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福州地区地热资源储量大、水温高,水质纯净,富含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地热作为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历史优久。目前,借福州创建中国温泉之都之机,许多温泉旅游项目应运而生,但城区和郊县的分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资源的统一规划、综合利用和有效保护,一些企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进行开采,缺乏有效监管,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统一管理、全面规划、加强勘查、有偿配置,对合理开发与保护地热资源,促进温泉之都创建工作,支持海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济南北部地热田开发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热资源调查、热流试验、地热地质勘探等方法,对济南市北部古生界奥陶系热储地热田进行了地热开采技术条件分区、地热资源区划、地热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地热田内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是热源和水源的通道,且影响带内岩溶裂隙发育。该地段储水空间较大,施工地热井的成功率高,单井出水量大。地热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遵循科学的开采方案,设计合理的开采井深和布井间距,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热资源并延长地热田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3.
谢娜  喻生波  丁宏伟  张明泉 《中国地质》2020,47(6):1804-1812
甘肃省地热资源丰富,其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潜力。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地热资源分布概况,结合地区构造、地热水化学特征、地热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甘肃隆起山地对流型与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资源的赋存特征,并对两种类型地热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分布于河西、陇西及陇东盆地等,热储类型为裂隙型和孔隙型,热储层自元古宙至新生代均有发育,岩性以砂岩为主;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祁连山和西秦岭造山带,热储类型为断裂破碎带,岩性以花岗岩为主;通过潜力计算得知,全省热量开采系数≥0.4的仅占29.17%,表明目前甘肃地热资源开采程度较低,开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天津滨海新区地热与石油资源同盆共存。为了更合理地开发油田地区地热资源,有效降低深部地热资源的开发风险,通过对油区深部东营组的地热资源热储、地温场、沉积相和流体化学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研究区东营组热储的富集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型计算了区内东营组地热资源100 a热流体开采资源量,并进行资源开采潜力评价。以开采潜力评价分区为基础,集成分析了地热资源有利勘探区应具的富油程度、规模大小、温度高低等要素的权重,对区内东营组地热资源有利勘探区进行分区。该研究对油区内深部地热资源的勘查及降低开发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热储埋藏条件、盖层、导热构造、地形地貌的总体特征,将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划分为湖州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湖州小梅口地热资源区和湖州苍山地热资源区3区。通过计算区内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热储中的热量、热储中岩石的热量和热储中水的热量,得出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热储中的热量是现有7口地热井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的1162倍,其中,热储中水的热量是现有7口地热井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的126倍,热储中岩石的热量是现有7口地热井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热能量的1036倍,研究表明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可利用的地热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初步预测太湖南岸地热资源区东西两侧广大区域内均有可能存在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可作为今后地热资源勘查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6.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深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法一直是寻找地热资源的主要手段,随着地热资源开采深度加大,常规电法已经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近几年来,我所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热资源勘查工作中完成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应用效果。这里主要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热资源勘查实例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南京市地热资源的开采现状,对地热资源科学管理、科学开发、科学利用等3个方面提出构想,以充分发挥南京市地热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地热资源是一种新型无污染能源,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内部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且具有易开采、利用的特点.但目前地热资源勘探的手段和研究方法单一,制约着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开发.而盆地地热场模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在油气成藏模拟中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在已有的技术手段下结合盆地地热模拟技术来提高勘探的精度.本文还探讨了以地温控制方程与地下热水水流方程相结合来建立模型,模拟盆地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福州地热田为例,试用地下热水开采、动态资料,结合区城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采用“水、热均衡法”预测福州热田2000年地热资源的前景。 一、热田特征 福州地热以其分布于市区、埋藏浅、水质好、水温高、水量丰富而闻名。热田分布范围北起树兜,南至王庄;西自五一路,东达六一路,南北长五公里。东西宽一公里,呈北北西向展布。其热储层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渭河盆地热背景、资源量、热储层、开发利用现状及开采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渭河盆地莫霍面上隆,岩石圈厚度薄,沉积层生热与深部热流传导的热量导致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异常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安、渭南、咸阳等地。盆地地热资源储量高、用途广,但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研究机构、政府和产业部门等联合出台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以规范市场、确保安全绿色高效生产。当前和未来渭河盆地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主要是采灌结合与深井地埋管相结合的方式,深井地埋管开发是地热开采的新思路,也是今后技术攻关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丽萍  林建 《福建地质》2003,22(3):165-170
福州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家土地部门通知精神以及经济建设变化的实际情况,于2000年11月对市辖5区重新航空摄影,采用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进行变更调查,并利用SuperMap(杭州超图)软件建立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库。  相似文献   

12.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为主,但从目前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来看,其结构布局尚欠合理,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存在"采富弃贫、大矿小开、一矿多开、技术落后、安全条件差、资源回收率低"等现象,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效率,从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法:要求新建矿山在30万t/a以上,最低服务年限不低于25年,将目前的小型煤矿山减少到125个;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促进矿企产业升级;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改变采矿、选矿、冶炼方式,实现集约型经营。  相似文献   

13.
