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万良 《地质论评》1989,35(4):355-358
层控矿床是一种产于一定地层层位中的非岩浆热液矿床。矿源层的存在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内因,后期的构造活动、地热增温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外因。构造活动、地热增温使矿源层中的地下水更加活跃起来,并萃取其中之矿质而富集成矿。文中还讨论了层控矿床与沉积矿床和其它成因的热液矿床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2.
层控矿床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在50年代末,我国即有人倡导同生成矿论。1972年24届国际地质大会采用“层控矿床”这一术语。70—80年代,欧美、苏联、中国部有这方面专著出现。在矿种上,层控矿床已由Cu、Pb、Zn、S等扩展到W、Sn、Au、Mo和多种非金属矿床。层控矿床已成为国内外矿床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但对“层控矿床”的概念,认识迄未统一。  相似文献   

3.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守忠  孙超  黄林日 《地质与资源》2005,14(1):37-42,70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层控特征明显.通过对矿床地质、成矿元素Zn/Pb比值、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微量元素、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征、矿源层特征等的讨论,认为本矿床为一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沉积作用是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改造作用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因素.珍珠门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4.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层控特征明显.通过对矿床地质、成矿元素Zn/Pb比值、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微量元素、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征,矿源层特征等的讨论,认为本矿床为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沉积作用是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改造作用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因素.珍珠门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层控矿床分类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述,论述了作者们近年来研究湖南省泥盆系层控矿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沉积—改造型(简称改造型)、后成渗滤热液型(简称渗滤型)和岩浆热液叠加型(简称叠加型)三大类;然后根据矿种及成矿元素组合分成若干类,再根据矿体形态及矿体与赋矿地层的整合关系分成若干小类。并就湖南省泥盆系内产出的矿床作了具体划分,总结了各类矿床的特点与区分标志。改造型矿床主要是黄铁矿床,矿质来自泥盆系,成矿受沉积相和同沉积断裂控制,渗滤型矿床主要为铅锌、锑、金矿床,矿质来自下伏岩层,成矿受成岩后长期活动断裂控制,叠加型矿床主要为钨、铅锌、磁黄铁矿等矿床,矿质主要来自燕山期岩体,成矿受燕山期断裂和岩浆作用控制。该分类对指导层控矿床的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甫仁  匡跃求 《湖南地质》1992,11(4):278-284
本文从湖南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泥盆系各类层控矿床成矿有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成矿条件与控制因素,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元素的迁移、淀积与组合、分带规律以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层、相、位、源、障”五因素综合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层控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朱上庆 《矿床地质》1991,10(1):27-34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是矿床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层控矿床是受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层控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特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含矿建造和岩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有关。层控矿床的成矿时代,由于其成矿的复杂性和成矿时间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以地质一构造的巨旋回为准,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四期。层控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也具有明显的时控性和旋回性。  相似文献   

8.
层控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层控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矿源层类型、石油沥青演化、有机矿床成因及成矿温度、成矿流体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发展演化 以及层控矿床与古油藏的共生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变质作用矿床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申保 《地学前缘》1999,6(2):231-232
近代矿床学研究已初步摆脱经典和相对立的内生及外生作用矿床的研究范围,走向一个以整体地质环境为背景,以各种地质作用相互联系为基础的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从矿床的源区和源岩出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特别是与挥发组分的参与相结合,追溯其矿床的形成过程。变质作用矿床是一类中间型的矿床,属于近源迁移型。在原有地壳中含矿建造和矿源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它的后期混合岩作用过程,并通过变质作用传导体制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流体的参与,形成一系列由前变质矿床直至混合岩化期后矿床。文中对影响变质作用矿床的控制因素及其地位作了扼要的叙述,进行了变质作用分类的探讨,并从其传导体制中出现的热流及其形成环境上,与岩浆型花岗岩期后热液型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雄黄雌黄矿床类型、成矿机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雄黄雌黄矿床,根据成矿作用、地质产状、成矿地质构造环境和地球化学特点分为三大类七种类型。即层控型(下关式单一雄黄矿床,水落式多金属雄黄矿床)、热水沉积型(界牌峪式雄黄雌黄矿床,松潘式金砷矿床)、热液型(石峡式辰砂、雌黄矿床,王庄式辉锑矿雄黄矿床和宁陕式金、钨、铊、雄黄矿床)。三大类矿床成矿机制各异。应在适宜的地层、大地构造区域,根据有利的矿物、地球化学等信息寻找该类矿床。  相似文献   

