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喂,128团,我是‘冰冻一号',据乌苏气象雷达站报告,在西北方有冰雹出现,将经过你团上空……”. 一个专线电话,牵动了128团千百颗心.呵,与雹灾较量时刻来到了! 严阵以待的人们,举目瞭望云天,一双双警惕的眼睛追寻着雹云的踪迹.看到了,那塔状的黑云正在迅猛而来.快,要与时间赛跑——从雹云出现到降雹仅有10多分钟.  相似文献   

2.
点源冰雹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一类新型冰雹云——点源冰雹云。文章介绍了点源冰雹云的实例、特征、演变规律、单体性质及单体之间关系等。此文还介绍了它的模式及它与传播雹云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胡金松 《气象》1975,1(4):3-5
C_M8云天,对于后期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性,这一点广大气象员是有体会的。 农谚说:“天上炮台云,地下雨淋淋”(河北),“天上有了疙瘩云,不过三日有雨淋”(湖北),“天上起罗汉,莫愁雨不来”(浙江)。这里说的“炮台云”“疙瘩云”和“罗汉云”,都是指的堡状高积云和层积云。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对于堡状高积云和层积云同后期降水的关系,是早就有所认识的。 在这里,我们根据1964—1966年,1973年2月  相似文献   

4.
当班时有Cb云出现必须严密监视.掌握Cb云的走向是记录好雷暴系统的主要依据.具体观测上应根据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判断.第一,利用高空气流的方向:云砧前伸的方向就是Cb云前进的方向;第二,利用地面风向.因近地层空气是向Cb云中心流动的,故风向标所指方向常是Cb云的中心;第三,当风向标摇摆不定时,说明Cb云中心正要接近本站或从本站附近移过.  相似文献   

5.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夜间云的观测,更为困难.为了提高夜间云观测的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夜间云出现的规律,不断总结夜间云观测的经验.下面,根据平时观测的经验,就“夜间云观测”这个问题,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编辑选编     
正夏季北极的云、暖空气和气候冷却信号——Clouds,warm air and a climate cooling signal over the summer Arctic.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17,in press.虽然大气温室效应导致地表变暖,但向外长波辐射(OLR)却代表着冷却。在进入北极的热和水汽平流事件中,对流层温度和水分的增加影响了云,进而影响了长波(LW)辐  相似文献   

7.
所谓云、能、天配合实际上是云、天和天、能之间的相互配合,而不是三者之间的两两配合。云、能之间只是在云底较低时影响能见度,严格地说二者之间不存在什么配合。而云、天配合是指云与其产生的天气现象之间的配合。一般情况下,云、能、天是相互配合的,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会出现不很好配合或不能配合的情形。天气现象与能见度之间的不配合是由于电码编报的人为规定造成的,它反映的是天气现象与能见度之间在编码时的不配合。如:某时能见度6.0km,观测时有轻雾,  相似文献   

8.
低重力下云物理实验室的简况报告,原载美国气象学会公报1979年第一期。作者是M.H.Davis,H.Weickmann及R.E.Smith等有名望的云物理学家。此报告是1978年8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气象学会云物理委员会的年会上,由H.Weickmann提出的。报告的目的是向委员会成员介绍美国宇航局大气云物理实验室(ACPL)当前的状况。我们感到这对我国关心大气云物理实验的同志来说也会感兴趣的。原报告因篇幅所限只是定性地介绍大气云物理实验室的概况。大气云物理实验室是一个通用的研究设备,由通用电力公司为美国宇航局的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设计并建造的。该实验室是在航天飞机上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9.
由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国家气象局联合召开的“第5次WMO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理科学会议”,于5月8日——12日在北京举行.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协会(IAMAP)、美国气象学会(AMS)和中国气象学会共同参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世界五大洲26个国家的200多位学者,报告和交流了他们在人工影响天气和应用云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台风的卫星云图图形为着眼点,视台风为一个作宏观旋转的圆盘状云陀螺,从而将陀螺仪规则进动的原理直接运用在台风运动上,定性地讨论台风路径摆动的现象。一、台风“云陀螺”的移动角速度——轴的倾斜我们讨论的理想对象是:洋面上,发展成熟的台风,其卫星云图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圆形云盘,圆形云盘具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作宏观旋转,故定义为“云陀螺”。云陀螺是悬空的,其“载体”是环境气流。各层台风中心的连线定为云陀螺的旋转轴即形体轴。  相似文献   

