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云  郑东林 《地质论评》2019,65(Z1):245-246
正工作区位于新疆成吉思汗山东北段,隶属新疆托里县管辖。项目目标是完成工作区1428 km~2的1︰5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普查工作,查明主要成矿元素的分布和浓集特征,缩小找矿靶区,查证(重要)有找矿意义的异常,为资源潜力评价和成矿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依据。工作中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物化探异常,现就拿尔扎塔什北物化探综合合异常进行剖析,对该区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2011年主要成果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11年,新疆地质勘查在全国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导下,紧紧围绕自治区产业发展,加强基础地质调查,突出重要矿带、矿集区和矿床评价,加大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以煤、铁、镍、钼等矿产为重点的找矿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新疆地质勘查"十二五"良好开局.本文概略综述了新疆2011年地质矿产勘查在煤矿、铁矿、有色金属、贵金属、区域地质、物化遥、水文地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新成果,提出2012年全疆地质勘查工作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物化探找矿方法面临着新形势下复杂地质条件中找矿的新挑战,单一物化探分析方法很难具有说服力,综合各种地质信息和勘探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河南省某矿床的找矿实践,介绍了高精度磁测、X荧光土壤分析和EH4测深等物化探综合分析方法,在工作区内发现了与成矿有关的物化探异常,经查证与地表地质现象吻合较好,说明该综合物化探评价技术方法在该矿床的应用是成功的,显示了其快速、高效和精准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物化探方法在一个地区的开展,首先要依据项目不同目的任务、研究区的地质背景、自然条件和分析前人物化探工作及研究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调查、研究方法的实用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物化探方法找矿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来我所承担的北方铀资源区域评价和南方铀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并对我所今后的物化探找铀工作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2004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进展及2005年工作思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年新疆地质勘查工作在铜镍、金、铅锌、锑、钨、铁、煤和非金属等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发现了一批矿产地,扩大了矿床远景,增加了资源储量,确定了一批有找矿前景的重要成矿区带、基础地质研究工作也有新发现和新认识,2005年地质勘查工作将继续坚持“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开拓昆仑、阿尔金山”的总体布局和“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工作原则,主攻煤、富铁、铜镍、富铅锌、金、铀等国家和自治区急需的矿产及具有大型.超大型找矿前景和显开发效益的矿床.围绕找矿部署,开展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和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服务矿山开发,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采取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强化综合找矿、加强生产科研联合攻关等措施,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兰险  庄道泽  段新力 《西北地质》2010,43(2):107-119
新疆矿产资源优势明显、找矿潜力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在地质勘查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的条件下,地质勘查工作获得了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地质勘查工作遵照"区划、区调、物化探、勘查科研五统一"的科学地质勘查体系,非油气资源物探勘查技术在铁、铜镍、铅锌和煤等矿产勘查、攻深找盲及寻找地下水源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新疆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突破和矿业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勘投入的不断增加,"十一五",尤其是新疆"358"项目启动以来,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为突出的成果.煤炭、铁矿、钠硝石及重要有色金属矿产成果尤为突出,水文地质勘查取得了新成果,基础地质勘查程度大幅提高,科学研究及高新技术应用推动了找矿突破进程."十二五"是实现新疆"358"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在"十一五"成果基础上,继续按"358"总体部署,强化重要成矿带及远景区的基础地质及调查评价工作,加强找矿突破关键问题的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加大重要矿集区整装勘查力度,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2):103-106
建立地勘项目管理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是党和国家对地质事业的殷切希望.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机制开创了当代地质项目管理改革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地勘项目规划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整合多渠道资金、实现整装勘查;以找矿为龙头,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基础、物化探、矿产勘探等专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重大影响的地质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9.
