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北缘沙柳河榴辉岩岩石化学及变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端沙柳河一带榴辉岩呈布丁构造赋存在新元古代末期花岗质片麻岩中,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通过对该地榴辉岩的岩石化学和变质条件研究,发现其峰期变质条件为492.12℃~653.48℃和1.008~1.625GPa。未达到超高压的环境,在岩石中也未发现明显的超高压证据,与柴达木盆地北缘其他地区(鱼卡河、锡铁山、野马滩)榴辉岩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同造山带的榴辉岩和有关变质表壳岩石中柯石英及金刚石等标志性超高压变质矿物的发现,已证明陆壳岩石能俯冲到大于120km的地幔深度并折返至地表。超高压变质带中榴辉岩和相关的榴辉岩相岩石常常与具有低级变质矿物组合的岩石(如变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变玄武岩或斜长角闪岩等)密切伴生,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联系却一直是地质学家长期争议的焦点。查明这两类岩石的变质演化历史以及相互联系,对理解大陆的深俯冲及折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分析若干陆陆碰撞造山带中变质不均一性的研究成果及成因解释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岩石保存超高压变质记录的若干关键因素,包括原岩性质、变质流体、构造变形、退变质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从山东东部经鲁南、苏北到大别山地区分布的太古界—早元古界胶东群或大别群角闪岩相变质杂岩中有众多的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及橄榄岩体出露,有些以单一岩石类型的岩体出现,有些是榴辉岩与石榴石橄榄岩或橄榄岩密切伴生,大多数岩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即岩体边界面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相一致。这条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带(或称为深成高压变质岩带)延绵一千余公里,宽近百公里,有数千个岩体出露,大者数平方公里,小者长仅数米。这条岩带分三个区集中出露,一是山东东部区,包括山东荣成、威海、文登和乳山;二是鲁南、苏北区,包括山东日照和莒南,江苏东海、新沂和赣榆;三是大从山东东部经鲁南、苏北到大别山地区分布的太古界—早元古界胶东群或大别群角闪岩相变质杂岩中有众多的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及橄榄岩体出露,有些以单一岩石类型的岩体出现,有些是榴辉岩与石榴石橄榄岩或橄榄岩密切伴生,大多数岩体与围岩呈整合接触,即岩体边界面产状与围岩片麻理产状相一致。这条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带(或称为深成高压变质岩带)延绵一千余公里,宽近百公里,有数千个岩体出露,大者数平方公里,小者长仅数米。这条岩带分三个区集中出露,一是山东东部区,包括山东荣成、威海、文登和乳山;二是鲁南、苏北区,包括山东日照和莒南,江苏东海、新沂和赣榆;三是大  相似文献   

5.
岩石与名砚     
砚石是一种特殊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可作砚石的岩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变质岩中的板岩和千枚岩.这种以粘土矿物为主要成分的板状、千枚状岩石,含有一定量的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物.其特点是矿物颗粒细小,变质程度不高,硬度不大,具板状构造.另一类是石灰岩,这是一种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石,化学成分为CaCO3,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和白云石.灰岩中有时可含一些泥质、硅质等成分,岩石硬度不大、较脆.在可作砚石的岩石中,以板岩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统一操作规程下钻进的78种岩石、803块岩样、868个钻孔,共进尺82米;测试了压入硬度、研磨性、塑性系数,声学特性等岩石物理机械性质,岩样进行了镜下鉴定;阐述了岩石可钻性的有关概念;建立了以压入硬度、研磨性、塑性系数为主因子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方程,其预估精度达80%左右;提出了适合金刚石钻进特点的岩石综合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及共生的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金红石显示Si成分环带,且Si含量(质量分数,下同)随变质压力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从进变质到峰期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升高趋势,峰期金红石的边部Si含量达到最高,退变质阶段金红石中Si含量从核部向边部呈降低趋势;石榴角闪钠长岩中的金红石主要呈包体产于多硅白云母、石榴子石、角闪石和钠长石中;在相同的超高压变质条件下,石榴角闪钠长岩中多硅白云母包体金红石的Si含量((1018~2741)×10^-6,平均为1924×10^-6)明显高于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的峰期金红石((450~2397)×10^-6,平均为952×10^-6)。