11.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如恒 《辽宁地质》1999,16(1):43-56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矿床的描述模式、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等4个方面探讨了西秦岭褶皱系层控矿床的共生规律,指出该区层控矿床的共生规律与西秦岭褶皱系地槽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其褶皱系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之间分界深断裂带的活动规律则是控制该区层控矿床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一个热水沉积锑矿床——以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明道 《贵州地质》2008,25(1):26-30
笔者通过对晴隆大厂锑矿床实地调查研究,不仅发现辉锑矿在"大厂层"岩石压实、固结成岩阶段结晶低温热水沉积成因的直接标志,而且还对"大厂层"空间分布、垂向结构、组成特征、矿化阶段、形成环境和成矿时间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是中二叠世末期峨眉地幔柱活动早期局限海湾浅水环境低温热水域成岩成矿作用叠加而形成的热水沉积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14.
试论李伍铜矿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伍铜矿床是一个富铜矿床,在成因上长期存在争论。本文以野外观察资料为基础,着重从含矿建造、矿床地质特征、矿石微量元素、硫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成矿物质来源等,较系统地论证了李伍铜矿床的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提出了该矿床是在海底火山喷流─同生沉积形成“胚胎矿”或“贫矿层”的基础上,经区域变质作用改造,富集生成。区域变质晚期阶段的构造动热变质作用对矿质再它集起了极积作用。矿床的成矿金属物质主要来自火山喷发活动,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所含的重硫与火山硫的混合源。故此类矿床应称为“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15.
邵世才  李朝阳 《云南地质》1996,15(4):345-350
扬子地块西缘灯影组层控铅锌矿床是该区最重要的一类矿床。成带分布,受构造控制,具明显的后生特征。所有矿体均产在灯影组碳酸盐建造顶部,并靠近下寒武统砂页岩建造、受岩相组合(地球化学障)的控制,属多源混合后生热液成因层控矿床。根据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本区灯影组具备形成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层控铅锌矿床(sedex)是一种在世界分布很广的最重要的锌铅矿床之一,是一种海底喷气的沉积型矿床。本文简单介绍了澳大利亚和冀东高板河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的基本特征;把两地同类型矿床成矿基本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对河北元古界寻找层控铅锌矿床远景作了初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作者按照涂光炽教授的分类将福建省层控铅锌矿床划分为4种类型。本文对它们的地质特征、微量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组成的特征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对矿床的矿质来源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湖南西部层控锑矿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鲍振襄 《矿床地质》1989,8(4):49-60
湘西层控锑矿床主要分布于雪峰隆起带的中段和东段。有两类产状:一为沿控矿地层自然延伸的缓倾斜整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床;二为沿控矿地层的断裂构造延展的陡倾斜交错脉状矿床。均共生金。矿床赋存于特定的控矿层位或岩性段,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深部,与火山喷溢作用有关,成矿与区域变质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严格受构造控制,属复理石一类复理石建造之火山沉积一变质热液类型。铅模式年龄和中K-Ar同位素年龄主要相当于加里东运动早期,与区域控矿构造——雪峰隆起形成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19.
南岭泥盆系中层控铅锌黄铁矿矿床特征及其成因系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均 《矿床地质》1989,8(1):39-50
南岭泥盆系中的层控铅锌、黄铁矿矿床,在空间上受层位、岩相和构造位置的控制。不同矿床之间在矿体形态产状、矿石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微量元素、同位素组成和包裹体特征方面,具有系列演化特点。据此可以将这些矿床分为成岩、成岩-后生、热液叠加和混合热液等四种成因类型。它们是在控制因素相近,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和就位机制既有联系又逐渐演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属于同一矿床成因系列。  相似文献   

20.
沉积改造层控矿床包裹体研究与矿床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结合沉积改造层控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从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迁移富集和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沉积改造层控矿床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