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的内容,自2012年4月1日起,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方式中取消了天气预报,改用新格式的地面气象要素文件即新长Z文件。由于新长Z文件在形成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缺测,数据异常等情况,要求观测员在出现此情况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相关数据做质量控制,因此简要介绍新长Z文件和新长Z文件形成时若正点地面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的如何正确合理的维护方法,以保证观测员在遇到类似问题是及时、有效、正确的上传自动站正点新长Z文件数据。  相似文献   

2.
自2012年4月地面观测业务改革以来,对于自动站的维护、维修、测报软件中异常记录的处理要求越来越严格。通过章丘一次典型故障的处理,阐明在自动站数据异常时,如何准确进行故障排查,以及如何运用自动站质控软件和RTD文件在正点数据维护中进行异常记录的处理,以保证上传的新长Z文件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3.
自动气象站数据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  李哓峰 《黑龙江气象》2011,28(2):29+35-29,35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正点数据缺测情况处理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形成月报数据过程中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Z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J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为预防这些文件出错所采取的措施,保证气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中国气象局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要求,陕西省100个地面观测站从4月1日起进行业务调整,基准站和基本站调整观测任务,所有国家级气象台站取消了天气报(加密天气报),采用观测资料实时数据文件(简称“长Z文件”)方式上传观测数据。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由以前的3.0.22升级到V4.0.1版,此软件是在原软件的基础上,修改了部分功能,其中变动最大的是在“数据维护”菜单下增加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功能。做好正点数据维护,是确保台站提高长Z文件数据可用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以来,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逾限报与缺报,及新长Z文件形成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为提高新Z文件的传输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1日,全国地面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工作正式启动。为适应此次改革,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软件也随之进行了相应的变动和升级,取消了天气(加密)报功能,新增了"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的功能,从而实现了人工定时观测数据维护和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异常时的人工干预。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定时观测时次,若出现自动站数据异常,对出现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加之上传资料时限短、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发送错  相似文献   

8.
先分别格检审核A文件和J文件,将审核单的疑误信息形成Excel表格或Html文档,并打印,先大致了解疑误信息。由于J文件本来就要与A文件正点值校验,因此当出现自动气象站每小时正点数据与该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不一致时,一般情况下,维持原记录;若对前后记录分析,确认正点数据有误可用正点时的分钟数据代替,确认正点时的分钟数据有误可用正点值代替。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记录较为复杂,为逐步实现观测自动化,减轻观测员工作负担,2013年12月31日20时,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进行业务调整。此次业务调整给观测工作带来重大变化,该文根据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实践经验和对业务改革技术规定的理解,主要对业务调整后天气现象记录、天气现象编码、正点数据维护和重要天气报的编发等方面的变化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借鉴和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0.
程婷  张军  叶兴荣  吴丹晖 《气象科学》2016,36(4):562-566
以2014年南京、吕泗、淮安三个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不同气象要素采用不同的记录替代方法时产生误差的特征。一般地,用自动站临近正点的分钟数据代替的方法要优于其它方法,越靠近正点的资料误差越小;备份站的资料同现用站相比,存在明显的系统误差,记录代替时宜作订正;为保证气象资料序列的均一性,建议在数据代替时,动态地选择误差较小的代替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动气象站正点发报时次异常情况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正点发报时次,若出现自动站数据异常,对于出现的突发问题处理不当,加上发报时限短,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发报错误或迟发气象电报,影响工作质量。本文介绍正点发报时次出现无数据和输入方法不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即ZIIiiiMM.YYY文件(简称Z文件),是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的重要部分,在日常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中,常常出现因设备软硬件故障或误操作等原因,造成数据资料的全部或部分丢失或出现数据异常等情况,给原始气象资料的积累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该文分析了z文件出现异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对台站级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确保原始数据资料的完整和准确,满足现代气象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OSSMO(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和逐日地面数据维护中常见的B与Z(R)文件降水量不一致、B文件中的小时降水量与小时内分钟累积量不一致、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中降水现象与降水量不对应等不一致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成版ISOS软件使用过程中在数据采集、数据文件传输、正点观测编报、地面月报表(A文件)、日数据等方面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以帮助测报人员更好地掌握软件应用,正确处理问题,保证观测数据时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自动气象站数据缺测或异常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自动气象站的运行实际出发,指出了跨年(月)时、正点定时数据缺测或异常现象以及不明原因造成的Z文件数据缺测现象,简要分析了这三种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象台站长Z文件异常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从2012年4月1日起按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气测函【2012】26号《关于调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相关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进行了调整,其核心内容是将现行天气报、天气加密报和应急加密观测数据文件等内容整合到Z_SURF_C_CCCC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简称长Z文件),该文件内容丰富,强化数据质量控制功能,地面气象观测规章制度对其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  相似文献   

17.
辐射观测是气象观测的主要观测项目之一。辐射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观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多年来对辐射资料的审核发现,因电磁干扰,辐射观测数据正点出现缺测、野值的情况经常发生。通过对数据缺测、野值及其他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旨在预审、审核工作中减少错误,提高地面气象信息化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机审盲区,根据气象要素变化的客观规律、现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技术规范和观测记录业务规定,总结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A文件的常见审核盲区及人工审核的重点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9.
自动站记录疑难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自动气象站运行将近一年了,在运行当中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当日最大风速出现在正点时,日最大风速与定时自记风速矛盾。2004年5月中国气象监测网络司下发了一个关于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有关问题说明的函,其技术规定解释提出:在自动气象观测记录中,由于各采集器对正点时间的处理有偏差,若某极值出现时间为正点,而该日极值与相应正点值不一致时,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疑误记录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面气象观测报表疑误记录的处理原则:尊重原始记录、准确判断异常记录,正确修改或订正异常记录;处理方法:人工站记录异常或缺测时,首先考虑自动站数据,其次是考虑人工站自记记录,最后按缺测处理.自动站记录异常或缺测时处理方法:首先考虑正点前后10分钟的分钟数据,其次是考虑人工站记录,然后内插处理(风、降水量除外),最后按缺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