综合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石榴角闪钠长岩的产状、变质演化和全岩成分以及前人对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富硅金红石的研究结果提出,超高压变质岩石中金红石的Si含量与变质压力成正相关关系,金红石中Si含量大于500×10^-6可以作为榴辉岩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标志。超高压金红石中Si含量与全岩成分中SiO2和TiO2含量有关,随SiO2含量的升高和TiO2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岩石可钻性的合理分级,是正确选择钻进方法、技术参数、钻头类型和制定合理的生产与物化定额、专核钻探生产技术与经济指标的科学依据。利用与岩石可钻性密切相关的物理力学性质—压入、摆球硬度、研磨性、塑性系统与声学特性为自变量,以微钻钻速为因变量,在计算机上进行一元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其数学模型,以此将不同岩石划分为12级。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模拟性、代表性和较大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描述了胶东—鲁南双变质带,从荣成、文登、威海经青岛、胶南、诸城、日照到莒南赋存于太古代至早元古代胶东群和/或胶南群变质杂岩中的C类榴辉岩带,代表了高压低温变质带;从胶东到鲁南的桃科期(早元古代)Ⅰ型花岗岩带及胶东莱西—安丘早元古代麻粒岩相岩石则代表了高温低压变质带。我们推测,这一双变质带,形成于早元古代华南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期。在这次碰撞事件之后,胶东—鲁南地区发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这次变质事件使得高压低温变质带发生了进变质作用,使C类榴辉岩平衡温度升高,同时使蓝闪石片岩消失;高温低压变质带则发生了退变质作用,Ⅰ型花岗岩发生混合岩化作用,麻粒岩相岩石遭受退化变质。胶东—鲁南双变质带,表明了华北—华南陆块的东部边界是从合肥、嘉山、响水、连云港经鲁南、青岛到胶东(荣成、威海)后而没入北黄海的。  相似文献   

10.
在萤石矿勘探工作中,因为萤石性脆,在钻探过程中易破淬,岩(矿)芯采取率难以达到要求。当萤石与硬岩石共存时,因选择性磨损,以及萤石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使矿芯分析结果失去了代表性。中子活化测井工作的目的,是在钻孔中原位测定CaF_2含量,以弥补钻探取芯分析资料的不足,提高地质工作质量。根据方法原理,研究了适应连续测井方式及定点测量方式的技术条件和资料解释方法。对萤石矿可达到三定(定矿层、定位置、定厚度)和计算CaF_2含量的目的,工作效率可达到常规测井水平,含量测定精度、灵敏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萤石矿地质普查、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988年5月笔者在豫北某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顶部面型古风化壳中,发现外观类似本溪组“焦宝石”样的岩石。该岩石产出处,四周都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露头。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地层及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顶部古风化壳残存于古喀斯特溶斗中。这种岩石呈透镜体结核状赋存于黄色、紫红色铁质粘土中。该岩石呈浅灰—深灰色,块状构造,结构致密细腻;性脆,敲击之易碎裂而呈尖棱角状碎块,断面光滑,断口贝壳状;具油脂及蛋白状光泽,不透明,含乳白色半透明状结核;体重2g/cm~3;莫氏硬度约为6.5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火山碎屑岩的储层特征及储层敏感性机理,以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火山碎屑岩为对象,运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储层敏感性实验资料,根据《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SY/T5358-2002),分析火山碎屑岩储层特征及其水敏、盐敏、速敏、碱敏、酸敏的特征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岩石类型包括凝灰岩、沉凝灰岩和凝灰质砂(砾)岩,主要敏感性黏土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属于中低孔特低渗型储层;水敏性强弱与岩石类型关系密切,凝灰质砂(砾)岩水敏为中等偏强)强,凝灰岩和沉凝灰岩水敏为中等偏弱)中等偏强;盐敏程度绝大多数为中等偏强,临界盐度为5.126g/L;速敏为中等偏弱)弱速敏;碱敏为中等偏弱)中等偏强碱敏,临界碱度为7.43;酸敏程度范围较广;水敏程度与黏土矿物总量呈正相关;酸敏程度主要受绿泥石含量影响,酸敏指数与绿泥石含量呈正相关.该研究可为火山碎屑岩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采用质构仪的TPA模式对冷冻贮藏罗非鱼肌肉的硬度、黏附性、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聚性和恢复性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18℃和-50℃的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罗非鱼肌肉质构的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凝聚性、恢复性等6个参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黏附性则呈上升趋势;-50℃贮藏的罗非鱼肌肉的质构参数变化速率低于-18℃贮藏条件。