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用1961~2003年共和盆地(共和、贵南两站平均值)观测的年季气温、降水等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荒漠化扩大的成因。结果表明共和盆地40a来年平均气温增温比较明显,上世纪90年代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较90年代偏高0.8~2.6℃,年、夏、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冬、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年大风日数80~90年代较60~70年代大风、沙尘暴日数多。80年代温度升高、降水减少、大风日数增多的干暖化气候背景是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之一;90年代以来,干暖化的趋势继续加剧,并逐步扩展到冬、春季,使得该地区的草地资源明显退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张薇  宋燕  王式功  李智才 《气象科技》2019,47(6):941-951
本文利用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逐日地面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数据,以及NOAA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等方法,对1961—2013年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高原整体、高原东部、高原西部进行了年际和年代际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整体冬、春季积雪的变化趋势一致,雪深呈现"少雪—多雪—少雪—多雪"的变化趋势,积雪日数呈现"少雪—多雪—少雪"的变化趋势。高原东(西)部积雪在20世纪60—70年代均明显增加,20世纪80—90年代均减少,20世纪90年代末东部春季和冬季积雪减少更为显著,而西部地区除了春季积雪日数变化不大,春、冬季积雪雪深和冬季积雪日数均明显增加。其次,对青藏高原东、西部地区多(少)雪年的划分,发现高原东部和西部地区积雪异常年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势也存在差异。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积雪异常年环流形势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发现高原东(西)部积雪异常年时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将高原积雪作为气候预测因子的时候,应当考虑东部和西部积雪异常不同所产生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中国东部夏季气候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一次明显的年代际气候转型.伴随着这次年代际转型,80年代末以后中国东部南方地区降水明显增多,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且南北范围变大,西北太平洋上空850 hPa反气旋增强.中国东部夏季80年代后期出现南方多雨的年代际转型与欧亚大陆春季积雪、西北太平洋夏季海面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密切联系,它们也都在80年代末出现年代际转型.从80年代末以后,伴随着欧亚大陆春季积雪明显减少和西北太平洋夏季海面温度明显增高,中国夏季南方降水明显增加.文中分析了欧亚大陆春季积雪和西北太平洋夏季海面温度影响中国降水的物理过程,指出欧亚大陆春季积雪能够在500 hPa激发出大气中的遥相关波列,所激发出的波列可以从春季一直持续到夏季,造成中国北方为高压控制,南方为微弱低压控制,使得降水出现在中国南方.西北太平洋夏季海面温度的升高能够减小海陆热力差异,使得夏季风减弱,导致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增多.  相似文献   

4.
两个30年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及其对气候业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陕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使用的39个气象站气候要素1971~2000年平均值与1961~1990年平均值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晴天日数增加;年降水量、阴天日数、降水日数、年日照时数减少;年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冰雹日数、雷暴日数减少等。把两个平均值放在长序列中分析,发现某些气象要素最近的气候平均值的差值在20世纪80~90年代期间的5~6个气候平均值每两个相邻平均值的差值中是最大的,说明陕西20世纪90年代气候较60年代干燥、温暖,且90年代气温高、降水少的特点十分突出。还对某些要素平均值改变对气候影响评价、气候预测业务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对环青海湖地区1976年以来的气温、降水、蒸发等气候要素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及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秋、冬两季最为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及春、夏、冬季降水自90年代后出现减少趋势,秋季降水始终呈减少趋势,且线性变率达-7.28mm/10a;各季及年蒸发量呈增大趋势,其中年、夏季蒸发量的线性变率分别为11.7、9.39mm/a。各季及年气温出现过一次明显的增暖现象;降水虽然出现过一次明显的增加和减少,但增加出现在80年代,而减少则出现在90年代;同样,蒸发也出现过一次明显的增大和减小现象,只是减少出现在80年代,而增大而出现在90年代。这种气候趋势和突变现象的发生,加剧了环青海湖地区荒漠化的蔓延,致使草地退化、河流流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积雪与亚洲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高原测站的月平均雪深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青藏高原积雪的显著增多与亚洲季风环流转变的联系。研究表明,高原南侧冬春季西风的增强及西风扰动的活跃是造成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显著增多的主要原因,高原积雪的增多与亚洲夏季风的减弱均是亚洲季风环流转变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夏季华东降水的增多、华南降水的减少及华北的干旱化与青藏高原冬春积雪增多及东亚夏季风的减弱是基本同步的,高原冬春积雪与华东夏季降水的正相关、与华北及华南夏季降水的负相关主要是建立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因此,高原积雪与我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应以亚洲季风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为背景。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90年代辽东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0年辽东地区13个观测台站的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了辽东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并利用高桥公式计算出辽东地区的蒸发量,得出了该地区蒸发量和降水蒸发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干燥度指标研究了辽东地区气候干旱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 a来辽东地区气候变化呈暖干变化趋势,即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郝润全  白美兰  邸瑞琦  刘克利 《气象》2006,32(S1):75-80
