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大林 《地下水》1997,19(4):144-147,156
1节水灌溉农业与节水灌溉1.1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也就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的利用效率的农业,它包括节水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国内有的同志认为“节水农业就是节水灌溉”,“节水型农业不应包括旱地农业”,‘  相似文献   

2.
灌溉用水反弹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可能被产出增长带来的新增用水抵消,甚至出现用水有增无减的现象,表现为灌溉用水的反弹效应。目前有关灌溉技术节水效果的研究已有丰富成果,但关于灌溉用水反弹效应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梳理。从灌溉用水反弹效应概念内涵、灌溉用水特性与节水的尺度效应、灌溉用水反弹机制以及反弹程度4个角度综述相关文献。灌溉过程中的水量转化、水分消耗及用水效率评价非常复杂,对灌溉用水反弹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①灌溉用水反弹的定义,如区分水文反弹和经济反弹,区分用水反弹和耗水反弹,区分一般反弹效应和回火效应(大于100%的反弹);②灌溉用水反弹的作用机理和控制路径;③设计合理的方法实证计算反弹效应。  相似文献   

3.
管理技术是灌溉节水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水的利用率。由于我国节水农业的管理水平较低,用水浪费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此问题,桓台县抓住组织管理节水、工程管理节水和用水管理节水措施,做到依法治水、管水、用水、节水,使农业用水利用率达到0.86-0.93,水分生产率在1.83kg/m^3-2.02kg/m^3,成为我国农业高效用水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节水灌溉是一种能够尽可能多地获得农作物增产增收并取得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灌溉模式。开原市近年来通过开展节水灌溉项目来促进灌溉作物增产增收。通过对节水灌溉项目区7个乡镇45个村灌溉用水合理性、用水指标合理性进行分析,确定节水灌溉项目区采用地下水井作为灌溉水源,实行低压管道灌溉的输水方式。根据农作物实际需要,通过采用合理节水灌溉模式对农作物进行适时灌溉,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漳河灌区为例,在对灌区渠系进行等效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不同工况下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总干及干渠环节和分、斗、农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大,而支干、分干和支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偏小,渠道断面大小、长度及防渗率是导致渠道水利用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达到相应阈值时的投资,以及净节水量和节水率,分析了投资与灌溉用水效率阈值及节水率的关系.表明随投资的增加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率均提高,但其过程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且节水率的报酬递减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的水资源非常短缺,而用水的浪费又十分严重,为了缓解水的供需矛盾各部门都要节约用水,尤其是用水量最大的农业部门,更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根据安徽省各地多年节水灌溉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节水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一些适合不同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不同模式,以便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为在全省普及节水灌溉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灌溉用水分配不均、平均节水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型。在ZigBee组网条件下,对模型节点进行入网处理,并根据详细的处理结果,对节水传感器进行具体选择,完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模型应用背景环境的建立。利用灌溉参量计算KC节水系数,设定引脚数值的方式,实现模型的顺利应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节水灌溉模型相比,应用高效技术模型后,灌溉用水分配均匀度最大值可达90%以上,平均节水能力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8.
孟炜 《地下水》2010,32(5):64-65
阐述了节水灌溉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讨建设完善的灌区节水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介绍信息管理系统、调度运行系统、水务公开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系统、遥测管理系统、灌溉用水预报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实践证明,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灌区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用水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2012~2015年农业节水工程实施节水灌溉30.0 km~2,灌溉作物为玉米,灌溉方式为膜下滴灌,取水水源为地下水,项目总取水量为1 800万m~3。从全区农业节水工程项目取用水资源方案入手,对喀左县2012~2015年农业节水项目取用水资源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用水在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之内,符合国家用水指标规定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下的取水合理性可靠,符合国家产业调整相关政策,有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喀左县农业节水项目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许静  黄启海  宫延之  许刚 《地下水》2003,25(3):155-155,162
冠县水资源严重匮乏,属水危机区。近十几年来,结合区内缺水现状和农作物种植情况,因地制宜,推广发展了管灌、地膜灌、喷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工程。推广应用了农艺节水技术,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优化节水灌溉制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缓解了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田园 《地下水》1997,19(4):148-150
解决北方地区农业用水的问题,不能把跨流域远距离调水作为主要措施,也不能只着眼于在田块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按流域把地表水、地下水都管起来,统一调配,控制利用。应针对不同地区的水源条件,制定不同的节水指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灌区用水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正确评价灌区用水效率及用水效益,构建了考虑回归水重复利用的灌区用水效率及效益指标。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SWAP模型和线性模型对柳园口灌区的水量和作物产量进行了分布式模拟,在此基础上,对柳园口灌区不同用水模式以及田间不同节水灌溉模式下的灌区用水效率及效益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不同节水措施对灌区用水效率及效益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井渠结合调控模式和田间节水灌溉模式对柳园口灌区不同区域用水效率及效益的影响效果不同,但均能提高灌区总体的用水效率及效益。  相似文献   

