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金堂县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农业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背景特征是决定农作物适宜生长和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区内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背景分布与优质脐橙分布区的对比研究,探讨农作物分布与化学元素分布的关系,可为农业规划及科学施肥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浅论农业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农业地球化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归纳了岩石-土壤-水体-植物间元素含量变化、岍存状态及共生组合对农作物产品、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指出了农业地球化学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农业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向农业延伸的新兴边缘学科,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农作物高产,必须为农作物提供数量足够、比例协调的各种营养元素。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不足、过剩或元素间比例失调,都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品质下降。利用勘查地球化学方法、技术和资料开展区域农业地球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桃川盆地土壤条件与名、优、特农作物之间的及农作物生物地化特征,提出了制约名、优、特农作物品质及其生长环境的地球化学因素,为区域内农作物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业地球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等数据处理方法将黑龙江省1:50万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问题的研究。通过将该省主要农作物产量与土壤、水系沉积物中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进行对比,发现农作物产量与微量元素含量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其中Co对大豆,Zn对甜菜、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产量具有明显的影响,由此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地球化学种植区划。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学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要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长持续稳步增长,除继续加强良种培育和推广先进栽培技术外,地质科学特别是农业地质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着重从农业生产的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农用矿产资源等方面介绍了地质科学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的重要作用,产并对农业地质的工作阶段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新虎  岑况 《物探与化探》2006,30(3):270-275
农作物生长中,对其品质影响因素较多,我们主要关注的因素为土壤及其地球化学环境对大米品质的影响。从分析大米营养成分出发,推导出影响大米品质的一组特征元素,从而将农业问题转化为地球化学问题。从分析土壤中特征元素的分布特征,推断出大米品质的产区分布,为农业规划及不同深加工目的服务,达到地球化学为农业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地球化学特征指标对金矿床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地球化学参数的选择却多种多样,又由于金矿床的形态、产状、化学组成的多变性而使这些参数的应用具有多解性。近年来作者通过对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金矿的研究发现,金银比值在找矿和对矿体的深部评价中,具有...  相似文献   

9.
陕西安康地区生态农业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与开发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陕西省安康地区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效应基本规律,研究总结了该区农作物、蔬菜类、茶叶、药食两用植物及中药材等微量元素农业环境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综合生态农业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新郑枣区土壤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比研究了地球化学景观环境、第四系、成土母质和土壤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新郑枣品质和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覆砂的岗丘是优质新郑枣适生的地球化学环境。典型的地质背景、第四系沉积物组构、成土母质和土壤等综合生态地球化学要素影响了新郑枣的品质和产量。区内中上更新统中发育古土壤层,是枣树生产期有益元素聚集的地球化学障和潜藏的有益元素的地球化学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枣的品质和产量。本区土壤和土体中多种有益营养元素含量偏低,处于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增暖对甘肃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系统总结了甘肃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甘肃干旱生态环境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等3个课题的主要成果和研究进展。在揭示甘肃省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冬暖夏干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综述了越冬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喜凉作物(春小麦、马铃薯、胡麻)和喜温作物(玉米、棉花、酿酒葡萄)等8种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适生种植区高度和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等对现代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现代气候变化对甘肃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非常突出,已对农作物安全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其研究结果为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旱作农业生产机制,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要介绍了农业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及其意义。对我国农业地球化学的现状、存在不足和发展趋势,提出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肥料及稀土肥料应用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文光 《江西地质》2001,15(3):210-215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达16种以上。其中B、Cu、Mo、Zn、Mn、Fe等微量元素及镧系元素(稀土)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强农作物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研究开发微肥与稀土微肥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含多种微量元素及稀土的矿肥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岩石、土壤、农作物关系浅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表土(土壤)、母质、岩石三者之间化学组成变化很小,土壤的化学组成完全继承了母质、岩石的特性。从不同地域作物生长品质的差异的大量事例表明岩石、土壤、农作物之间关系密切。土壤养分绝大部分来自岩石,研究土壤肥力,就必须研究生长土壤的岩石。农业地质学所面临的一个任务是研究土壤与围岩的关系,土壤与农作物的关系,其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相似文献   

15.
“农业地质调查与评价方法研讨会”于 2 0 0 4年 3月 1~ 4日在威海市召开。会议主要议题 :①汇报近年来农业地质调查评价进展及在农业、环境领域应用成果和经验 ;②听取专家意见 ;③讨论修改《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规范 (1∶2 5万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指南》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指南》等文件。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为目前正在或将要开展农业 (生态 )地质调查与评价的浙江、北京、四川、重庆、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江西、广东、海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内蒙、辽宁、吉林、天津等省 (区市 )地调院及地科院物探所、…  相似文献   

16.
宜宾江安桐梓镇土地整理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环境问题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而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会影响到农作物产量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而对人类自身健康造成一定危害。这里以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填图为基础,以土壤采样分析成果为依据,以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为手段,查明了桐梓镇土地整理区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和分布现状,为当地无公害食品等农业生产基地优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了翔实的地球化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试验研究资料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平原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异常查证及生态效应评价方法。异常查证阶段,首先应用相关关系法确定异常组分的地球化学基准值,而后进行异常分类,确定异常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为异常生态效应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在异常生态效应评价中,首先要弄清土壤中异常组分全量与其活性组分间的关系,进而探讨土壤和农作物中异常组分的含量关系,最终依据相关标准,评估农作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及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农作物苗情长势的气象卫星遥感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苗情长势是指导农业生产、预测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参考,本文研究利用气象卫星绿度值资料统计农作物三类苗情的技术方法。首先根据1986—1994年地面苗情观测资料分析了淮北平原小麦苗情的统计特征,提出4条假设,以此4条假设作为苗情统计方程的边界条件,并结合其它订正条件对绿度值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各地作物苗情的判别标准,从而获得农作物苗情长势遥感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正319富硒土地资源研究进展与评价方法周国华(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从地质地球化学角度系统研究土壤中有益和有害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对于评价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土地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开发安全富硒农产品,是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应用服务于特色农业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态与土壤环境中锌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昭华 《吉林地质》2001,20(3):58-63
本文论述了锌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分布,农作物与锌元素的有关及锌元素有效态含量的控制因素:土壤的性质与母质,土壤的酸碱度,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及锌肥的种类,施用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