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正2018年8月6日凌晨,受当地前期连续降雨影响,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阿用乡阿用河右岸一级支流发同河下游河段右岸发生顺层岩质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滑坡前缘高程721 m,后缘高程871 m,主滑方向219°。滑坡长约200 m、宽约100 m,滑体厚约2~15 m,滑坡总体体积约2.0×105m~3。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坝顶长64 m,  相似文献   

2.
正卡门子湾滑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陈家湾村,长江支流泄滩河左侧。地理坐标E:110°36'50″,N:31°01'27″。滑坡前缘高程约160 m,后缘高程约290 m,地形坡度35°~45°,坡向315°。滑坡整体纵长约192 m,横宽约135 m,面积约2. 7×10~4m~2,厚度10~25 m,总体积约5. 0×105m~2,主滑方向350°。该滑坡体物质  相似文献   

3.
正金沙江色拉滑坡位于西藏昌都市贡觉县敏都乡,金沙江干流右岸,距下游拉哇水电站63 km,距上游叶巴滩水电站23 km。滑坡后缘高程3 342 m,前缘高程2 649 m,相对高差693 m。平面形态近似舌状,纵长1 280~1 551 m,横宽986~1 046 m,面积约1. 63×10~6m~2,估算平均厚度约40 m,体积约6. 52×10~7m~3。斜坡上陡下缓,  相似文献   

4.
虎头崖滑坡位于青海贵德黄河左岸的虎头崖,滑坡体平面形态呈规则的"圈椅状",长约30m,宽约40m,前后缘高差20m,坡度约35°,主滑方向337°,方量约1.2×104m3,属于小型座落式黄土滑坡。滑坡顶部为大禹治水雕塑广场,底部为黄河二级阶地,滑坡发生于2013年.  相似文献   

5.
西藏波密易贡高速巨型滑坡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9日晚8时左右,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河扎木弄沟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历时约10min,滑程约8km,高差约3330m,截断了易贡藏布河(下游河床高程2190m),形成长约2500m、宽约2500m的滑坡堆积体,面积约5km^2,最厚达100m,平均厚60m,体积约2.8~3.0亿m。(见封面照片及照片1)。  相似文献   

6.
清江是长江三峡出口后的第一条较大支流,杨家槽滑坡位于清江左岸,距隔河岩大坝约23km,它是水库库岸重要滑坡体之一,湖北省长阳县鸭子口乡政府所在地,居住人口千余人。滑坡由上下两个滑坡体组成。上滑坡体高程360~570m,面积约0.13km2,体积约300×104m3。形态为:滑坡外围东、西部为山脊地形,北部为斜坡山体,岩层倾向北,倾角30~45°,后缘及两侧弧圈地形明显,平面呈喇叭形。下滑体剪切出口高程130m,面积约0.17km2,体积约410×104m3,滑坡平面呈喇叭形,后部较宽,前部较窄,垂直清江河流。滑体下部坡角30°,中部坡角15°,呈平缓台阶面,上部坡角28…  相似文献   

7.
以全新世戈龙布古滑坡堵江溃决洪水地质灾害链为例,采用野外调查、PFC3D滑坡动力学数值模拟和HEC-RAS溃决洪水模拟,再现了该滑坡滑-堵-溃灾害链全过程.首先通过野外调查查明了该滑坡的特征,戈龙布滑坡总体积约7.92×107 m3,主滑方向为NW335°,最大滑动距离为2.3 km,最大堆积厚度约150 m.利用离散元软件对该滑坡启动和堆积过程模拟,戈龙布滑坡滑动过程持续了103 s,最大速度可达57 m/s,且在滑动过程中呈现出破碎程度区域差异性的运动学特性;大部分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了其原始的位置顺序,堆积体物质特点为单个颗粒与块体团簇共存,破碎作用较弱.滑坡堆积体面积约为1.8×106 m2,鞍部高143 m,左岸、右岸高程分别为2 030 m和2 063 m.滑坡堵塞黄河形成的堰塞坝厚度达143 m,上游形成面积为128 km2、库容为4.87×109 m3的堰塞湖.通过模拟不同溃坝程度(15%、25%、50%和75%)下洪水演进过程,溃口下泄流...  相似文献   

