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军曹鱼仔鱼期的摄食与生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人工孵化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卵黄囊期仔鱼为材料,对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8~32℃条件下,军曹鱼仔鱼3日龄开始摄食,6日龄时卵黄完全耗尽,6~7日龄饥饿仔鱼进入不可逆点(PNR)期;混合营养期3~4 d。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快要耗尽时达高峰(50%),以后又下降。内营养期,仔鱼日平均生长率为0.86 mm/d;PNR前的摄食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增长率为0.068 mm/d,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64 mm/d;PNR后至死亡前,饥饿仔鱼体长呈负增长,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1.04 mm/d。摄食仔鱼在孵化后8 d内的全长和日龄呈指数关系;前10 d的口径与全长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人工孵化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卵黄囊期仔鱼为材料,对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8~32℃条件下,军曹鱼仔鱼3日龄开始摄食,6日龄时卵黄完全耗尽,6~7日龄饥饿仔鱼进入不可逆点(PNR)期;混合营养期3~4d。饥饿仔鱼的初次摄食率开始较低,此后上升,到卵黄囊快要耗尽时达高峰(50%),以后又下降。内营养期,仔鱼日平均生长率为0.86mm/d;PNR前的摄食期,饥饿仔鱼的日平均增长率为0.068mm/d,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为0.64mm/d;PNR后至死亡前,饥饿仔鱼体长呈负增长,而摄食仔鱼的日平均生长率达1.04mm/d。摄食仔鱼在孵化后8d内的全长和日龄呈指数关系;前10d的口径与全长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仔鱼发育阶段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差,由于食物资源的缺乏、温度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早期发育阶段仔鱼大量死亡将影响次年种群数量的剧烈变动[1].不可逆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PNR)是仔鱼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饥饿仔鱼抵达该点时,尽管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能再恢复摄食能力[2].仔鱼饥饿的研究不仅是鱼类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对生产起直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限食水平与饥饿时间对卵形鲳鲹幼鱼生长的影响实验共分7组,其中3个限食处理组日投喂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0%、40%和60%,限食12 d后饱食投喂28 d;3个饥饿处理组饥饿时间分别为4、8、12 d,分别饱食投喂36、32和28 d;对照组饱食投喂40 d。结果表明:短期限食都能发生完全补偿生长效应,补偿生长效果随饥饿时间延长而减弱,饥饿12 d发生部分补偿生长;各组的摄食率和饲料转化率都有所提高,饥饿程度较大组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摄食率来实现;在限食或饥饿期间,鱼体肌肉中的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均有所升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现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仔鱼发育阶段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差,由于食物资源的缺乏、温度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早期发育阶段仔鱼大量死亡将影响次年种群数量的剧烈变动[1]。不可逆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PNR)是仔鱼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饥饿仔鱼抵达该点时,尽管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能再恢复摄食能力[2]。仔鱼饥饿的研究不仅是鱼类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对生产起直接指导作用。花(Hemibarbus maculatus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属俗称季鱼、鸡骨郎、鸡郎鱼[3],是太湖习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花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配合饵料、轮虫、蛋黄、轮虫+人工配合饵料(3~12日龄投喂轮虫,13日龄起投喂配合饵料)等4种开口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鱼生长、发育和存活影响。结果表明,1)投喂不同饵料对奥尼罗非鱼仔鱼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轮虫+配合饵料组生长较快,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分别为0.011g/d和17.18%d-1;蛋黄组生长最慢,绝对增重率和特定增重率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2)轮虫+配合饵料与轮虫组的仔鱼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0.3%和89.7%,2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仔鱼发育较好,大部分个体进入稚鱼阶段;蛋黄组成活率最低,只有40.7%,个体发育较为缓慢,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投喂鲜活的天然饵料(轮虫)+配合饵料是罗非鱼苗种培育的最佳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7.
线纹尖塘鳢的胚后发育大致分为仔鱼、稚鱼、幼鱼和成鱼期。初孵仔鱼仅2.875mm。前期仔鱼混合营养期短,仅2~3d。后期仔鱼为器官发育、奇鳍条基本形成期,历时10d,平均全长从4.31mm增至8.97mm。稚鱼为器官分化完毕,奇偶鳍条分节、鳞被形成期,历时27~29d,长至平均全长27.79mm。早期幼鱼鳞被等发育完善,进入生长时期。仔鱼开口饵料为150~200μm轮虫,其摄饵大小与口宽呈正相关。15mm后稚鱼可驯饵摄食人工混合料。对仔、稚、幼鱼的生长测定结果显示,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5289t-0.7354(r2=0.9720),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0.8236e0.1267t(r2=0.9611),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曲线回归方程W=0.0045L3.2527,b=3.2527,属匀速生长型。采用池塘培水,添加外源饵料生物系列,稚鱼全长15mm时开始驯饵。2002-2005年共培育全长2.2~3.4cm早期幼鱼523.7万尾,仔鱼培育成15mm稚鱼的成活率为26.8%,培育成早期幼鱼的成活率为75.7%。  相似文献   

8.
全长5.8—6.4mm 具卵黄和油球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和无节幼体。稚鱼选择枝角类为主。幼鱼对桡足类的选择明显地高于枝角类,对轮虫和无节幼体则无选择性。早期幼鱼还摄食摇蚊幼虫,虾,草鱼苗和本种小鱼。26日龄幼鱼平均日增长1.18mm,日增重22.31mg。数理统计分析确定,全长与日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日龄,全长对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池养条件下军曹鱼仔鱼的消化道内容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解剖观察的方法对池塘培育的1~20日龄军曹鱼仔鱼消化道内容物的种类、数量和大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军曹鱼仔鱼于2日龄开口,主要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及枝角类;在2~20日龄阶段,桡足类在军曹鱼仔鱼食谱中占据主要成分;从13日龄开始摄食虾、蟹类幼体等大型浮游动物,两个阶段的食物选择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黑脊倒刺鲃仔稚鱼摄食的习性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养殖条件下黑脊倒刺仔稚鱼摄食习性与生长,结果表明:仔鱼4日龄开口摄食,全长9.0~9.99mm;仔稚鱼的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仔稚鱼个体间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体重与摄食量的关系为y=0.064 4X+1.433 1,全长与日龄的关系为L=8.861 4×exp(0.042 9T),体重与日龄的关系为W=3.736×exp(0.151 3T),全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1.7×10-3×L3.531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