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利用卫星云图追踪2002年7月29日~8月1日成都地区的强降水过程,用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其物理量诊断场分析它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对比物理量诊断场与T213数值预告场,总结数值预告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忠明 《贵州气象》2001,25(2):17-19
利用欧洲中心形势场预报和T106物理量预报,对2000年8月2-3日(主要是1日夜间和2日夜间)发生的连续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上述数值预报产品在强降水预报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点是某些物理量预报场对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性。  相似文献   

3.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与暴雨关系密切的物理量;通过对物理量场与暴雨落区之间关系的定性诊断分析以及对物理量的定量计算,确定了物理量的临界值,并以此作为预报暴雨发生的限制条件;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的3种物理量预报场与临界值对比,判断未来24h有无暴雨。  相似文献   

4.
本对青海省2002年4月3日20时至4日08时出现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形势场及物理量场(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进行诊断分析,以揭示产生高原春季强降水的一些物理量场的结构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高原地区春季强降水天气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005年海南州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9月26日~10月1日,海南州境内出现了连阴雨天气。本文从地面、高空形势场、各种物理量场、T213、ECMWF数值预报产品等进行综合分析,阐述连阴雨天气产生和维持的物理机制,提出利用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进行连阴雨天气预报的思路,为准确预报连阴雨天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气图、云图、T213数值预报、MICAPS的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05年8月15日发生在遂宁机场上空的一次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在大陆形成的低气压是这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这次过程有发生雷暴天气的典型物理量场配置: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能、充沛的水汽、较强烈的上升运动;盆地局地对流的产生与台风的移动路径、深入大陆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邓兵奎 《四川气象》2006,26(4):31-33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天气图、云图、T213数值预报、MICAPS的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05年8月15日发生在遂宁机场上空的一次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在大陆形成的低气压是这次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这次过程有发生雷暴天气的典型物理量场配置: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能、充沛的水汽、较强烈的上升运动;盆地局地对流的产生与台风的移动路径、深入大陆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环流形势,不稳定能量场,物理量诊断和红外云图4个方面分析了1996年8月3 ̄4日由于台风低压和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在焦作地区产生的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9.
1996年6月29日—7月2日,以黄山~天目山一带为中心,自安庆至杭州一线发生一次持续性大暴雨过程。本文对这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及热力、动力、湿位涡等物理量场进行综合诊断分析,揭示这些物理量场的演变过程和与暴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T106数值预报产品进行统计分析 ,确定了与暴雨关系密切的物理量 ;通过对物理量场与暴雨落区之间关系的定性诊断分析以及对物理量的定量计算 ,确定了物理量的临界值 ,并以此作为预报暴雨发生的限制条件 ;将T106数值预报产品的 3种物理量预报场与临界值对比 ,判断未来 24h有无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