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年  陶晓风 《矿物学报》2012,(Z1):37-38
西藏措勤复合弧后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中西部,在Ⅰ级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块,北邻班公错-怒江结合带,南抵冈底斯岩浆弧带。这2个俯冲带的共同作用,使本区构造强烈变形,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剧烈,且以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侵入岩、火山岩均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区位于冈底斯构造带西段诺仓地区,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上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侧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为班公错—怒江缝合带;次级大地构造单元在测区属冈底斯岩浆弧,地层区属划分上属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岀露地层主要有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纪、二叠纪、古近纪和第四纪,查明元素在地质各大构造带间含量的差异及在各区域间和区域内各类地质体中含量的变化特征,探寻各地区成矿元素集中于分散的规律,便于进行异常圈定  相似文献   

3.
<正>西藏曲水县南木乡达布村一带显角囊地区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中段的南部,南距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约30 km。大地构造位于冈底斯大陆北缘前陆的一部分,即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南部边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的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矿区所处的构造单元位于晚白垩世—中新世结蒲林—夏拉火山岩浆弧中。研究表明,大多数斑岩型铜  相似文献   

4.
1概况尕尔穷铜金矿床位于狮泉河晚燕山期结合带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缝合带西段构造单元的交汇处。伴随中特提斯洋的演化,班怒带经历了洋壳同时向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双向俯冲,最终北侧形成了班戈-嘉黎岩浆弧、南侧形成了冈底斯北缘火山-岩浆弧。与此同时洋内的微弧地体与洋壳之间的俯冲、碰撞及拼贴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达布铜钼矿区位于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达布村一带,隶属曲水县南木乡管辖。矿区距中尼公路沿线的南木乡约15 km,有简易公路相通,南木乡距拉萨市约25 km,有国道相连。大地构造位置属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新特提斯洋在中白垩世向北俯冲,形成了日喀则弧前盆地和冈底斯岩浆弧带。冈底斯岩浆弧带主要由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组成。火山岩主体由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  相似文献   

6.
藏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青藏特提斯构造城南部,包括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微板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喜马拉雅微板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经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晚三叠世-侏罗纪为扩张洋盆地阶段;白垩纪为消减洋盆地阶段;早第三纪为碰撞敛合后残余海盆地阶段。该区是我国中-新生代海相地层发育最全、厚度最大的地区,三叠系-第三系总厚逾万米。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盆地叠加构成复合盆地,组成四个复合盆地带,并在其上发育了  相似文献   

7.
措勤盆地林子宗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藏高原措勤盆地新生代火山活动十分强烈,以古近纪林子宗群火山岩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央隆起带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中,在北部坳陷带中仅有零星分布。林子宗群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流纹岩、中酸性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属钙碱-高钾钙碱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木子宗群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特点,为喜马拉雅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正>克鲁-冲木达矽卡岩成矿亚带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次级构造单元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东段南缘,属冈底斯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布结热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泽当矿田,地处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侧,是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研、岩相分带以及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产出的构造背景,不仅可以深入研究南亚带的成矿机制,同时为研究冈底斯成矿带各亚带的时空关系、冈底斯成矿带与板块俯冲-碰撞构造  相似文献   

9.
西藏拔隆铅锌矿是近几年在冈底斯成矿带西段的找矿新发现,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的隆格尔—念青唐古拉复合古岛弧带(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与措勤—申扎火山岩浆弧带两大次级构造单元接触带上。拔隆矿区含矿围岩为下白垩统则弄群火山岩,岩性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矿体主要赋存在NW向—近EW向的火山岩内断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透镜状等,具有后生成矿的特点。成矿与早白垩世火山岩浆活动密切,铅、锌具有相同的来源,均来自于则弄群火山岩,综合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1概况嘎拉勒铜金矿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与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缝合带西段,狮泉河晚燕山期结合带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汇处。早白垩世,班怒洋向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和向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的双向俯冲,于南北两侧形成了冈底斯北缘  相似文献   