13.
曹楠 《地下水》2011,33(5):81-82
针对关中地区井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粗放,田间灌水损失大,大量水资源消耗于渗漏和蒸发等诸多原因,导致井灌用水效率低下与效益不明显,通过对井灌现状及影响井灌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实施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充分改进田间地面灌溉技术及强化机井管理体制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会萍  王小莉 《地下水》2011,33(5):85-86
凤翔县属于渭北黄土台塬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农业用水形式严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的必备条件。通过研究凤翔县五大灌区网络发展现状,寻找灌区节水薄弱环节,结合农业节水灌溉实际情况,提出节水灌溉措施建议,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推广节水灌溉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海瑛  原小健 《地下水》2000,22(2):67-68,54
全县水资源紧缺,干旱频发,用水供需矛盾突出,必须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要用已建工程作示范,介绍经验,分类指导,加快节水灌溉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3)
新疆阿瓦提县属于典型的灌溉农业大县,县域内不产水,无调节性水利工程设施,区域用水主要从阿克苏河限额引入。本文基于2013-2016年供用水资料,对县域供水现状和供水量、用水量、用水水平、用水结构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及落实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可知:阿瓦提县为农业大县,农业灌溉面积较大,加之灌溉水利用率偏低,水资源的98%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居民生活及城镇生态环境用水的增加都受到水资源量的制约,人均用水量逐年减少,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减少,工业用水效率不断提高;用水总量基本在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之内,但是地下水用水量超标,工业用水量在控制指标内,农业灌溉用水超标,农业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完成规定任务,灌溉水利用系数率高于“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则在控制指标之内。在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继续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保证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3)
以延安黄陵县店头镇4813亩农田实施高效节水过程为例,针对项目区传统的大水漫灌、串灌等方法,选择8座集水井作为实施高效节水的水源工程,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探讨,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农田灌溉建筑物的配套率,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对更新农民的用水观念,科学用水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吕志鹏 《地下水》2023,(4):138-139
目前国内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提高灌区灌概用水效率意义重大。本文以黄河中上游某灌区为例,选取9个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正贡献率高的主要因素有四个:井渠结合灌溉面积比、渠道衬砌率、当年节水改造投资、节水灌溉面积;而负贡献率较高主要有常规水稻净灌溉定额、水稻种植比例。这些因素反映了灌区的种植结构、管理水平以及水利设施的现状。为此,在灌区要大力发展滴灌等节水技术;积极转变农业结构,例如:鼓励、引导农民发展高经济效益蔬菜、花舟、水果、草、牧;通过科技实验,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1)
根据景电高扬程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制约高新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从灌区灌溉特点、效能和产出、农业种植业结构、节水灌溉模式、水价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效能和产出、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水的生产效率及效益、节水灌溉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制约景电高扬程灌区节水灌溉良性发展的关键,对于保证景电高扬程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宜景电高扬程灌区大力发展的节水灌溉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及水价改革、形成、稳定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0,(3)
阿瓦提县属于平原区,是典型的农业灌溉大县。通过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可知:阿瓦提县农业灌溉用水主要从阿克苏河限额引入,而地下水补给量为36 592万m3/a,可开采量为10 862万m3/a,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从远期来看,应通过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建立高效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等措施,将阿瓦提县用水总量控制在“三条红线”指标之内,保证水资源持续合理利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