利用全区52个站点1961—2004年的降水资料,通过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探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内蒙古地区各降水要素的区域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降水量总趋势为增加态势,东部区为缓慢减少趋势,但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东部和中郜降水呈减少趋势,西部地区呈明显的增加态势。而极端降水要素如暴雨日数、积雪日数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越是年降水量减少的地区,极端气候要素出现的几率越高,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与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银  谢志清  肖卉 《气象科学》2014,34(6):647-655
基于中国740站月降水、积雪、地温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和最大协方差法,研究了1979—2008年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在年际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中北部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1990s—2000s的高原积雪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较好的同位相变化特征。表明高原中北部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异常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可作为预测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年际年代变化的依据。(2)高原12月—翌年1月积雪异常偏多,是长江中下游夏季洪涝的一个强信号,12月—翌年1月积雪指数正异常年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正异常年有很好的一致性。(3)高原冬季积雪异常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可能途径是:高原冬季积雪异常通过影响同期及其后春季地温,再由春季地温以某种方式把异常信号维持到夏季。之后,地温异常又改变了局地地气热量交换,导致周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影响到其下游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近42年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中游夏季气候趋势和突变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周顺武  假拉  杜军 《高原气象》2001,20(1):71-75
根据1957-1998年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日喀则、泽当、江孜4个站6-8月的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估计和多项式函数拟合等方法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夏季气候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变化,并利用滑动T检验等方法讨论了突变的问题。结果表明:在过去42a里,该流域夏季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1980年突变增暖非常明显;而夏季降水呈下降趋势,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降水普遍偏少,90年代降水出现回升势头。气温、降水的主要周期集中在高频波段,显著周期为2.8-3.5a。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58-2012年JRA-55青藏高原积雪雪深资料的分析,得到青藏高原积雪雪深的年代际分布状况,得到青藏高原积雪的年代际变化特征。采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理的1951-2013年中国160站月降水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前冬期积雪变化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前冬期积雪偏多的情况下,我国长江中游地区,东北地区都为正相关;而东北北部、河套地区南部、淮河和华南地区是负相关。我国东部地区经向呈"负-正-负-正"降水异常分布型;青藏高原前冬期积雪减少,对应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北部地区夏季降水减少和华南、淮河地区夏季降水增多,我国东部地区经向呈"正-负-正-负"降水异常分布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1-2005年青海南部牧区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降水、积雪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积雪等气候要素的年代际演变特征以及雪灾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20世纪60-90年代冬季青海南部牧区中雪和大雪出现的站次以及雪灾出现的站次有逐步增多的趋势,降雪量和地表平均积雪量每10 a分别增加1. 253 mm和8.246 cm,单站积雪量在海拔4100 m左右的高度上增加比较明显,其变化是由气候的年代际波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兴宁地区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0,他引:2  
利用1961~2006年兴宁机场的逐日信息化资料,分析了兴宁地区46年来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宁地区年,冬、夏季平均温度以及最低、最高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增温率为0.015℃年;综合来看,20世纪60~90年代冬季增温幅度大于夏季,21世纪初夏季增温幅度高于冬季;年平均降水量为1488.9mm,季节性显著,其中夏季最多,占年平均降水量的45.4%,秋季降水量最少。降水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其气候倾向率为-2.89mm/年。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期青藏高原积雪和冻土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11,他引:38  
