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数据中心:GIS功能仓库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波  杨林 《地球科学》2010,35(3):357-361
许多组织和部门需要地理信息功能的协同与合作来完成一项工作.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领域的构件复用和协同.采用支持黑盒复用的基于构件软件框架,探讨了支持多粒度、异构GIS构件的功能仓库的关键技术.提出原子粒度、功能组件、功能插件、功能流程等多粒度构件组织;定义了统一的功能协议对异构功能资源统一管理和发布,以统一的方式进行配置和系统搭建,使运行时服务能够通过功能协议动态的发现和调用功能资源,并实现功能资源的定位与参数传递.功能仓库能够集成各种类型异构、来源异构的功能资源,实现这些功能资源在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和调用,最终基于工作流引擎与可视化建模工具实现地理信息功能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功能评价可视化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辅助专业人员进行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以区域地下水功能评价理论为依据,在Visual Basic 6.0环境中,开发研制了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可视化平台.通过数据输入、数学运算和数据输出等功能模块,实现地下水生态功能、资源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评价过程的自动化和可视化,并在华北平原滹沱河流域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软件操作简单,计算结果可靠,可为地下水功能区划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军红 《岩土工程技术》2005,19(6):271-275,280
结合国内水资源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沿及面临的问题,着重从系统目的分析、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三个方面来论述西南岩溶地区水资源信息系统的构建。系统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大部分组成。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数据更新修订功能、信息资料查询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绘图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北方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的自然属性,突出协调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的目标,从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与地下水功能的理念基础、评价原则和评价机理3个方面探讨二者的内在关联性,认为它们同源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都以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循环系统为研究主体,以保护生态与地质环境为目标,彼此相互促进和相互支撑.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合理确定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充分条件,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合理确定是实现地下水功能评价目标的必要条件;如果二者缺一,则地下水的生态功能或地质环境功能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耕地保护作为一个公众目标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耕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非生产性功能,包括农田耕作的传统文化、开放空间、农村独特景观、生物栖息、空气与地下水净化等公共自然福利的社会功能,也包括巨大的生态功能。耕地的这些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为社会公众共同分享,表现出明显的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是典型的公共物品,鉴于人们传统上对耕地生产的经济功能认识,所以,把耕地界定为准公共物品。既然耕地保护是为了保障全社会对耕地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的共同分享,那么耕地保护理应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与地下水有关的数据信息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地下水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结构,并将该系统所应实现的功能设计为数据管理功能、分析计算功能、图形功能、报表功能四大部分,分别对它们所完成的任务及各功能的开发思路进行详细阐述。同时以安徽省淮北地区为例,就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大规模的水资源调配利用引起了该区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变化。文章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地下水功能的方法,构建了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体系,对单项功能和综合功能进行了5级划分与评价,并依据评价级别分别指出地下水应用前景,结果与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状况相适合,可作为该区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石为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具有压电性、热释电性、远红外辐射和释放负离子性等独特性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与其他材料复合,可制得多种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环保、电子、医药、化工、轻工、建材等领域,已成为一种高附加价值的新型工业矿物,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国的电气石功能矿物的产地达150多处,有80多处电气石的储存量在数千万吨以上,所以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对电气石功能矿物的高性能利用以及新型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电气石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1)
文章论述水文化的基本概念以及水文化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具有广泛功能的水文化在旅游发展中,主要具有孕育功能、教化功能、传承功能和审美功能,以水文化为内涵,集休闲、文化求知为一体的旅游型式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CGIS数字地质报告编制软件最大、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原始数据(如钻探资料、测量、测井和观测点数据)自动或者人机交互生成相关地质图形的功能,以及对图形的动态修改功能。自动成图功能大大缩短了地质图件的成图周期。  相似文献   

