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生态环境类电子地图集这种新型的专题性电子地图集在信息构成和功能上的特殊性,首先,研究和确定了它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定位,提出集信息可视化和空间分析、虚拟仿真等功能于一体的理念。其次,提出并构建了生态环境类电子地图集的新颖的数据模型,第三,研究并阐述了该类电子地图集的专题图型和表达方法,第四,设计并实现了这种电子地图集的体系结构和技术系统,通过丰富的电子地图实例阐述本文的技术和方法创新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阐述了《军官地图集》电子版的设计和研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军官地图集》电子版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自动分幅设计以及专题图设计等。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结构设计、地理数据库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等几部分。在地图集系统中,多比例尺海量地理数据的应用必然要求有强大的数据库支持,系统中采用了易于存储、便于管理的数据结构,并对数据库的各类数据描述表进行了详细说明。自动分幅设计是电子地图集的一个新功能,本文提出了电子地图集的分幅方式:经纬线分幅、矩形分幅、名称分幅和区域分幅,并阐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军官地图集》电子版中的专题地图在设计上突出了图集的系统性和军事特色,本文提出了该电子版中专题地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该电子版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同时提出了电子地图集制作的步骤,并阐明了电子地图集设计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图集设计系统工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系统工程原理出发,研究了地图集设计的理论方法,以“板块式网络结构”为提纲,划分系统层次,纲举目张,文中重点介绍了地图集设计理论化的新内涵;图集创新的设计思路,电子地图集的研制和市场化地图集新产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地图集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包括三部分:(1)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空间信息的系统集成与形象显示。"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形象显示与虚拟》(电子图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基础上,再度创作,信息重组,并有所创新;(2)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体系结构和技术系统,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开发平台的选择、地理信息的三维数据模型与三维可视化、地理信息的动态数据模型与时态可视化、虚拟地图可视化、多源多类数据的集成);(3)主要创新与特色:独特的交互界面结构,别致的动态交互工具,各种形式的动态地图,丰富的三维地图浏览,生动形象的三维地形虚拟飞行浏览,新颖的多种表达方式的联合,查询检索与地图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的地图集编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区域地图集旨在反映区域的主要特征,为区域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在区域性综合地图集的设计中,我们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切入点,运用综合制图的概念对区域相关数据进行信息重组和数据挖掘,从而体现现代地图功能飘移的思路。同时应用数字地图集编制系统,为地图集数据的更新,多方利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2月,春意料峭,乍暖还寒。经历了冬日的沉寂后,万物复苏,一切都变得欣欣向荣,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然而,GlS的“春天”离我们还有多远?对于地理信息行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05年,既是不平静的一年,也是富有深刻影响意义的一年。地理信息系统自“GIS之父”Roger F.Tomlinson提出以来,无论技术还是应用,都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先后经历了萌芽、起步、推广、再到政府应用和行业应用等几个重要阶段。而2005年可以说是GIS发展的“分水岭”,今后将从政府应用、行业应用转向更为广阔的商业应用和大众化应用,如移动定位、车载导航、手机电子地图等。2…  相似文献   

7.
1999年出版了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它是反映中国自然、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系列国家地图集的一部分。该图集用中(2500册)英(1000册)文出版。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工作在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编制的“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就开始了。于1958年开始图集的设计工作。按设计要求,图集由四卷组成:即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历史地图集、经济地图集。1965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普通地图集没有全部完成,于1969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  相似文献   

8.
围绕《安徽省地图集》专题信息管理、更新与共享的需要,针对专题信息的特点,在借鉴相关行业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省的地域特色,研究了地图集专题信息的分类方法,设计了专题信息的分类编码结构体系,为地图集专题信息数据库和专题地图数据管理应用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世界》2010,8(2):93-94
为了更一步加强全国各地地理信息共享与应用现状的交流,促进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从2010年4月开始,超图软件将以"绘数字城市共享蓝图,创3维GIS全新应用"为主题,陆续在郑州、南宁、南昌、合肥、兰州、长春、武汉等7座城市隆重召开"2010'超图SuperMap GIS自主创新与应用系列研讨会",以创新GIS技术与应用,拓展GIS应用领域,继续推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网格系统秩序体系的研究,确定了地图集版式设计中网格系统的引入流程,提出了网格系统在地图集版式设计中的应用流程。鉴于网格系统在小比例尺地图集版式设计应用中更具典型性,故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航海地图集》小比例尺地图集为研究对象,借助网格分割、网格重组、网格突破等设计手法,详细介绍了网格系统在小比例尺地图集版式中的具体应用过程。总结出网格系统在地图集版式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对其应用的强大优势进行了探讨,为现代地图集版式秩序化设计提供了方法,有效地节省了地图集编制的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1.