11.
碎云     
伴随着恶劣天气而出现在降水云层之下的碎云是碎雨云,这是无可非议是。可是,当降水天气发生之后,在测站四周山腰生成的碎云是否亦是碎雨云?这个问题倒是值得提出讨论的。 根据“贯例”,每逢有这种云出现,我们都把它记为碎雨云。笔者最近经过实地观察,认为应把这种云记为碎层云为妥。 不可否认,降水天气之后在山地所生成的碎云也是降水物蒸发后,使之水汽含量增大达到饱和凝结而成,仅从这点来看,它与前者碎雨云的生成有共同之处——都是降水物蒸发后所凝结之产物。但是它们在生成过程则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齐彦斌  冉令坤  洪延超 《气象学报》2009,67(6):1045-1057
大气动力学中"平流输送"是非常重要的宏观动力学过程,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与降水云系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它把宏观动力过程与各种云凝结物粒子的时空演变联系起来,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可以增加或减少局地大气中云凝结物的含量,改变云凝结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影响云凝结物的微观物理过程,进而促进或抑制降水云系的发展演变.本文在数值模拟研究中.通过改变云凝结物平流输送的状况来研究宏观动力过程对云微观物理过程的影响,因而利用ARPS模式开展3个分别排除云凝结物水平平流输送、垂直平流输送和三维平流输送的敏感试验,进行关于云凝结物平流输送对降水云系发展演变影响的敏感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云凝结物的平流输送对水汽比湿的影响很小.云凝结物的三维平流输送有利于增加降水云系中雪和霰的混合比含量,抑制云水、雨水和云冰混合比含量的增长.云凝结物的水平平流输送可以降低降水云系中云水和雨水的混合比含量,增加云冰和雪的混合比含量;云凝结物垂直平流输送的作用是增加降水云系中雨水、雪和霰的混合比含量,减少云与冰混合比含量.云凝结物三维平流输送效应的分析表明,云凝结物的三维平流输送主要通过调整云凝结物的微物理过程源汇项以及降水粒子(雨水、雪和霰)的下落末速项来改变降水云系中云凝结物的垂直结构;另外,雪的三维平流输送对雪本身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GMS卫星资料研究我国东南部夏季短波云辐射强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分辨率辐射计算模式(MODTRAN3)、站点的温压湿探空资料和美国标准大气的气溶胶、臭氧和微量气体参数,计算出无云情况下的地面总辐射,再与实测地面总辐射结合得出云对太阳的辐射强迫。同时利用GMS卫星资料反演出云辐射参数——反照率和亮温,分析了短波云辐射强迫和云辐射参数的关系,建立了两者的回归模式,用于估算地面资料缺少地区的短波云辐射强迫。  相似文献   

14.
赵传峰  杨以坤 《湖北气象》2021,40(3):243-258
云在地球系统能量平衡和水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特征的准确获取对于理解大气物理过程、改进天气和气候模拟具有重要意义.地基云遥感反演是了解云特征、评估卫星云观测能力的重要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基云遥感反演获得快速发展,各种地基云遥感反演方法涌现,在2010年前后达到一个相对瓶颈期,已有的地基云遥感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飞机探测资料,分析了台风同心双环云墙演变的特征。在1949—1985年的83个同心双眼台风中,双环云墙的演变可分为以下三类。1.随着台风的加强,包围眼的云墙直径逐渐缩小,而外围又会涌入一圈环状闭合云墙,外云墙也逐渐缩小,内云墙很快消失。在这类台风变化过程中,会有几次外围涌入环状云墙的情况;与此相对应,台风强度变化有一振荡。2.另一类台风在变化过程中,外围涌入环状云墙只有一次。外云墙发展变化较复杂:有的台风外云墙会渐渐缩小;有的外云墙会渐渐扩展;有的双环云墙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有的外云墙出现后很快消失。3.还有一类双环云墙的形成是由台风眼内积云对流发展而演变为环状闭合内云墙的,这类台风的内云墙维持一段时间后即消散。  相似文献   

16.
在塔什干会议上Warner曾谈论到,播云试验要得出能为科学界所接受的结果的若干必要条件。主要的条件是要有过硬的物理评定和统计评定。即使从表面涵义看,以往的一些据称已证明播云增加了降水的试验中,也没有多少个能符合这些条件——Warner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辨别云状、云量、云高及确定云码对飞机航行、人工影响天气和天气预报都有重要意义.在地面气象观测中,云为目测项目,因此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椐天气系统变化,为综合分析云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些依据,以保证云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将三套显式云降水方案移植、耦合到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有限区数值预报模式HLAFS中, 显式云降水方案包括双参数暖云方案、简化混合相云方案和双参数混合相云方案,明显地改进了原模式预报系统的湿物理过程,特别是对云降水过程的模拟能力.详细介绍了这三套云降水方案的物理过程,以及与动力框架的耦合.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旱涝风冻、灾害群发。人们不禁要问:老天爷到底是咋回事啦?有人说,祸首是厄尔尼诺;有人说,罪魁是太阳黑子——黑漩涡。笔者以为,除了那些道理之外,天上的事嘛,还需要从地上和地下说起。地球系统的构思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饶有风趣、一语首破“外论”的哲理。即所谓农业的问题在农业之外,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之外……。推而广之,气候的问题应在“大气层”之外。的确,大气科学发展到今天,随着现代化技术,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气象卫星的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正确识别Cb云的卷云砧 积雨云的砧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小,由于可见Cb云母体,一般不会误记.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正点观测时Cb云的砧可以遮蔽大半天空,却不见母体,在山区10成的卷云砧看不见母体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这时值班员很容易把Cb云砧误记为As或其他云,正点后不久出现雷电,预审时发现云天记录有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