11.
广西龙虎山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样带法沿海拔梯度调查了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常绿植物功能群及落叶植物功能群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分析表明:乔木层α多样性垂直格局没有随海拔变化的明显规律;乔木层α多样性垂直格局在常绿植物功能群与落叶植物功能群之间差异较大,而在常绿植物功能群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之间比较一致;乔木层β多样性垂直格局在群落、常绿植物功能群、落叶植物功能群之间大体一致;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是垂直梯度上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及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垂直梯度环境因子不同响应的结果。地形和岩性的生态梯度分析表明:α多样性垂直格局与地形变化较一致,但没有随岩性变化而变化的明显规律;群落β多样性、落叶植物功能群β多样性与常绿植物功能群的β多样性垂直格局随岩性变化的趋势大体一致,但没有表现出随地形变化的明显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基于软件即服务架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四级模型中有关功能可配置、可扩展和多用户效率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功能可配制的GIS服务引擎模型框架,并介绍了功能可配制的GIS服务引擎的核心技术——工作流技术、功能仓库技术、搭建与配置技术、权限管理技术等,同时给出了一个基于功能可配制的GIS服务引擎技术构建遥感影像系统的应用实例,为软件即服务这一新的软件应用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泉州市地下水功能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泉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依据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分技术大纲,选取了地下水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驱动因子、状态因子和响应因子,综合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环境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将地下水功能区划分为开发区、保护区和保留区,并以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以防止泉州地下水污染和海水入侵为控制目标,依据地下水的...  相似文献   

14.
水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及关键支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键支撑技术,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由于水生态系统日益恶化,与水相关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成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的热点.从水的生态服务功能内涵出发,对水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中的识别、评价方法及驱动机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水的广义与狭义的生态服务功能内涵和双层...  相似文献   

15.
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紧缺,自然湖泊湿地、天然植被绿洲和土壤盐渍化程度对地下水生态水位具有强烈依赖性,因此,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干旱区不同类型生态状况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关系的机制研究,构建了以浅层地下水埋藏状况为核心要素的"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它由地下水对自然湿地景观维持性、天然植被绿洲维持性、农田土地质量维持性及其隶属的6项要素指标构成;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指标体系可为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提供参考,同时还表征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地下水生态功能脆弱,生态功能较弱和弱的分布范围占示范应用区总面积的87.86%,地下水生态功能强、较强分布范围仅占5.07%.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保护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功能评价是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生态及地质环境的重要基础,而评价的关键是指标的选取。本文在遵循主导性、可度量、可操作、覆盖面广和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地下水功能的影响因素、表征特征,从地下水系统的驱动、状态和响应因子中筛选出地下水功能评价的指标,从而为地下水功能评价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集。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94-597
运用原位分析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配套的背散射电子像功能,特征X射线线扫描、面扫描功能,能谱仪鉴定功能以及电子探针波谱分析功能等,取得里伍铜矿Au、Ag、Se、Te、Bi、Co等伴生成矿元素的载体矿物形貌照片、能谱图,线、面分布图像及各元素含量特征,初步查明了里伍铜矿中伴生成矿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成果对矿山选矿、矿产资源合理综合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盘锦湿地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对盘锦湿地的调查研究,参照国内外湿地生态评价的指标和方法,选用反映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生态保护功能和社会文化价值的12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盘锦湿地进行生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盘锦湿地整体生态环境较好,其中均化洪水功能、调节气候功能、旅游观光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等功能,在决定湿地价值时起着重要作用.评价结果CEI值为0.7082,在(0.7,1]之间,表明盘锦湿地整体生态环境较好.针对盘锦湿地,地面沉降问题、地表土壤、植被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地下水过量开采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林林  徐周 《地下水》2012,(1):182-184
基于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陕西主要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分析,经过实证测算,发现除了西安之外的城市城市流强度普遍较低,说明对外服务功能薄弱,城市之间联系较少。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陕西十个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对外服务功能较强区、对外服务功能中等区及对外服务功能较弱区三类。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流域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重要调节器,在维护流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旱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是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科学认识和理解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对流域湿地恢复保护、水资源综合管控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概念与内涵,剖析了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时空变异性、阈值性和多维性三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湿地土壤特性、植被特征和初始水文条件等内在因素和流域特征、降雨特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外在因素),探讨了流域湿地不变情景下和变化情景下水文调蓄功能评估方法,并介绍了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定量评估模型与应用情况。最后,从学科发展和实践需求的视角提出了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未来亟需加强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