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从屏幕色到印刷色的转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纽纶堡方程基础上,提出两种从屏幕色到印刷色的转换方法,通过理论计算证明塑解纽纶堡方程(逆解法)的值与纸张上印刷色网点百分比的吻合程度;又从网点扩大理论出发,提出将逆解值换算成胶片网点百分比的计算方法(逆解值修正法)。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屏幕颜色印刷色谱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制作了计算机屏幕颜色印刷色谱,对计算机屏幕色谱各色块与最后的印刷色谱上的对应色块进行色差计算,通过对屏幕色谱进行多种途径的调校,使色块色值在标准范围之内,实现了所见所得效果。该色谱对于电子出版软件内设色是一处重要的参考,该图显示调整方法是获得计算机图像屏幕打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真  崔虎平 《测绘学院学报》2000,17(3):210-212,215
彩色屏幕地图是以R、G、B色空间表示,彩色印刷地图是以Y、M、C、BK油墨色空间表示的。因此彩色屏幕地图成为印品必须经过色空间的转换。黑版的确定是色空间转换的难点,文中论述了是在Neugebauer三色转换方程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获得的一种黑版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屏幕地图是以R、G、B色空间表示,彩色印刷地图是以Y、M、C、BK油墨色空间表示的.因此彩色屏幕地图输出成为印品必须经过色空间的转换.黑版的确定是色空间转换的难点.文中论述的是在Neugebauer三色转换方程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获得的一种黑版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EFI Color XF和Heidelberg Prinect Colorproof Pro两种数码打样系统生成特性文件的差异。应用系统的色彩管理功能对打印机进行基础线性化并创建特性文件,从色域、标准测量表中色块的色差和屏幕软打样效果比较两种数码打样系统生成的打印机HP Design Jet5500特性文件。色域包含了印刷标准特性文件的大部分色域,可满足打样及印刷的一般要求。两种系统生成的打印机特性文件在色空间转换后对应色块的色差为2.84,在粉红色和暗调区域色差相对较大。观察者的目视结果平均值为2.1,标准方差为0.568,屏幕软打样的效果介于有细微差异和没有差异之间。实验表明,两种系统生成的特性文件都基本符合数码打样中设备特性文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地图的屏幕设色与出版设色有着根本的区别。一幅地图,如果只用作屏幕显示,可以用RGB模式设色,且遵循“后绘在上,最上可见”的原则,但是,若用于印刷出版,设色时必须根据要素的实际情况,按CMYK或专色模式设色,且屏幕上观察到的颜色与印刷后的颜色不一定一致。从分析矢量图与栅格图的特点入手,提出这两种类型地图在设色模式和处理压盖关系等问题上的技术方法,此技术方法对基于出版的地图要素设色与压盖关系处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令人鼓舞;在地图制印领域里,先进工艺层出不穷,有不少专业杂志登载了一些有关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地图四色印刷的优点,但究竟四色印刷与减色印刷的可行程度如何?在此暂不狂作评论,单从其工艺、适用性、经济等方面发表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减少印刷色数,以节约成本提高质量,一直是地图制印的重要课题。过去尽管采用了三色套印法(即全部普染色由淡蓝、淡红、淡黄三色的网线压出),地图的印刷色数仍然保持在6~8色左右。而分层设色地图由于其彩色整饰  相似文献   

9.
<正> 传统的地图印刷设色是采用专色印刷。根据地图要素的不同,用色也各不相同。如一般线划用色有黑、棕、蓝、红等,区域底色有黄、绿、灰、青钢等。还有的用公层设色,用到土黄、深棕、浅棕等色。这样的用色设计带来的问题就是地图的印刷色数过多,特别像一些专题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和地质矿产图,印色往往要达到十色以上甚至几十色,这就给印刷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且出图周期延长,精度难以保证,不利因素很多。  相似文献   

10.
赵增连 《地图》1992,(1):45-49
近年来,由于制印设备应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图像处理技术及大量新型印刷材料的出现,导致了地图制印工艺突变:由PS版四色印刷替代传统的蛋白版专色印刷。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内外地图四色印刷都处在研究阶段,大体可分为两类:①手绘彩色地图,经电分机分色获得地图四色软片,再进行四色印刷。但由于手工彩绘的局限性,地图产品不理想。②将出版原图与电分机的附属设备TG-200电子平调发生器连接使用,在彩色显示器上调出由电子  相似文献   

