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场电特性与防雷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雷电属于一种场电物理变化的现象。它的各种放电形式、量度取决于雷暴云电场,在大气电场中与地表面土壤电导率及地电场的变化强弱有关。所以若只考虑把建筑物及内部各种防雷接地电阻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不能满足预防和降低雷电所造成的各种雷害,提高其防雷性能。本文拟通过运用场电变化的几种特性探讨它在防雷工程中的应用。1大气电场与地电场对立统一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两个相互独立、且又相互影响并形成一种场电变化体系的大气电场与地电场。它们除了其它物理量的相互交换外,大气电场与地电场有电的交换(相互作用),雷电就是它们…  相似文献   

2.
通过了解2009年广东科技一等奖项目——《移动通信基站雷电主要引入渠道及防雷接地研究》的探索历程和创新成果,得出对防雷实践研究的以下看法:(1)加强雷电特性研究,完善国内标准;(2)明确研究方向,少走探索弯路;(3)实践中不断检验新技术,切实减少雷害发生;(4)防雷减灾管理机构应在实践研究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3.
该文利用闪电低频电场变化阵列和广东省电力雷电定位系统,结合广州番禺气象雷达站单站资料,对2017年6月3日广州从化地区1起雷灾事故,从雷暴天气、周围环境以及闪电发展形态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此次雷灾事故是由"晴天霹雳"BOLT放电过程造成,此次地闪过程不止一个接地点。由于雷电灾害的不确定性,更应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尤其农村防雷工作,同时给出农村户外防雷"两个三十"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雷电对石油气站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展  李健荣 《广西气象》2007,28(3):67-69
从雷电的基本特性及雷电对石油气、库的危害分析入手,介绍了防雷措施的主要技术要求,采取合理、安全可靠的措施来防止油库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雷电对变电站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陆川县东山110kv变电站雷击事故为例,从雷电的基本特性及雷电对变电站弱电设备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取合理、安全可靠的防雷措施能有效防止变电站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从雷电的基本特性及雷电对石油气、库的危害分析入手,介绍了防雷措施的主要技术要求,采取合理、安全可靠的措施来防止油库雷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探讨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农民防雷科学知识贫乏、观念淡薄,防雷设施滞后,防雷管理不到位及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等因素是导致农村雷电灾害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四点对策是加强防雷知识宣传,创新管理模式,加快雷电预警信息发布和强化责任落实,对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佘季洪 《贵州气象》1995,19(6):39-41
雷电沿架空金属管线侵入造成的雷害事故频率大,危害重。故防雷电波侵入保护措施是避雷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着重阐述了雷电波侵入的危害方式及几种防雷电波保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陕南西部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从防雷环境因数、雷电活动规律、雷击事故受损原因、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及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结合考虑了高速公路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比较全面的高速公路的防雷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一次雷害事故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4月22日,安顺军分区干休所遭雷电袭击,一栋二层楼房被击中,分析了此次雷电形成及造成雷害的原因,并从防雷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预防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点区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附近地区大气电场的观测分析,重点分析有闪电发生时,雷暴天气过程大气电场及大气电场变化率的特征。通过对多个近距离雷暴活动的发生、发展及消散过程的分析,得出雷暴天气下的大气电场特征及变化规律;找出了针对航天六院附近地区的雷电预警的电场强度和变化率的雷电预警指标,用电场幅值阈值和差分阈值两种方法并结合闪电定位资料建立了预警模型为内蒙古地区针对重点区域有针对性的开展雷电预警预报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009年4月5日发生在平度的一起雷击伤人事故,通过实地勘查,从技术角度出发,对应当天天气形势,结合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的雷电监测资料,对此次雷击事故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防雷技术浅述朱阳生(甘肃省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730020)前言雷电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雷电流引起的灾害是最为严重的一种。因雷电具有很高的电场和很大的电流,所以会引起很大的危害。