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克先 《水文》2001,21(Z1):25-27
采用b m加权平均法计算相应水位有可能产生难以接受的误差,其主要根源是某些特殊断面岸边测流水位对应河宽与相应水位对应河宽极不一致,提出了用迭代算法加以改进,经验证,误差明显减小,可作为现行b m加权平均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李克先 《水文》2006,26(6):60-62
现行相应水位的计算误差影响了高洪条件下多线多点测流方法的实施,主要根源在于计算方法中为求简单的公式形式而采用了有可能与实际偏离过甚的概化。本文提出一种相应水位计算的新方法——“流速改正法”,将一次测流中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测速值统一改正成某一“瞬时水位”的垂线平均流速,并通过对其相应“瞬时流量”的计算辨识相应水位值。结合实例的计算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高洪测流的水位变化,同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良好的误差特性,是一种较为适用的相应水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吉俊峰  马永来等 《水文》2001,21(3):42-44
主流平均流速法是通过实测主槽部分断面面积的主流区内3-5条垂线流速,计算出断面流量的一种测验方法,该方法的实施可有效缩短测流历时,能够完全整地控制洪水过程呼水位流量关系的转折变化。以具有代表性的范围口水文站为例,探讨了主流平均流速法在黄河下游宽浅河道断面洪水测验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在用加权法计算相应水位时,必须知道每一垂线上测速时的水位,这些数值是根据下面三个方法得来的: (1)每测一垂线时,作基本水尺的直接观测。(2)每测一垂线时,记载其相应的时间,再以测流起迄时间及起迄水位插补计算。  相似文献   

5.
《水文》1957,(2)
“水文测站暂行规范”规定输沙率测验的目的,在于精确测定通过测流断面的实际输沙率,并据以计算断面平均含沙量。單位水样含沙量取样目的在于掌握河流含沙量的变化过程,再根据它和断面平均含沙量的关系计算流经某一断面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江堤外移工程对防洪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浙江省温州市瓯江江堤外移工程为例,应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研究了堤线外移的不同工程方案对城市防洪的影响。该模型能够模拟瓯江与楠溪江交汇引起的复杂水流运动,以及多岛屿对水流流场的影响。验证计算表明,计算的潮位及18条垂线流速及断面流量过程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误差均小于10%。因堤线外移的部分大多位于河道岸线的凹囊,适当外移可使河道岸线更趋平顺。100年一遇洪水时,瓯江大桥至鱼旗山堤线外移曲线方案1与直线方案2分别使屿头山-梅岙河段最高潮位壅高0.03~0.04m及0.04~0.08m。多年平均流量450m3/s时,方案2使塔山至鱼旗山断面垂线平均流速增加6%~22%,工程段以外河段流速变化较小;方案1缩窄的河宽和拦截过水面积明显小于方案2,相应引起流速变化也较小。  相似文献   

7.
面积、平均水深相同的断面,形态不同,输水、输沙能力有较大差异。导得了断面特征值,包括表称流量、表称输沙率、表称含沙量、宽深比等的计算式。讨论了断面形态的变化及其表达方法。提出了几种平均水深的算法。讨论了常用的√B/H关系,认为用它来表达断面形态、判断变化性质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多层积宽测速方法是利用过河缆道设备测流的一种革新方法。它把水道断面划分4~5层,让流速仪在沿各等深层等速移动中连续积宽测速。在测法上改变过去布设垂线定点测速为分层积宽测速,计算上改变过去以垂线划块计量为分层划块计量。这种测法既能直接测到全断面各层流速,又可节省三分之二测流时间,并相应提高测流质量。一、对积宽测速法的认识积宽测速法是让流速仪在一定深度上沿全断面河宽等速移动中连续测速。在渐近移动的每一瞬时中,可视为在每一微宽上定点测速。  相似文献   

