此外文中给出的烈度Ⅶ度及以上影响范围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地震动图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