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南锡田锡钨多金属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锡田矿床内发育近SN向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NE向复式褶皱和NE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穹窿构造主要由印支期和燕山期侵入的花岗岩和古生代地层及不连续的环形滑脱断层组成,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的分布;复式褶皱为古生代地层组成的NE向复式向斜,在矿区中部被锡田复式花岗岩体切割。严塘复式向斜与小田复式向斜中的背斜核部,尤其断层叠加的部位常控制一些构造破碎带型钨锡富矿体的分布。NE向或NEE向走滑伸展构造系统包括NE向右行(伸展)走滑断层、NE向或近EW向右行次级的走滑伸展断层、近SN向左行走滑断层和NW向伸展断层,控制了锡田矿区内的不同方向构造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云英岩脉型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分布。花岗岩锆石U-Pb、白云母40Ar-39Ar和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表明锡田地区燕山期构造活动、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时间非常接近,介于150~160Ma。岩体与地层(灰岩)接触带、岩体中的NEE向断裂带以及被NE向断裂叠加的背斜轴部是重要的成矿区域,可作为下一步矿产勘查工作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2.
瑶岗仙脉钨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瑶岗仙钨矿是湖南首次发现的"五层楼"式脉钨矿床.矿区位于湖南东西构造带北缘.区内寒武纪变质砂板岩构成南北向基底复式背斜,寒武系是含矿的主要层位.上覆泥盆纪砂岩、灰岩和侏罗纪砂页岩,组成新华夏系复式背斜,背斜两翼不对称,北陡南缓,轴向北东-北北东.燕山早期复式花岗岩侵入其中,构成含矿围岩之一.瑶岗仙钨矿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以外带为主,尤以岩体隆起部位的中心地带最发育.矿内四组(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及近东西向)脉带是迄今矿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下延最深、品位较富的隐伏  相似文献   

3.
3105铀钨矿区中钨的成矿实验及其成因意义庞玉惠黄广荣(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钨的成矿试验改造热液矿床华南越城岭复式龙岗岩体东侧接触带是一个铀钨锡多金属矿化带。复式花岗岩主要由加里东期花岗岩(γ3)组成,也有少量海西、印支期小岩体和较...  相似文献   

4.
界牌W-Cu矿床产于苗儿山-越城岭复式岩体东北部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是苗儿山-越城岭复式岩体矿集区最大的矽卡岩型W-Cu矿床。矿区出露的主要岩体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及后期浅色花岗岩体,矿区外围则大面积出露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化产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矽卡岩,及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灰岩捕虏体矽卡岩化带中。黑云母花岗岩发育花岗岩型钨矿床成矿早期常见的钠长石化、云英岩化及从岩体至外接触带蚀变矿物组合显示形成温度逐渐降低。这些现象表明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矿床具有紧密成因联系。本文获得矿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浅色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422±11 Ma,428±7 Ma,410±7 Ma,表明界牌W-矿床及区内主要岩体均形成于加里东期。本文的同位素年龄及前人报道的苗儿山-越城岭矿集区和华南加里东期与花岗岩有关矿床同位素年龄表明苗儿山-越城岭矿集区W-Mo-Cu矿床成矿主要发生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U矿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华南在加里东期发生了分布广泛、成矿元素组合多样的与花岗岩有关的成矿事件,有很好的找矿前景,今后应加强华南加里东期矿床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栗木矿田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木矿田花岗岩是一个燕山早期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侵位的复式岩体.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与复式岩体中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岩石化学、稀土及其它微量元素资料表明,鱼菜花岗岩属超酸性过铝富碱一类岩石.矿体赋存于隐伏岩体浅部.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以浸染状和细脉状产出.在含矿岩体钠长石化阶段形成锡矿化,云英岩化是锡、钨矿化的高峰阶段,在...  相似文献   

