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祝贺《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苏用能(广西气象台南宁530022)在《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广西气象台全体气象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多年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广西气象》一直以来对我台的气象科技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
中心台业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牛志敏(兰州中心气象台730020)编者按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事业发展十年规划》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全省气象部门在“八五”期间进行了省地级实时预报业务系统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地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了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年度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项目负责人 1994 广西人工降雨业务试验研究 一等奖 广西区人降办 广西区气象台 杨振球 1994 广西天气分析及预报技术方法研究 一等奖 广西区气科所 蒙远文 1994 北部湾北部海面强风预报专家系统 二等奖 广西区气象台 黄香杏 1994 钦州沿海台风路径客观预报研究 二等奖 钦州地区气象局 卢保祥 1994 广西天气与低纬环流研究 二等奖 广西区气象台 吕兆BA33 1994 广西原料蔗产量、蔗糖分及最佳榨期预报研究 二等奖 广西区气象台 吴全衍 1994 桂林地区寒露风中期天气预报系统 三等奖 桂林地区气象局 唐宜科 1994 红水河流域致洪暴雨成因分析和预报方法研究 三等奖 河池地区气象局 班荣球 1995 广西减灾防灾天气预警系统 特等奖 区气象局 林少雄 1995 广西重大旱涝冷害等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及防御对策研究 一等奖 区气科所 王根富 1995 冬半年中期(3~5天)北部湾海面强风预报业务系统 一等奖 区气象台 高安宁 1995 广西通志*气象志 一等奖 区气象学会 张玉坤 1995 广西台风致灾的防御对策研究 二等奖 区气象台 吴兴国 1996-1997 GX-1型电解水制氢设备技改成果\+* 一等奖 气象装备中心 殷怀友 1996-1997 华南登陆台风暴雨增幅(特大~暴雨)诊断预报方法研究 二等奖 区气象台 吴兴国 1996-1997 广西减灾防灾天气预警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 二等奖 区气象台 粟华林 1996-1997 小区域农业气候区划微机动态模拟及引种布局决策系统 二等奖 区气科所 易燕明 1996-1997 全区气象中心网络信息自动交换系统 二等奖 区气象台 那基坤 1996-1997 《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和前汛期5~6月大暴雨过程》3~5天MOS预报业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吴仁才 1996-1997 《春季南支槽活动及其暴雨天气的研究》 三等奖 区气象台 梁志和 1996-1997 广西重大天气过程短期预报警戒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黄海洪 1996-1997 中尺度套网格滤波分析物理量诊断业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林开平 1996-1997 玉林地区名特优水果农业气象计算机服务系统 三等奖 玉林地区局 刘 流 1996-1997 XW-1型相位均衡器 三等奖 区气象台 唐少华 1996-1997 天气预报稿编辑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周 飞 1996-1997 石山区春玉米套种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四等奖 百色地区局 黄海平 年度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单位 项目负责人 1996-1997 五倍子综合技术开发 四等奖 百色地区局 陆家春 1996-1997 苍梧荔枝生长的气候条件分析及发展规划研究 四等奖 梧州地区局 麻振吉 1996-1997 近四十年广西气温变化诊断分析 四等奖 区气候中心 苏 志 1996-1997 近四十年广西降水变化气候诊断分析 四等奖 区气候中心 李英梅 1996-1997 长年代历史资料序列审查订正软件 四等奖 区气候中心 王 红 1996-1997 温州蜜柑花果期主要气象灾害预报及防御对策研究 四等奖 桂林地区局 唐宜科 1998-1999 广西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合理利用 一等奖 区气象局 广西区划办 百色气象局 庞庭颐 1998-1999 广西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中期预报研究 二等奖 区气象台 梁志和 1998-1999 人工智能气象业务系统在广西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 二等奖 区气象台 杨望月 1998-1999 早稻旱育稀植育秧田间小气候效 应研究 二等奖 玉林气象局 匡昭敏 1998-1999 121天气预报自动答询系统 二等奖 区气候中心 罗荣能 1998-1999 713雷达加装智能发射装置 二等奖 梧州气象局 黎 植 1998-1999 广西长期低温阴雨过程中期预报业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象台 林开平 1998-1999 广西气候综合服务系统 三等奖 区气候中心 况雪源 1998-1999 广西甘蔗合理施肥专家系统 三等奖 气科所 区糖业公司 广西甘蔗研究所 秦江林 1998-1999 广西早稻播种育秧农业气象条件预报研究 三等奖 区气象台 谭宗琨 1998-1999 地县网络终端业务操作中文平台 三等奖 玉林气象局 黄永森 1998-1999 饲养“七彩”山鸡推广 四等奖 柳城气象局 陈旭初 1998-1999 果子狸繁殖与推广 四等奖 柳城气象局 陈旭初 吕 平 (科教处供稿)  相似文献   

