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直剪实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下有根和无根的扰动砾砂土体的抗剪性能。得出:在相同含水率下,有根土体相对于无根土体其内聚力较小,内摩擦角较大;有根土体的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最后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植物根系护坡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泥盆纪维管植物的组成与古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楠  李承森 《古地理学报》2009,11(1):91-104
依据泥盆纪早、中、晚3个时期的中国岩相古地理图及中国泥盆纪植物已有的资料,绘制出中国泥盆纪这3个时期的植物古地理分布图。中国泥盆纪海侵的主要方向是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早泥盆世)逐渐向长江中游的华中地区(中泥盆世)及长江下游的华东地区(晚泥盆世)发展。中国泥盆纪维管植物在南方的分布是随着海侵,逐渐向华中及华东地区扩展,由早泥盆世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广西和湖南南部等地区,发展至中泥盆世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的中北部以及湖北的南部地区,在晚泥盆世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以及江苏等地区。泥盆纪维管植物在北方的分布范围较小,从中泥盆世才开始出现,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北部,晚泥盆世在宁夏等地区也有分布。中国泥盆纪3个时期陆地维管植物各个种类所占的百分含量表明,早期的植物主要以较为原始的莱尼蕨类、工蕨类以及前石松类为主,中期石松类占优势,到了晚期石松类依然占优势,而楔叶类、真蕨类以及前裸子植物开始繁盛。  相似文献   

3.
植物-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的碳同位素信息反映了上部的植被和气候状况,但植物体在被微生物分解、利用、转变为土壤有机质的过程中会产生碳同位素的分馏。本研究探了高山草甸和典型草原两种不同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下,植物转变为土壤有机质过程中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结果显示:在太白山高海拔地区的4个采样点,表土的δ13Corg值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到距离地表10-15cm左右时,土壤的δ13Corg值基本稳定。经过长期分解稳定以后的土壤有机质的δ13C值要比其源植被约偏正1.65‰-2.27‰左右,平均约偏正1.9‰左右。在内蒙草原样地的4个采样点,亦表现出与太白山相似的变化:土壤样品的δ13Corg值从地表开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偏正,到约距离地表10cm左右深度后,δ13Corg值逐渐达到稳定,在距地表10-16cm间基本稳定不变。在该深度土壤的δ13Corg值比它上面生长的植物的δ13C值要分别偏正1.3‰、1.4‰、1.4‰、1.2‰,4块样地平均偏正约1.3‰左右。本研究表明,在运用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反淀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时,应考虑到不同气候、生态环境中植物转化为有机质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影响。  相似文献   

4.
In contrast to woody habit with secondary growth, truthful herbaceous habit lacking secondary growth is restricted to angiosperms among seed plants. Although angiosperms might have occurred as early as in the Triassic and herbaceous habit theoretically may have been well adopted by pioneer angiosperms, pre-Cretaceous herbs are missing hitherto, leaving the origin of herbs and evolution of herbaceous angiosperms mysterious. Here we report Juraherba bodae gen. et sp. nov, a whole plant herbaceous angiosperm,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164 Ma) at Daohugou Village, Inner Mongolia, China, a fossil Lagerst?tten that is worldwide famous for various fossil finds. The angiospermous affinity of Juraherba is ensured by its enclosed ovules/seeds. The plant is small but complete, with physically connected hairy root, stem, leaves, and fructifications. The Middle Jurassic age recommends Juraherba as the earliest record of herbaceous seed plants, demanding a refresh look at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ngiosperms.  相似文献   