6.
休瓦促钨钼矿区位于义敦地体南段,是该区域唯一存在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和新生代酸性侵入体直接接触形成复式岩体的矿区.目前尚未对该复式岩体的岩浆演化过程开展过系统深入研究,限制了对该矿区及区域构造事件和岩浆演化的认识.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开展东矿段黑云母花岗岩,西矿段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  相似文献   

7.
岩体位于南岭中段,为由加里东、海西、燕山各期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铀矿化主要富集于燕山期各阶段花岗岩中,系产于断裂破碎带中的热液脉状铀矿床。由于岩浆活动频繁,断裂构造发育,地表铀矿化普遍,铀矿点、铀异常也成群成带出现。通过地质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铀矿化受燕山期花岗岩浆及新华夏系晚期断裂构造制约。本文主要从岩浆岩及构造特点,结合矿床某些地质特征,对本区铀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漳浦复式岩体是一个主要由辉石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及晶洞碱长花岗岩组成的大型中生代复式岩体。通过详细的室内外调查研究,根据侵入体之间及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岩石化学、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等特征,以成分演化单元为基本单位,漳浦复式岩体可划分出早侏罗世—晚白垩世共16个基本单元,归并为古美山、漳浦、漳洲3个超单元及4个独立单元。R1R2图解及巴尔巴林岩浆构造分类,漳浦复式岩体中各超单元(单元)侵入岩分别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据岩浆演化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该复式岩体是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及晚白垩世等5个构造—岩浆活动旋回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岩相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对燕山期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得出矿区燕山期岩体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石英正长岩,花岗闪长岩次之。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表明矿区岩体为偏铝质-弱过铝质钾玄岩系列I型花岗岩,源区岩石为麻粒相岩石,有辉石、斜长石和钾长石残余。矿区岩体形成时代为150Ma和130Ma,说明矿区岩体至少为两个期次产生,为复式岩体。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床成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礼炎 《福建地质》2009,28(3):167-174
福建古田西朝钼矿产于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顶托作用所产生的穹窿状滑脱裂隙构造中,贮矿围岩为复式岩体及南园组火山碎屑岩。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多层重叠,以辉钼矿石英脉、辉钼矿硅化脉带为主,脉带旁有硅化、绢英岩化、钾化、云英岩化等。复式岩体属高硅富钾花岗岩,可以与赤路、三保等钼矿床成矿花岗岩对比。  相似文献   

11.
栗木矿田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湘中-桂东-海南岛南北向构造带的反接部位,恭城向斜的北部扬起端.  相似文献   

12.
栗木矿田是南岭地区典型的锡铌钽多金属矿田,成矿作用与花岗岩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锆石SHRIMPU—Pb法定年研究,获得栗木矿田水溪庙矿区的隐伏矿化花岗岩形成年龄为212.34±1.8Ma(98%可信度,MSWD=1.5),与前人测得的老虎头矿区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白云母的Ar-Ar坪年龄(214.1Ma)、金竹源花岗岩中蚀变白云母Ar-Ar坪年龄(212.4Ma)及金竹源和三个黄牛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分别为214.0Ma和218-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结合其它资料分析,我们认为栗木地区锡铌钽矿与花岗岩为印支期同-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建议在南岭地区下一步规划部署中应注意印支期成矿岩体和印支期锡多金属矿的寻找。  相似文献   

