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青岛地震台体应变观测数据年漂移量明显小于往年同期变化,基于周边监测环境、同场地其他观测手段、气象因素、其他台站测项数据、青岛GPS观测站数据、潮汐因子和超限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台站附近小学建设地下车库进行基坑开挖,有可能对体应变观测造成影响;(2)体应变异常为地下应变的真实反映;(3)体应变年漂移量减小非气象因素所致,且非区域性变化;(4)经小波分析,表明钻孔体应变数据变化趋势正常。采用midas GTS软件,基于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基坑开挖对体应变的影响量,结果显示,体应变仪探头处体应变变化量约为-1.7×10-5,而实际漂移量差值约为-0.53×10-5,二者量级一致,仅数值稍有差别。综合判定认为,青岛地震台体应变年漂移量变小与台站附近地下车库的基坑开挖有关。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山东省地震前兆台网地下流体学科数据跟踪分析工作概况,从观测系统、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事件、不明原因等方面分析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跟踪到的非正常变化事件。通过数据跟踪分析,查明了山东区域前兆台网流体学科观测运行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荣成鲁32井水温观测数据出现的典型非正常变化事件进行了跟踪分析,判定其为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3.
"十五"数字化正式观测以来,临汾中心地震台积累近8年的地磁观测资料。文章从观测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进行统计,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趋势变化、空间相关、差值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数据在完整性方面较规范要求偏低,观测背景噪声偏高;观测环境有待改善,以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4.
深地实验室具有电磁干扰小的“超净”地磁观测优势,已成为地磁观测的新平台和研究热点.为了评估淮南深地实验室地磁环境、认识地磁总场时变特征及地下与地面耦合性,我们于2022年在地下巷道(-848 m)和地表(+22 m)同步实施了地磁总场长期连续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了功率谱、小波谱、地磁总场变化特征的分析及与附近的蒙城地磁台比对.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无(或弱)磁干扰点位的地磁环境较优越,与蒙城地磁台相媲美,适用于地磁场变化的高精度、长期连续观测;(2)地下地磁观测可有效过滤地表上由工业与人类活动等的电磁干扰,其记录的地磁总场变化与蒙城地磁台具有较好的耦合性;(3)地下磁测可清晰记录地磁总场的平静变化、不同周期磁暴、地磁脉冲等丰富的时变信息,可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地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2019年11月肥乡大地电场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利用逐步逼近法和排除法,对观测系统及场地环境进行巡检,通过对比主、备用观测仪器同时段数据,查找本台站历史干扰数据并对比其他台站相似数据干扰特征,排除地球物理异常,判定此次数据异常变化由农田灌溉机井漏电所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都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的基本情况,选取2014-2017年的观测数据,对地电场观测中遇到的干扰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在日常观测中,都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资料可以真实的反映地下介质变化,干扰源也可以通过数据不同变化形态、幅度快速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为地震预报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评估指标干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太  刘成龙  鱼金子 《地震》2005,25(3):63-68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中的环境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影响了地震监测预报的效能。 如何评估这种干扰, 更加有效地保护台站的观测环境, 是当前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 提出了评估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技术指标干扰度, 并进一步规定了水位、 水温、 水氡与水汞观测环境的允许干扰度。 干扰度是指各类干扰引起的异常变化幅度与正常时段最大变化幅度的相对百分比值。 允许干扰度的规定, 是依据各类观测得到的地震前兆异常量的大小, 一般采用异常量百分比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8.