8.
滑坡堆积体特征及其成因机理是进一步研究滑坡防治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与前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上游群科—尖扎盆地内的康杨滑坡属于典型的巨型古滑坡,其堆积体特征及形成机制在该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结合工程地质钻孔资料,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粒度分析等方法对康杨滑坡形态特征、形成年代、滑坡体粒度特征及其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主要认识如下:(1)康杨滑坡为晚更新世晚期发生的泥岩滑坡,体积约为12.59×108?m3,为一典型巨型古滑坡,后壁高耸直立;(2)滑坡前缘曾滑移至黄河北岸,堆积体可能堵塞黄河,后被黄河从中部侵蚀切穿,目前在黄河北岸仍存留有古滑坡堆积体;(3)高原抬升和黄河下蚀等作用可能是滑坡发生的背景条件,降水入渗形成软弱滑带和黄河侧蚀作用可能是触发康杨滑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5年4.29甘肃黑方台党川2#滑坡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4月29日早上7点55分,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镇党川村发生了小规模黄土滑坡,约5104m3失稳的黄土从黄河Ⅳ级台塬黑方台冲向黄河Ⅱ级台塬。滑坡后仅3h,再次产生较大规模的黄土滑坡,约35104m3黄土泥流冲向下游,形成长约780m,宽100m的堆积体,最大的堆积厚度17m,在党川段是少有的灾难性的滑坡。本文在滑前位移监测和裂缝分布变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详细地质调查、低空摄影测量、现场工程地质测绘、含水率实验等手段,对党川2#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形成滑坡发生及成灾原因初步认识。结果表明:(1)从时间上来看,党川2#滑坡共发生2次滑动,根据滑动模式和堆积特征上分析,第Ⅰ次相对独立,第Ⅱ次分为3轮滑动,共4轮滑动;(2)第Ⅰ次滑动区域面积8396m2,变形区域仅在台塬边较小范围内,滑前长期蠕动变形是第Ⅰ次滑动发生诱发因素;(3)第Ⅱ次滑动区域面积为27422m2,地表裂缝较少,滑前裂缝无明显位移变形,底部黄土的液化对台塬黄土滑坡的运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次滑动滑距长、破坏强,具有突发性;(4)党川段开始发生大规模静态液化型黄土滑坡,并以落水洞形成滑坡边界,这对其他区段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7年7月1日,湖南省宁乡市沩山乡祖塔村王家湾组后山发生滑坡,造成9人死亡。滑坡后缘高程400m,前缘高程310m,滑源区斜长180m,最大宽130m,体积约8.04×10~4 m~3,水平滑移距离达300m。滑坡区地处湘中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地形坡度30°~40°,出露地层岩性为震旦系下统金家洞组板状页岩,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为一浅层土质顺层滑坡,在降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诱发滑动。研究表明,王家湾滑坡属于牵引式滑坡,具有多级变形破坏特征,经历了临空面形成、第一级变形破坏、第二级变形破坏、第三级变形(潜在破坏)等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1.
余志山 《地下水》2010,32(3):149-151
黄河三峡系指黄河上游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盐锅峡和八盘峡,其中盐锅峡移民区共安置移民986户,5527人,主要分布在永靖县盐锅峡镇所辖的黑方台台塬上下的10余个村庄中。黄河三峡移民区地质灾害主要为大规模群发性滑坡灾害,集中分布在黑方台台塬边坡地带。黑方台台塬面积约13.7 km2,台塬地面高出周围地形约100~133 m,自1968年上水灌溉以来,已累计发生滑坡灾害100余次,已造成4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5.00亿元。台塬长期大水漫灌是诱发本区大规模群发性滑坡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西藏波密易贡高速巨型滑坡特征及减灾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2000年4月9日晚,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河发生巨型高速滑坡。滑坡经历了高位滑动-碎屑流-土石水气浪-泥石流-次级滑坡等过程,具复合性。滑坡由5520m高程的雪山向下高速滑动,历时约10min,滑程8km,堆积于约2190m高程的易贡藏布江,形成坝高54m,长约2500m,库容可达288×108m3,体积约2.8×108~3.0×108m3的滑坡堰塞湖。为了减轻水位上涨对湖区4000多人员的淹没危害和防止滑坡“溃坝”对下游318国道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的危害,采用了在坝体开渠引流降低溃坝高程和湖水库容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高速下滑成因机制及堵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位于积石峡水电站库区内,经过现场调查可知,戈龙布滑坡为一大型滑坡,整个滑坡体积达到5040万m3,一共分为4个区。研究表明,戈龙布滑坡成因机制为滑移-拉裂型,滑坡在黄河右岸经过高速远程下滑过后撞击上游山体,部分滑体越过黄河堆积于左岸并堵塞黄河达数百年,堰塞湖内有厚度达30余米的纹泥沉积,初步分析滑坡坝的高度在100m左右,库水深在70m左右,滑坡堵江时代在Q4时期。滑坡坝溃决后导致黄河改道,残留的滑体分别位移黄河的左岸和右岸。  相似文献   