13.
张万良  徐小奇  邵飞  聂斌 《铀矿地质》2008,24(2):101-107
桃山矿田产于桃山复式花岗岩体内,属花岗岩型铀矿,矿化类型主要为碎裂蚀变岩型.其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有:(1)富铀的碳硅泥岩系基底;(2)发育于桃山岩体内的NE向脉岩充填构造带;(3)岩体内的碱交代蚀变带(体);(4)次级构造裂隙带;(5)燕山晚期第三阶段打鼓寨小岩体;(6)氧化还原过渡带;(7)较低的侵蚀程度.打鼓寨岩体及近外围特别是其东北部是进一步开展铀矿勘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广西栗木矿区泡水岭高岭土矿床位于矿田中部,出露于栗木复式花岗岩体的第一幕岩体顶部近地表部分。前人多将其作为与风化作用相关的残坡积矿床,而未曾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高岭土矿石的矿物组成及产出特征,矿床与典型的堆积型矿床不符。通过对该高岭土矿石矿物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岩浆石英晶体中的次生流体包裹体等研究,本文对泡水岭高岭土矿床的成矿机制提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数学地质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常用统计方法之一——趋势面分析在研究岩体形态特征及指导找矿方面的应用.一矿区地质简介湖南某钨矿区处于东西纬向构造带与祁阳弧北端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处.主要矿化为产于花岗岩岩体中的高温热液白钨石英脉.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寒武系泥砂质岩层,分布于该区西部,局部呈残留顶盖.  相似文献   

16.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西部铀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位于南岭构造带北部,与武夷山构造带南段交汇处,为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体。岩体西部的河草坑铀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铀矿田之一。大富足花岗岩基由小富足、上寮、赤泥、富城、草桃背5个岩体组成,均为富硅、贫铁镁、铝过饱和的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高的铀背景值。岩体西部边缘有一长10 km、宽1 km的紫色蚀变带,其下为绿色蚀变带,铀矿体赋存于紫色带底部与绿色带界面上下。铀矿经过了花岗岩成矿阶段、火山岩成矿阶段和淋积叠加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分析基底地层、岩体特征、构造、区域蚀变及铀矿化控制因素等,总结了该区"铀源丰富、热源充足、构造发育、蚀变强烈、剥蚀适中"等5个有利铀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半岭及大坪山2处为最有远景的地段,分别位于岩体西部火山机构附近铀矿隐伏区及北部地堑区。  相似文献   

17.
<正>1矿床地质特征沙让钼矿产于一个侵入于二叠系蒙拉组(P2m)地层的复式杂岩体中。矿区构造主要表现为线性断裂构造,发育二期断裂构造,断裂带附近的热液蚀变作用发育。矿区岩浆岩活动强烈、复杂,杂岩体早期侵入的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钾长花岗岩,主期侵入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次花岗斑岩呈小岩株、岩脉形式产于早期形成的石英闪长岩、花岗岩和蒙拉组地层中,后期侵入闪长玢岩、石  相似文献   

18.
青海同仁县江里沟钨-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欢 《地质与勘探》2010,46(5):872-879
江里沟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段,矿床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为三叠纪南部大洋俯冲的岛弧带。矿区由主矿区和周围几个矿点组成,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三叠统隆务河群和下二叠统大关山群。多金属矿化主要与矿区南部一个多期侵位的复式花岗岩岩体有关。主矿区以钨、铜矽卡岩矿化为主,分布在岩体北西部附近围岩地层中,同时发现在岩体中有裂隙矿化、石英脉型矿化和浸染状矿化几种型式。主矿区具有典型的成矿分带性特征,表现在成矿元素分带、成矿蚀变分带和成矿构造分带。据此建立了矿床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汝阳竹园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汝阳竹园沟钼矿床位于河南省汝阳县南部的太山庙复式花岗岩体北东侧第二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γ53-2)岩体内接触带。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区构造、岩体、围岩蚀变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矿体呈似层状分布,其形态、产状受第二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γ53-2)岩体形态、产状影响较大,说明竹园沟钼矿床无论在空间上、时间上、成因上均与深部同熔型花岗岩浆有关,矿床成因为斑岩型钼矿。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的提出,对以后区域上花岗岩基分布区的找钼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秦岭灰池子复式岩体的面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5万区调工作,作者对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规模最大的灰池子复式岩体的面理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面理主要是岩浆侵位过程中同构造的产物,在岩体固结后受到区域构造的影响,属于复合面理。花岗岩面理的研究对探讨岩体的就位机制和花岗岩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