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36-39
田坪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I级)西缘之康滇地轴(II级)中段西侧。产于中元古界盐边群渔门组地层与晋宁期闪长岩接触带部位,为一大型晶质石墨矿床,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质量稳定,可选性好。矿床属区域变质与热接触变质双重作用下形成的沉积变质矿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该区石墨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三叠系上统大酱缸组地层为赋矿岩层,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同时伴随岩浆及断裂活动,引起了岩层和煤层的变质,经过变质作用进而形成了石墨矿床。矿体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等。石墨矿矿石自然类型为碳质板岩型,工业类型为隐晶质石墨矿。马鞍山石墨矿床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叠加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青海省格尔木市妥拉海河一带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妥拉海河一带石墨矿大地构造位置属东昆仑造山带之昆北复合岩浆弧,成矿区带属伯喀里克—香日德Fe、Au-Pb-Zn-Mo-石墨-萤石(Cu、稀有、稀土)成矿亚带(C,I)。区内构造较发育、岩浆岩活动强烈,区域变质作用强烈,有利于形成区域变质型矿床。石墨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下岩组大理岩段中,矿体形态多样,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等,为晶质石墨矿,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石墨(钙质)片麻岩型,鳞片状、柱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矿床成因类型属区域变质型。  相似文献   

4.
独路石墨矿位于泰山一沂山断隆泰山凸起东端,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之中。矿床内发育6个石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类型主要为含石墨黑云变粒岩型,石墨矿石属鳞片状晶质石墨矿,石墨矿物片径细小。矿石样品固定碳含量一般为6%~8%,在省内属较高品位。原岩为富含有机质的杂砂岩——沉积凝灰岩,经中低压变质相系变质作用形成石墨矿,属沉积变质成因。找矿标志明显,外围及深部找矿前景良好。独路石墨矿的发现填补了鲁西地区石墨矿空白。  相似文献   

5.
云南牟定县戌街石墨矿矿体形态多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前震旦系苴林群普登组第二段第三层(Pt p2-3)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工业类型为细鳞片晶质石墨矿,矿床成因属区域(沉积)变质型矿床,地层层位和特征变质矿物组合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南江县尖山石墨矿位于扬子陆块区之上扬子古陆块之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之米仓山基底逆冲带龙门山—大巴山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存在争议。在野外实地研究和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尖山石墨矿含矿建造为碳酸盐岩建造,变质作用为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石墨矿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下段(Pt2mw1)上部的含石墨角砾岩中,矿体呈层状产出。含矿岩石类型为含石墨角砾岩型、石墨片岩型和含石墨大理岩型,显微观察多为细粒微晶石墨,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伴生;石墨鳞片片径多小于0.05 mm,矿石品位为5%~40%。通过对尖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以及与其他石墨矿床成因的对比,发现其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复合型。  相似文献   

7.
金雨石墨矿是近期新发现的石墨矿床,其位于会理县城南西金雨乡境内,产于古元古界河口群大营山组中段变质岩中,目前在区内共圈定3工业个矿体,矿石为晶质鳞片状石墨。矿床成因为区域变质与热接触变质双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沉积变质(改造)型石墨矿床。大营山组中段三亚段下部石墨石英片岩可作为区内的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雁岭石墨矿床地处秦岭褶皱系东段,属秦岭褶皱系北秦岭褶皱带朱阳关—柳泉铺石墨成矿带,区内石墨矿赋存于秦岭群雁岭沟组片麻岩中。在总结雁岭石墨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成因。含矿岩系为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类和片麻岩类等变质岩组合,矿床成因为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研究表明,矿床沿NW-SN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矿体主要呈脉状、似层状或大透镜状整体顺层产出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在矿区外围西北部的北山根及东侧的符竹园一带发现一些较有规模的石墨矿体,可作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9.
庾家河石墨矿产于秦岭群第二岩性段,通过1:5万的地质题图和化探扫面工作对该矿床的异常特征和成矿规律有了较好的认识,但对关系矿床后期扩大和开采的地质特征和成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通过野外填图钻探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测试和岩矿鉴定等手段,分析得出该矿的主要含矿岩石为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云母石英片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区经历了沉积-聚炭和区域变质-结晶2个主要成矿期,矿床成因属区域变质型晶质石墨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墨矿床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石墨是特殊地质作用的产物,也是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文章通过对中国石墨矿床分布特征、矿床类型、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了中国石墨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目前石墨矿资源存在的问题。可将中国石墨矿床根据成因分为区域变质型、接触变质型和岩浆热液型3种类型。其中,以区域变质型最重要,其主要与区域变质作用密切相关,分布在古老地台周缘的元古代地层中,分布广、规模大;接触变质型主要分布在滨太平洋构造域活动大陆边缘活动带,与加里东期、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矿体分布在岩体外接触带,品位高但规模较小;岩浆热液型石墨矿并不常见,以产于碱性花岗岩中新疆苏吉泉石墨矿床最为典型。各种类型石墨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地层中的有机质。  相似文献   