14.
1概况沪-蓉高速公路湖北宜昌K59+000~K65+000段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古树屋至春潮村之间北侧南高北低的单面斜坡上。设计路线高程820~995m。斜坡坡脚高程一般730~790m,坡顶高程1200m以上,地表坡度一般20°~35°,局部稍陡达40°。沿线崩塌、滑坡及浅部岩体卸荷变形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如区段内孔家湾滑坡、春潮0#滑坡、春潮1#滑坡、春潮2#滑坡、头道河1#滑坡、头道河2#滑坡及响石坝滑坡等古滑坡均为沿层间节理面顺坡向发生的岩质滑坡。设计桩号K63+850~K64+120区段,因318国道开挖切断南侧斜坡岩层而发生浅层顺层滑移,对318国道造…  相似文献   

15.
滑坡发育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是近年来滑坡灾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我国晚更新世以来黄河上游的巨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发育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气候演变对巨型滑坡发育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 (1)大型古滑坡在时空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期性和时段性,大区域滑坡的广泛发育与全球古环境变化的暖湿间冰期之间呈现良好的一致性关系。(2)黄河上游龙羊峡刘家峡380km的干流河段内发育有大小滑坡205个,滑坡堆积物的残留总方量为781108 m3,其中巨型滑坡15个,占滑坡总数的73%。(3)干流区内发育有3期滑坡,其中早期滑坡多披覆于黄河Ⅲ~Ⅳ级阶地,光释光年龄显示其发生于MIS 3时期; 晚期滑坡多披覆于黄河Ⅱ级阶地,发育于距今约5kaBP.左右的全新世暖期,现代滑坡披覆于黄河Ⅰ级阶地,多为早期滑坡前缘因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次级滑坡。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游地区滑坡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文章以不同分辨率的多元遥感数据QuickBird(QB)、GeoEye、ZY-3、ZY-1 02C、Google earth等为数据源,结合野外现场实地调查和遥感验证等手段,开展了黄河上游地区滑坡发育的空间形态、展布特征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研究区滑坡遥感影像特征明显,共发现各种类型的滑坡体508处,以群科尖扎盆地分布数量最多; (2)滑坡的空间宏观展布形态主要有8种,岩土体类型主要有4类,并以泥岩滑坡发育数量最多; (3)滑体堆积体的长、宽主要集中在550~1500m和600~1500m,且长、宽呈两极化方向延展; (4)滑坡体的长度与前后缘的相对高程差和滑体平均坡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将为该地区严重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区城镇滑坡分布及发育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3年3月的1/5万航片为主要遥感信息源,1/1万地形图为地理控制信息源;采用“数字滑坡”技术方法在三峡水库区中前段8个城镇调查区获取了投影面积大于1000m2的826个滑坡的分布及其发育环境的基本信息。分析表明各调查区滑坡分布的平均地面密度有较大差异。其中大坝-秭归调查区最低,约1.6‰,巴东、奉节区滑坡分布地面密度最大,分别达到8.0%、7.6%;各区滑坡均有明显的集中密集分布特点。巫山县北岸为调查区滑坡分布线密度最大的岸坡;滑坡堆积的后前缘在海拔970~65m范围,区域滑坡分布最高高程与该区的地势相应,前缘最低高程与该处最低侵蚀基准面相当。本区80%以上的滑坡分布在海拔400~100m——人类活动最强烈的高程范围。滑坡分布特征揭示地层是控制三峡水库区中前段滑坡发育的最重要的地质环境因素。提出“易滑指数—ES”和“区域易滑指数—RES”概念,以此说明区内各地层易于发育滑坡的程度及其分布比例。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和侏罗系沙溪庙组J2s为调查区分布最广、发育滑坡最多、滑坡平均规模最大的易滑地层。构造对滑坡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当褶皱构造走向与江河走向一致时,滑坡大部发育在顺层坡,特别是近轴部位置;当褶皱与江河斜交时,其对滑坡分布的控制作用不明显。滑坡前缘分布持征表明江河侵蚀是诱发本区滑坡的重要因素。三峡水库蓄水后侵蚀条件改变,滑坡活动将增加,其大部分由人类不合理活动诱发。  相似文献   

