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辽宁近百年气温变化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沈阳、大连、丹东、营口4站1905~2001年近百年月平均气温资料,建立辽宁近百年气温变化序列,以此序列为基础分析了辽宁近百年气温的季节和年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辽宁近百年气温变化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凤华  赵春雨 《辽宁气象》2002,(3):14-14,22
选用沈阳、大连、丹东、营口4站1905~2001年近百年月平均气温资料,建立辽宁近百年气温变化序列,以此序列为基础分析了辽宁近百年气温的季节和年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近百年气候变化及突变检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利用沈阳、大连、营口、长春、哈尔滨、黑河6个代表站1905~2001年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观测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近百年来季、年的气温和降水序列。对所建温度和降水序列分别与同一区域内26个代表站的温度序列和51个代表站的降水序列近40年同期资料做了相关分析,检验了序列的代表性。在所建序列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百年气温的年代、年和季节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点和地域分布特征,以及百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采用谱分析方法探讨了序列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采用Mann-Kendall和Yamamoto方法对经过滑动平均的气温和降水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营口局测报站全年承担航危报编发报任务.每小时发报最少站数为5个,最多7个,用电话传给邮电局,以电报形式发往各地,20分钟才能发完.不但费时,还要设专人值班.为改变这种状况,营口局开发科研制了"航危报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1~2000年营口降水量资料 ,对年际、季和月的降水资料进行演变分析。结果表明 :近50a营口总降水量呈现出线性递减趋势 ,但也有部分时段呈现出一定的线性震荡增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营口1951 ~1997 年逐日(20 ~20 时) 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 以上,均能通过0-01 检验;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级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 m m 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营口和鞍山城市气候变化对比分析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51—2005年辽宁省沿海轻工业城市营口和重工业城市鞍山的气温、降水、云量、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等气候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5 a来2城市的各类气候变化特征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5 a来营口和鞍山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降水、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呈递减趋势,只有低云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营口呈递增趋势,鞍山呈递减趋势,鞍山平均气温递增趋势及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递减趋势均强于营口同类气候要素变化;营口和鞍山城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低云量和风力气候要素特征趋势变率较大,降水和总云量趋势变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营口和鞍山城市气候变化对比分析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5年辽宁省沿海轻工业城市营口和重工业城市鞍山的气温、降水、云量、相对湿度及平均风速等气候资料,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5 a来2城市的各类气候变化特征及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55 a来营口和鞍山平均气温呈递增趋势,降水、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均呈递减趋势,只有低云量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营口呈递增趋势,鞍山呈递减趋势,鞍山平均气温递增趋势及总云量、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递减趋势均强于营口同类气候要素变化;营口和鞍山城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低云量和风力气候要素特征趋势变率较大,降水和总云量趋势变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辽宁盐区是全国北方四大海盐区之一,包括锦州、营口、复州湾、金州、皮化和旅顺六个盐场。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大化集团复州湾盐场。营口盐场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0.
 对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大风及大风日数等要素资料的分析表明:1971-2000年营口地区各月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日数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均呈递减趋势,变化速率分别为-27.4 d/10a和-6.7 d/10a;1981-2000年营口地区最大风速≥6级和≥8级的年大风日数变化速率分别为-13.1 d/10a和-6.1 d/10a,反映出1971-2000年大风日数递减趋势较1981-2000年显著,春夏季(3-6月)递减趋势尤为显著。气温日较差减小所导致的局地环流减弱可能是营口地区大风日数减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1.
利用营口1951~1997年避日(20-20时)资料对营口夏季降水量与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关系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营口夏季降水量的多少与不同等虹降水日数关系比较密切,相关系数均在0.86以上。均能通过0.01检验;不同等越降水日数的多少也能间接反映出夏季旱涝情况;分析了典型旱涝年各个等赶降水日数的频次;讨论了≥50.0mm降水日数与夏季旱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萌  武胜利  郑伟  赵长海  刘诚 《气象》2016,42(10):1237-1244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整理分析了1996—2011年冬季渤海海冰的时空分布变化:年际统计表明,单日海冰面积最大的3个年份分别是2011、2010和2001年,日最大冰面积均超过30000 km~2;单日海冰面积最小的3个年份分别是1999、2002和2007年,日最大冰面积均不超过10000 km~2。分区统计显示,海冰主要集中在辽东湾,其次是渤海湾,莱州湾最小;辽东湾海冰从东北向西南、从海滨到远海出现频率依次降低;渤海湾和莱州湾从海滨到远海,海冰的出现频率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站日均气温积温(≤-2℃)及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渤海逐日冰面积与积温、气温之间均为负相关关系,其相关性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海冰发展期,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日均气温积温(≤-2℃)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0.90;海冰消融期,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3日(当日与前两日)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为-0.84;通过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渤海逐日冰面积与营口日均气温积温及3日平均气温的线性回归方程。最后,结合积温回归方程和3日平均气温回归方程,提出了分阶段的海冰面积预报方程,并利用该方程对2013和2014年度冬季渤海冰面积进行预报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上述方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营口降水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51~2000年营口降水量资料,对年际、季和月的降水资料进行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近50a营口总降水量呈现出线性递减趋势。但也有部分时段呈现出一定的线性震荡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利用 1951~ 2000年营口气温资料 ,进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年、季、月值的演变分析 ,得出近 50a营口年、春季、冬季都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 ,线性增长率均大于等于 0.2℃/10a,特别是 2,3,4月气温偏高较为突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营口50a日照时数的年、季、月变化和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从而找出其变化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1引言旱涝灾害历来是辽宁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旱涝的发生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非常密切。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和连续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全省部分地区近80年的降水序列和近200年的旱涝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其发生周期规律。2逐步回归周期分析(’)2.1降水量资料分析年降水量是表征本年旱涝程度的重要标志。沈阳、大连、丹东、营口有近80年的无间断降水资料,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上述4站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代表辽宁省的年降水序列,进行逐步回归周期分析,前3个主要降水周期依次为28、5、亚三年左右。对沈阳、大连、丹东、营口4个地区的单站年…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百年来发生的ENSO事件 ,确定ENSO事件影响年。统计分析ENSO事件影响年与营口夏季降水关系 ,并进行相关性检验  相似文献   

18.
营口市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营口50a日照时敷的年、季、月变化和日照时数减少的原因,从而找出其变化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有件事虽然过去一年多了,但是每当我想起它时,心里总感到不平静。今借《辽宁气象》一角,将此事写给广大读者。去年2月23日下午4时许,平静的大洼县城突然间警笛齐鸣,只见数十辆消防车迎着4—5级西南风向营口方向奔驰。警声划破小县城的寂静,我刚从营口开会回来,只  相似文献   

20.
金巍  曲岩 《辽宁气象》2002,(1):21-22
利用1951~2000年营口气温资料,进行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的年、季、月值的演变分析,得出近50a营口年、春季、冬季都有明显的气候变暖趋势。线性增长率均大于等于0.2℃/10a,特别是2,3,4月气温偏高较为突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