11.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143,自引:72,他引:143  
冈底斯带的构造属性及其构造单元划分一直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最热门的科学问题之一。根据新的地质调查资料、研究成果并结合我们的分析数据,对冈底斯带的地质构造格局进行了厘定和划分,讨论了冈底斯带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冈底斯带可划分为6类不同的构造单元和18个次级单元,这些不同级别的构造划分较为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冈底斯带的地质面貌。通过对不同构造单元时空结构的剖析和对相关火山岩浆作用记录的分析,认为冈底斯带不是简单的地块、陆块或地体,而很可能是以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为主轴,经历石炭-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始新世六次造弧增生作用和相关的弧-陆、陆-陆碰撞作用并最终定型于新生代晚期的复合造山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冈底斯带的构造演化很可能受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向南、雅鲁藏布洋向北的双向俯冲的制约。强调以增生弧为背景的火山岩浆弧(如昂龙岗日火山岩浆弧、东恰错弧、桑日火山弧)可能是冈底斯地区寻找斑岩铜矿的最佳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西藏米拉山地区位于世界三大斑岩铜矿成矿域之一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其大地构造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是东特提斯构造域中晚古生代以来具有独特演化历程的一个多岛弧碰撞造山带(潘桂棠,1997)。不同演化阶段所形成的"火山弧"、"弧内盆地"、"岩浆弧"等成矿构造在空间上叠置,构成了"重叠式"火山-岩浆弧(姚鹏,2002)。笔者从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出发,结合区域地球理化特征等分析西藏米拉山地区铜钼矿矿化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指的西藏南部范围,除包括喜马拉雅山地区之外,尚包括部分冈底斯山在内,南起聂拉木,北达羊八井。在这范围内,地质构造上分为以下几个构造带:高喜马拉雅古陆块、低分水岭边缘海、藏南陆间小洋盆、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日喀则弧前盆地、冈底斯火山-岩浆岛弧、拉萨弧后盆地和念青唐古拉微大陆等(见图1)。  相似文献   

14.
西藏地区的岩浆岩、变质岩分布很广,约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在时间、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班公湖—东巧—怒江缝合带(BDNS)以南,出露有三条规模巨大的花岗岩类岩浆弧:念青唐古拉弧、冈底斯弧和喜马拉雅弧。  相似文献   

15.
冈底斯弧前区域地层沉积记录,对新特提斯洋消亡和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位于西藏南部札达地区的达机翁组,北邻冈底斯岩浆弧,南靠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岩石组成主要包括砾岩、岩屑砂岩、泥页岩和灰岩等。沉积环境分析认为达机翁组形成于扇三角洲相环境。火山灰锆石U-Pb定年、碎屑锆石最年轻年龄以及底栖有孔虫化石组合共同约束达机翁组的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始新世早期(即ca.73~49Ma)。物源区分析结果表明达机翁组物源类似于区域上分布的日喀则弧前盆地沉积,直接以北侧冈底斯岩浆弧为主要物质源区。通过与区域弧前沉积对比,为冈底斯弧前盆地海相地层时代提供制约,结果显示新特提斯洋在亚洲大陆南缘的弧前海退存在东西方向上的穿时性,即海水自东向西逐渐退出,并最终在~49Ma退出冈底斯-拉达克弧前区域。  相似文献   

16.
才隆岩体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南缘,邻近雅鲁藏布江结合带.通过对岩性样品的岩相学、稀土及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岩体可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间相;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成岩岩浆可能为下地壳底部或壳幔边界的偏基性岩浆与下地壳局部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发生过混合的岩浆;产于大陆弧构造环境;含较多如黑云母和角闪石的含水矿物,高硅富钙低碱,富Cl贫F,Ag、Cu、Mo和Sn中至强的富集等成矿有利条件,加上在岩体近东西向破碎带中见铅锌矿化,表明具形成中温热液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西藏措勤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措勤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地块中西段,是在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一新生代盆地。通过对措勤盆地内发育的构造、地层、岩石及沉积相综合分析,讨论了措勤盆地与喜马拉雅构造带和班公-怒江构造带的对应演化关系,反演了措勤盆地的地质发展历史。其演化经历了盆地基底形成阶段(D—P)、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E2)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三个阶段(E2-现今)。  相似文献   

18.
<正>西藏甲玛、知不拉矿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南部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内,二者空间上相距15 km,两个矿床都与冈底斯中段17-14Ma之间的岩浆-热液作用有关,其矽卡岩矿体都为受硅铝质岩石和钙质岩石的界面所控制,但是二者的有用元素、产状及分带等特征又存在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 由横亘于西藏地区三条板块缝合带所分割的羌塘—三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喜马拉雅三个地体(图1)至今仍残留了诸多独立的海相沉积盆地,构成西藏地区三个独立的海  相似文献   

20.
西藏比如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如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东北部,是在前震旦系变质结晶基底和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海相盆地。比如盆地经历了被动边缘盆地演化阶段(T3-J1-2)、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2-K1)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K2-Q)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盆地内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稀土元素、硅质岩、碎屑模型、火山岩等特征,详细讨论了目前存在争议的被动边缘演化阶段,认为比如盆地存在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但其沉降期短,没有大陆斜坡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