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aCoste&Romberg航空重力仪是我国航空重力测量系统的核心.根据航空重力测鼍的特点,讨论了航空重力仪格值的标定方法,导出了格值计算公式.基于实际标定数据,计算获得了新格值.利用大同航空重力测量实测数据对新格值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新格值可以使空中重力扰动与参考值之间的系统误差减小约1×10-5ms-2.  相似文献   

2.
基于潮汐形变观测数据与理论固体潮数据在增量上的高度一致性,提出对增量一致性高于70%的潮汐形变观测数据,用观测值与理论值增量的日变幅之比作为振幅因子来检测格值变化,并对使用了错误格值的观测数据进行归算。该方法仅用1 d的数据即可检测出格值变化情况,适用于格值骤变和格值缓变两种情况。通过对比格值修正前后的观测数据,说明格值变化检测和数据归算在潮汐形变观测数据分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泰安台所使用的SQ-70型石英倾斜仪的格值变化情况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一年中,该台东西向格值变化为11.0×10~(-6)秒/毫米,南北向格值变化为13.0×10~(-5)秒/毫米。东西向格值变化与南北方向倾斜量间相关系数为0.96;南北方向格值偶而变化较大,与开壁龛门调摆,壁龛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改变有关。本文还将格值变化对v值的影响及利用格值变化规律鉴别震兆异常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12台CG型重力仪格值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读数范围内不同时间段所标定的格值系数会发生变化,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读数范围所标定的格值系数也存在差异。应用实例表明,利用测区内重力基准点间的数据来标定CG型重力仪的格值系数,其精度优于在国家基线场标定格值系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使用宁夏测网2010~2012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利用重力差方法重新计算得到CG-5重力仪的一次项格值系数,对比分析2012年银川ML5.0地震前,修正前后一次项格值系数对不同时间尺度重力场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CG-5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随时间逐渐减小,呈持续下降的变化趋势;2)一次项格值系数修正前后不同时间尺度重力场变化量均明显减弱,凸显了“0”等值线现象。  相似文献   

6.
基于重力差方法检测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重复重力测量中重力差与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的关系,研究了基于重力差变化检测重力仪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的方法,并以滇西重力网1989-1996年观测资料为例,计算了 G793、G854两台仪器一次项格值系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一次项格值系数变化值精度能满足地震重力测量规范要求,对于重力仪一次项...  相似文献   

7.
根据野外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来研究地震前后地球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重力仪格值的标定是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影响重力仪格值的诸因素中,温度变化对格值的影响普遍受到重视,研讨得也较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收集整理海南岛2016~2020年10期流动重力复测资料,采用重力仪共用单位标定的一次项格值系数对各期复测资料进行拟稳平差处理。结果显示,2016-09~2017-05、2017-05~10、2018-05~10期间海南重力场变化异常明显。以2016年第1期仪器的一次项格值系数为基准,采用重力差值法对一次项格值系数进行改正,然后重新进行拟稳平差处理。结果显示,2016年以来海南差分重力场变化较平稳,重力场变化基本在30 μGal以内,此前出现的显著重力场异常已不存在。因此,采用重力差值法改正一次项格值系数可有效降低因一次项格值系数误差产生的重力场变化误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GS型重力仪在记录格值标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的格值标定试验和对试验结果的调和分析检验,得出:拉弹簧不同的格数和在不同的记录状态下测定记录格值,对标定结果是有影响的,前者的影响量为(1.1—1.6%),后者的影响量为(0.8—2.2%)。根据这种仪器的实际性能,本文推荐一种供参考的方法——拉弹簧10—15格,通过调节记录器零点位置或将输入到记录器的信号反向直接量图来测定记录格值。  相似文献   