11.
地图投影反解变换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常地图投影反解变换有2种方法,即多项式拟合法和投影方程解析法.多项式法利用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对应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求解地图投影反解变换的多项式函数,其优点是反解模型与地图投影无关,算法具有通用性,缺点是反算精度较低.解析法根据地图投影正算公式,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解方程求得地图投影反解变换解析式,其优点是反解变换精度高,缺点是解法复杂.本文利用计算数学方法,根据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数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图投影反解变换方法,双向迭代逼近法(BDIRA).具有反解变换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算法通用和GIS软件编程实现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Neugebauer方程组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始的Neugebauer方程组基础上,引入修正系数nx、ny、nz,可很好地反映油墨层及纸张的光散射和吸收作用及工艺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了Neugebauer方程组对实际印刷过程的描述精度。本文基于最小二乘原理,通过对一定数量目标色块三刺激值的匹配,精确确定了Neugebauer方程组修正系数nx、ny、nz。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不涉及模糊度和整周跳变问题的短基线解算方法。用自编软件对实际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对于一般静态短基线解算,平面精度达到2mm左右,高程精度达到5mm左右。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后方交会最小二乘解法需要良好的外方位元素初值。在无初值或者初值不够精确的情况下,最小二乘迭代不容易收敛。在近景摄影测量或者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往往不提供良好的初值,无法适用传统的后方交会解法。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应性矩阵的后方交会直接解法,在不需要初值的情况下,获取外方位元素的直接解。该方法根据单应性矩阵所描述的平面几何关系,利用单应性矩阵内在的约束条件,将后方交会问题转换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的求解问题。该方法受舍入误差影响小,在无偶然误差的情况下,解算精度能达到10–9量级,能够避免传统直接解法计算复杂的问题,为传统的平差迭代解法提供良好的初值。此外,在多个控制点共面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直接获得外方位元素的精确解。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倾角拍摄的情况下,该方法均能够获得稳定的外方位元素,为后续的后方交会最小二乘算法提供良好的初值。采用本文方法计算的初值参与平差,能够达到与人工给定初值平差一致的精度,且迭代收敛速度是人工给定初值平差的2倍以上。在控制点共面的情况下,该方法的反投影精度能够达到亚像素级,且精度优于大部分主流的直接解法。  相似文献   

15.
面积率α幂修正Neugebauer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目调地图彩色印刷颜色再现 ,由于光在油墨和纸张第一表面上的反射和光在油墨和纸张内部的多重反射 ,将产生网点在转移过程中面积率的扩张和亏损。这一效应将破坏原始 Neugebauer方程关于色块三剌激值和网点面积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本文作者提出面积率 α幂修正的 Neugebauer方程 ,对于三色和四色印刷过程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求解静地轨道GEO(geostationary orbit)卫星Hill方程摄动解的分析型方法。根据地固坐标系下GEO卫星运动的特点,在其定点处把摄动力进行泰勒展开,通过选择特定的参考轨道获得了GEO卫星的地球扁率摄动解。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将拉普拉斯变换运用于GEO卫星的Hill方程,得到了一组可用于求解摄动分析解的递推积分公式。通过逐次趋近的方法,利用这组积分公式可以有效地实现由低阶解推求高阶解。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的直接解法。该方法不仅不需迭代,而且由于顾及了二次项和三次项的影响,参数估值的精度优于传统的线性近似时参数估值的精度,且易应用传统的精度评定理论进行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18.
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问题的一个直接解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构建“数字地球”、“数字国家”等数字化科学工程的基础是数据[1 ] ,其数据具有多源、多维、多种类型、多种时态、多种精度并具有非线性特征等特点[2 ] ,首先要进行数据处理并应采用全新的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法[3] [4] ,数据处理方法的核心是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问题参数估计的函数模型及其解算方法 ,迄今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作者前期研究、提出的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函数模型参数估计迭代法求解[5] 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种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模型参数估计的直接解算方法 ,将问题分离 ,把待求参数减半 ,直接求解。从而大大降低求解问题的维数 ,大大减少计算难度和计算工作量 ,这是国内外首次研究提出的一种比迭代法更快速、更有效、更科学的解算方法。为多源、多类、多时态数据处理开辟了一新途径 ,也大大扩大了广义非线性动态最小二乘法的应用面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变形极坐标法定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变形极坐标法定点问题(危险区域、多值或双值解),根据规范和待定点P的性质,排除危险区域、多值或双值解的产生,论证对变形极坐标法定点的可行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构造性方法证明了拟线性抛物型方程边值问题的T—周期古典解的存在性,同时证明了T—周期古典解的比较原理和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