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龙游石窟3号洞顶板裂缝发育迅速, 为控制裂缝的进一步发育, 本文采用因素调查、力学计算、监测分析的方法, 对顶板裂缝的发育机理及规律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在多因素交互影响下发育加剧;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围岩的断裂韧度较低; 在已支护区范围内裂缝的发育得到缓解, 未支护区范围裂缝发育速度加快; 已支护区范围外的顶板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 原有的支护和监测措施已显不足。针对裂缝发育区本文提出了一套支顶式加固方案, 并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对洞室和支护结构进行了可视化展示。最后提出了智能化监测方案, 对支护结构和洞室进行监测, 以使支护结构更好地发挥作用。支护方案和监测方案的实施可为古地下洞室的长期稳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深部软岩巷道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针对深部软岩的基本特征, 提出了深部软岩巷道支护的新思路, 即改变现有的锚喷作业顺序, 并通过在素喷混凝土中掺入适量钢纤维的方法来改善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 使之更好地适应软岩巷道大变形的需要。借助数值模拟, 进行了支护方案的对比分析, 并提出了合理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高岩面地质条件下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型及邻近地铁隧道保护措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地层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基坑支护方案选型方法。通过一实际工程,介绍了地层稳定性分析的具体应用过程,并结合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采用吊脚桩支护下的基坑工程开挖对周边地铁隧道的影响问题。最后利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及邻近地铁隧道监测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地层稳定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高岩面地质条件下吊脚桩基坑支护方案对邻近地铁隧道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柳州一处于复杂环境中的深基坑综合支护为对象,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及勘察试验,提出了“注浆微型钢管桩 注浆微型树根桩 挂网喷砼 锚杆 预应力锚索”及“钢筋混凝土排桩 旋喷桩 挂网喷砼”2种综合支护方案进行支护,并阐述了方案的设计参数选取和施工工艺要求。实践表明,支护方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安全性,可为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次动压煤矿巷道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高谦  刘福军  赵静 《岩土力学》2005,26(6):859-864
针对阳泉矿区一次采场巷道,采用正交数值分析方法和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进行了支护参数的优化决策。选择了8因素3水平的正交数值试验方案,进行18次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的一次动压条件(应力环境)和支护参数的巷道稳定性与变形特征。在计算中,考虑了围岩锚固的“强度效应”,提出了锚固效应在数值计算中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巷道稳定性和变形收敛率两类评价准则,确定了相应的局部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综合支护成本和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采用了灰色理论进行最佳方案的关联度分析,由此获得一次动压巷道的最优支护方案。该研究已应用于阳泉矿区一次采场巷道支护设计,取得了较满意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深基坑支护方案灰色物元分析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玉国  王渭明 《岩土力学》2009,30(8):2467-2470
针对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和信息不完全性,提出基于灰色物元分析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模型。该模型将备择方案、优化指标及其灰特征值作为灰色物元,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进行排序,得到相对最优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可靠性、造价、施工难度、工期和环境影响5项指标,将该模型应用于具有4个备择方案的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与模糊优化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灰色物元分析优化模型同时考虑了方案优化问题中各指标间的不相容性和其数值的灰色性,概念清晰、方法合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7.
在软弱围岩隧道中掌子面不稳定问题十分常见。掌子面超前锚杆作为一种重要的掌子面支护手段,目前常规采用的间断式布设方案存在锚杆的支护效果会随隧道推进过程中其支护状态的变化而忽强忽弱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交替式掌子面超前锚杆布设方案。该方案将掌子面上的所有锚杆布设点位均等划分成若干个部分,在隧道推进过程中进行连续逐部分交替布设,使隧道在推进过程中锚杆支护状态更趋均匀稳定。为系统性评价新方案的可行性,以渭武高速木寨岭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在掌子面锚杆用量处于相同水平的条件下,分别对常规的间断式布设方案以及新提出的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进行设计。并进一步借助FLAC3D数值模拟平台,对掌子面超前锚杆采用两种不同布设方案时,对于掌子面变形以及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间断式锚杆布设方案对于掌子面变形以及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并不稳定,受支护状态变化的影响较大,而新提出的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可以在不提高支护成本的前提下,将隧道推进过程中掌子面超前锚杆对于掌子面变形以及地层变形的控制效果维持在稳定水平,且均显著高于常规方案的最低水平,克服了常规布设方案支护效果严重高低不均的缺陷。本研究为掌子面超前锚杆布设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顾桥煤矿深井岩巷破碎软弱围岩支护方法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泉声  康永水  白运强 《岩土力学》2011,32(10):3097-3104
