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作为海洋科技创新代表和未来海洋开发的重要方式,智慧海洋推进了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可以从产业角度助推大连海洋中心城市的创建和海洋数字经济的发展。通过分析海洋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海洋开发、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冰上丝绸之路”“日本核废水入海”等可能影响智慧海洋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国家战略和国际事件,建议:多途径推进智慧海洋产业,搭建资金链,形成政府投资、金融融资、社会集资的多元化的投融资途径;扩大供应链,培育海洋信息产业市场;链接数据链,形成以“采集、传输、挖掘、应用、共享”为主线的海洋信息数据链;延伸产业链,打造融合跨界应用的智慧海洋生态圈;打造创新链,围绕产业发展建设海洋科研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2.
建设“海上大连”是大连市一项重大的跨世纪工程。“海上大连”的基本内涵是:以大连海岸带为核心,以海洋产业为主体,辐射远洋,联结陆域,海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使大连市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同期全市经济总产值的一半,形成海陆经济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是世界经济学家的共识。我国是亚太地区临海大国,大连  相似文献   

3.
依托北极东北航道建设“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合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符合亚欧大陆经济发展和多方合作的客观要求。“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所代表的北极地区开发利用模式立足于现阶段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世界经济形势,必然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文章从“冰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定位、建设主体和建设环境等方面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具体涉及东北亚国家和北欧国家的战略选择、国际双边合作和多边合作的成功案例、北极航道的通航条件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对接路径等,为后续研究和实际建设提供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4.
产业生态化转型是实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是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因素。文章以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青岛市为例,综合梳理国外数字技术应用于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资料,选取青岛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和滨海旅游业等重点海洋产业,分析不同行业现状并结合青岛市的海洋产业特点,提出数字技术助力海洋产业生态化转型建议,以全面提升青岛市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实现海洋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开展海上综合保障能力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方向。海洋经济活动与海上综合保障都需要海洋科技的基础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文章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培育创新品牌等方面,深入分析发挥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支撑作用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海洋经济活动、海上综合保障等方面对海洋科技领域提出了新命题。在分析我国海洋技术优势领域的基础上,围绕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培育创新品牌、推进海洋经济和产业发展等方面,深入阐述了海洋科技领域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同时提出具体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远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远洋航运业5个方面概述我国海洋产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基础和现状,提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我国海洋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和方式,其中合作重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海洋产业、新兴海洋产业和海洋矿业,合作方式包括以服务贸易为导向、以资源利用为重点和以产能合作为抓手;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即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层设计和支点建设、推动海洋产业的海外布局以及制定和实施系统的海外企业支持政策,助力我国海洋产业顺利走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23(5):67-67
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是大连市海洋与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为市政府组成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大连”的战略目标,依法强化海洋管理,发挥优势,开拓创新,促进了海洋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在诸多海洋产业中,渔业是大连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市海水增养殖面积21.5万hm2,其中海上养殖面积15.6万hm2、滩涂养殖面积3.7万hm2,陆基养殖面积2.3万hm2;大小渔港212座,其中重点渔港36座,海洋捕捞渔船1.3万艘;水产品加工企业469个,年加工能力125万t。“十五”期间,大连市认真贯彻国家发展渔业的总体方针,发挥…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于2003年5月发布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自然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关系,对我国海岸带及邻近海域划分为11个综合经济区,其中把以大连市为中心的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列于首位,并且指明了今后发展的主要价值取向。毫无疑问,发挥海洋经济是大连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必须看到,大连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却是粗放型的、低层次的,这与国家“经略海洋”的战略要求相差甚远。而从自身的情况来看,如果停留在相对落后的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将会使大连城市经济逐渐丧失其比较优势,束缚…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加快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文章对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地缘区位、海洋产业基础、港口物流设施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具有优势条件,但在区域联动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海洋开发利用方式和海洋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激发海洋资源新动能、推动陆海统筹与区域联动发展、创新跨境海洋合作机制、推动海洋产业开发与合作以及推进跨境海洋经济合作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时代需求下,茂名应着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近年来,茂名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海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海洋创新成果初具规模、海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海洋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奠定了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的基础,但也面临着海洋经济规模偏小且结构不够合理、现代化海洋产业进程缓慢、现代化海洋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且受到制约和缺乏保障等问题。