在现代生活中,雷电不仅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还对建筑物、通讯、石油、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大多城市陆续建设了大气电场仪,旨在提前开展雷电预警,但基于大气电场仪开展雷电预警的虚警率始终较高。该文基于闪电定位仪和雷达风暴产品,提取了雷电发生时的风暴参数,即发生闪电的雷电预警指标需同时满足风暴中心强度在40d Bz以上、中心高度在3 km以上、回波顶高在4.5 km以上,在此基础上再与大气电场仪预警阈值结合,在降低雷电预警虚警率的基础上,实现了雷电预警时间的提前,为闪电定位、雷达、大气电场仪数据在雷电预警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雷电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仪器、电器的广泛应用、新一代的半导体器件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各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块在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而半导体器件中,集成电路块的抗压、抗流能力都比较差,通常情况下,按过去常规防雷措施往往不能奏效,从而出现了大量的雷害事故。因而有必要对现代电器的防雷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采用更为有效的防雷措施。对现代电器防雷的研究焦点是如何防感应雷造成的破坏。感应雷分为雷电的静电感应和雷电的电磁感应,静电感应又可以引起其它连带的效应。其基本机理分述如下:l密电…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场理论的主动防雷系统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使用的传统雷电防护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原理和雷电触发机制,利用电场理论来设计一套主动防雷系统,即实现保护对象所在空间大气处于被激放电状态,并利用闪电将大气激活为自激放电状态。介绍了主动防雷系统的原理,并对其核心的“引而不发”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主动防雷系统的模型。具体说明了构成主动防雷系统的阻塞系统、疏导系统和电源系统的构造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主动防雷系统所需的电场强度E=0.69kV/m。最后指出了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在结论中总结了主动防雷系统的特点及其关键。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23日故宫博物院锡庆门、箭亭等5个场所遭雷击.利用该日常规天气资料、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该次雷击事件的天气背景和雷击时段大气电场、闪电分布的相关特征;根据雷击现场调查,分析了故宫遭雷击的具体原因和防雷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整改建议;提出了采取小范围雷电监测预警措施,进行故宫精细化雷电监测预警,改善故宫防雷现状.相关结论可以为文物古建场所的雷电监测预警以及防雷措施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国樑  李俊  李享  严婧  秦建峰 《气象科技》2020,48(3):355-361
为了充分发挥雷电资料的作用,解决资料的质量问题,建立雷电综合数据库及其资料分析处理加工平台。基于JavaScript的WebGIS框架和CIMISS数据库,设计开发了具有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分析和应用功能的雷电资料分析处理系统,建立了以闪电、大气电场、雷暴日和雷击灾害数据为主要内容的雷电信息数据库。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卫星、雷达、闪电、大气电场等多种探测信息,开展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回演、动态播放历史信息,具有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绘制曲线、制作雷电报告等多项功能,为防雷业务、科研和服务工作提供方便、高效的应用工具和技术平台。以2015年6月1—2日湖北监利县的一次强雷电天气过程为例,通过对这次雷电过程的应用实践表明:雷电资料分析处理系统闪电监测准确,图表绘制快速,统计分析结果适用,能够满足防雷业务及科研工作的需要,为高效开展雷电灾害防御和服务提供了高效的基础性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天津市蓟州区大气电场探测数据和闪电定位数据,利用功率谱分析、小波降噪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了雷电天气过程中地面大气电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雷电过程中大气电场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利用sym5小波函数进行7层或8层分解,提取的低频信号能够反映大气电场的主要变化特征。在首次闪电发生前1小时,大气电场的频谱幅值起伏变化明显,且远高于非雷电天气电场频谱幅值。通过欧氏距离判别法,判断大气电场频谱特征更接近雷电天气还是非雷电天气,可为雷电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要考虑项目所在地气象环境、地质和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的可能性及后果,将这些诸多因素以数值或参数罗列表达,通过公式或绘图方法计算出项目雷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然后进行比较,进行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风险值估算,提出雷电防护设计指导。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雷电监测网数据是进行大气雷电环境评价的基础要素,通过统计雷暴日、闪电定位、大气电场等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