18.
大光包滑坡位于四川省安县高川乡,是汶川Ms 8.0级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巨型滑坡。本文采用震前和震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对大光包滑坡滑动前后进行了4期遥感图像对比解译和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和地面测绘,对滑坡分区、滑面形态、剪出口位置及滑坡体体积进行了初步研究。将滑坡划分为滑源区、滑坡洼地区、主滑体堆积区、下游堆积区、上游堆积区和前缘堆积区,其中,主滑坡堆积区基本保持了母岩原有结构形态,其岩层产状与基岩大体一致,未明显解体,出露长1100m,宽490m,平均厚215m,体积达4.64109m3。对比了滑动前后的地形、地貌,以及原矿硐、矿渣、工棚等的位置变化,确定了滑坡边界、滑动方向,滑动距离达1.75km。本文建立了大光包滑坡区1: 5000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得了滑坡堆积区平面分布面积及最大堆积厚度,采用AutoCAD软件分别建立了大光包滑坡滑动前后及滑面的三维实体模型,计算出大光包滑坡最大纵长约4.3km,横宽约3.5km,最大厚度约550m,体积约为11.52~11.99109m3,不仅是我国,也是全球近百年来发生的规模最大的滑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13-121
经综合研究,结合GIS数据分析,对崇州市地质灾害特点和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滑坡规模以小型为主,均为土质滑坡、新滑坡,以浅层滑坡为主;滑坡集中分布于地形坡度15°~25°、高程560~800m、半坚硬砂泥岩岩组(N、E、K_2g)、半坚硬—坚硬岩组(J_(3p)、J_(2sn)、J_(2s)、J_(1-2z))内;崩塌集中分布于45°以上的坡度、高程800~1 200m、薄层状半坚硬砂页岩岩组、中厚层中等岩溶化坚硬石灰岩岩组及厚层半坚硬砂泥岩岩组内;泥石流集中分布于地形坡度多介于10°~35°之间、高程在800~1200m之间。断层是崩塌、泥石流发育的主控因素,在0.5km范围内,崩塌达39处,密度为18.79处/100km2;泥石流达17处,密度为8.1/100km2;泥石流达17处,密度为8.1/100km2。  相似文献   

20.
黄土洞穴和滑坡是黄土高原独特侵蚀作用下的微地貌景观,反映了地貌快速演化链式过程,具有分布广、发育密度高等特点,严重威胁了我国西北地区人居安全。本研究以老狼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调查、GIS空间分析、无人机测绘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了黄土微地貌灾害链时空分布特征和危险性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老狼沟研究区内发育黄土洞穴、滑坡、浅沟的数量分别为134个、38个和81个,黄土洞穴密度约为159个/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8%。黄土洞穴多位于TWI高值的凹地形区域,呈线状展布排列,与浅沟发育密切。研究区2001~2021年五期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高密度中心均位于西侧斜坡,面积约为5.91×104 m2,长轴、短轴、面积、高程、周长的空间集聚程度更高。黄土微地貌灾害链演化模式可以总结为原生地貌阶段、早期侵蚀阶段、加速侵蚀阶段、侵蚀贯通阶段、局部破坏阶段。洞穴环境加剧了水分入渗程度,更易引发滑坡发生。模拟结果显示潜在滑坡运动能够对阶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受灾面积约为2.02×104 m2,滑坡运动过程为150 s,平均堆积厚度约为9.2 m,最大运动距离约为651 m。本研究是揭示黄土洞穴发育规律及其灾害链效应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为黄土高原城镇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