利用1981—1999年青海和西藏72个气象台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冬春积雪日数和冻结日数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冬春积雪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是增加的,在20世纪90年代则是减少的;而此20年间高原季节性冻土冻结日数呈递减趋势;多年平均的高原冬春积雪日数由南向北是减小的,多年平均的冻结日数由高原中部向四周是递减的。高原冬春积累日数、冻结日数均以2~6年周期变化,气温以准3年周期变化,西藏降水以准8年、准3年周期变化。而青海降水以3~5年周期变化。高原冬春积雪日数、冻结日数和冬春气温振荡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都呈现加快趋势。冬春积累日数的变化与冬春气温的变化呈负相关。与冬春降水的变化呈正相关;冻结日数的变化与冬春气温和冬春降水的变化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丁一汇  张莉 《大气科学》2008,32(4):794-805
基于1961~2006年中国地面观测气温和降水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以及中国其他6个地区地表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1)地表气温:1961~2006年青藏高原地区年和四季的地表气温都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地表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变暖,但显著快速增暖的突变发生在90年代中期,该时间比东北、华北、西北和淮河地区晚,与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接近,不同季节青藏高原地区与其他地区变暖突变时间的差别也各有不同,但所有季节快速变暖突变的时间都比东北地区晚,中国东部陆地地区年和冬季平均地表气温表现出北早南晚的经向差异;(2)降水:1961~2006年青藏高原地区年降水量没有检测到显著的变化趋势,冬春降水量显著增加,而夏季降水有微弱的减少,秋季降水显著减少。降水突变的信号明显比温度突变的信号弱,年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都没有检测到突变的发生,降水突变方向(增或减)和突变时间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之间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上可见,青藏高原气候的显著快速变化比中国东部长江以北地区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尤其是冬春温度变化,这可能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增加导致的反照率增加和冰川融化吸热对青藏高原变暖的减弱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6.
额济纳旗近47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额济纳旗地面气象站1960--2006年降水、气温、蒸发量、风速、大风日数和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7年来,额济纳旗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趋势无明显变化,蒸发量、风速和大风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不明显减少趋势;以8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冷、暖2个时期,80年代中期之前为冷期,之后为暖期;60~70年代冷湿期,80年代气候以干燥为主,前半期干冷,后半期干热;90年代波动较大,但总体降水增加,温度增高,为湿热期;2000年以来持续干热,暖干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年代际气候变化与1998年长江大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由于海温、高原积雪和大气环流异常等特定条件,引发了1998年夏季长江的特大洪涝,而90年代的气候特征也对1998年长江大水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国夏季降水、大气环流、冬季高原积雪和海温等方面分析年代际气候变化对1998年长江大水提供有利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分析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1958~1992年)、NOAA卫星观测的积雪面积(1966~1990年)和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积雪水当量(1979~1987年)等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地面站雪深资料能较好地反映青藏高原地区积雪量的年际变化.青藏高原地面站前冬春积雪量与我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前冬春积雪量的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显著水平平均达到0.05.7、8两月长江流域为正相关区,其南北两侧为两大片负相关区;9月整个相关区系统地南移约5个纬距;4、5两月长江以南,尤其东南沿海附近为正相关区,长江以北为负相关区;6月转变为7月相关型,但显著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深入地分析青藏高原及邻近各地多变的降水气候,利用NCEP 1958—1997年月平均比湿、风及高度等再分析资料及我国实测雨量资料等,整体地分析了高原及周围地区气柱可降水量的多年平均特征及其季节变化,也分析了我国南北方大气可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和华北及西北区东部干湿年夏季可降水量的差异等。结果表明,高原及周围地区的气柱可降水量有明显的地区及季节变化。本区域内以南亚和东亚夏季风区的可降水量最高,夏季可达60mm或以上;青藏高原上的可降水量最低,冬季为3mm左右。东亚和南亚季风区可降水量的冬夏季节变化最大,夏季的可降水量达冬季值的4倍。华北区干湿夏季的可降水量差异明显,湿年的可降水量可增加20%以上。近40年来华北和西北区东部夏季的气柱可降水量明显减少,而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降水量却部分增加了,呈北干南湿之势,遂形成我国降水北旱南涝的分布格局。这可能与东亚夏季风逐渐趋弱,特别是撤退期逐渐提前有关。另外,我国各地夏季可降水量的平均降水转化率也明显不同,青藏高原上最高,东亚季风区次之,而南疆盆地最低,这也影响了我国多变的降水气候。  相似文献   

20.
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特点和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最近50年我国夏季降水分布的年代际及年际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对20世纪90年代至今夏季旱涝趋势的对比分析,讨论了夏季主要雨带位置南移的气候趋势,以及亚洲大陆高压、ENSO事件对夏季降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夏季旱涝分布气候态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可能预示夏季进入南涝北旱的年代气候时期。这些结果对于降水的年代气候预测和短期气候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