为探索煤矿深井岩巷破碎软弱围岩的支护方法,结合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顾桥煤矿-780 m水平南翼轨道大巷的支护工程实践,揭示了深部岩巷的变形规律,并分析了煤矿深部破碎软弱围岩支护的难点及其支护机制,提出顾桥煤矿南翼轨道大巷分步联合支护的设计理念和优化支护方案。结合围岩表面位移、深部位移等现场监测数据,对新旧支护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顾桥煤矿-780 m水平南翼轨道巷采用分步联合支护方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支护效果。深部岩巷的支护受高地应力、岩体力学性质等因素影响,应结合巷道围岩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让各种支护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并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深部急倾斜煤层由于受特殊的地质结构和高地应力影响,煤层巷道开挖后易出现地层错动、垮塌的特点,施工中冒顶、底臌现象异常突出,巷道支护极其困难。通过对新集三矿-700 m煤探巷道进行现场勘查与试验,针对该急倾斜软岩巷道变形非对称性,底臌严重、地层错动的破坏特点,提出了可缩性U型钢全断面封闭支护和非对称性预应力锚杆(索)支护的全新支护方案,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与原支护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改进支护方案巷道底臌位移量减小了66%,最大拉应力从0.58 MPa减小到0.38 MPa,塑性区较原方案更小,支护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其结果可为同类地质条件的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集矿深井软岩巷道大变形机制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兴  刘泉声  乔正 《岩土力学》2012,33(3):827-834
为了研究深井软岩巷道大变形机制及其控制对策,以淮南矿业集团朱集矿 885 m东翼轨道大巷为支护工程实践。该巷道为典型的深井高地应力软岩巷道,开挖后围岩表现出强烈非线性大变形特点,变形速率大。首先进行了围岩大变形等级识别,并基于Hoek-Brown弹塑性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考虑巷道断面形状、围岩强度特征、巷道群扰动等影响,揭示了该巷道的大变形机制。针对 885 m轨道大巷提出了新支护方案,该方案尤其注重底板支护和底角抗剪支护。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表明,该支护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控制深井软岩巷道大变形的支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司忠 《探矿工程》2018,45(4):54-59
北京东坝中路红松园工程由多种建筑形式组成,根据其周边环境及岩土工程条件、地下水情况,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分5个区域采用4种不同的支护形式,2个区域采用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护坡桩方案,另外3个区域分别采用预应力锚杆护坡桩方案、挡土墙+预应力锚杆护坡桩方案、锚杆复合土钉墙方案。本文还介绍了基坑降水及抗浮设计情况以及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北京创世纪大厦工程的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基坑边坡支护设计和支护施工工艺。该工程基坑属深大基坑,基坑周边场地狭窄,经计算对比采用西侧临路部分及临原有建筑部分上部砌挡土墙下部护坡桩加锚杆支护体系,其它部位选取上部土钉墙支护下部护坡桩加锚杆支护体系支护方案,很好地解决了采用纯土钉墙基坑安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又相对降低了整个基坑支护造价。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天津崇德园(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团校、政法学院地块)基坑支护工程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考虑到基坑变形控制以及较强的止水性,采用SMW工法、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综合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
滨湖大厦深基坑支护工程多种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滨湖大厦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特:最。重点论述了基坑支护的原理、设计计算、验算方法及具体设计方案的确定;结合本工程特点,对多种支护方案进行比较,采用最优化设计,很好的解决了采用纯土钉墙基坑安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又降低了支护工程的造价,可为类似支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亚帮  陈金刚 《探矿工程》2009,36(10):49-51
对于周边环境极其复杂的受煤基坑,设计与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关系到正常的生产、安全以及后期的维修工程。为了提高支护效果,避免多次反复维修,结合平顶山八矿支护工程,采用桩锚支护、土钉墙挂网喷砼支护、预应力土钉加固联合支护的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信息化施工方法的观测表明,基坑水平位移及其周围建筑物的沉降量都在安全范围,保证了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姚爱国 《探矿工程》2000,(5):33-34,37
简要讨论了用于桩锚支护设计的自由端法与固定端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新方法在计算土压力零点以下长度时采用力平衡而不是力矩平衡的方法,简化了计算,计算结果较趋近于安全、节省的目标。给出了详细计算过程与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7.
陈全礼  王荣彦  张志敏 《探矿工程》2012,39(8):54-56,60
桩锚支护和复合土钉墙支护等是基坑支护的常用方案,从经济性和控制变形效果来看二者各有优缺点。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深厚砂层等复杂环境条件下既安全又经济的土钉墙与竖向微型桩、预应力锚杆等结合组成的基坑支护方案,并通过变形监测数据验证其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国富 《探矿工程》2009,36(5):66-68,71
通过用压浆法对核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厂房内、外的地面沉降、开裂和挡土墙裂缝进行控制性治理之工程实践,阐述了在土层结构复杂、性状不稳定等情况下,在制定方案、参数选择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把施工经验、理论计算、试验资料和工程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案,保证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在分析地面沉降、开裂和挡土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方案,并详细介绍了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北京市某基坑支护工程实际,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地面锚拉式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及应用情况等.工程实践表明该项支护技术比较适合于较厚杂填土地层的深基坑工程,其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云阳县滨江大道路基挡土墙在运营工况下,由于路基运营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挡土墙发生了位移和变形。在分析了变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联合加固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介绍了该工程加固方案设计及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