以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产出事件为研究对象,总结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现状,从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场地环境、人为干扰、地球物理、不明原因事件6个方面,分析2019年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典型事件进行总结,为地震台站跟踪分析事件记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福建地下流体台网布局较为合理,水位、水温测项能观测到较为规律的长期、年、月、日动态,多数指标符合学科规范要求,能记录到较大远震的同震响应波。观测数据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有降雨、观测环境破坏、观测系统故障等;地下水位动态受降雨影响表现为上升态势,由于降雨的持续时间、强度和面积不同,由降雨引起的水位变化形态也复杂多样;水位和水温同震变化与变化幅度、持续时间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跟踪分析肃南地震台2013—2017年洞体应变观测数据时发现,2017年6月20日NS分量曲线出现转折变化,23日到30日转折速率有所降低,调研该区地震活动性、自然条件、测区环境,并与同测点其他测项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转折变化由观测山洞降雨渗漏引起,对渗漏点封堵后,该变化消失。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8-2016年德令哈地震台水温观测数据,总结长期及短期变化特征,对影响数据变化的观测技术系统、观测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干扰源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观测技术系统故障干扰因素有供电故障、仪器故障、雷电影响等,该类干扰具有发生时间随机、持续时段较长,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观测环境干扰有人工湖、黑石山水库、灌溉水渠等,该类干扰数据不稳定,具有突升、突降、突跳等特点;人为干扰有前兆仪器现场检修、仪器安装、施工改造等,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降雨对定点形变观测的影响,在了解呼和浩特地震台形变观测环境后,分析了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的观测数据质量,统计了降雨量和各仪器分量的变化,并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不同形变仪器测项数据变化幅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函数,结果显示两者间呈较好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阿克苏台岩体断层形变测量仪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雷电降雨、气温突变、气压变化会使观测数据发生畸变。雷电干扰在观测数据曲线上表现为台阶、脉冲,仪器故障和观测室架设其他仪器会造成观测数据产生较大幅度漂移,检修仪器和停电后恢复供电则导致数据曲线出现台阶和突跳变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邵武地震台FHD-2B分量质子磁力仪观测环境、仪器运行、产出数据质量受人为干扰、外界因素、仪器自身干扰、背景噪声、磁场梯度诸多方面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提出应对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与工作方法,取得了较好成效,对地磁台站改善仪器观测环境,提高观测仪器运行率,提升台站地磁观测数据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取山东省3个洞体应变台2007-2011年观测数据,分析资料的完整性、内在质量及干扰因素.结果表明:①观测资料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②仪器零漂满足设计指标要求;③M2波振幅因子相对误差和相对噪声水平达到Ⅰ类应变台标准;④仪器更新后观测质量提升;⑤洞体应变观测主要受仪器调修、气压、降雨和观测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震台站使用的DSQ型水管倾斜仪,对仪器因环境变化、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数据异常表象形态及原因进行剖析总结,提出了观测数据典型异常现象及故障的判定方法和检查思路,对台站做好观测仪器的日常维护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观测环境、观测仪器、地震等各类因素在镇川井水位动态中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根据地下水干扰异常识别与排除的原则,探讨了2007年至2012年镇川井水位出现各类异常的成因,并对研究时段的异常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镇川井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仪器故障、通讯故障、电源干扰、检修线路、维修仪器、泄流口排水管堵塞、雷电干扰、供电故障以及同震阶跃等,异常形态主要有阶跃、突变和脉冲等。  相似文献   

18.
选取乾陵地震台2018—2020年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完整性、年零漂和观测资料精度分析,通过采样调和分析,评价观测数据质量,并对自然环境变化、仪器系统故障和人为干扰对观测数据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该台钻孔体应变观测映震能力,认为: ①乾陵地震台体应变测项运行良好,观测数据质量较高; ②降雨、气压是影响体应变观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 ③体应变对全球7级以上、中国6级以上地震同震响应较明显,震级越大,同震响应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9.
地电观测由测量区、外线路和观测仪器及辅助设备组成。观测系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且故障较多,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常见的干扰及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电观测对区域的观测环境变化以及细微电磁环境和观测系统的变化都有非常灵敏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对比于桥水库库容变化与蓟县地震台DSQ型水管仪观测数据表明,水库容量对水管仪长周期趋势性变化影响不大,蓄水和泄水过程中库容量变化与水管仪观测数据不存在相关关系。根据近场三维不规则形状荷载模型,对于于桥水库3次蓄水和3次泄水过程,定量计算库容变化对蓟县地震台DSQ型水管倾斜仪观测影响的理论值,结果表明,库容变化引起的水管仪倾斜值与实际观测数据变化幅度相比小得多,库容改变不足以对水管仪倾斜观测造成显著干扰。该分析结果可在观测资料异常判定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