未来应从加快供给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推进开放合作、优化海洋生态系统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寻求茂名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体系的路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进入21世纪后,海洋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势必对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海洋渔业是人类最早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产业之一,“海洋强国”战略通过“科技效应”和“环保效益”对我国海洋渔业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应用双重差分法,以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对照组,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进行评价。就海洋渔业整体而言,“环保效应”大于“科技效应”,“海洋强国”战略并未推动海洋渔业产量的整体发展。进一步细分发现,“环保效应”对海洋捕捞业影响较大,而“科技效应”对海水养殖业影响较大。“海洋强国”战略抑制海洋产业的粗放式发展,对海洋产业的全面提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双碳”重大战略布局背景下,推动海洋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立足蓝碳的广义研究领域,在海洋碳汇与产业融合方向创新提出蓝碳产业的概念。蓝碳产业旨在开发以碳汇巩固提升、低碳化发展为导向的产业模式,推动蓝碳与海洋经济、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融合发展、协同增效。此外,对蓝碳产业门类进行界定,并从4个方向提出蓝碳产业的发展路径,助力我国打造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省作为全国海洋资源大省,海洋经济占山东省整体经济比重较大且逐步增强,海洋经济建设是山东省经济腾飞的重要驱动。在国际化趋势大背景下,入境旅游业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因金融危机暴发和全球经济触底,山东省入境旅游业和海洋经济发展随之减速。在中韩自贸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契机下,通过入境旅游业推动并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成为重要着力点。文章通过中介传导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山东省海洋经济、入境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迅速,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文章从金融危机对主要海洋产业产生的影响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连海洋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与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冰洋冰层融化导致的航线变化将对我国航运及国际海运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积极回应俄罗斯“冰上丝绸之路”共建邀约,旨在将北极开发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其建设重点是对“冰上丝绸之路”海上运输通道的开发利用。为推进我国对冰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开发利用进程,构建了“冰上丝绸之路”航线开发利用系统,包括以航运为中心的应用子系统、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开发子系统、以专家为中心的咨询子系统和以协调为中心的发展子系统。在构建各子系统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航线开发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东营市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全市海洋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海洋主要产业生产增加值达到20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8.7%,已形成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临港石化、盐及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海陆相关分析及其对优化海洋产业结构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相继提出“以海兴省”、“以海兴市”的发展战略,呈现出开发海洋的浪潮,海洋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已成为研究部门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着重从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的对比以及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调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的几点意见。一、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相关分析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之间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在海洋开发初期,许多海洋产业是融于陆地产业体系中的,只是随着海洋开发进程的深入,海洋产业群体日益成熟,各项海洋开发活动之间建立起纵向链状关系和横向交叉关系,它们相对于陆地经…  相似文献   

19.
联合增效,加速海洋信息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日益活跃的科技、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使昔日的“情报”(即今日的“信息”)搜集、分析、整理、提供等过程已摆脱手工作坊方式,走向工业化大生产道路,信息产业已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存在。当前,发达国家投入庞大的人力和财力,建设国家级和地方级的信息港。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信息产业已成气候。 为海洋科技、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服务的海洋信息事业是国家整个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一、加快“海上山东”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1991年,山东省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想,与黄河三角洲开发一起作为振兴山东经济的两大跨世纪工程。实施“海上山东”建设7年来,全省海洋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到1997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366亿元,比1990年翻了一番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海洋渔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海洋工业规模效益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盐及盐化工、海洋医药、海洋矿业、海洋石油、海洋机械等产业有了新的发展;港口建设、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