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下水中六项指标(pH、总碱度、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及硫酸根)的分析需要对每个指标单独进行取样检测,步骤繁琐且效率较低。同时总碱度、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及硫酸根通常采用手动目视滴定,检测结果存在人为操作误差,精密度和准确度相对较差。本文建立了准确快速测定地下水中六项指标的分析方法,只需2次取样,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自动判定终点,加液器可精确控制标准溶液加入量至0. 1μL,并且通过调整检测顺序、溶液酸度和加入掩蔽剂的方法消除相互干扰。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 5%~120. 0%,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 18%~11. 33%。电位滴定法得到的数据相比标准方法的平行性更好,尤其是当所测定水样较为浑浊或者有颜色时测定数据更稳定。  相似文献   

2.
铁矿石样品采用Na2O2碱熔进行前处理,自动电位滴定法准确测定矿石中全铁的含量。对于样品溶液Fe3+的还原方式,考察了SnCl2-HgCl2、SnCl2、TiCl3、SnCl2-TiCl3四种方式,确定选用SnCl2-TiCl3联合还原,不仅避免了有毒试剂的使用,而且滴定终点电位突跃明显。自动电位滴定法的相对误差(RE)为0.13%,精密度(RSD)为0.22%,优于手动滴定法,避免了手动滴定受终点颜色判断误差、分析者水平等因素影响的不足。将建立的SnCl2-TiCl3-K2Cr2O7自动电位滴定法应用于6个铁含量大于30%的矿石标准物质分析,RE<0.2%,RSD<0.3%(n=10)。该方法对于钒钛磁铁矿样品GBW 07226a、GBW 07224无需分离,可直接测定,样品分解方法简单快捷,适用性强,样品不会飞溅且分解完全,适用于需要较高准确度的铁矿石尤其是高含量铁矿石样品的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3.
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石中16种主次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矿石类型繁多,矿石赋存状态各异,成分复杂。在现有的铜矿石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方法中,选取标准物质个数和矿石类型少、分析范围宽,与实际样品类型相差太大,且制备的熔融片质量不高。本文选用铜含量既有良好浓度变化范围,又符合铜矿石常见含量的包括铜金银铅锌钼铜镍等各类矿石的24个标准物质,以四硼酸锂-偏硼酸锂-氟化锂为混合熔剂,熔剂与样品质量比为30:1,以溴化锂为脱模剂,改进样品预处理方式,将通常采用样品预氧化后或熔融中加入脱模剂的方式,改进为加入脱模剂后再用混合熔剂完全覆盖的方法制备了高质量的熔融片,建立了XRF测定铜矿石中铜锌铅硅铝铁钛锰钙钾镁钼铋锑钴镍16种元素的分析方法。分析铜矿石国家标准物质GBW 07164、GBW 07169,各元素的精密度(RSD)为0.1%~5.4%。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 07163(多金属矿石)、GBW 07170(铜矿石)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分析实际铜矿石样品,铜锌铅钼铋锑钴镍的测试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其他方法的测定值相符。本文方法扩大了基体的适应性,提高了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质样品中氟的测定主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但操作复杂、分析时间长,无法满足大量进口铜矿石检测的需求。熔融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可用于测定铜矿石中的主次量成分,但不能测定氟。本文采用粉末压片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进口铜矿石中氟的含量。以15个粒度为0.074 mm的实际进口铜矿石样品建立标准曲线,经验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有效地降低了颗粒度效应、矿物效应和基体效应。方法的精密度为0.30%(RSD,n=11),检出限为2.4μg/g,测定范围为0.030%~0.20%。用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物质的认定值相符;用实际样品验证,测定结果与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的测定值相符,能满足进口铜矿石中氟(限量不大于0.10%)日常分析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结果表明,方法分析速度快,试剂用量少,与常量滴定法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湿法消解、微波消解微量滴定法同时测定铜合金和铜精矿中铜的含量,结果表明,对铜合金的测定,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对于铜精矿的测定,样品的溶解效果微波消解方法明显优于湿法消解。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精矿及铜矿石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郁 《吉林地质》2012,(3):101-102,133
通过对铜精矿及铜矿石中大量铜离子等多种金属离子对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干扰的消除,建立一种适合的溶样方法,选择了最佳的分析条件,克服了普通原子荧光法溶解样品的不足,本方法测定砷的检出限为1μg/g。本方法测定了3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砷的含量,测定值与推荐值吻合,确定方法适合铜含量比较高的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曾广圣  欧乐明 《岩矿测试》2019,38(2):160-168
秘鲁铜硫矿石的主要回收对象是铜和硫矿物,由于铜矿物嵌布复杂、粒度过细以及与各种脉石矿物或金属矿物交生关系紧密,利用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如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检测等较难准确定量其工艺矿物学参数。本文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及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MLA)等技术手段,研究秘鲁铜硫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和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粒度分布及单体解离特性等,并对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矿物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元素为Cu(0.65%)和S(9.53%)。矿石中黄铁矿(16.57%)含量较高,形态较为规则,与其他矿物之间的交生关系相对简单,粒度普遍偏粗,其中粒径大于0.30mm的黄铁矿占95.06%。铜矿物主要以不规则粒状、皮壳状、网脉状、纤维状、尘粒状、斑点状分布于脉石中或与黄铁矿、闪锌矿、磁铁矿等金属矿物交生紧密,粒度极不均匀,使得铜矿物解离难度加大,且矿石中云母(12.51%)、绿泥石(3.74%)、滑石(3.34%)、高岭石、蒙脱石(3.59%)等黏土质矿物含量较高,在磨矿过程中易发生泥化从而恶化分选环境。根据该类型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本文建议采用"粗磨-部分优先浮铜-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再选分离"的工艺流程,可得到质量高的铜、硫精矿。  相似文献   

