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李四光教授关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的建立,是从认识山字型构造开始的。他是从事野外观察和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山字型构造进行了理论分析,奠定了从实验、理论分析各种构造应力场、形变场的基础,建立了山字型构造体系。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继后出现了多字型、辐射状旋卷构造形变场的研究,及歹字型构造应力场等探讨。但是迄今为  相似文献   

2.
北秦岭地区的构造体系主要为纬向构造体系,在其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叠加了它的变种首阳山弧形构造和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此外,祁吕贺山字型及北东向构造在本区也有零星分布。本文根据构造体系特征,结合地层、岩浆岩、矿产资料的综合分析,将本区铁、铜、多金属矿产划分为几个构造成矿带:武都山字型东翼反射弧多金属矿成矿带;老厂-红山梁帚状构造控制的铁矿田;首阳山弧形构造西翼北西西向铜(铁)成矿带;沙沟街-老铁厂东西向铁矿带和其它成矿带。以上主要热液-矽卡岩型(或热液复合)矿床或矿体相对富集部位有如下特征:矿床相对富集于反射弧顶部,帚状构造靠近收敛部位,反“S”型曲率最大部位,“入”字型分支交汇处及所夹之锐角区间。  相似文献   

3.
沙溪帚状构造型式的厘定及其控岩控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一、区域构造分析沙溪班岩铜矿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段北西侧,处于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东翼和新华夏构造体系以及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三大体系构成矿田乃至长江中下游矿带的基本构造格架。淮阳山字型前弧东翼主体重接于华夏系古褶皱带之上。据构造格局、地貌景观和岩浆岩带、火山岩带及成矿特征,东翼沿长江可分为数个紧密的隆起褶皱带。由弧顶向东边反射弧,可分为五个隆褶体:蓿松-庐枞、庐江-天长、苏家湾-滁县、九江-繁昌及铜陵-宁芜等隆褶体。呈右行左刊多字型展布,组成山字型东翼主体构造带(图1)。西翼亦有瑞昌-灵  相似文献   

4.
山字型构造为一种复杂的扭动构造体系,自从李四光教授提出以来,已有许多弹性解及数值解。本文以流变学理论研究了山字型构造的非稳定构造应力场,比较实际地反映出山字型构造体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生、发展及形成规律。 本文在解决混合边界条件的弹性解答前提下,采用对应原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出山字型构造的粘弹性解答。最后给出了山字型构造初期、中期、晚期的构造主应力迹线及等值线图(12幅),据此对三个时期的山字型构造各部位的构造形迹进行分析,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 地质力学研究现状地质力学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发现了众多的构造体系及其在陆壳中的定型性,定位性、定向性,确定了构造体系的三大类型和五种构造型式。即横亘东西的复杂构造带、走向南北的构造带和扭动构造三大类,以及多字型构造、山字型构造、旋卷构造、棋盘格式构造和入字型构造五种构造型式。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独特构造特征、成生时代及应力作用方式,并进而探讨了它们所反映的地壳运  相似文献   

6.
南岭正眩状山字型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分析及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四光教授对构造现象本质的认识,主要是根据区域构造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去了解当地所经过的地壳运动的程式。这一重要概念的形成,是从认识一些个别的、特殊的构造现象开始,而逐步得到深入和发展。二十年代初,欧亚山字型构造的提出,是认识山字型构造的开端,也是认识构造体系的萌芽。随后,在我国的江苏、广西等地,先后肯定了一  相似文献   