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与利用,具有资源、环境双重效益,可为煤矿企业提供一条转型发展路径。在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典型案例的总结,重点归纳了河北省关闭煤矿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塌陷水域综合利用、矿山公园模式、关闭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矸石山利用、井下空间利用等7类19种资源再利用推荐模式,分析了推荐模式选择因素,划分了资源类型。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问题类型及矿山区位差异,按照推荐模式选择原则,提出适合不同关闭煤矿山资源利用模式。综合考虑关闭煤矿背景条件和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对河北省主要矿区118个关闭煤矿提出了资源再利用途径。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存在的支撑条件不足、安全评价、支撑政策和管理办法欠缺、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技术指南欠缺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资源利用典型项目建设、及时掌握关闭煤矿综合信息、构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指南、开展相关治理工程做好资源利用统筹工作、加强科技投入和关键技术研发、树立矿井全生命周期理念并重视矿业资产的后周期管理及完善闭坑管理等建议,以期选择生态敏感性较弱、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便于协调开发利用的关闭煤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性试验和示范工程,系统构建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体系,实现关闭煤矿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地资源紧缺是威胁世界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类似于国内已经开展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概念及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 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不同管理阶段及其相关问题. 结合当前国家耕地总量平衡、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从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出发, 实证分析了土地生产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虚拟土概念及虚拟土战略下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框架. 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解决区域粮食安全的一些新思路. 建议: 在保证国家粮食基本自足基础上, 实行区域耕地总量弹性平衡政策; 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 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 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 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 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强开展虚拟土战略相关理论及其对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GIS的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apGIS为平台,二次开发实现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了重庆市矿产地和勘查项目库。该系统利用GIS技术合理规划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管理矿产开发项目,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6.
莒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工作是矿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一直落后于其他矿政工作。2010年以来,莒县循序渐进地开展储量动态管理工作,通过指标管理和现场实测核实等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资源开发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矿床工业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安徽地质》2014,(2):155-157
矿床工业指标是划定矿床储量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是衡量矿产资源是否合理利用的依据,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资源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结果。取消行政审批后,国家对矿床工业指标的管理出现了缺位,目前行业中对此争议较多。本文在叙述工业指标管理演变过程及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完善矿床工业指标制定与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深化对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现状的认知,更好地支撑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实践,在对不同类型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非常规水资源的术语和内涵,总结非常规水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量和开发利用模式,分析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底已达86.4亿m3,但在全国供水总量中的占比尚不足1.5%,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规划设计不到位、工程技术有短板等问题,制约着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发展。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迎来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Due to the ever-increasing demand on water resource, the pressure on its judicious utilization is also increasing. Besides being precious, this resource is also complex to manage on account of its dynamic behaviour. In India emphasis is being placed on making the local-level users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t the watershed level.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hat local-level organizations be strengthened by providing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management tools which are user-friendly, but still use all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to arrive at the appropriate decision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GIS-based overlay method for local-level planning, incorporating the sustainability aspects of watershed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has been taken in the Lower Bhangal Micro-watershed of the outer Himalayan range to demonstrate the approach of matrix/ranking and overlay methods to delineate priority areas for watershed management plan.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遥感信息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4,23(2):175-178
遥感信息是对自然界的反映,它具有宏观、动态、准确、快速的优点,可以及时提供动态数据。基于遥感信息,对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的信息,将原来个数较多而且彼此相关的变量转换为新的个数较少而且彼此独立或不相关的新变量。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