说明罗非鱼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口感特征在不断下降,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保持罗非鱼肌肉的质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直接测定三价铁的萃取比色法。该方法基于Fe~(3+)与8-羟基喹啉形成的络合物能被萃取入氯仿层,而在同一体系中的Fe~(2+)与邻菲咯啉形成的络合物却不然,这就使比色法测定有机相中的三价铁成为可能.本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RSD%(n=10):1.44,适用于岩石、水系沉积物和土样中三价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压汞实验及扫描电镜资料,分析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地区南屯组一段凝灰质砂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由于火山碎屑物介入,与正常砂岩相比,该地区储层凝灰质砂岩孔隙类型多样,结构更加复杂,微观非均质性更强;凝灰质砂岩沉积微相类型及凝灰质来源成因是形成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基本因素,决定岩石的成...  相似文献   

16.
将传统的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方法与模糊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总结出一种相对简单但有效的岩石可钻
性分级模型。结合实际钻进的岩石,确定分级模型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为压入硬度、摆球塑性系数、金刚石钻进时效;以正态分布函
数作为隶属函数来计算模型的评价矩阵,通过模型确定岩石的可钻性等级。运用Matlab软件将计算过程实现程序化,模型计算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岩石可钻性作出较客观精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沿着山东半岛的南海岸,发育一条由榴辉岩、超基性岩和基性岩组成的镁铁、超镁铁岩带。自东北向西南成群集中分布在荣成、日照、莒南、赣榆和东海等地。前人曾对东海、莒南、日照地区的榴辉岩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对其形成的时代多认为是前寒武纪的产物。荣成地区的榴辉岩类主要分布在腾家集、大疃等地(图1)。它们有两种产出,其一产在超基性岩内,呈透镜状、脉状产出,产状与超基性岩似一致,突变接触。其二产在胶东群变质岩系中。直接围岩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大理岩。单个岩体多呈透镜状,似层  相似文献   

18.
巴麦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资料,分析巴麦地区石炭系小海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该组的储集层岩石类型中,白云岩储层物性较灰岩好,而颗粒灰(云)岩物性也较非颗粒灰(云)岩好;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为主;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等是影响研究区储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部湾盆地涠洲12-X油田岩心物性、扫描电镜、粒度分析、薄片和铸体薄片镜下鉴定、(钻)测井及3D地震等资料,研究钻前预测储层质量、优势渗流通道、调整开发方案及挖潜剩余油,分析油田涠洲组三段储层物性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涠洲12-X油田涠洲组三段储层整体具有中孔中—低渗特征。沉积微相对涠三段碎屑岩储层的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辫状分流河道好于河道侧缘好于分流间湾)。影响储层物性的沉积因素主要是粒径和分选性。粒度中值与分选因数呈正相关关系,粒度越粗,分选性越好,物性越好。储层物性受热压实作用的影响比较明显,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与镜质组反射率呈负相关关系;胶结物的体积分数与孔隙度、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溶蚀作用使储层的物性变好。该结果为类似区块钻前预测、优势渗透通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乌石凹陷东区主要储层流二段、流三段分别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沉积储层,储层物性包括高渗、中渗及低渗,非均质性强,产能差异大.采用常规物性、测井解释、岩石薄片与镜质体反射率、全岩/黏土X线衍射等方法,分析储层特征,根据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等探讨流二段、流三段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及分选性差异是流三段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较远源区分选性好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有利储层;沉积相带及压实作用是流二段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北部弱压实区为最有利储层,其次为中部的中等压实区,第三为南部的近强压实区.该结果为乌石凹陷流沙港组整体评价与目标优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