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洼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地洼理论在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编制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地球化学分区简图和中国东部锡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分区略图;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地洼区的化学地球动力学问题;深化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推进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测量与找矿的应用工作;查明了石碌矿田的一些褶皱构造地球化学问题:划分出面型、线型、点型三种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阐明了一些基性岩类和花岗岩受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实验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论述了超大型锡矿床具有配置齐全、发育完整、有机联系的一套成矿构造组合,以及矿床物质组分极其庞杂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部布尔克斯岱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布尔克斯岱金矿床产于斋桑地洼区扎尔玛-萨吾尔地穹系.本文研究了该矿床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以及成矿作用,指出本矿床是地槽阶段断裂构造、沉积作用和地幔岩浆作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构造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对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构造发育特征和构造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运用裂隙统计、显微构造和组构分析方法对矿田NE向、NW向和近EW向断裂的力学性质和活动方式作了概略性论述。研究了银路岭矿床三个构造地球化学剖面的分析结果,其中主要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的分布和丰度变化与构造发育的关系,显示出本区构造地球化学场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矿田F_1断裂是有一定区域意义的重要的成岩成矿和控岩控矿断裂,本次工作中选择了茶田剖面对F_1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黔西北地区多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西北地区是一个裂谷盆地构造区,盆地内发育铅锌矿床,矿化受断裂和地层的联合控制。从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地层地球化学以及地球化学块体等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断裂两侧及断裂交汇处、岩体接触带、Pb-Zn组合异常区以及地球化学块体的浓集中心为该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应注重多元素组合异常区内的研究。另外,该区具条带状的地球化学块体浓集带和高强度的Pb、Zn元素化探组合异常之特点,具有良好的Pb、Zn元素成矿背景;建议进行综合研究,尽早发现大型甚至超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构造地球化学是一门介于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元素在各种构造环境中的分配和迁移,分散和富集的特征,演化规律和动力学机制的科学。该学科提出以来已引起广大地质工作重的重视,目前在显微构造地球化学,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实验构造地球化学等若干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云南毛坪铅锌矿床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中重要的矿床之一,以毛坪铅锌矿床Ⅰ号矿体为例,在深入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赋存地层——宰格组中第二段(D3zg^2)NE向断裂构造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划分为四类,讨论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找矿标志,为隐伏矿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老湾金银矿位于北秦岭—中秦岭构造带交接部位,是构造-岩浆-流体耦合成矿实例。Au、As、Sb为高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岩石、矿石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研究,以及典型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了老湾金银成矿系统矿床地球化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广大地学工作者对构造与地球化学的关系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迄今,介于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一一构造地球化学,已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陈国达(1984)提出,构造地球化学是介于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化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构造运动与物质运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种地质构造与地球化学过程之间,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的关系。涂光炽(1984)提出,构造是完成某些地球化学作用的驱动力。总之,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或力学运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运动。而构造地球化学则是研究两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是研究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的两根理论支柱,前者解决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比例尺区域化探资料中成矿元素铜、砷地球化学场的变化规律所反映的信息,在大兴安岭查巴奇浅覆盖区推断19条断裂构造带.将推断出的断裂构造带结合地球物理、遥感信息、地质填图等得到的断裂构造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推断的断裂构造带多数与地球物理、遥感信息、地质填图等得到的断裂构造一致,多数地球化学场的分界线准确地反映了地层与侵入体的接触带,明显的地球化学高、低背景场分别对应着地层与侵入体.说明应用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地质单元推测、断裂构造推断等是有效的,可在浅覆盖区推广应用.同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推断结果看地球化学方法只能概略地推断地质体,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与地质、地球物理、遥感等方法紧密结合,对地质填图单元进一步区分,以使提取的信息可靠性更强.  相似文献   

10.
构造地球化学对成矿作用的理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构造的角度探索地球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另一方面是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构造性质及构造的分布。而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两方面研究的有机结合,阐明矿床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建立找矿模型,本文介绍了建立找矿模型的初步研究方法、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造地球化学是介于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基础理论包括应力场、化学动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内容可分为大地构造地球化学、区域构造地球化学、矿田(床)构造地球化学和微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方法有综合地、地球化学和实验研究法。  相似文献   

