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汉阴地区梅子垭组是早古生界的一套浅变质岩。该地层内已发现几十处金矿床(点)。本文论述了梅子垭组的构造变形规律,划分出四幕构造变形。第一、二幕变形是强烈的韧性变形阶段,以流塑性褶皱变形和韧性剪切为特点,构成了本区的构造格架。本文指出,金矿化与韧性变形阶段关系密切,特别是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化带的时空展布和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2.
石泉-汉阴北部下志留统梅子垭组黑色岩系金矿带位于南秦岭造山带西部的牛山古陆北缘.该矿带东西长约100 km,南北宽10~20 km.初步查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为区内金矿含矿层位,并按其岩性组合特征划分为6个岩性段,4个子含矿层位.矿带内发现10余处金矿床(点).金矿受地层、岩性、古地理和古构造条件控制,与黑色岩系具有同源性.金主要以颗粒金存在且分布极不均匀.硫同位素的变化范围说明硫来源于地层.氢氧同位素的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中的水介质是以变质热液和大气降水为主的混合水.稀土元素特征显示金矿物源与秦巴地区泥盆系沉积岩相似.韧性剪切带并不是金矿体出现的必须标志.研究认为梅子垭组中的金矿属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王新  杨兴科  杨宏宇  高雅宁 《地质论评》2016,62(S1):341-342
近年来,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研究、安康紫金矿业公司、陕西地矿总公司等科研项目的调研实施发现,在南秦岭安康地区北西部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北部一带的下志留统梅子垭组浅变质强变形的云母石英片岩等(原岩可能为泥质细碎屑岩),分布有一条发育有多个中小型金矿床和金矿化异常带(刘林等,2012)。该金矿带岩石构造变形较强,形成了一系列脆-韧性剪切变形带,金矿化体主要受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张康,2012;高雅宁等,2016),是一个找矿潜力较大的金矿带。现对其中的典型矿床长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拉巴河地区位于准噶尔微板块玛依勒早古生代沟弧带内,西准噶尔铬、金成矿带和阿拉套钨、钼、锡、金成矿带结合部位.1:5万化探普查圈出以Au,Cu为主的综合异常66处,找矿远景区8处异常沿达尔布特大断裂及其次级构造、岩体外接触带分布,具规模大、强度高、高值点集中、成片分布特点,有近NS、NE、NW向3条异常富集带,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区为石泉县将军河地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造山带南部,牛山弯窿构造西北翼,为安康北部–石泉金矿带的一部分。带上金矿众多,主要有羊坪湾金矿、黄龙金矿、鹿鸣金矿等,研究区褶皱构造发育,沿北西西向分布有数条大型韧性剪切带。主要出露地层为志留系斑鸠关组、梅子垭组,岩性主要为含炭二云石英片岩、含炭石英片岩,其次为少量灰岩,不含炭片岩。石泉北部山区脉岩大量发育,但研究程度较低。现通过对将军河地区脉岩的锆石U-Pb年龄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明确该金矿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汉阴县铁佛-汉滨区流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阴县铁佛-汉滨区流芳金矿带赋存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浅变质泥质碎屑岩中,其金矿化与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及围岩蚀变密切相关,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7.
陕西旬阳地区志留系铅锌矿矿集区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通过十多年的勘查及研究,在陕西旬阳—白河一带的志留系中新发现了大型铅锌矿矿集区。该矿集区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10—50km。区内有中志留统双河镇组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两个含矿层位及泗人沟—南沙沟、红土坡—韩氏沟—小沟、西营—黄石板三个成矿带。在成矿带内已发现20余处铅锌(铜)矿床(点),资源丰富,找矿潜力较大。该矿床成因为细碎屑岩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羊坪湾矿区位于南秦岭南部逆冲推覆系迎丰-搁河口推覆体。北邻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西邻扬子准地台汉南凸起,南接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矿区出露地层由南西向北东依次为洞河群(Z2-O)和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其中洞河群分布于矿区的西南部,呈北西向展布,总体北东倾,倾角15°~45°,主要为硅质板岩,板岩中局部夹薄层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倾向北东,倾角一般15°~50°,局部倾角最高可达75o,地层沿倾向及走向具波状起伏特征。梅子垭组以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为主,以及夹有少量灰岩、大理岩条带等。金矿均赋存于志留系梅子垭组二云母石英片岩和含炭二云石英片岩中,以前者为主,约占90%以上。黄龙金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岩性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细碎屑岩系,主要为绢云石英片岩、变砂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等。其中与矿(化)体关系最为密切的岩性为含炭绢云石英片岩、含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含石榴子石黑云母变斑晶绢云石英片岩。  相似文献   