核桃坪铅锌铜多金属矿的靶区选择、评价及矿床发现中,由浅入深的物化探工作,在8个综合物化探异常区都找到多金属硫化物矿体,金厂河矿区实现隐伏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并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找矿勘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杨成栋  杨富全 《地质学报》2015,89(Z1):117-119
<正>萨尔朔克金多金属矿隶属哈巴河县,位于阿舍勒铜锌矿NNE向约5.7 km,与阿舍勒铜锌矿位于相同的构造背景上,是一个与潜火山热液有关的矿床,是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化探大队1996年进行"萨尔朔克1∶5000金异常查证"时发现的小型金矿。2008年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调大队完成了详查工作,在深部又发现了铜铅锌矿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部为了基本摸清全国重要矿产资源“家底”,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勘查部署决策提供依据,开展了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菱镁矿是开展的25个重要矿种之一。本项目的实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方面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本次工作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充分利用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和矿产勘查等综合成矿信息,建立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和区域预测模型,圈定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充分应用现代矿产资源预测评价的理论方法和GIS评价技术,逐个评价其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用地质体积等多元信息方法估算了地下2 000 m以浅的菱镁矿资源量,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中国菱镁矿主要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成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全国共有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矿石量)36.42亿t,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和新疆。全国共圈定菱镁矿最小预测区129个,获2 000 m以浅预测资源量(矿石量)131亿t。全面总结并建立了菱镁矿典型矿床预测模型及区域预测模型,共划分菱镁矿成矿区带11个。  相似文献   

12.
新疆祁漫塔格找矿远景区重要矿产整装勘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是新疆十大重要找矿远景区之一。通过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整装勘查,有望在该区快速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笔者首先简要阐述了本区地质矿产特征、以往工作程度和已取得的重要找矿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矿产资源整装勘查部署的初步方案和预期取得的找矿成果,并从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矿业权管理以及经费来源、队伍组织等多方面探讨了实现整装勘查的具体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锡田地区位于南岭钨锡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湖南段东部北缘,大地构造位置属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接合带,成矿大地构造背景较好。本项目为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工作部署按照1∶5万矿产地质调查、矿区评价、勘查示范、靶区验证、综合研究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勘查与研究工作,建立了锡田地区成矿地质模型,提出“三位一体”控矿模型,划分了锡田岩体成岩时代,确定了锡田地区找矿标志,并计算出了锡田地区钨锡资源量(332+333+334)为30.18万吨。然而,锡田地区很多矿脉停留在预查阶段,建议进一步加大锡田地区的投入力度,提高其资源量级别。  相似文献   

14.
新疆东天山是我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之一,并且具有良好的进一步找矿潜力。本文在对东天山成矿地质背景和古生代大量内生金属矿床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划分出7种内生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类型,阐明了该区晚古生代地壳经历了拉张、挤压、碰撞、碰撞后弛张、剪切走滑和局部伸展的发展阶段,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属于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新疆横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两大构造成矿域,长期的洋-陆转换过程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壳增生史和复杂多样成矿作用。作为中国能源、有色、铁矿、钾盐和非金属的重要资源基地,截止2019年底,新疆已发现矿产152种,建设矿山3000余座,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锰、铅、锌、铜、镍、金、锑、铀、稀有金属、萤石、钾盐等优势矿种为主的勘查开发基地。为进一步解析新疆多阶段、多旋回的地壳生长过程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亟需开展新疆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研究,以期更精准地开展成矿预测评价,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研究方法】在对全疆沉积建造、火山建造、侵入岩建造、变质建造、构造变形、成矿规律等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洋板块地质学思想”为统领、以增生造山过程的解析为主要手段,结合不同构造背景下的成矿响应,提出新的全疆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研究结果】全疆划分出一级构造单元6个、二级构造单元14个、三级构造单元32个以及四级构造单元99个。