12.
覃鹏  杨斌  曹军 《矿产与地质》2011,25(4):324-329
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是指导矿山找矿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矿区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的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显示,黄埠岭金矿最佳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 Bi.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埠岭矿区东西部及凤凰山一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迅 《地球学报》1988,10(1):33-47
不同力学性质的构造形迹或同一构造形迹的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成矿地球化学条件,其形成的矿床和矿化类型也不同。换言之,成矿物质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决定了在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它们表现出不同的集散、迁移和转化规律。 把结构面性质与地球化学现象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力学性质构造形迹所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的构造地球化学形迹。我们的工作步骤是:第一,鉴定构造地球化学形迹;第二,划分构造地球化学类型;第三,确定构造地球化学体系;第四,探讨构造体系控矿的地球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地球化学》2014,(5):547-547
《地球化学》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为学报。其办刊方针是: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出成果出人才,为加速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以广大的地质、地球化学生产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地质、地球化学专业师生和有关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主要报道近代地球化学,特别是其主要分支学科,如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矿床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第四纪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及岩矿测试等方面的创造性、综合性科研成果和研究简报、新书简介、会议简讯、最新地质科技信息研究动态、问题讨论等。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流体地球化学异常与地震活动、土壤气监测断裂构造活动与火山喷发以及深部流体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多项研究表明,地下气体的映震能力较高,研究断层土壤气地球化学特征随时间的变化,可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从而为震情判定提供依据。因此加强断层土壤气测量来监测断裂活动,是探索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测的重要途径,是今后地震地下流体的研究方向。深部流体是地球各大圈层相互作用中最活跃因素,对地球深部构造活动起重要作用,可为地震预报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及运移机制的研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断裂构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沃溪断裂,青草坡韧性剪切带和邓家园断裂构造破碎带等断裂构造进行稀土元素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初步得到了稀土元素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7.
靳平  张翔 《甘肃地质》2007,16(4):47-50,55
洮河裂陷槽位于西秦岭合作—岷县断裂和腊子口—武都断裂之间的过渡地区,是以三叠系浊流沉积碎屑岩建造为主的重要金矿成矿带,后期构造活动相对较弱。通过对区内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和典型矿床特征的对比,分析了裂陷槽内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认为三叠系碎屑岩地层是金的矿源层,地球化学异常是寻找该类矿床的直接标志,EW向和NW向断裂交汇部位的局部小规模褶皱、断裂和小岩脉的发育程度是矿体富集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陕西秦巴地区大中型矿床的区域重磁场、化探异常特征研究,建立了陕西秦巴地区大中型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控矿环境模型,提出了重要成矿区带上大中型矿床就位主要受地幔热穹窿构造引起的重力高及其周边重磁解译的构造网络交汇区—"控矿结"的控制,这种"控矿结"在空间上又是地球化学异常的高度集中分布区。通过"控矿结"圈定找矿靶区,并对其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进一步研究筛选,可大大缩小找矿范围。  相似文献   

19.
河南嵩县小南沟金矿床矿体剥蚀深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新友  樊江 《地球化学》1999,28(4):318-326
河南省嵩县小南沟金矿是产于熊耳群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化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工业矿体主要产于其中NE向的含矿断裂中。系统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发现,矿体横剖面和纵剖面上的都存在明显的元素分带。纵投影剖面的地球化学反映出Au、Ag、Cu、Pb、Zn、As、Sb和W等元素均形成向上开口的“U”形,含量上高下低,向深部晕的规模逐渐减小,强度减弱,垂向上具有尾晕的地球化学特点。与Au有关的元素  相似文献   

20.
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构造、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综合分析表明同位素地球化学急变带分为构造显性与构造隐性两种类型,是深浅构造立交叠加的产物。中国大陆地球化学急变带形成于晚元古代 Rodinia 泛大陆拼结时期。地球化学急变带对资源分布起着重要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