10.
用SGC053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对gPh058重力仪格值的精密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国地震局武汉引力与固体潮观测站SGC053超导重力仪与gPh058重力仪的同址观测资料,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模型,利用同址比测方法对gPh058重力仪格值系数进行精密测定。对同址比测方法中的多项式阶数、采样数、采样时段3个可能影响格值系数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力仪的稳定情况是采样时段3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计算不同采样时段的格值系数,取其加权均值作为gPh058的格值系数为:1.008 4±0.00 09×10 -8 ms -2 /mV。格值系数的测定前后同址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测定后gPh058重力仪可获得与超导重力仪相近的潮汐参数。经SGC053同址观测数据的漂移改正,残差周日波和半日波振幅只有测定前的1/4,而残差变幅只有±7×10 -8 ms -2。虽然gPh058重力仪出厂前进行过标定,然而同址观测测定所获得的格值系数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1.
重力段差是构成重力网的基本元素,又常作为分析重力场的局部变化的依据;故正确估计重力段差的精度是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CG_2型石英弹簧重力仪的特点,建议目前在估算段差值精度时,应顾及段差观测的偶然误差、重力仪格值的测定误差和格值随温度而改变的系统影响等三项因索;并按获得一次最终段差值的可能情况,给出相应的段差值精度估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表明,由公式对段差值的误差估计,是比较合乎实际的。因此,应重视重力仪格值与温度关系的分析研究;目前一些仪器所求得的格值温度系数,已能实用于精度估算公式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目前流动重力测量中采用的改正重力仪格值受温度影响的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以回归方法效果最好。由两个测区的实测重力资料计算分析和对比,证明改正格值受温度影响后,重力资料的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南天山重力测网内的3个绝对重力点作为平差基准,利用2015~2016年的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对两台CG-5重力仪进行实测标定,并对实测标定前后的重力网平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测标定的格值系数与基线场的标定结果差异较大,利用实测标定值得到的平差精度明显高于标定前,利用带有误差的格值系数进行平差计算会引入额外的系统误差;差分重力变化结果显示,标定后的重力变化量级明显减小。由此表明,利用测网实测数据标定重力仪的格值系数可以有效减弱格值系数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有利于消除重力场变化结果的虚假信息。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石英水平摆倾斜仪格值标定的秒采样数据进行拟合。通过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实现迭代计算过程,准确求解光记录位移信号参数并计算标定格值。仿真和台站标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倾斜仪秒采样数据的标定格值与倾斜仪校准格值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3~2016年信阳台伸缩仪观测资料和降雨资料,对每次降雨后伸缩仪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M2波潮汐因子分析仪器格值的变化情况,并对观测资料进行格值归化。最后得到信阳台伸缩仪和降雨之间的回归关系,对排除降雨干扰、识别异常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DSQ水管倾斜仪作为地倾斜观测中主要的观测手段,具有运行稳定、精度高等优点,在台网中被广泛采用。在台站的日常运行中,需定期对仪器进行标定,并对标定结果进行分析,以获得格值是否稳定、观测系统是否正常等信息。对2019年度狮子山台DSQ水管倾斜仪标定表序列进行整理,分析仪器维护中不同操作对格值的影响,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运行维护工作中,可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武昌固体潮基准台曾先后用国内外多台高精度重力仪进行固体潮观测,由于各仪器的格值系统不同,得出的观测结果亦存在差异。本文将不同格值系统的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进行惯性改正后,归算到我国自己的系统。用莫洛琴斯基模型Ⅰ的理论潮汐因子作为基准,对归算的结果进行海潮改正,得出武昌固体潮台的重力潮汐因子为:  相似文献   

18.
以观测数据与DDW潮汐模型之差的均方根和重力残差为约束,对基于M2潮波标定gPhone重力仪格值系数的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改进方法对连续重力台网内的9台gPhone重力仪格值系数进行标定,基于M2潮波相对误差、残差振幅谱均方根等指标对标定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并与FG5绝对重力仪比测法、M2潮波标定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M2潮波潮汐因子与理论固体潮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提高到0.215 2%,残差振幅谱均方根平均达到1.690 2μGal,与FG5比测法精度相当,优于M2潮波标定法。最后,讨论格值系数分布规律以及重力残差矢量与台站所在位置的经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重力基点网的平差工作中,笔者通过遇到实际问题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重力仪格值的微小变化对基点网的影响。格值的微小变化对基点网中实际联测的路线产生的是整体抬高和降低的效应,实际联测的闭合环的闭合差基本不变,而已知重力基点的值不变,对于带有附合路线的闭合环的闭合差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整个网的计算精度和基点的重力值。  相似文献   

20.
绝对与相对重力同步比测中的拉科斯特重力仪标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幂级数和三角多项式模拟LCR-G型重力仪格值函数,利用绝对与相对重力比测数据进行标定。结果显示:各仪器格值函数中的线性项稳定,高次项影响不显著;各周期误差项的幅值和初始相位在仪器不同测程段有差别;标定的参数在子样范围内试用效果较好,外推使用须慎重。测区内相邻各测点上垂直重力梯度差异较大,对相对重力段差观测值可引起50~60nm·S-2的误差,最大可达153nm·s-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