9.
苦草是鄱阳湖越冬水鸟的重要食物资源,为量化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苦草生境的影响,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和生境适宜度曲线,构建了鄱阳湖苦草生境数值模拟模型;对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变化进行了连续模拟,建立了苦草潜在适宜生境和水深≤4 m水域面积变化与星子站水位的定量响应函数;并据此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及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苦草潜在生境面积的影响。星子站水位15 m左右时苦草潜在生境面积最大,潜在适宜生境和水深≤4 m水域面积分别为1 703 km^2和2 336 km^2。三峡水库运用可有效保障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但其扰动幅度也明显减小,潜在适宜生境和水深≤4 m水域面积序列标准差在三峡运用后减幅分别达到27%和47%。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调控水位在其下闸蓄水期和长江上游水库蓄水调节期内宜分别控制在16 m以下和13.5 m以上,可保障潜在适宜生境及水深≤4 m水域面积与最大值相比减幅分别控制在20%和10%以内。成果明晰了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的定量影响规律,为江湖新水沙条件下鄱阳湖生态系统保育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长江中游受回水影响河段内河床调整引起的水位变幅,提出一种仅依赖水文资料的多值型水位—流量关系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单值型关系无法区分河床调整与回水因素的影响,而已有的多值型方法可操作性受限;长江中游河道断面的河宽与水深之间,以及流量与糙率之间都具有明显制约关系,依据这些制约关系对恒定渐变流方程简化,可得到上下游水位与河段内流量之间的多值型函数关系;确定出多年平均水位—流量关系之后,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之间的残差能够反映河床调整的影响;在长江中游3个不同类型典型河段的应用表明,河床稳定情况下的计算与实测水位之间决定系数R2值超过0.99,河床调整情况下,新方法更易识别水位变幅。  相似文献   

11.
冰期日平均流量的计算问题,是规范明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于1972~1980年先后在我省9个不同类型的水文站上,对有日变化的冰期流量的测流代表性时间进行了试验,通过分析初步获得了各站日平均流量的代表性测流时间,从而减少了冰期的测流工作量。本文拟以带岭水文站(集水面积660平方  相似文献   

12.
潮汐汊道形态动力过程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抒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12):1237-1248
潮汐汊道是潮流作用占优势的沉积环境之一。潮汐汊道系统的口门水道往往是天然航道,在海港建设上具有重要性。从动力地貌学的观点来看,口门水道形态特征和演化研究涉及多种关键的海岸动力过程,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均衡态下的潮汐汊道的口门过水断面面积与纳潮量之间存在着幂函数关系,当用传统的O′Brien方法来确定幂函数曲线时,指数n的值变化范围较大,这是由于参与统计分析的部分汊道系统未达到均衡态而造成的;而应用沉积动力学方法,所获的n值稳定在1.15左右,能更好地代表均衡态断面面积。在断面形状上,小型潮汐汊道可以形成宽浅水道中镶嵌次级水道的形态,以适应沉积物输运和堆积过程,提高汊道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小型潮汐汊道具有不同于大型潮汐汊道的时间—流速不对称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在小型汊道的开发和整治工程上具有应用价值。由于口门断面形态是与口门水道和潮流三角洲的整体特征及其动态相联系的,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是水动力条件、沉积物输运和堆积过程、水道形态之间的反馈关系,以及与纳潮海湾充填同步的潮流三角洲的生长过程,从而使水道地貌演化能够被定量地模拟。  相似文献   

13.
潘飞 《水文》2001,21(3):40-41,49
根据河道洪水波的传播特征,忽略圣维南方程组能量方程中的惯性项,得到计算摩尔坡度的简化方程,根据稳定断面特性对方程中的水深坡度项进行模拟计算,并采用曼宁公式由已在的水位过程模拟不稳定流的相应流量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希灵  刘周  李夕兵  韩梦思 《岩土力学》2019,40(Z1):267-274
通过开展灰岩巴西劈裂和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探讨两种加载方式下岩石破裂声发射b值特性及b值计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累积计算b值拟合度高,误差较小;步距为5 dB时不同门槛值下b值随时间变化的总体规律基本一致,选择5 dB的步距和40 dB的门槛值计算b值比较合理,能够降低非岩石破裂信号对b值变化的影响。由动态b值的波动程度可以看出,在劈裂荷载下灰岩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0~40%)?c(?c为峰值强度)、(40%~90%)?c和(90%~100%)?c,而在单轴加载下可分为:(0~80%)?c和(80%~100%)?c两个阶段,且不同阶段岩石内部损伤的程度不同。在裂纹扩展阶段,相比单轴加载,劈裂荷载下动态b值增加较为稳定,但在整个破坏过程中劈裂荷载下动态b值波动更大,在单轴压缩和劈裂加载方式下b值的大小取决于灰岩破裂面上的结构性质及破裂模式。  相似文献   

