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对易门凤山铜矿床综合研究,表明矿床明显受断裂控制.根据断裂力学性质,划分出三种构造体系,分别为SN向构造、EW向构造和NE- SW向构造,依次控制了矿床的总体展布、矿化的局部富集规模和矿体的形态产状.矿体赋存于主断裂旁侧发育的次级断裂、断裂之间的破碎带内或其裂面一侧的碎裂白云岩中,具有南北成带,NW成群,NE为脉状...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姚家店铅锌矿矿床为一受NW向断裂带构造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矿体呈脉状产于二叠世额里图组安山质凝灰岩之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为硅化、黄铁矿化碎裂岩型铅锌矿石。  相似文献   

3.
云南宁蒗地区巴打湾重晶石矿床是原生沉积重晶石矿受喜山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固相条件下改组和改造,重新富集而形成的。区内NNW向构造带是主干控矿构造体系,它控制着改造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分布。改造型矿床的形成还受原矿性质控制。本区沉积 构造改造型重晶石矿床特征具典型的纵向、横向、垂向三维空间分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武彦博 《山西地质》2014,(4):101-102
本文通过对浑源县张旺金、银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大致查明了矿床的形态、产状和规模,本区金、银多金属矿体受构造控制作用明显,北西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构成了本区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含矿岩石以石英脉为主,结合矿石质量和围岩蚀变等研究,推断其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分析,为下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侵入岩的酸度来探讨控制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床的空间展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 一、矿床空间展布特点 该类矿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属西太平洋成矿带。据统计300个矿床中,96%的矿床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旋回有关,其余4%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 接触交代型矿床的矿体、产状、规模和空间分布规律主要与接触带的形态、围岩岩性和构造格局有关。据此可将该类矿床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6.
广西西大明山弄屯铅锌矿床断裂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弄屯矿床是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是受断裂控制的典型热液脉型矿床。文章在充分搜集已有勘查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铅锌矿体主要受NE向和(近)EW向断裂控制,矿体主要产在断裂浅部产状较缓的部位,向深部断裂产状变陡,矿体厚度减薄直至尖灭;而且主矿体沿NE向断裂具有向SW侧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控矿断裂的擦痕、阶步以及伴生的节理、牵引褶皱等小构造,对控矿断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解析,分析认为控矿断裂在成矿期表现为逆断层活动特征,是受近SN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利用SPSS、Surfer软件对矿体的产状、有用组分含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了等值线图,研究得出成矿热液是先由F1断裂进入NE向断裂中,随后沿NE向断裂由西南向北东运移,并最终导致Zn、Pb先后沉淀富集形成厚大的矿体。根据已有的同位素数据和构造解析资料,可基本确定弄屯铅锌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西省繁峙县辛庄-松涧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查明了该矿床的矿体形态、产状和规模,该矿床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断层构成了该矿床的主要导矿和容矿构造,通过对有用矿物的结构构造和赋存状态研究,结合宏观和微观证据,推断出该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指出NW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NW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与丹池矿带中的类似典型矿床的对比,指出北香矿床具有与大厂长坡矿床和大福楼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泥盆系地层与NW向同沉积断裂共同控矿,矿体空间产出模式应都具有“上脉下层”的特点;结合已完成的地、物、化、遥等工作成果,认为在矿床的中深部有寻找似层状矿体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北香矿区北西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北西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与丹池矿带中的类似典型矿床对比,指出北香矿床具有与大厂长坡矿床和大福楼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泥盆纪地层与北西向同沉积断裂共同控矿,矿体空间产出模式应都具有"上脉下层"的特点;结合已完成的地、物、化、遥等工作成果,认为在矿床的中深部有寻找似层状矿体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NW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等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NW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化探次生晕异常评价,圈定出北香一下大莫和莫四一南华两个呈NW-SE走向的综合矿化异常带。认为北香一下大莫异常带的走向延伸部位以及莫四一南华异常带的深部应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哈达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哈达铅锌矿产于中酸性岩体附近的泥盆系、二叠系中,受与NE向断裂贯通的成群(组)出现的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连续性较好,平面上呈透镜状,空间上呈柱状、似板状、透镜状,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阿尔哈达铅锌矿产于中酸性岩体附近的泥盆系、二叠系中,受与NE向断裂贯通的成群(组)出现的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连续性较好,平面上呈透镜状,空间上呈柱状、似板状、透镜状,矿体为隐伏-半隐伏状,埋深不大;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3.
