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综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2.
浅议土地储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在国外即“土地银行”,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20世纪初,在欧洲有很多国家也开展了土地储备工作。我国于1996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随后各地也都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依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土地储备制度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至2001年11月,全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外)已建土地储备机构1002家.  相似文献   

4.
土地储备制度1896年始于荷兰,称为"土地银行",后在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得到推广.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初期,1996年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 15号),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逐步建立,并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供应"的土地储备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1996年上海成立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开始,土地储备工作发展至今历时十年了。截至目前,国内已先后成立了2000多家土地储备机构。全国各地在土地储备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一直以来有关土地储备的立法仅仅停留在地方立法层面,缺少相应的国家立法。国家的政策文件仅在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提到"有条件的地方要试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背景 1992年底到1993年初,我国大城市中出现第一次房地产开发热潮,城市中大量土地闲置,资金周转不灵,耕地数量大幅度下降.为了实现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经济运行趋向平稳,1996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从此拉开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序幕.2001年4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 "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自此,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7.
一、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情况2001年4月省厅出台了《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黑土资发[2001]99号文件。在该文件中对土地储备的形成及程序、土地的收回、收购、开发利用、机构职责和储备资金的来源等都做出较为全面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林州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9亩。2000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搞好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林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林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力(试行)》、《关于在城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以清理城区闲置土地为突破口,狠抓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建立了土地收购(征购)—储备—开发—拍卖招标一整套工作程序,实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三年共累计收购、收回土地7宗,面积17334平方米,已出让7宗,收入9460万元,其中招标拍卖6宗,协议出让1宗。  相似文献   

9.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的风险及其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政策和法律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创新,目前还处于试行阶段.政府关于土地收购储备的政策还很不稳定,法律法规依据也不完善,省、市、县各有一套,理论界也说辞不一.新《土地管理法》对政府如何建立土地储备制度也没有明确规定,目前还只能从法律的有关章节加以引用.这种政策和法律的不稳定、不连贯导致金融机构的信心不足.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有的地方层层成立土地储备中心,相互压价竞争,多渠道收购和对外供应土地,使代表政府负责土地收购储备的机构并不能真正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相似文献   

10.
一、大庆市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建设的情况 (一)初步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的相关配套文件,为实施土地储备、规范土地公开交易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颁布后,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立即指示大庆市国土资源局进行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从2002年到2003年,该市国土局及相关委办局又印发了土地储备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文件,包括《大庆市国有土地储备办法》和《大庆市国有土地储备工作程序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 省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 [2 0 0 1]15号文 )和省政府关于国有土地储备、租赁、招标拍卖三个规章及有关会议精神 ,强化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 ,大力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并取得明显成效。截止 2 0 0 2年 9月底 ,全省有119个市县组建了土地储备中心 ,实施了土地储备制度 ,运作土地储备资金 4 3亿元 ,储备土地 7333.33公顷。通过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供应土地 ,掌握了主动权 ,增强了平抑供求波动的能力。(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 山东 省国土资源厅于 …  相似文献   

12.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各地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全国已建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达1700多家,几乎所有城市政府都普遍开展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政府统一供地的力度,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陶 《国土资源》2005,(4):32-34
土地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后来在瑞典、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得到推广。在我国1996年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2001年4月20日,国务院发文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国务院及国土资源部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文件精神,2001年5月起各地纷纷成立了土地收购储备机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土地储备制度在对规范土地市场、调控土地价格,加强土地合理利用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土地储备工作与土地市场建设紧密结合同步运行,有效地解决了土地储备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淄博市发布施行《国有土地储备办法》自2005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淄博市国有土地储备办法》,是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等法律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的一个具体操作办法。该办法明确土地储备是政府行为,是对土地储备工作的社会职能和基本职责的理论化。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力度,通过土地的征购(回)、储备和有计划地投入市场,既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又能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二是完善土地供应方式,将现行国有土地…  相似文献   

16.
为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绝对垄断,2001年,焦作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组建成立后,以实施和完善土地储备制度为突破口,积极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力开展城市土地资产经营改革,逐步探索出一条运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经营城市土地资产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储备时代的来临不久前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此前,第一部规范我国土地储备工作的全国性法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实施。《办法》首次对市、县政府储备土地的主体、范围、程序和管理进行了规范,这标志着中国土地供应储备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8.
一、大庆市推行土地储备制度建设的情况 (一)建立与土地储备制度相关的配套文件 在2001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颁布后,大庆国土资源局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从2002年到2003年,印发了《大庆市国有土地储备办法》、《大庆市国有土地储备工作程序规定》等相关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19.
林州市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的故乡.全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9亩.2000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搞好国有土地资产经营,根据上级有关法规,并结合本地实际,林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林州市土地储备实施力(试行)>、<关于在城区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以清理城区闲置土地为突破口,狠抓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建立了土地收购(征购)-储备-开发-拍卖招标一整套工作程序,实现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为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土地储备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机制是我国城市用地制度的一大创新,近年来不少城市已开始实行。我市从1999年以来也陆续建立了这一机制,并于2001年4月建立了宁波市城市土地储备中心,对土地储备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积极的的实践和探索。至今,全市已建立土地储备机构9个,编配工作人员56名;收购储备土地168幅1071公顷,用于土地收购储备资金近55亿元;已出让74幅422公顷,合同出让金75亿元。其中市级已收购储备土地25幅377.8公顷,用于土地收购储备资金43亿元;已出让9幅136.7公顷,合同出让金37亿元。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对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