4.
韶关市气象台业务自动化建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在气象部门的及时应用,韶关市气象台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预报业务的实际和需要,建立了多个业务自动化系统,使日常预报业务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应用各种气象信息,为提高预报水平,更加及时有效的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加强气象业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提高业务质量、加速气象现代化的关键。据统计,我区未经正规训练的气象人员约有三百余人。望各地区气象台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办好各类短训班。  相似文献   

6.
(1998年5月13日)刚才听了气象工作情况,参观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业务工作流程。我说几点意见:第一、整个山东气象事业发展很快,有了很大发展。刚才参观了气象台,什么叫现代化?这就叫现代化;什么叫高科技?这就是高科技;什么是信息时代?你们的这一套信...  相似文献   

7.
广西区气象台是一个集天气预报、大气探测、气象通信、农业气象等为一体的有230多名干部职工的大台,担负着为区党委、区政府领导决策服务和指导全区台站业务服务的重任,业务范围广,任务繁重。1992年以前业务现代化建设进展缓慢,专业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一直徘徊在年收入20万元左右,事业经费严重不足,职工福利待遇较低,人心涣散,严重地制约着气象事业的发展。因此,搞好区气象台的结构调整,将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开发的一实时报文分发处理系统,该系统对卫星广播下发的各种常规气象资料实时地进行挑选、分发处理,为广西气象台内各实时业务系统及专业服务提供资料保障;同时监测广西气象台发往北京主站的各类常规资料的返回情况,以确保资料的发送成功.  相似文献   

9.
杨帆 《广西气象》2002,23(B12):10-11,15
介绍新开发的一实时报文分发处理系统.该系统对卫星广播下发的各种常规气象资料实时地进行挑选、分发处理,为广西气象台内各实时业务系统及专业服务提供资料保障;同时监测广西气象台发往北京主站的各类常规资料的返回情况,以确保资料的发送成功。  相似文献   

10.
刘志明  丁若洋 《气象》1992,18(7):36-39
一、前言 地(市)级气象台在省以下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如何建设向上与省台STYS系统接口,向下与县级系统相联具有较强指导功能的地市级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是省以下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江西省气象局和九江市气象局在九江市政府的支持下,从1990年开始,开通了南昌到九江的气象专用电路(租金由地方财政支付),在九江市气象台建立了省台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气象业务现代化设建起步较迟,但近几年来,区局党组为了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把抓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看成是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进而提高服务效益的必由之路,看成是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工作的新路子,较好地统一了全区气象干部职工的思想,提高了大家抓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因此,各级领导能较自觉地把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纳入  相似文献   

12.
一、航空气象机构的组织概况日本的航空气象工作由气象厅直接领导,各级航空气象机构是气象厅组织系统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航空气象业务系统。在东京管区气象台之下设有一个航空地方气象台,作为航空气象业务的中枢。另有9个航空气象站,53个机场分站和82个为航空提供天气实况的气象通报站。这些部门分别隶属于各管区气象台、地方气象台和气象站领导。航空气象业务工作的全盘计划由总务部的航空气象课制定,航空天气预报和通信业务由预报部负责,气象仪器、观测技术和气候资料整编由观测部负责,有关航空气象的技术发展和科学研究工作由气象研究所负责。  相似文献   

13.
朱喜林 《山西气象》1994,(2):58-62,64
90年代美国气象科技的发展计划简介朱喜林(山西省气象台030006)美国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总体上来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美国气象局一直在组织人力研究90年代现代化建设的设想,并据此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了解美国国家气象局现代化建设规划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近年来,我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使业务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不仅改善了气象装备条件,而且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业务服务的发展。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市级气象台现代化设备的总体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设备分散没有形成网络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并仍维持传统的作业流程。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15.
省气象台近十年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简况何广林,景东侠(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我台气象通信事业近十年来,在全国改革大潮推动和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通过全台职工的共同努力,在通信常规业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为我省气象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16.
介绍利用VB 6.0语言编程研制开发并已经投入业务使用的广西区域重要天气要素图自动填图系统,分别介绍了系统基本功能、编程技术要点和推广应用前景.该系统的业务使用,彻底结束广西区气象台手工填图的历史,促进了业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能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把基层气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十二月,重庆市气象台已在峥嵘岁月中,走过了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风雨历程,重庆的气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呈现出生机蓬勃的喜人形势。——建成了接近省级气象台,具有一定现代化技术装备,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气象业务系统。——气象服务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拓展,其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业务技术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台站面貌焕然一新。——气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9.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通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把基层气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来,我区海洋气象事业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迅速的发展。解放前,我区海洋气象事业是一片空白,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1952年在北海建立了气象站,1954年成立了气象台,197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气象业务,组建了海洋气象台。目前,区海洋气象台已建立了上下结合,比较完整的天气预报服务系统;建立了以北海为中心,由三个地面观测站,一个高空探测站,一个天气雷达站和一个卫星云图接收站所组成的综合探测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先进的能及时准领地向有关部门传递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的通讯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