福来厂铅锌矿床位于黔西北垭都—蟒硐铅锌成矿带西南部,夹持于天桥与猫猫厂两个铅锌矿床之间,矿床(体)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福来厂铅锌矿区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和典型的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以及不同方向断裂、褶皱构造筛分,研究认为自印支晚期—喜马拉雅期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活动,其主压应力方向分别经历了北西向→北东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认为矿床的导矿、配矿、容矿构造分别为矿区棋盘格式构造、北东向断裂(倾向北西)与北西西向断裂及其下盘背斜翼部的层间断裂带,此外,矿区存在北西向(倾向北东)破矿构造,明显切割、错移矿体,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定位。综合上述,文章在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矿床成矿构造体系,为找矿勘查和矿床成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侯西金矿床的控矿断裂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了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并探讨了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侯西金矿床的控矿断裂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了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并探讨了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高凡金矿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恩世 《地球科学》1995,20(2):203-208
高凡金矿是山西省五台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该矿床受北西,北东向两条深大断裂控制的构造-岩浆活动带所制约,金(银)的初始富集与下元古界绿片岩相的火山-沉积变质建造的原岩沉积及其变质变形作用有关,矿床的成矿时间,空间春成因与长英质次火山岩关系密切,在成矿早期,成矿流体主要为次火山热液,在成矿中,晚期,大气水的加入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该矿床的形成机制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其成因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  相似文献   

17.
广西河池北香银多金属矿床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找矿勘探,基本探明了1~6号脉状矿体,但在找矿理论、矿床资源量上均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矿床资源也因此未能获得开发利用.通过工作,在矿区内发现了一组具有长期持续活动并控制着矿区内的沉积作用和后期构造活动特征的北西向同沉积断层,已知矿体的产状、空间分布均明显受到该同沉积断层的控制,因此该组构造具有控岩控矿特征.对比显示本矿区同沉积断层与大厂矿田的同沉积构造及其控矿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该组同沉积断层的上盘尤其与南北向、北东向构造交汇的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地段,脉状矿体的下部可能存在层状矿体.该组同沉积断层的发现开拓了北香地区找矿思路,为今后找矿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新平大红山铜矿二期基建探矿控矿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期基建揭露的断层按其产出方向分为四个组:NWW向的正断层,NNE向的平移正断层,NE~NEE向的正断层,NW向的矿区断层F3;按形成时间可分为早期断层和晚期断层,除边界断层F3外均为早期断层。早期断层又按其切错关系,可分为5个活动期次。断层构造将矿体沿走向切错成条块状,沿倾向切错成阶梯状排列,形成堑、垒式构造,对矿床开采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东乳山中东部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其找矿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山东乳山中东部地区金矿类型主要为乳山式和铜岭式。其中乳山式金矿产在昆仑山岩体中,分布于4条陡倾的NNE向左行右阶式压扭性断裂带上,金矿化有一明显的特点:就是沿同一控矿断裂带上分布的相邻金矿床,其矿体侧伏方向是相反的。通过对区内脉状金矿的定位构造研究,提出乳山式金矿具有NNE向成带、NE向成行的特点,矿体定位受NNE及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并据此指出段家西山金矿点、马台石金矿点为成矿的构造有利地段,经过工程初步揭露,这两处矿点已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有望实现矿点向矿床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