15.
苦草是鄱阳湖越冬水鸟的重要食物资源,为量化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苦草生境的影响,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和生境适宜度曲线,构建了鄱阳湖苦草生境数值模拟模型;对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变化进行了连续模拟,建立了苦草潜在适宜生境和水深≤4 m水域面积变化与星子站水位的定量响应函数;并据此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及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对苦草潜在生境面积的影响。星子站水位15 m左右时苦草潜在生境面积最大,潜在适宜生境和水深≤4 m水域面积分别为1 703 km2和2 336 km2。三峡水库运用可有效保障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但其扰动幅度也明显减小,潜在适宜生境和水深≤4 m水域面积序列标准差在三峡运用后减幅分别达到27%和47%。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调控水位在其下闸蓄水期和长江上游水库蓄水调节期内宜分别控制在16 m以下和13.5 m以上,可保障潜在适宜生境及水深≤4 m水域面积与最大值相比减幅分别控制在20%和10%以内。成果明晰了水位变化对鄱阳湖苦草潜在生境面积的定量影响规律,为江湖新水沙条件下鄱阳湖生态系统保育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孙正兰 《水文》2019,39(6):52-58
淮河入江水道是淮河流域的主要行洪通道,承泄上中游70%以上的洪水入江。以淮河入江水道归江控制主要口门万福闸、太平闸、金湾闸近60年期间的实测资料,通过水位、流量、流速等要素分析淮河入江水道归江控制河段行洪能力的变化,以丰水年年最大流量和相应最高水位的关系曲线推求设计水位下的流量,并与设计流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淮河入江水道归江控制河段行洪能力多年来无显著变化;(2)万福闸的实际行洪能力达到设计标准以上,太平闸、金湾闸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宏  刘硕  万鲁河  孙夕涵 《冰川冻土》2015,37(5):1275-1282
受春季冰雪消融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河流会形成桃花汛期,期间河流的水位、水深和流场较其它季节会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对流域水环境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的利用产生影响.为科学地对松花江哈尔滨段在冰雪消融期水动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利用ArcGIS 10.0对DEM影像进行矢量化,在Delft3D-RGFGRID中创建正交曲线网格,基于EFDC模型建立松花江哈尔滨市段二维河流数值水动力模型.模拟了2014年1月-10月间的整个河段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水动力变化情况,根据哈尔滨市水文站2013年、2014年实测数据对模型的参数和模拟结果进行率定和验证,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最大相差0.33 m,相对误差<10%,吻合度高.模拟结果表明:整个江段平均水位在桃花汛期可达116.38 m,丰水期进一步上升至116.54 m,枯水期为115.64 m,平水期为116.23 m.朱顺屯和阿什河口断面水深在丰水期都明显大于桃花汛期,呼兰河口和大顶子山断面两汛期的水深几乎持平,大顶子山断面水深在各时期都较浅,附近易发生冰塞.朱顺屯、阿什河口、呼兰河口大顶子山桃花汛期流速分别为0.55、0.61、0.43、0.57 m·s-1;丰水期流速分别为0.59、0.66、0.47、0.63 m·s-1,各断面桃花汛期的流速与丰水期流速相当,略小于丰水期,流向平稳无涡旋.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河道水力要素随时间及空间演变规律,以便在不同典型水文年进行水力模拟和预测,可为松花江冬春季通航管理、水资源配置、水质模拟、水质目标管理、水环境容量计算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文》1984,(2)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端,祁连山的东南部,北以大通山、东以日月山、南以青海湖南山、西以阿木尼尼库山为界,形成一自流内陆盆地(见图1)。其流域介于东经97°50′~101°13′和北纬36°15′~38°20′之间,流域面积(包括湖区)29661平方公里,海拔高程在3193~5200米之间。青海湖形状近似梨形,最长109公里,最宽67公里,周长约360公里;水位3195米时的湖泊面积为4473  相似文献   

19.
朴昌燮 《水文》1989,(1):60-60,23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大多数水文站的缆道测流,通常使用LS25-1型旋桨式流速仪。流速仪安装在铅鱼头部,用“I”字形或“L”字形流速仪支架(分别见图1(a)、(b)),这种安装方法对水深较深、流速较大的河流是适用的。但对受到人工调节以及宽浅型河流,水深、流速变化较大,单独用LS25-1型一种流速仪测流是不可能的,同时也保证不了测流精度。在超过LS25-1型流速仪测量范围下限时,必须用LS78-2型旋杯式低速流速仪才能测到流速。由于LS78-2型流速仪的形状结构所限,使之不能安装在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一、流域概况峨眉径流实验站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山东麓的山丘地带,背靠海拔3092米的峨眉山主峰金顶。地理座标为东径103°20′,北纬29°30′。流域面积为8.44平方公里。流域内有6个自记雨量计测点,7个测流断面(如图1所示)。主河槽伏虎溪汇入大渡河支流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