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钼矿石和铜矿石中的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庆令  李清彩 《岩矿测试》2009,28(6):593-594
采用氧化镁-硝酸钠-过氧化氢处理试样,不需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钼矿石及铜矿石中的铼,筛选了不同溶矿方法和仪器参数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014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小于5.00%,经国家一级钼矿石及铜矿石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相似文献   

9.
自动电位滴定仪具有操作简便、测定速度快的优势,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影响,本文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GB 17378.5—2007)中根据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用肉眼判定滴定终点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通过仪器自动判断滴定终点实现准确测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自动电位滴定的方法检出限为0.029%,人工肉眼判定终点的方法检出限为0.086%,在滴定终点判定方面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但自动电位滴定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更优,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肉眼判定滴定终点。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发现,当滴定的溶液体系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络合作用等影响因素使电位变化较为复杂时,自动电位滴定仪有可能会得到多个等当点而无法判断哪个等当点是真正的目标等当点,此时需要利用肉眼进行辅助确定。  相似文献   

10.
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PGE及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进一步探讨玄武岩铜矿的成因,文章对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石的铜、铂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有机质对铜的初始富集作用不明显,铜矿化是后生热液成因的,进一步支持了玄武岩为铜矿化的矿源岩、沥青及碳质等有机质的存在只是为自然铜沉淀提供了条件的认识。而且,铜矿石的低U、Th含量为该类铜矿石的铅是正常铅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自动电位滴定测定锰矿石中锰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多批次的锰矿石锰含量滴定分析消耗大量人工,随着自动化电位滴定仪的普及,利用仪器完成容量滴定成为可能,而将手工滴定向自动电位滴定移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建立了一套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锰矿石中锰含量的方法,确定了相关滴定参数和等当点识别标准。锰矿石样品采用盐酸、磷酸分解,硝酸去除碳和有机物,高氯酸氧化,形成样品溶液。自动电位滴定仪先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对预先移取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标定空白溶液分别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用铂复合电极指示,计算得到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再对样品空白溶液和样品溶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得到样品锰含量,方法检测范围为5%~60%。采用本法分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分析多个产地不同水平的锰矿石样品,测定结果与手工方法进行对照,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建立的滴定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方法稳健,适用于冶炼企业、港口商检等行业,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容量法测定方铅矿中高含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茂荣 《岩矿测试》2001,20(2):147-149
报道了采用HNO3-H2SO4-HF溶样,KI容量法测定硅、铅含量较高样品中高含量银的方法。试验了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在1.6mol/L HNO3介质中,银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银的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7.8%-100.4%。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92%(n=11)。该法可溶解含硅银矿及角银矿中的银。方法已被用于测定矿石中高含量银。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重要有色金属资源——铜矿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舟 《西北地质》2007,40(1):83-88
铜及其合金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工业、机器制造、军事工业、农业等经济领域,是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必需的金属材料。铜在自然界中,主要呈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等类型矿物存在,已发现约有280多种,其中主要矿物16种。铜矿石的自然类型一般按物相分析中含氧化矿和硫化矿的比例不同,分为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在10%以下)、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和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在30%以上)3种。我国铜矿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具有以下特点:(1)矿床规模小。(2)共生伴生矿多,品位低。(3)适合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斑岩型铜矿少,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受到限制。(4)剩余储量中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差,在目前的金融、财税政策下,难以开发利用。总体上,我国铜矿资源在数量和品位等方面均比较差,其国际竞争力低,铜资源特别是富铜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十余年来我国铜矿保有储量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即新增探明储量和矿山消耗储量大体平衡。我国快速增长的铜消费主要靠进口解决。  相似文献   