7.
旋卷构造及其他有关中国西北部大地构造体系复合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这篇论文中,李教授发表了他历年来对这问题的研究的累积。李教授对大地构造的研究及成果是我国地质工作中头等的贡献,母容多赘,兹仅引壕该文最后一节中一段以作介绍:“按照褶皱旋卷收敛方向表示旋转扭动内旋方向的规律,康藏歹字型体系、陇西旋卷增系,以及包容在、或牵涉在这两个体系中的宋梁山旋卷体系,文殊山旋卷体系,都一致地表示:在它们展布的范围内,整个地块发动过顺时针的旋动。最近在山丹地区,由於地震而发生的旋动的方向,也和这个方向符合的。包容在祁吕弧形褶带西翼中的多字型构造体系,和河西体系,都一致的表示:在它们分布地区的东面相对地向南扭动,而在西面相对地向北扭动。包容在祁吕弧形褶带东翼的多字型构造体系、中华夏体系、新华夏体系都一致表示:在它们分布地区的东面相对地向北扭动,而西面相对地向南扭动。就是说这两个构造体系一致地表示:伊陕台地的西部和阿宁台地的东部——即贺兰褶带分布的区域以及它东面和西面的地带——对祁连山方面和吕梁山以及太行山方面,有向南扭动的趋向。这种相对运动正是与构成拟议中的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所要求的运动方式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8.
构造体系有许多类型或型式,每一类型或型式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如排列组合的总形态像个“山”字的叫山字型构造,像个“多”字的叫多字型构造等。它们都是一定方式区域地壳运动的结果,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动力作用方式和不同形式的构造应力场。构造体系是在总结各种构造类型和型式的规律和普遍性的基础上产生的。鉴定构造体系类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与已知的标准构造型式进行类比研究。若与某  相似文献   

9.
构造体系的概念是通过实地观测、总结了各种构造类型,特别是总结了扭动构造型式的规律性和普遍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构造体系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具有独特形态的构造型式才是具体的东西.因此,可以说构造型式是构造体系的具体化构造体系是构造型式的概括和总结.通过鉴定构造型式才能认识构造体系.具有独自形态特征的构造体系的具体表象,称为构造型式.例如,一个构造体系的总体几何形态象汉文的"山"字,我们形象的称之为山字型构造;若象个"多"字,则称之为多字型构造,其他还有棋盘格式、人字型构造等等.但是,必须指出这些构造型式的划分并非仅据其几何形态,而是依据不  相似文献   

10.
个旧西区构造形迹可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分属五种构造体系。即东西向构造带属纬向构造体系,北东带分属新华夏系和“山”字型构造体系,北西带属“歹”字型构造体系,南北带属经向构造体系。 “歹”字型构造体系的红深断裂及发育其两侧的剪切断裂,是控制铅锌及伴生金银矿的区域性断裂;新华夏系及其与云南“山”字型体系的复合是含银铅锌矿的富集部位经向系及其与“歹”字型复合部位富集金(砷、汞)矿。  相似文献   

11.
歹字型构造体系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08年汶川8.3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2010年4月5日墨西哥7.5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2个或3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53 ~ 54 a,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   相似文献   

12.
沙河沿山字型构造展布在东经128°00′—128°55′,北纬43°20′—43°35′,即敦化县沙河沿地区。分布达1500km~2,属中小型山字型构造(图1),它的前弧和反射弧延展在横道河子——永乐屯——东二龙山一带,宽达6—8km。本文概述山字型构造各组成部分的形迹特点及其与区内岩浆活动、矿化之间的成生联系,并探讨山字型构造的形成时代。一、山字型构造各组成部分形迹特点沙河沿山字型构造由前弧、东西两翼及其反射弧、脊柱、盾地构成。 (一)地貌特点多数情况下,不同形态的区域地貌,往往是不同构造体系的反映。沙河沿山字型构  相似文献   

13.
山字型构造较佳条件及其地壳厚度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字型构造,虽然是地质力学中的重要型式,但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工作还不多,就所见到的来说,都是结构而迹线图象的讨论。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山字型展布地区结构面迹线的图象,并注意到山字型形成的条件。同时还对前孤隆起带的产生作了说明和计算。并据此提出了在山字型形成时期地壳厚度的估算值。在边界条件的确定上,一方面  相似文献   