提出以塔里木克拉通为界,以北属古亚洲洋构造域,以南属特提斯洋构造域。并根据新疆地壳演化与成矿作用关系,划分出4个构造-成矿阶段。【结论】将全疆构造-成矿旋回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古陆核的形成与铁-铜成矿阶段、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塔里木古陆及古生代洋中陆块基底的形成与铁-铅锌-磷灰石-石棉-宝石-石英岩成矿阶段、南华纪—三叠纪大陆地壳的增生与聚合及石油-天然气-金-铜-镍-铅锌-铁-锰-锑-钨-钼-稀有金属-石棉-石墨-云母-红柱石-宝石成矿阶段、侏罗纪至今的盆山构造形成与演变及石油-天然气-煤-铀-铅锌-盐类成矿阶段。创新点:(1)以洋板块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不同构造环境的成矿专属性,提出了新疆“三系两带一块”的大地构造新格局。(2)新疆矿床类型以岩浆热液型、生物化学沉积型、化学沉积型、海相火山岩型、岩浆型、变成型等为主。(3)全疆划分出4个构造-成矿阶段,提出了“三系两带一块一缘”的成矿理论新认识,认为中生代成矿作用是新疆今后地质勘查找矿的主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钾盐、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萤石、叶蜡石、脉石英、晶质石墨、硼等矿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需求量也逐步攀升。 “战略新兴矿产调查工程”(2019—2021)以查明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取得找矿突破、助推形成大型资源基地为目标,以矿调为手段,开展全国重点地区大型资源基地和重要矿集区锂、钾、铍、铌钽、萤石、脉石英等矿种成矿规律和找矿方法的创新研究,同时开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矿成果,丰富了成矿理论,创新了找矿方法。概要介绍了该工程在川东北锂钾找矿、川西稀有稀土金属矿产调查、新疆阿尔金稀有金属矿产调查、江西赣南—福建浦城地区萤石、硼资源、东部地区脉石英、叶蜡石特种非金属矿产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介绍了川东北、川西、阿尔金等主要成矿带稀有稀土矿产、萤石、脉石英等关键矿种成矿规律、勘查技术方法、绿色调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钾盐、锂矿、萤石、脉石英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研究程度,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我国战略性矿产后续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项目以铜铅锌银为主攻矿种,以层控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等为主攻矿床类型,采用1∶5万地质填图、地面高磁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和遥感地质解译等为工作方法,基本查明了区内矿产地质背景,共圈定各类异常111个,提交了3处新发现矿产地,建立了铜铅锌矿床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型,圈定8个成矿远景区和23处找矿靶区。首次在研究区新发现念青唐古拉岩群、蛇纹石化橄榄岩和云英岩-矽卡岩型铜钨矿床及矽卡岩型铋矿床、矽卡岩型铟矿床;首次在念青唐古拉地区厘定来姑组和马里组2个具有重要找矿意义的控矿层位,提出了该地区同生沉积、后期改造的区域成矿模式。为该地区进一步地质调查、矿产勘查规划与开发提供丰硕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区域化探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元素的空间分布与成矿带的关系,据元素富集特点,以新疆背景含量为参考,结合所处地质构造背景,识别出8个面积10000~70000 km2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富集区带,并对各区带目标矿种和找矿方向进行探讨,期望在特定矿种或矿床类型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地区是地处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的全球重要成矿区带,其优势矿产资源铜、金、铁、镍、铬、铝、钾盐、锡、铅、锌等与我国矿产资源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成矿类型多样,斑岩型铜金矿、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矽卡岩型铁矿、热液-矽卡岩型钨锡矿、红土型铬镍矿、红土型铝土矿等非常发育,不少矿床为世界级矿床;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矿产空间分布多成群成带,部分矿床聚集区为世界级巨型成矿带,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特征明显。在上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10个具代表性的重要成矿带找矿潜力进行了概略性评价,结果显示该区仍具有较大的矿产勘查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地下深部是否存在优质矿产资源研究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理想的成矿模式对指导找矿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合理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用于地质研究及勘探中,使深入理解成矿作用,建立理想的成矿模式成为可能。目前,一些新技术如矿物原位U-Pb定年、原位成分、原位同位素分析等在成矿模式研究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指导人们重新建立新的成矿模式;同样一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等也正在找矿模式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部矿的找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因而成矿理论及综合地球物理、综合地球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及未来深部矿找矿工作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