地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地磁信息系统(CGGIS)研制为例,探讨了其管理和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地磁GIS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管理海量地磁相关数据,而且,可方便直观地再现地磁观测数据,有效地整合地磁相关空间数据并且充分地发掘地磁场变化规律.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的空间型地磁信息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网络结构、总体结构和功能结构设计以及系统特色功能(如地磁测点点志记功能、测点辅助设计功能,地磁模型成图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件GIS的精准水稻种植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件式软件开发已经成为当今软件技术的潮流之一,基于COM的组件式GIS开发技术近些年来广泛应用于GIS工程中。精准农业(PA)是GIS、GPS、RS等信息技术综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典型应用,这一应用需要集成的信息处理系统软件支持。本文就上海精准农业试点中的配套软件“精准水稻种植信息处理系统”(PRC/INFOV1.0)的研制过程对组件GIS的开发与集成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维GIS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维GIS是当今乃至未来GIS技术的主要标志性内容之一,它突破了空间信息在二维地图平面中单调表现的束缚,为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更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本文重点介绍了三维GIS的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和可视化分析等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以武汉市为例展示了三维GIS对城市立体空间的整体表达,为大城市、全市域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最后探讨了在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安全中三维GIS将发挥日益重要的时空信息承载引擎与空间智能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主要内涵,我国GIS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我国GIS产业总体规模、市场应用、GIS企业与产品的基本情况。认为政府部门仍是我国GIS产业的主要对象,GIS正在融入IT的主流,GIS与其他IT技术分支结合,产生大量新兴的应用,给我国GIS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服务是地理信息发展的新阶段,当前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在模式研究,而对于地理信息服务与企业和商业的具体应用研究目前还不多见。烟草行业是我国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数字烟草"是烟草企业的信息化的新的战略阶段。地理信息服务进入数字烟草将给烟草企业和相关商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结合数字烟草论述企业地理信息服务的具体应用内容,并给出了相关的框架设计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首批“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之一,而且是中部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为了正确认识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05、2010和2015年4期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数理统计、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方法,对武汉城市圈2000-2015年以及3个5年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转化方向和区域差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政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① 总体特征上,2000-2015年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不断增多。② 变化方向上,2000-2015年以耕地、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水域为主要特征,2000-2005年以耕地向水域和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05-2010年以耕地向建设用地、水域,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2010-2015年以耕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化为主。③ 区域时空差异上,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中部;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武汉城市圈周边地区;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中部;水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的仙桃市;林地主要在潜江市、云梦县;草地主要为英山县。④ 政策驱动因素分析上,中部崛起、两型社会、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与内涵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论述了GIS的基本概念以及几个与GIS相关的概念,并进一步讨论了GIS与组织和社会的关系: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图书馆、地理计算、地理信息科学、OpenGIS规范、数字地球等,着重阐述了GIS的组织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进一步从第三世界GIS应用、技术传播的角度指出GIS面对的挑战。作者认为:(1)学者对于GIS的认识非常多元化,其概念与内涵也处于不断演化之中;(2)在信息社会,地理信息系统仍然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GIS研究仍面临科学的、实践的挑战;(3)超越技术,从更宽的视野观察和研究GIS,如从GIS与组织、GIS与社会、技术传播等角度研究GIS,对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GIS事业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备实践意义;(4)考虑到组织和制度因素的重要性,有必要站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中,重新审视地理信息的概念、内涵和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8.
公安行业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和公安行业对警用地理信息共享应用需求出发,介绍了开展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并重点就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组成、全国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思路、建设进展和后续发展规划等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