14.
山字型构造体系的粘弹性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武红岭  王连捷 《地质论评》1990,36(3):193-199
本文使用马克斯韦尔粘弹性体的有限元法分析了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应力场、应变场和位移场以及他们随时间的变化。在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形成过程中,首先出现两翼、前弧及反射弧。然后,随着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发展变化形成脊柱。而地盾区则始终是处于稳定的低应力区。这个结果与实验室的模型实验结果很一致,反映了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实际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川西龙门山中段彭州式铜矿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其形成经历了晋宁期幔源火山沉积和褶皱变形、印支期-燕山期以来强烈的构造挤压和破坏。根据研究区地层形变的各种构造形迹,将区内构造体系划分为北北西向"多"字型和北东向华夏式两种构造体系。"多"字型构造体系是在晋宁期右行剪切作用下形成北东—北北东向的褶皱带,后经印支期-燕山期以来的左行旋转至北北西而保留至今,表现为黄水河群组成的复式背、向斜褶皱带;华夏式构造体系显示了印支期以来北东—南西方向强大的挤压,表现为前期的叠瓦状断裂和后期的"飞来峰"构造。两种构造体系共同控制着彭州式铜矿床的形成及改造。根据二者的平面展布形态、构造出露特征及其动力学标志,将其划分为包容和交接两种复合关系,即"多"字型构造体系包容于华夏式构造体系中,在研究区南部二者呈反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胜利-白溪测区位于湖南省新化县的北部,涟邵煤田涟源含煤区之西部。1974年4月至7月,我队和四川矿院师生在该区进行了普查找煤工作。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经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测区的多字型构造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从构成多字型的各项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组合关系与成生联系来看,又可进一步分出两个复合的多字型构造(图1):一个由走向北东~北北东方向的一系列褶皱和伴生的断层组成,命名为新化一圳上多字型构造;第二个由走向北北东的压扭性断裂组成,命名为胜利-白溪多字型构造。测区早石炭世测水煤系的展布不仅受到前一多字型构造的控制,而且也受到后一多字型构造的改造。如果掌握了这两个多字型构造的特征,对进一步找煤与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将测区多字型构造作一简要探讨,提供作今后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三纪以来,祁连山区的河西系、陇西系,祁吕贺兰山字型和青藏滇缅歹字型(以下简称山字型和歹字型)等构造体系仍在活动,它们的活动控制了该区的地震发生。本文依据重力资料、卫照解译、地貌形态、新构造运动、地震和温泉的分布,讨论了现今活动的构造体系,进而又探讨了活动性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米家沟红柱石矿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前缘弧西翼与秦岭东西构造带北秦岭褶带的复合部位,其上叠加有陇西系和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区内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以印支期为主,表现为强烈的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和褶皱运动。现将主要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阿拉善弧形构造体系,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西半部的阿宁盾地,由数条隆坳相间和互相平行的弧形构造带组成,呈向南突的似马蹄形。东翼以祁吕贺兰山字型的脊柱贺兰褶断带为砥柱,西翼反射弧的砥拄是以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前弧褶带西翼反射弧形式表现出来的。区域构造应力为南北向,以由北向南的挤压推动为主,这与西伯利亚地块往南楔入和推挤密切相关。该弧形构造体系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几乎同步形成、发展和定型。它始于晚古生代或更早,成熟于第三纪,迄今还在活动,控制着地震、盐湖分布。另外,该弧形构造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阿拉善地台活化的产物,经历过多旋回的复杂发展过程,多旋回的构造作用导致了多旋回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0.
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学习应用地质力学的原理,试将控制小秦岭金矿山字型构造体系加以分析总结。小秦岭金矿山字型构造体系是1966年我队在该区普查勘探金矿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时由于野外地质资料有限,没有进行总结。近十年来,在本区又进行了铁矿的普查与勘探工作,并填制了五万分之一地质草图。结合邻区有关单位资料,初步认为控制小秦岭地区含金石英脉的分布为一山字型构造体系。一、区域地质概述小秦岭金矿山字型构造体系,处于秦岭——昆仑东西复杂构造带北部边缘,与祁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