9.
以ETM+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去干扰异常主分量门限化技术提取卫宁北山地区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结果表明:羟基异常主要分布在铜铁沟—岔梁子—平湖滩一带,自北向南沿构造破碎带呈带状结构,一二三级异常均有,且与已知矿(化)点吻合较好;铁染异常分布面积小,主要为三级异常,在色井沟和红石堆,异常以片状沿沟谷自北向南呈带状分布,与已知矿点对应少,示矿作用不明显。结合SPOT5数据,对研究区进行"线、环、带、色、块"找矿五要素遥感地质构造解译。以断层和褶皱轴线为主的线要素大多呈近EW向分布;环形构造7个,推测位于金场子的环有可能由隐伏岩体引起;带要素2条,位于金场子西部,呈EW走向;色要素分布面积小且零散;未解译出块要素。根据获取的地质异常信息,建立遥感示矿模型,结合地质分析,圈定了3个遥感示矿异常区。  相似文献   

10.
王家店—天合兴金铜矿带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水波 《吉林地质》1990,9(4):11-18
王家店—天合兴金铜矿带区域为太古代高级变质区,矿带分布于穹隆一盆地体系之间近南北向的韧性剪切带中,中生代以后,本区地壳受到拉张,地幔物质沿韧性剪切带上涌,形成王家店—天合兴酸性—偏碱性浅成侵入岩群。金、铜矿化成因上与该期岩浆岩有关。该带地球物理场以重力低、磁力低为特征,说明深部存在异常地幔带,它控制了浅层的构造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陕西省安康北部地区相继发现了一大批规模大小不一的金矿床,如黄龙金矿、羊坪湾金矿、鹿鸣金矿、长沟金矿等,通过近年来在此区域内金矿的不断开采和相应的野外调研工作,发现金矿基本赋存在该区内广泛出露的下志留统梅子垭组地层中,其为一套巨厚的黑色岩系,层位较稳定。主要的控矿构造为区域内的几条规模较大的走向NW-近EW向的韧性剪切带。根据叶天竺等(2014)"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标志"的"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确定了成矿地质体后,如  相似文献   

12.
该矿床分布于双井子—黑虎山向斜核部大理岩(下石炭统白山组)中,成矿与东西向断裂有关,矿体严格受大理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的控制,金-铜矿化与移卡岩化密切相关,矽卡岩化愈强烈矿化也愈强烈。矿石类型有3种:黄铜矿-闪锌矿矿石、含闪锌矿黄铜矿矿石及黄铜矿矿石。矿石有益组分有Au、Ag、Cu和Zn等。该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即矽卡岩期,包括无矿阶段和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期,包括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黄铜矿阶段;表生氧化期。从以上认为,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本文还指出,现已发现的矿体多与激电异常值对应,因此在岩体超覆大理岩部位若发现激电异常高值时,应注意寻找隐伏的金-铜盲矿体。  相似文献   

13.
羊坪湾金矿床是在南秦岭造山带石泉-汉阴北部地区继黄龙金矿床和鹿鸣金矿床开发之后近年来新发现的金矿床,对该金矿床的研究对于该区域找矿实践及金成矿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相结合对羊坪湾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羊坪湾金矿产于下志留统梅子垭组(S1m)含炭二云母石英片岩中,目前矿区圈出南、北两条平行展布的金矿化蚀变带,在矿带内圈出3条平行展布的金矿体.金矿化特征为硅化、黄铁矿化.金粒度较粗,主要为明金,以粒间金、裂隙金等形式赋存.含炭二云母石英片岩夹石英岩互层有利岩性段和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着金矿的产出.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均一温度为170~220℃,属中-低温;氢、氧同位素的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中的水介质是以大气降水和变质分泌水为主的混合水.硫同位素的变化范围是7.5‰~11.7‰,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矿床为沉积-改造型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研究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缩小找矿靶区以及进一步找寻原生金矿,在山西右玉火烧滩—后窑子一带开展1:5万加密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完成面积43.89 km2,圈定单元素异常58个,综合异常13个,金异常16个.对区内Au8、Au5、Au9等主要金异常进行异常查证,发现火烧滩和后窑子两条重要金矿(化)带,经进一步开展矿区...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尔金地区清水泉铜金铂矿床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范 《矿产与地质》2003,17(3):214-217
阿尔金南缘断裂带是一条深达上地幔的区域性大断裂。沿断裂分布着众多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岩浆结晶分异晚期,铜、金、铂、钯元素富集,在后期断裂及热液作用下形成工业矿体,仅清水泉一处即发现三个规模较大的矿化带,通过对该化带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指出该带找矿前景极佳。  相似文献   