11.
安溪青洋石墨矿矿源层为该区二叠系童子岩组第三段煤层,受成矿期后断裂构造以及岩脉侵入的影响,属后期热液接触变质层控矿床.通过对该区成矿构造条件及热液变质作用的关系的研究分析,探讨了石墨矿床的成因以及控矿条件,为周边地区找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天湖铁矿床是新疆东部已知大型铁矿床之一。矿床以层状、似层状产于晚元古代天湖群(1060Ma)角闪岩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呈以白云质大理岩为容矿岩的条纹一条带状磁铁矿,属变质含铁碳酸盐建造。本文从成矿地质环境、变质作用、矿石矿物学等几个方面对其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与国内同类型矿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03-406
天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03-406
天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天湖铁矿床是新疆东部已知大型铁矿床之一。矿床以层状、似层状产于晚元古代天湖群(1060Ma)角闪岩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呈以白云质大理岩为容矿岩的条纹—条带状磁铁矿,属变质含铁碳酸盐建造。本文从成矿地质环境、变质作用、矿石矿物学等几个方两对其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与国内同类型矿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天宝山石墨矿赋存于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片岩建造中,呈似层状产出。根据岩性、碳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天宝山石墨矿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天宝山石墨矿床找矿标志矿主要有地层时代标志(前震旦系康定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岩性标志(云母石英片岩)、岩浆岩标志(石英闪长岩)和物探异常标志(低电阻、高极化率)。在调查区共圈定石墨矿体3条,其中KT1矿体走向最大长度约1.92km,矿体最大出露厚度约12m,矿石品位3%~14.95%。通过地质和物探工作,发现天宝山石墨矿成矿规模大,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康滇地轴中段攀枝花大田地区石墨矿赋存于古元古界康定群变质岩层中,含矿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薄片鉴定石墨呈鳞片状,大鳞片石墨(>100目或>0.147mm)占比76.69%。主量元素分析矿段SiO_(2)含量比非矿段平均高14.73%,反映含矿段原岩石英含量更高。碳同位素分析δ^(13)C值在-19.5‰~-21.9‰之间,平均值-20.73‰,指示石墨为有机碳成因。赋矿岩石原岩恢复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碎屑岩。认为大田石墨矿床属有机成因的区域变质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混合岩化作用有利于石墨片径增大。  相似文献   

18.
四川阿坝州某晶质石墨矿发现于龙门山构造带中段的元古界黄水河群黄铜尖子组三段(Pt_(Hh)~3),变质岩系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石墨片岩、石墨石英片岩内,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为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龙门山构造带中元古界黄水河群黄铜尖子组三段之含矿层位是主要的找矿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40-45
攀枝花中坝石墨矿与"三大湾"石墨矿位于康滇基底断隆带中段西缘大田背斜两翼,两者成矿地质条件存在一定的对称性(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坝"石墨矿位于混合花岗岩内部("残留体"),矿石类型为片岩型石墨矿,具有石墨粒度大、品位高的特征;"三大湾"石墨矿位于混合花岗岩边缘,矿石类型为千枚岩型石墨矿,具有石墨粒度小、品位低、变质程度低、部分碳质尚未发生重结晶变质为石墨矿的特征。通过对两矿床地质成矿条件对比分析发现,引起这种矿石质量变化的原因在于热接触变质作用(花岗岩位置)的差异,因此热接触变质作用在该地区石墨矿成矿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龙波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00-1016
四川省同德石墨矿床是近年来在扬子板块西缘发现的大型中-大鳞片晶质石墨矿之一。为研究同德石墨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本文采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等方法,并开展山地取样工程、岩矿测试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同德石墨矿产于古元古代前震旦系康定岩群冷竹关组变质岩层中,赋矿岩石为云母石英片岩。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近南北向展布。矿石矿物为石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及少量铁质矿物等。矿石自然类型为云母石英片岩型,工业类型为中-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其原岩为一套含碳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碳质主要来源为有机物。物探自然电位梯度呈正负相伴,最低电位和梯度值为零的位置往往指示了石墨矿体的顶面中心;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呈带状向深部延伸的低阻异常指示了石墨矿体的深部赋存形态。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区域变质阶段,属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