5.
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厂改扩建工程地处中条山财侧。烟羽的扩散易受地形的影响。为了解工程在现有条件下,烟羽的排放情况和过山气流的拢动情况,在相似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水槽模拟试验,得出了不同风速情况下的试验结果,为拟建工程厂址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碱渣变形性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碱渣压实后用作填垫地基比较广泛,碱渣的变形特性是分析填垫地基沉降和变形的关键。因此,利用压缩试验研究击实碱渣的变形性质非常重要。本文以5种不同含水量的击实碱渣的压缩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击实碱渣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和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8.
针对粘性土抗拉强度测试问题,本文设计改装了土样拉伸试验仪,可完成单轴拉伸、巴西劈裂和轴向压裂三种抗拉强度试验。通过不同方法测定土体的抗拉强度,研究了试样高度对各方法强度测量值的影响及其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高度对轴向压裂试验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大,对巴西劈裂试验测试结果影响很小,几乎不影响单轴拉伸试验测试结果。轴向压裂试验中,抗拉强度测试值随试样高度h增大而减小,随衬垫直径增大而增大。巴西劈裂试验中,试样抗拉强度测试值随试样高度增大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9.
四川锦屏落水洞岩溶地下水示踪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钼酸铵示踪试验。结果显示,落水洞沟水在落水洞附近进入地下含水层后,沿T2z / T1 岩层接触边界或断层( F6- F9)分成两股,一股向东排向磨房沟东大理岩地下水排泄带,另一股向南转西南、西北分别排向景峰桥- 牛圈坪沟段西雅砻江河床。磨房沟泉流域地下水向西袭夺造成该流域西部地表、地下分水岭不一致。而西雅砻江示踪段构造裂隙发育,地下水主要沿具有双重含水介质(稀疏裂隙和少量岩溶管道)的大理岩流动,天然条件下地下水流动缓慢。其中的局部大型溶蚀裂隙或串珠状溶洞成为主要地下水储水空间,其疏干性突水对工程施工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古拉山南麓多年冻土退化与嵩草草甸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测定了分布于唐古拉山南木麓两道河-聂荣高地多年冻土岛和冻土退化后,季节冻土区的两种嵩草草甸群落中各物种的重要值以及群落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结合冻土环境对比分析得出,诸多物种重要值发生了明显变化,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有所增高,这是该区独特的生境特征所导致,另外,草场的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应引起畜牧生产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加筋方式的不同,纤维加筋可分为定向分布的纤维加筋和随机分布的纤维加筋两大类。本文针对这两类加筋方式,分别综述了纤维加筋技术在土体抗液化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对纤维加筋土抗液化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既有针对纤维加筋土进行的动三轴试验、扭剪试验及模型试验等均表明,纤维加筋技术能有效地增强土体的抗液化强度,同时减小液化所引起的变形,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液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试桩测试方法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晓炜 《岩土力学》2005,26(11):1819-1822
吉利黄河公路特大桥施工了2根相同直径的试桩,分别采用锚桩法和自平衡试桩法进行静载荷测试。根据S2(自平衡试桩法,50 m)上段桩与S1(锚桩法,32 m)桩的平均摩阻力进行的对比,二者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可采用双曲线模型很好的拟合,取趋于稳定的同一位移(12 mm)进行比较,在中密卵石层中平均负摩阻力约为平均正摩阻力的0.84倍。桩S1,S2的Q-S曲线均呈缓变型,在曲线前半段,两条曲线非常接近。在后半段,随着荷载增大,S1桩的下降速率明显大于S2桩,若取同一位移30 mm进行对比,S2的承载力为59.5×103 kN,S1的承载力为48×103 kN。S1的端阻力占总荷载的比例为22.46 %,为摩擦端承桩。S2端阻力占总荷载的比例只有3.59 %,桩顶沉降基本由桩身压缩引起,为摩擦桩。  相似文献   

13.
硒、钼、钒污染环境的生态地球化学修复物种筛选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对以往硒、钼、钒富集植物及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成果综述基础上,提出了植物生态地球化学富集类型和金属矿化植物划分的新方案,探讨了硒、钼、钒在植物中传输规律,初步筛选出硒、钼、钒污染环境的生态地球化学修复物种,提出了固体矿山污染环境的生态地球化学修复治理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的建议,以期促进该研究方向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培  曹建华  邵景力 《地球学报》2017,38(S1):51-54
碳循环研究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研究重点, 其平衡问题已成为全球变化与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遗失汇”是全球碳收支研究的重点, 寻找和揭示其存在机理对研究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 仅考虑海洋碳库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 然并未对地球岩石圈中碳酸盐岩碳库作充分评估。以袁道先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 利用石灰岩溶蚀试片法(Carbonate-rock-tablet-test method)、水化学法(Hydrogen-discharge method)和扩散边界法(Diffusion Boundary Layer Model, DBL)首次估算了全球每年因碳酸盐岩溶蚀作用产生的碳汇量其约占当前碳循环模型中“遗失汇”的约1/3。  相似文献   

15.
As is know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rock masses can be found using the Bureau of Reclamation Method, which uses single and double packer water-pressure test results obtained from drillholes. The Bureau of Reclamation Method is, however, a time-consuming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a new graphical method that does not necessitate the procedures mentioned above is propo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This graphical method has been prepared with the idea that the amount of water injected into the testing section increases as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increases. If the amount of average water loss in a 2-m test section is known, the averag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is section can be found using the proposed graphical method.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求得筑坝用煤矸石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优含水量。试验结果表明,击实作用使煤矸石的粗大颗粒发生破碎,导致其粒度组成改变,颗粒级配进一步趋于良好,有利于碾压密实。当粗粒质量分数大于60%时,煤矸石的破碎程度明显提高。当粗粒质量分数小于40%时,煤矸石的工程特性主要由细颗粒的性质决定。煤矸石的渗透系数和孔隙比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加,煤矸石的渗透性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天坑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了独特的生物类群,认识这些生物类群对于探究物种进化和天坑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陕西汉中天坑群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数据,报道了天坑内新发2种陕西省植物分布记录,即爵床科(Acanthaceae)马蓝属(Strobilanthes Blume)的城口马蓝(S. flexa Benoist)和小檗科(Berberidaceae)十大功劳属(Mahonia Nutt.)的小果十大功劳(M. bodinieri Gagnep.)。   相似文献   

18.
叶彼武 《福建地质》2011,30(2):165-169
通过工程实践,简述桩基静荷载试验中堆载法、锚桩法、快速法的常见问题,分别探讨了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常规固定试验(压缩试验)可以采用快速法替代现行规范的慢速法。本文在大量统计对比和相应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上海地区经验修正系数K值,以利快速法的推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密度计法颗粒分析用土量的对比试验及各国有关标准的比较,可以认为国标的有关规定有待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