16.
南秦岭安康汉阴北部下志留统梅子垭组中已经发现了十几处规模大小不一的金矿化点和金矿床,其构成了多条规模较大的金矿化带,而这些金矿化带所处的构造位置则恰好位于该区内几条较典型的脆-韧性剪切带上,现已查明金矿体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内多期面理置换强烈,且变形较为复杂,关于研究区面理分期及与成矿关系仍然存在争议。黄龙金矿与金矿带内其他金矿床地质特征相似,为查明以上问题,选取黄龙金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几年来的野外路线调研、典型构造剖面研究和岩矿鉴定研究等,发现区内脆-韧性剪切带内至少存在3期变形变质新生面理,面理构造置换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典型,其中主变形期第二期形成的S_2面理特征较为典型特殊,变形标志强烈而复杂,面理优势产状较为集中,顺面理发育热液蚀变矿物黑云母变斑晶、石榴子石等,S_2面理形成于南秦岭陆内造山期,大致为晚印支—早燕山期,面理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其与金的富集成矿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部。为缩小找矿靶区,发现有利成矿带,寻找有价值的工业矿体,对区内1:20万水系沉积物所圈定的金异常区进行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共发现8处金异常,圈出2条金矿带。利用复合极距激电联合剖面测量对土壤金异常进行了评价,钻探工程验证金异常深部存在有价值的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8.
南秦岭汉阴北部金矿田含矿岩系主要是志留系梅子垭岩组中浅变质岩层,该套地层经历了中生代的构造变形,复杂多样,其中发育的脆-韧性剪切带成为梅子垭岩组发育蚀变岩型金矿富集的良好场所。通过对汉阴北部金矿田近年新发现的长沟金矿区及周邻区带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特征等进行解析研究,结合以往资料,总结汉阴北部金矿田该类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初步探讨长沟金矿床的热液成因类型。研究发现汉阴北部金矿田区发育有五条脆-韧性剪切带,其构造样式、变质作用具多样性和多期性,其中第二期变形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密切;长沟金矿区受区域DSZ3(≈RF5)脆-韧性剪切带及多期构造置换中的S2面理控制,控矿构造样式具有斜列排布特征。含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其在低—中温热液环境形成,主要是在退变质作用下易于在局部两种岩性差异界面附近、片理面之间薄弱变形带、密集剪切节理带或劈理化带等有利构造部位含金热液发生富集成矿。因此,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多期面理置换与密集片理、剪切节理带及热液蚀变岩是主要的控矿构造类型。进一步的找矿预测工作主要应该紧抓其脆-韧性剪切带的走向延伸和倾向延深,更应重视侧向斜列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9.
谢方银 《云南地质》2012,31(4):501-503
温高地区基础地质与昌宁—孟连带相似,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明显,近南北向分布,西带为SN异常,中带为金异常,东带则为锑铅锌异常,详细工作后圈定五个找矿靶区,有一定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三个井金-多金属矿床位于天山-阴山巨型纬向复杂构造带北山的黄砬子-三个井近EW向挤压带东段,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航磁及化探异常发育.目前在矿区内已发现金-多金属矿脉20余条,共提交预测资源量(334):金5801kg、银63009kg、铅45812t、铜2027t,矿床规模达中型以上.该矿床类型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通过对三个井金矿区与相邻矿区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对本区金-多金属矿床的空间产出形态、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有了初步认识,认为黄砬子-三个井多金属矿带是寻找金-多金属热液蚀变岩型矿床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