14.
碘量法测定铜矿石中铜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风  席永婷 《岩矿测试》2009,28(1):77-78
针对铜矿石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碘量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碘的挥发及碘化铜沉淀对碘的吸附所引起的误差问题,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试验提出改进方案,即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碘量法测定铜,增大了碘化铜沉淀的溶解度;聚乙烯醇与碘生成较稳定的络合物,减小了碘的挥发损失,操作简单;聚乙烯醇可直接代替淀粉作指示剂,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5.
铅铜的选择性螯合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献科 《岩矿测试》1990,9(3):238-240
曾应用SO_4~(2-)释放Ba-EDTA中的EDTA,当有Pb~(2 )存在下,Pb~(2 )同BaSO_4共同沉淀。当Ba~(2 )量超过Pb~(2 )的10倍以上,Pb~(2 )全部掺入到BaSO_4晶格中,形成混晶沉淀。这种沉淀比PbSO_4更稳定。利用这一性质,曾掩蔽Pb~(2 )直接螯合滴定Zn~(2 [2-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微酸性介质中加入SO_4~(2-)Ba~(2 )可以定量释放Pb-EDTA中的EDTA,生成更稳定的硫酸铅钡:  相似文献   

16.
宋萍  温宏利 《岩矿测试》2016,35(4):384-388
分析地质样品中的溴碘,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半熔法、稀氨水密封溶样法和热解法,但由于元素含量低、易损失,样品分解和溴碘的提取过程是主要的误差来源。本文改进了传统热解法的吸收装置,用液氮冷凝吸收代替常规的碱溶液吸收,提取地质样品中的溴碘,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含量。以标准偏差的10倍计算,稀释倍数为50,溴碘的检出限分别为0.06μg/g、0.01μg/g,低于传统热解法和半熔法,略高于稀氨水密封溶样法;精密度(RSD)为6.4%~21.0%。本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碱溶液吸收热解法,减少了碱试剂的引入,降低了基体空白和稀释倍数,提高了精密度,操作较半熔法简便,可作为稀氨水密封溶样法的一种补充方法。因此,对于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宜采用稀氨水密封溶样法;对于岩石以及采用稀氨水密封溶样法难以完全提取的样品,可采用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用于分析矿石中低含量硫的测定结果较为准确,但对于高含量的硫,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高。本文采用高频燃烧-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钼矿石和镍矿石中的高含量硫,选择纯铁屑和钨粒作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样品,通过实验优化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用量、仪器分析时间等测定条件。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方法精密度(RSD,n=9)小于1%,加标回收率为96.0%~101.9%;与传统的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比对试验,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2%。针对不同的矿石样品,研究了实际样品与标准物质的基体匹配问题,消除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对于钼矿石和镍矿石样品中含量在1%~35%范围内的硫,均能够准确测定,解决了钼矿石和镍矿石中高含量硫的快速、准确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